APP下载

科技赋能以“智”促“减”

2024-03-17曾玺凡

科教新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长沙市科学科技

曾玺凡

1 月4 日,2023 年长沙市科技教育工作总结会暨科技赋能“双减”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在长沙市少年宫举行。全市各区县(市)教育系统分区域、分类别集中展示了科技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及成效。

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科创作品、声光电相结合的科学小实验,都是长沙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特色展示。近年来,该市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要求,深入实施科技教育行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夯实了基础。

在长郡芙蓉中学,初一年级新生最期待的就是每周一节的科技创新课。如何用一根红绳编出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如何将一张普普通通的A4 纸变成美丽的“玫瑰花”?如何通过编程设计让电脑里的线条灵动起来或制作游戏让同学来闯关?如何用旧报纸、旧光盘设计一场既迎合时尚前沿又凸显环保理念的服装秀……这些都是学校校本必修课的内容。

获得2023 年巴黎国际发明展银奖的学生楚铭涛说:“参加科创比赛,跟着老师‘做项目,不仅提升了我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也极大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与楚铭涛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在学校构建的全员普及课、个性发展选修课和项目化实施专修课三级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种下创新的种子,绽放自信的光芒。

自建校以来,湖南湘江新区麓谷第二小学便紧扣“立、实、宽、融”四字,做好科技校园顶层设计、守好科学教育的主阵地、盘活校内外科普资源、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科学教育加法赋能,构建学校教育的新样态。

学校立足于学段区别、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构建了“1+3 科学课程”。“1”是指国家课程,“3”是指主题课程、STEAM 课程、实践课程。4 类课程各有侧重,内容从知识理解到探究体验再到实践应用,形成有序递进、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在STEAM 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各个学科的老师都有用武之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力量。”麓谷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何如说,在《硬件图形编程》的课例《电子防盗门》一课中,就有美术教师、科学教师、信息科技教师及数学教师等多个学科教师参与。

记者发现,这种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福区四方坪小学则树立了“学生为本、面向全體、抓好特色”的科技教育工作思路,并以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为载体,实施科普基础教育和创新特色活动的“双翼”齐飞策略。

走进四方坪小学,记者感受到了该校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不仅建有计算机、人工智能室、实验室,以及不同主题的科技教育设施,还配有专用的机器人、创客、3D 打印机,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将校园变成了师生获取科技知识的“大课堂”。

而“双减”政策出台和新课标的颁布,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重塑了教师们的教学观。立足新起点,四方坪小学重新审视科技教育,依托两大省级课题推进科技教育工作,开启了守心求新的新征程。

为搭建科技教育平台,该校从实际出发,以“立足普及、全面参与、不断提高”为原则,通过“一节一课一会一实践一社团”“五个一”来拓宽科技教育途径,达到“普及+提高”同步发展。

“学校还以‘辣椒为主题,搭建了《‘辣可不一样》项目化学习课程,旨在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湖湘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该校科学教师黄宛槿说,本学期师生团队在长沙市科学拓展性课程展示活动中进行了展示,省内外近3000 人观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致力于在‘双减政策下为科技教育做加法,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育人功能,让科技融入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培育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校长浣润姣告诉记者。

该校于2020 年挂牌长沙市优秀科学工作室,已连续8 年荣获开福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福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四方坪小学一样,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坚持科普教育“双走进”。该区教育局会定期组织全区科技辅导员培训及观摩活动,开展送培、送教到基层学校,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开展科技教育规划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质量及水平。

“开展好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需求,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求。要通过多方协同,创设优质环境与平台,努力在科技教育的赛道上出色出彩,继续推动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说。

猜你喜欢

长沙市科学科技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学拔牙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