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内涵、逻辑与价值

2024-03-16孙杰远魏亚丽

学术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话语转型文化

孙杰远,魏亚丽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2.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文化转型作为世界性发展问题,集中体现了人类了解社会文化本质的诉求,推进了对文化形态更替、文化发展轨迹、文化演化逻辑等议题的探讨,是检视人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当前全球化进程下现代性危机、社会失序和文化冲突等问题愈演愈烈,因此,正确理解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以及探索文化转型的应对之道,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面临的时代性任务,对于构建现代化文化体系具有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统观既有研究,中外学者在理解人文类型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文化转型问题进行了合理和有价值的论证和探索,(1)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揭示了文化转型的丰富意蕴,为审视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提供了借鉴意义。然而,学者们对文化转型各有所见,尚未形成一致化、体系化的观点。因此,本研究意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一步阐释文化转型的内涵、逻辑与价值等基本问题,以期明确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应有之义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一、文化转型的内涵要义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发展

文化转型(cultural transformation)是由转型(transformation)加限定词构成。“转”意为转移、转变、转化,“型”指类型、形式、状态,“转型”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常指事物样态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既可表示转变后的一种静态结构,也可指转变这一动态过程。这一概念从生物学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对经济结构的讨论,如Edward Montgomery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称为“经济转型”。(2)Edward Montgomery. The Monthly Labor Review through a century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J]. Monthly Labor Review,1915.之后,“转型”这一术语被推广到对社会体制、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分析中。如Kelly Bernard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着手探讨世界生存秩序的改变以表征“社会转型”,(3)Kelly Bernard. Synthesi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J]. Blackfriars,1937,18(211).Diamond Jenness将物质文化、生活习俗、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变革视为“文化转型”的表现。(4)Diamond Jenness.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pper Eskimo[J]. Geographical Review,1921,11(4).国外学界从不同视角审视“文化转型”概念,但常用此概指振幅较大的文化变迁现象,并未深入探讨其内涵要义,由此导致“文化转型”和“文化变迁(cultural change)”“文化转变(cultural transition)”概念间的混淆。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在于,研究者仅将文化作为社会研究的一个因变量,将文化转型作为一种分析社会的工具,并未认可文化转型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价值。

现代化、全球化运动波及中国社会,我国台湾社会学者蔡明哲首次将social transformation直译为“社会转型”,用以指代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5)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趋向[M].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由此开启了“转型”概念在中国话语体系中的建构。同时“转型”概念的创造性借用契合了国内文化研究浪潮,由此文化转型问题作为文化研究的关键受到关注。国内学界在延续“古今之变”讨论的基础上开始追问传统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以期辨明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

在对文化转型概念范畴的认识上,国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转型的实质。如有研究认为文化转型是对自然世界的态度转变、(6)赵旭东.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代际价值观的转变、(7)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M].张秀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理性精神与人本主义的结合(8)李庆霞,许晓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选择[J].北方论丛,2006,(2).等。二是文化转型的性质。如有研究则将文化转型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和路径,(9)汪平.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理论月刊,2009,(3).另有研究则视文化转型为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0)徐杰舜,苑鹏,丁苏安.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之后是文化高峰[C].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2012.三是文化转型的样态。如有研究认为文化转型是西方现代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11)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25.是文化在面对危机和断裂时的重组与更新;(12)汤一介.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M]//杨永春.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9-37.另有研究认为文化转型不是文化模式的断裂,也不是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取代,而应与传统相容;(13)刘珩.文化转型:传统的再造与人类学的阐释[J].民族论坛,2012,(22).更有学者跳出“传统—现代”的逻辑框架,认为文化转型是用合作文化代替竞争文化。(14)张康之.论全球化、后工业化中的文化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6).四是文化转型的机制。如有研究探讨了文化转型的动力(如心态秩序、(15)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J].读书,1990,(10).文化危机、(16)陈少雷.文化转型与价值建构:问题、视角与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3).经济变革、(17)徐广军.经济变革、文化转型与人的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9,(5).媒介技术、(18)关凯.互联网与文化转型:重构社会变革的形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19)王春福.论“现代文化”的全面危机与转型[J].浙江社会科学,2016,(12).等)以及路径选择(如构建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20)邢军.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J].学术界,2015,(9).)等。可见,在概念层面,研究者们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来框定“文化转型”。尽管如此,学者们普遍承认文化转型是文化从一种类型、形态、模式向另一类型、形态、模式的总体性、(21)李鹏程.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J].哲学研究,1994,(6).全局性、(22)冯天瑜.序[M]//杨永春.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8.世界性(23)费孝通.开创学术新风气[M]//费孝通全集(第16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4.质变,与制度创新、经济转轨相互作用,(24)周安伯.文化转型的哲学观照[J].唯实,1999,(1).受内生性力量和外源性力量的共同驱动,表现为经济形式、政治基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25)汪平.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理论月刊,2009,(3).由此,学者们对文化转型的差异性理解和共同性认识皆为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再阐释提供了学理基础和启发意义。

(二) 当代语境下文化转型的多维内涵

1. 文化范式的转变

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指“某一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26)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7.范式包含共同体成员的基本世界观、基本理论以及实施这一世界观和理论的技术、方法等。也就是说,范式提供了解释事物、现象等的理论框架,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依据范式理论,研究者可审视某一领域是否存在共同体以及是否具备共同概念、命题、方式等的方式来判断其本质特征及其转变。文化范式即范式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世界观,包括文化理念、文化概念、命题、理论模式以及文化认知的方式”。(27)孙杰远.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2009,30(9).在认识论层面,文化范式映射出社会成员的文化认知方式及其何以形成,有助于理解社会构型中的文化实践;在方法论层面,文化范式提供了值得研究的文化问题和文化视角,推动了文化研究的知识生产。

文化范式具有较强的惯性和历史连续性,任何新的文化范式绝不是陡然出现的,而是建基于前一阶段的文化积累之上。然而,这并不表明文化范式是固定不变的。文化范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处于同一历史阶段、同一文化场域中的族群更易形成一致的认知世界的模式框架。这意味着,文化范式受特定社会语境的影响,共同体成员对文化的认识方式和水平将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当代语境下,随着智能技术与社会生活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时间的线性链条断裂,文化的话语场和认知场剧烈震颤,传统的文化范式已不足以认识、解释和解决当前的社会文化问题。基于此,社会成员开始重新思考“技术—文化—人”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网络文化、“智能+”时代、算法社会、数字治理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话语,促使新的文化范式呼之欲出。因此,要想理解文化转型就必须从文化范式的转变着眼。

2.文化生态的演变

朱利安·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的概念,他认为文化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28)Steward J H.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9:34.随着生态学方法论和文化研究结合的深入,文化生态的概念更为丰富,包括两个面向、四个层次。两个面向分别指文化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29)马菁.近十年来国内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11,(1).四个层次:一是指特定文化内部诸如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制度公约等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指诸如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各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三是指文化系统所处的诸如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外围系统,四是指文化系统与外围系统之间的关系。可见,文化生态是一种动态视野下的生态,(30)邓小艳.场域视角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个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0.体现了历史性和社会性、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纵向上,文化生态处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演替过程中,表征着系统的发展性;横向上,文化生态受“自然—经济—社会”外部复合系统的影响,表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以唯物辩证法来看,文化生态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实践、承载着文化核心的生存策略,尽管部分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系统内部整体性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变动是绝对的”。(3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94.因此,文化生态的演变是反映文化转型的又一指标。

新时代语境下,技术跃迁重构了文化生态。就城乡文化而言,村落共同体受到农业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其经济模式从农业耕作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半耕半工的家庭生产,乡村社会逐渐从农耕社会、传统社会走向工商社会、现代社会。然而同时,乡村社会空心化、原子化特征日渐凸显,地方性知识和集体价值观不断弱化,代际间行为逻辑和意识观念的传递链断裂,“乡村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开始崩解,新的文化价值体系还未能很好地成型并发挥整合功能”,(32)聂永江.乡村文化生态的现代转型及重建之道[J].江苏社会科学,2020,(6).文化生态危机出现。因此,关注乡村文化生态,是否能弥合外在文化基础建设的繁荣与内在乡土文化价值的凋敝之间的缝隙(33)张晓琴.乡村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及现代治理转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6).将成为理解文化转型的关键。

3.文化心理的嬗变

文化心理“是指在文化传统长期塑造下的人们心理中情理结构的特定状态”,(34)李泽厚.说文化心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3.是文化共同体成员对社会文化的心理反映之和。换言之,文化心理由自然环境、文化基因与人类主体共同建构而成。一方面,文化是文化心理的决定要素,“文化标识民族类型,塑造不同的文化心理”。(35)孙杰远.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J].教育研究,2017,38(11).文化心理受文化性、社会性和生物性影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共享性和差异性共存,既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主体间共识,也意味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语境下社会成员的思维范式、社会情感、行为倾向等的不同,提供了区分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依据;二是稳定性和流变性共存,前者指的是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尺度的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即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是稳定的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化心理可能受现实情境和历史积淀的影响而变迁。另一方面,文化心理是社会文化的独特表征,是文化转型的晴雨表,揭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规律,正如汤因比所说,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倾向等内在精神是促使各种社会文明产生、发展、衰落和解体的重要力量。(36)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郭小凌,王皖强,吕厚量,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37-46.因此,正视“文化心理结构改变中的 ‘变’与‘常’”,(37)赵金刚.从“文化心理”与“文化自觉”看儒家伦理的当代建构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62(1).了解主体的心理取向、文化精神、道义秩序等,对正确判断文化形势以及保障社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文化转型蕴含着“个体实践场域巨大变化带来的心理调适和价值观重塑”(38)孙杰远.论民族文化心理场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2016,37(12).这一层面的意涵。就当下而言,“由曾经的国家主导的单一发展模式而走向了国家、社会与个人都有所兼顾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的互容并存,走向了心理表达注重多重选择以及在文化上的多元价值的充沛供给”。(39)赵旭东.从单一走向多元的发展逻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型与调适[J].人民论坛,2018,615(34).现代性价值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输入,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改变由隐性走向显性,由传统向现代演变。如市场经济一方面孕育出平等、民主、契约等意识,另一方面也滋生出利益至上、消费主义等不良文化心理,其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相抵牾;新兴媒体文化使得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相对立,自我意志与集体价值观碰撞,群氓心理和价值理性间的矛盾激化。此外,“所有的文化都要以一定的民族形态才能表现出来”,(40)欧阳康.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与文化心态——21世纪中华文化的战略选择[J].学术月刊,2009,41(9).民族文化心理作为文化基因与民族心理互塑的产物在全球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着神圣与世俗、科技与人文、共同与多样等多组关系的追问。

二、文化转型的逻辑理路

(一) 理论逻辑:文化转型彰显了文化演进的理论必然性

1.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的见解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一方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等差异。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整体,文化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和经济基础。文化不是随心所欲形成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映射和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4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历史任务建构出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积极的文化和文化观都将推动社会进步,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即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动力。可见,马克思主义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对审视文化转型具有方法论价值。

对文化转型判断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一是文化转型体现了文化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的更迭建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上,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水平越高,文化的革新能力就越强大,文化的革新向度也就越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化联合生产的推广,异质文化在全球充分流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往交流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文化格局正被重新塑造。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传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观念已无法有效应对当今人类生存和生活问题,因此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呼吁文化转型。二是文化转型回应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是在反思中西文化发展理念和模式后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适用于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演进,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当今时代,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危机凸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分裂、人与自然冲突加剧等都使得文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文化转型确证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非同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与现实之间不完全对等,后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不断发展的。这就提醒文化研究者应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目的不在于创设出永恒不变的文化样态,应时刻保持文化思考的开放性。因此,文化转型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回应,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大周期下依据社会基本矛盾作出的认识,关系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2.遵循现代化理论的逻辑指引

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历史变迁过程,是社会有机体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转型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指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全领域的变革,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映现和关键向度。这意味着,对文化转型的认识建立在对社会整体结构变迁的判断基础之上,必然受现代化理论的指引。现代化理论不是某种单一的理论,而是从社会变迁、经济调整等不同方面阐释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包括回答战后独立国家发展问题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依附理论、重视生态环境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等问题。文化在现代化理论的引导下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形成了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化转型。

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在以新科技革命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背景下进行,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6.的时代回应。中国共产党在吸收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三步走”“五位一体”和“分步走”等战略布局,这显然不同于强调西方文化普适性、现代化道路统一性以及从传统到现代为唯一发展序列的经典现代化理论。进入新时代,智能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持续对现代化造成冲击,彻底动摇了“全球化=西方化=现代化”的僵化理念。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社会内部转型与融入世界经济相结合,重视社会主体性和人的价值维护。“伴随着现代化历程的启动而萌生,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发展,当中国现代化事业完成之时,现代中华文化也将修成正果。”(44)刘学斌.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逻辑进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可见,文化转型与现代化进程相辅相成,在现代化理论的指引下持续推进。

(二) 历史逻辑:文化转型见证了文化变迁的历史必然性

1.尊重人类文化演进的历史规律

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化演进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4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3.这意味着必须以大历史观看待文化形态的更迭,只有从历史全过程和社会大场域(46)刘卓红,牟修新.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科学方法论[J].现代哲学,2022,(4).中才能摸索出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文化转型作为文化变迁的维度之一,是文化演进规律的必然,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从世界文化史看,工业化和科技革命推动了现代化浪潮的产生,使得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新时代出现新诉求,当代文化转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在遵循社会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自觉过程,通过总结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来指导文化走向“未来”。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文化转型指的是文化范式的转变、文化生态的演变和文化心理的嬗变,当代文化转型旨在处理社会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对文化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心向度,才能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推动文化转型。

2.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探索的实践经验

文化转型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形成的思想结晶,体现了党对文化内涵、价值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建立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以民族的科学大众的为特征(4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的文化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48)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主张;改革开放后,党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9)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党的十六大提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5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重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5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0.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5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3-134.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是为了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既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极大丰富,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55)王兆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 》的说明——2004年3月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04-03-09(002).

新时代文化转型是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实践的积累为基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担当。面对世界变局和国内形势,中国既要比照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又要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在此语境下,文化转型指向的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时间之维以及中国化与全球化的空间之维中,中华文化如何应对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对当代文化转型的反思和解读,是党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崭新时代对中国道路的文化探索。

3.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文化转型是一个既破又立的持续过程,具有自我更新机制和自我完善特征。因此,应将其置于长时段和大场域中进行思考。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转型的焦点所在。文化转型绝不是用新兴文化取代旧有文化、现代文化取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绝不是文化转型所要革除的对象。传统文化通过见证历史、关联现在、昭示未来的优势而成为文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密钥、既定前提和观照对象,为文化转型注入了思想智慧、精神活力和文化动力。

正确处理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逻辑起点。一方面,“中华文明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融合性、创造性和极强的自我完善能力”,(56)邱静文,林于良.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和世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3).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出的精神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特质和审美旨趣。这表明,赓续中华文化绝不是要固守旧文化,而是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从而历久弥新。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有其局限性。“西方文明有其历史的进步性、合理性。但与社会主义文明相比较,它依然强调资本主义文明优越论,那是对文明演进秩序的背反。”(57)刘须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7(6).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华文化正在调整原有秩序,这就需要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手段重构中华文化整体秩序。因此,文化转型必然以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为根本依据和发展基础,从赓续既有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品格中开拓创生。唯有时刻对传统文化保持清醒的认知,才能实现文化转型,对文化传统的全盘继承或全盘否定都必将阻碍当代文化的转型与跃进。

(三) 现实逻辑:文化转型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实践必然性

在新的历史维度和社会场域下,文化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提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对“两个大局”的现实考量,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期“在国内构建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建设逻辑和建设形态,在国外稳健推进由含蓄到主动的范式转换以应对大国文化霸权挑衅”。(58)潘娜.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逻辑理路与擘画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9,(3).然而,在此社会语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就国际而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大搞文化输出、价值观渗透等,使得文化安全面临挑战,文化殖民的速度和深度加剧,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升级;就国内而言,随着网络新兴媒体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华文化—西方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一元文化—多元文化等相互碰撞,主导文化受到冲击,个人理性主义膨胀并逐渐异化为个人本位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可见,人类文化发展并不存在放之于四海皆准的模式,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的逻辑出了问题”(59)韩庆祥.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33.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更需要自主探索以反思和超越西方文明主宰下的发展逻辑。由此,为承担起“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6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的时代重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亟需认识并正视文化转型。

新时代文化转型秉承着新的文化理念,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难题,探索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一方面,文化转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手段。文化转型是传统文化转向现代文化的复合变革过程,关注了文化新旧体系之间的摩擦,突出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物质文化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保护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等问题,并通过对不同文化要素进行筛选、调整、创新以追求文化范式、文化生态、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思维方式等的转变。因此,只有充分正确看待文化转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精神内核,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从国际局势看,“世界格局已然进入以中美软对抗为突出表征的新态势,中国对外文化范式不得不由含蓄转向主动”;(61)潘娜.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逻辑理路与擘画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9,(3).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解决温饱,富裕起来之后的中国民众越来越热切地期待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呈现出深层次、多方面和高要求的特点。而我们目前所能提供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还远不能满足民众这种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2)王文慧.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三个维度及其理论创新性[J].理论学刊,2017,(4).此外,多元文化价值观也在冲击着中国社会,文化创新性、文化软实力等受到挑战,区域文化发展不均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发生结构性变革。因此,努力寻求文化转型之路,努力强化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和公民的文化认同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

三、文化转型的价值厘定

(一) 政治价值:实现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指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决定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新时代文化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因此,文化转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6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人民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终极理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合理性、先进性和生命力,占据着科学真理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文化建设成就,就在于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然而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碰撞,意识形态错综复杂,拜物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横行,因此为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确保全体人民在理想观念上的团结一致,就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6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8.在新时代要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境遇相结合,创新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一方面,将文化建设置于历史逻辑中,注重运用历史发展战略思考文化建设问题,注意社会现实的矛盾性、特殊性等。同时,正确把握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谱系,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结构、制度体制之间以及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城乡和区域之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促使“中、西、马”有序统合。因此,新时代文化转型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坚持党的文化领导,促进政治优势高效转化为文化效能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文化救国”“文化立国”“文化强国”为实践原则和目标,带领中国人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探索出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于此,中国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群众素质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建设由人民共建、共享。新时代下,我们党积极应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加快建设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思想创生和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促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不断建构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因此,新时代文化转型应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统一。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6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3.“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6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5.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但也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价值观趁虚而入,造成民众信仰危机、道德失范等现象。因此,文化转型迫切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坚守,应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统领多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新型精神果实应运而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建立起价值追求和实践准则,确立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制度保障、国民教育、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使其转化为人们自觉的情感倾向、行为实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转型应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二) 全球价值: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1.运用系统、辩证和创新思维,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考人类命运和世界形势的思想结晶,既解答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十八大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党的十九大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极具全球视野、人类情怀和时代逻辑的崇高理想。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经济合作密不可分,各文化体系间接触、交流日益频繁,新科技革命为各国带来发展红利。然而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文化民族主义、西方文明优越论、文化霸权主义喧嚣而上,各种价值观念水火不容,文化生态不均衡性与日俱增,各个文明体分而治之,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妄图以“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加剧中国文化逆差地位。

全球化的矛盾性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文化场域,文化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维度。各个国际行为主体都应思考自身该建构和遵循何种文化范式,当代语境下的文化转型应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应坚持系统性思维,建构一种平衡型的全球文化治理模式。尽管各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但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不存在整体性和共同性的生存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一国独唱的‘圈子文化’,而是不同文化形态在跨文化实践中形成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联合体”。(67)徐伟轩,吴海江.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构的目标、挑战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1).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以共生共存、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意识为原则,以建立美美与共的和谐文化生态为旨归,才有利于开创崭新的世界图景。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构应坚持辩证性思维,正确处理传统政治文化与当代治理文化、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主导性文化与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跳出对单一文化主体的执迷,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认识和保持文化主体间性,尊重差异、集各文化之所长,在自觉、平等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的“和合”思想经过创造性转化即可适用于当前治理文化的世界化趋势。因此,新时代文化转型应坚持系统、辩证、创新思维,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2.健全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展现“世界之中国”形象

话语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表明了一种社会关系,“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68)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9.话语建构了社会规则,是权力的表达和载体,“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对世界秩序的整理权”。(69)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M].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肖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因此,话语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话语权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所在,话语和话语权影响着国家发展模式和国际关系格局。话语与文化相辅相成。一方面,文化是话语的核心,话语是逻辑方式、思想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具体表达。文化主导着话语,形塑了话语主体、话语方式、话语内容、传播媒介等构成要素,决定了话语的外在呈现形式和内在价值取向。可见,每种话语(体系)都是特定社会文化历史境遇下的产物,话语之争实为社会文化之争。另一方面,话语(体系)与经济、政治、文化相融合,其通过创造概念、范畴、表述等剖析社会文化现象,为社会文化问题的解决和国际文化对话创造条件,从而彰显出国家性质、文化立场、价值标准和战略选择。当前,全球化话语广泛传播,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但也造成了强势文化话语和弱势文化话语的区隔、世界性话语与民族性话语的冲突等。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中国话语在当今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国际话语环境中却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70)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1).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暴露出现代性的各种问题,其极力强化的话语霸权也被发展中国家识破并予以抵制。因此,中国话语应立足于时空格局和实践基础,聚焦和回答“当今世界向何处去”“中国社会发展向何处去”“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代之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建立在对西方话语缺陷和实践困境的反思基础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是政治话语、经济话语、文化话语的集中呈现,是制度话语和学术话语以及人民话语和国际话语的有机统一,(71)张万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与实践路向[J].甘肃社会科学,2020,(4).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化、条理化和创新性表达。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72)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1).而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基础上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断演进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良性互动的产物,体现了历史深度、实践广度和理论厚度的内在统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提出了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全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深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理念、思想和战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内发展和国际交往都需要中国话语做出有力解释。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需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转型中特有的问题和论域,正视中国道路的经验和挑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转化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认同,促进中国话语的本土建构。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要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国际文化视野的基础,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国际对话平台,融通中外话语规则、话语策略,积极融入世界多元话语体系以推进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因此,文化转型呼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也必将引领文化转型。

(三)文化价值:实现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1.重塑文化主体性,推进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主体性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以及区别于他者的独特性。主体性概念在文化领域的迁移即“文化主体性”,由费孝通首次提出,指的是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73)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换言之,文化主体性是指在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文化共同体成员一致认可、维护的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是渗透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实践等多维领域中具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判断的存在状态。一是文化自主性的发挥,是对文化世界的自觉、省察和更新。特别是在面临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时拥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在本文化与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的冲突中能觉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主动调适、博采众长。二是主导性文化的确立,使承载文化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的文化居于主导性地位以充分发挥感召力、凝聚力。就当代中国而言,文化主体性的塑造指的是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三者间的调和来寻求主导性文化价值以确立身份认同。可见,文化主体性关乎国家发展路向和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文化战略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西方强势文化同质化弱势文化的同时非西方社会就多元文化达成共识,各国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严峻,如何审视自身文化传统、新的文化语境以及处理文化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遂成为一项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随时代语境常说常新的话题,新时代文化转型要求重塑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坚持共同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文化主体性强调自主意识,这势必会激发多元文化形态的呈现,但主体性绝不是执迷于“自我”、故步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反映和吸收人类共同价值的鲜活呈现。其次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文化的属性首先是民族性,文化主体性的觉醒首先是民族文化的觉醒,但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游离于世界文明、时代发展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基础。最后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原则。“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换”,(74)杨生平,谢玉亮.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2).传统文化为现代文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其中如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念有助于缓解现代性精神危机,因此文化主体性应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以平等对话、和平共处为原则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可见,文化主体性的重塑契合了文化转型的价值诉求。

2.协调技术与人文,促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现代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方面全方位发展的过程,其中文化现代化居于核心地位。由于各国各民族文化形态不同,因而受文化传统影响的现代化也是多元的,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各具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75)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的现代化,体现出当代中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适合现代社会和中国国情的新文明的努力,旨在追求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有机统一以实现整体性的文化转型。这一过程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物质文明进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主体性人格,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全球化进程对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传统心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成为文化转型的焦点所在。

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是亘古常新的话题,二者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技术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人类创造性实践和社会建构的产物,是文化形成、发展的手段和工具,是文化演进的助推器和文化传播的加速器;文化是技术产生的动力源泉,提供技术发展的价值判断和知识支撑,影响技术发展的结果,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有力杠杆;文化不总是与技术相适应,技术进步不必然促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进入新时代,由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组成的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促进了文化组织制度的重构、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升级和文化符号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形态,人类社会进入了沉浸式、智能化、数字化打造的“元宇宙”。如智媒体、全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催生了“宅文化”、虚拟消费文化和人机融合文化。然而同时,技术变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震荡,甚至导致反文化趋势的产生。如西方文化凭借信息技术优势掌握文化霸权,发展中国家被迫处于信息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文化鸿沟加剧;数据、算法和资本的联手加剧了文化品位区隔,消解了人的主体地位、情感文化和精神家园,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受到挑战。可见,技术是把双刃剑,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实现“高技术”与“高人文”的融合,中国式文化现代化要在数字技术和数字文化、数字伦理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猜你喜欢

话语转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谁远谁近?
转型
沣芝转型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