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理工类本科院校创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4-03-16李敏邱询旻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4期
关键词:理工类基础数字

李敏,邱询旻

(温州理工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55)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变革,推动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变革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变革,颠覆传统创新理论和经典创业理论[1],改变创业模式等。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环境,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模式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3]。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经过政策引导和教学实践改革已形成一定的经验特色,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对创业基础课程存在重视不够、改革滞后等问题[4]。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校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寻求契合数字中国建设、满足国际创新竞争需求的独特创新创业教育道路。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石,适应时代的变化,基于数字经济对创业活动和环境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结合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前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尤为必要。创业基础课程面临重要的转型与突破需求,需要构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独特需求的创业基础知识框架,并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模式和方法。

本文基于理工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性,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理工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需求,进一步针对理工类本科院校创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方法改革探索。

1 数字经济对理工类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5]。数字技术能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力,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数字技术能力的理工科技人才。

高校是国家人才的储备库,理工类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随着工业4.0 概念的提出,传统产业转型速度加快,更多“互联网+”技术、3D 技术、智能机械融入工业生产,未来工业将朝着高度灵活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发展。理工类本科院校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新时代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开展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产业转型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突出理工专业特色,利用理工人才培养环境,激发学生理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使学生将所学所长用于实践,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和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作用,为学生大学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定属性,优化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基础课程,对理工类本科院校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理工类本科院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石,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环节。整体来看,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存在学生对课程认知不足、兴趣不足,课程内容时代性不足,传统创业理论知识体系与快速迭代的创业实践相脱节,专业关联性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6-8]。为了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理工类本科院校创业基础课程应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具有理工特色的创业基础课程。

2.1 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对新时代人才需求做出的回应,是立足我国实际,深入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并结合未来世界发展需求进行的人才教育范式的变革举措。创业不仅仅指创建企业,而是指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9]。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被单一看作创建企业能力培养的教育,还包括创新创业思维、创业精神等内容。本科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应该被放在数字时代创业教育的首要位置[10]。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思政为引领、以专业为情境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社会价值。

目前,大学创业基础教育仍以创业过程知识讲授为主,部分从事创业基础教育的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理论研究背景,教师团队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专创思”融合等理念较缺乏,导致存在创业基础教育仅为创业过程知识点讲解,创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合不足,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认知,对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认识不足等问题。

创业基础教育应在兼顾创业过程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把握数字时代发展趋势,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启发与培养,培养学生基于不确定性的价值创造能力。大学创业基础教育应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将不同的专业情境作为创业基础教育的背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这样既可以解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也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形成。基于数字经济情境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也是创业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结合数字经济情景思维特点,基于对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充分认知,结合实践行动训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思维。

2.2 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创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对象主要是大学低年级学生,部分学生对于创业基础课程存在认知误区,未能意识到创业基础课程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以及创业基础课程开设的意义,导致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重视不够[11]。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未将创新创业学科知识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也未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结合发挥能动创新效应,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为了提升理工类本科院校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结合创业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互融对分”教学模式改革。“互融对分”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多视角、多渠道、多内容的融合性创新创业教育。“互融对分”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四融入”,即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入课堂、科技前沿与理工科创融入课堂、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入课堂、理论与实践融入课堂,如图1 所示。

图1 “四融入”示意图

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入课堂,可将专业作为创业基础课程内容的情境,创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关联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既能提升学生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度,也能使学生进一步反思专业的价值创造等问题,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融会融通,还可以使学生将创业思维运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学习效果。

科技前沿成果与理工科创融入课堂,可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结合科技发展现状,坚定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拓展专业学习的视野,认识到应用专业知识进行价值创造的意义。理工科创的案例融入更贴合理工院校校情和专业,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融入课堂,可在学校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导师或创业者案例,让学生从企业家身上学习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深刻感受创业实践与创业者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理论与实践融入课堂,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环节掌握所学、启发所学,同时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

2.3 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数字时代性、创业实践性和思维启发性。创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在教育部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数字经济元素,突出数字创业商业模式相关内容,以及创业思维实践训练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思想政治因素融入课程内容各环节。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以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生身上肩负的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学习观、时代观、价值观。

第二,创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体现数字经济情境和数字创业理论知识。一方面,教师需要增加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术前沿及其应用等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数字技术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时代发展特征和趋势,意识到未来就业创业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结合对最新科技领域的介绍,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前沿等领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需结合创业理论和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前沿成果,更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基于数字经济和数字创业发展及其对传统创业模式和理论的影响,融入数字创业商业模式各要素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学习数字创业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案例。

第三,将创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专业领域的创业前景,引导学生从创业者的角度思考立足专业进行创业时应该掌握哪些创业相关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创业热情,使创业有形化、具体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专业中汲取营养,化专业为专长[12]。教师紧紧围绕专业领域创业成功所需的要素进行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尽量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专业相关企业、发展企业这样的动态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与创业相关的前沿科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专业问题和政策问题,以任务驱动和过程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打破专业学习、数字前沿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屏障,实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第四,全球科技前沿成果与理工科技创业案例结合。案例作为创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各章节中,案例的选取尤为重要。根据理工类各专业特色,选取有针对性、前沿性和科技性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分享和研讨,让学生受到启发,有助于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案例将理工专业领域案例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专创融合”的思考并促使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第五,突出创业思维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创业教育需要一种基于实践的方法,将其作为支持创业行动的学习模型,从而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性,面对模糊性时能够往前推进,在实践中反思并反思实践。特定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产生对实践更丰富的理解,其来自实践且通过实践实现,但不代表实践本身[13]。创业基础课程通过安排一定的实践学时,设计创业思维典型实践活动,进行学生创业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更具创业精神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同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创业思维训练实践,依托“创意提出—可行性评估—创业机会—商业模式设计—商业计划书写作—创业投资”等实践任务来训练并强化学生的创业思维。

2.4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业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重点突出学生参与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通过课程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推进学生创业意识、思维与能力综合发展。本文针对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辅以数字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多视角激发、多渠道接触、多层次授课。

首先,引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从知识的总结、深化和应用的视角安排课程授课,与学生互动探究。例如,针对创业过程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课后自学为主,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研讨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升华对知识点的认知,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点,从而实现对创业过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可借助大学慕课、微课、云端教育等平台为学生选择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课后自学。

其次,将实践教学法多渠道融入课程。教师结合不同创业过程知识模块,采用团队项目活动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训练。具体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章节内容的实践思维训练项目;第二,可借助数字平台资源进行团队项目活动实践的设计,开展线上实践;第三,通过学生线下调研等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和平台调研。

2.5 优化创业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其师资质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创业基础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方式等,为后续的创新创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基础。目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存在数量紧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14]。一些高校对创业基础课程的师资重视不够,让辅导员和行政岗教师兼任创业基础课程教师,创业基础课程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应高度重视改善创业基础课程师资力量,引进相关专业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和课程团队,将教学与科研融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同时,为了增强创业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入具有专业背景的教授、博士授课,将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联系,同时邀请成功企业家进行示范教学。另一方面,鼓励创业基础课程教师开展定期培训、专题研修和学术交流等,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3 结论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理工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深入改革的迫切需求。创业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类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如何深化改革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高校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背景、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发展前沿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理工类基础数字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答数字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数字看G20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大学理工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成双成对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