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sPL 震相测定2022 年山西古交ML4.1地震震源深度

2024-03-16王卓君窦立婷冯凯宇梁永烨刘雪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6期
关键词:台网台站震源

王卓君,窦立婷,冯凯宇,吕 睿,梁永烨,刘雪娇

(1.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2.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太原)

引言

震源深度是反映地震发生空间位置的重要参数,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对于研究地震成因、孕震环境以及发震构造等具有重要意义[1]。崇加军等[2]2010 年首次提出利用sPL 震相确定近震震源深度的方法。sPL 震相是在近震范围内,S 波入射到地表下方转换成水平传播的P 波和P 波在浅层多次反射、折射叠加形成的一个波列。近年来,很多学者利用sPL 震相测定中小地震震源深度,均取得不错的效果[3-9]。

山西地震台网编目结果显示,2022 年2 月20 日8 时27 分28 秒,山西古交(37.95°N,112.11°E)发生ML4.1 地震,震源深度4 km。此次地震山西台网波形记录完整,震中附近台站较多且方位分布均匀,提取sPL 震相和计算震源机制解具备良好的数据基础。

1 方法原理

近震范围内,当震源发出的S 波以临界角入射到地表下方时,将有一部分能量转换成沿地表传播的P 波(图1),Aki 将此波称为自由地表P 波(Surface P-wave)[10],崇加军等(2010)结合实际情况,将P 波在浅层的多次反射折射震相,与自由地表P 波混合形成的一个波列,定义为sPL震相(s coupled into P wave)[2]。

图1 sPL 震相射线传播路径示意

sPL 震相出现的优势震中距范围是30~50 km之间,通常在Pg 和Sg 震相之间观测到。因为sPL 震相是由上行S 波转化成的P 波,所以其波形以低频为主,一般没有P 波尖锐,且台站接收到的是地表P 波,其偏振方向主要沿着径向方向,因此其振幅在径向分量比垂向分量要强,切向分量振幅很弱。在固定震中距的情况下,sPL 与Pg 波的到时差随震源深度增加而近乎线性增长,可以用于测定震源深度。

本文采用山西一维地壳速度模型[11],使用SEIS-CAP软件计算山西古交ML4.1 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频率- 波数(F-K)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深度包含sPL 震相的理论地震图。通过分析理论地震图与观测波形之间的波形相关性,确定出最佳震源深度。

2 数据处理

2.1 速度模型及震源机制解

(1) 地壳速度模型。SEIS-CAP 软件反演震源机制解和F-K 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时均采用山西2015一维地壳速度模型(表1)[11],该模型也在山西测震台网编目中使用。由于该模型未含密度值,我们使用通用公式ρ=0.77+0.32vP换算得到。

表1 研究中使用的一维地壳速度模型

(2) 震源机制解。使用SEIS-CAP 软件计算山西古交ML4.1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见表2。使用F-K 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时采用节面Ⅰ的结果。

表2 SEIS-CAP 软件计算山西古交ML4.1 地震得到的震源机制解

2.2 台站数据

将山西古交ML4.1 地震SEED 格式事件波形数据转换成SAC 格式,去除所有台站仪器响应。为搜寻更多sPL 震相可能出现的台站,我们将震中距范围扩大到10~70 km 之间,共筛选出5 个台站,分别为LOF(震中距17 km)、GUJ(震中距23 km)、JIC(震中距39 km)、CHS(震中距43 km)、DOS(震中距56 km)。对这5 个台站波形数据进行分量旋转,将东西向(BHE)和北南向(BHN)旋转为径向(R)和切向(T),垂直向(Z)不变,标注Pg 和Sg 的震相到时。再对所有台站进行1 Hz 低通滤波,处理后的波形见图2。根据sPL 震相波形特征,可以在GUJ(古交)台(震中距23 km,方位角248°)观察到明显的sPL 震相。

图2 数据处理后5 个地震台的观测波形

2.3 理论地震图计算

使用山西2015 一维地壳速度模型和震源机制解节面Ⅰ参数,配置GUJ 台的震中距和方位角,利用F-K 方法,在震源深度1~40 km 范围内计算理论地震图,并进行1 Hz 低通滤波(图3)。从图3 可看出,在径向分量的Pg 和Sg 震相之间存在一明显的震相,其与Pg 的到时差随震源深度线性增加,可判定其为sPL 震相。将GUJ 台的观测波形和理论波形进行拟合对比,可以确定震源深度。

图3 GUJ 台理论波形

3 结果分析

3.1 sPL 震相测定结果

图4 为GUJ 台观测波形和理论波形拟合结果,图中浅色波形为观测波形,深色波形为理论波形。可以看出,在震源深度4 km 时,径向(R)的sPL 震相波形拟合度最高。sPL 震相测定的最佳震源深度为4 km。

图4 GUJ 台三分向观测和理论波形拟合对比

3.2 结果验证

(1) 与CAP 方法结果对比。选取震中距200 km内波形相关性最高的8 个台站数据,利用SEIS-CAP软件反演山西古交ML4.1 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最佳拟合深度为3.5 km(图5),与sPL 震相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图5 山西古交ML4.1 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

(2) 与编目结果对比。山西测震台网正式编目标注了60个台站的到时数据,使用单纯型定位方法,计算得到的震源深度为3.6 km,与sPL 震相和SEIS-CAP 软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2022 年2 月20 日山西古交ML4.1 地震波形进行数据处理,在GUJ(古交)台观测到sPL 震相。使用F-K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并与观测波形拟合比对,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是4 km。该结果与SEIS-CAP 软件和编目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此次地震为发生在上地壳的极浅源地震。

对于山西区域地震台网,只需一个能够观测到sPL 震相的台站,即可确定震源深度。利用深度震相sPL 测定震源深度,对山西断陷盆地震源深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台网台站震源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气象基层台站建设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震源的高返利起步
西藏地震应急流动台网浅析
MRG9000媒资卫士在市级电视台全台网的应用
可控震源地震在张掖盆地南缘逆冲断裂构造勘探中的应用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同步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