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数字经济规模测度及指数监测分析

2024-03-15丛日玉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增加值四川省核算

丛日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一、引言

Tapscott(1996)[1]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概念之后,数字经济的宏观测度和监测受到普遍关注。许宪春和张美慧(2020)[2]、向书坚和吴文君(2019)[3]、李相龙(2019)[4]、王智和丛日玉(2022)[5]等学者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6]普遍认可从生产核算角度测算数字经济增加值,并进行实践测算分析,得出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差异不大,但产业数字化部分增加值差异非常大等结论。另外,关于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指标体系差异很大,缺乏统一公认的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6]、腾讯研究院(2019)[7]、赛迪顾问(2017)[8]等根据自身数据优势,构建并发布不同的数字经济指数。徐清源和单志广等(2018)[9]、刘海荣(2021)[10]、林云和蒋晓雁(2019)[11]、雷鸣嘉(2020)[12]从不同角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但仅后两者进行了综合实证探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25 年实现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10%的规划目标,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规划,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其中,北京、海南和青海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目标,上海、重庆、贵州和新疆制定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的目标,四川等地制定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目标。“十四五”规划实施近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进展如何,能否按时实现预期目标有待探究。本文依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13],探索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分别测度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规模,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综合监测四川省数字经济水平及发展趋势,全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短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更好促进四川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四川省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及分析

(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将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01 数字产品制造业、02 数字产品服务业、03 数字技术应用业、04 数字要素驱动业、05 数字化效率提升业5 个大类。其中,01—04 是核心产业(见表1),涉及126 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其中116 个行业全部涵盖,10 个行业部分涵盖(行业小类代码后带星号)。与149 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33 个部门分类对应,其中10 个部门全部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2 个部门部分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表1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统计表

(二)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

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是新兴经济核算,要在国民经济核算(SNA)框架下进行概念界定和核算,以保持与GDP 核算口径一致。从生产核算角度入手,依据国家标准,构建以“直接核算法+比例推算法”的核算方法体系进行核算,直接利用收入法核算小类行业增加值,再根据比例推算方法核算。核算公式如下:

小类行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

小类行业数字经济增加值= 该小类行业增加值× 数字经济比例系数

其中,数字经济比例系数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分类测算。即小类没有标识*,该行业数字经济比例系数取1。小类有标识*,采用关键词搜索法、德尔菲法、投入产出法及信息化指标法确定。

关键词搜索法采用关键词库搜索带* 行业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及单位名称,按照抓大放小原则,确定带*行业属于数字经济的单位库,根据带*行业属于数字经济的增加值与全部增加值,确定带*行业数字经济比例系数。德尔菲法采用专家多轮调查收敛确定。投入产出法借鉴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系数做法,根据投入产出表,以非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投入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确定数字经济比例系数。信息化指标法则根据四上企业非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管理情况(生产制造管理使用信息化的情况)确定数字经济比例系数。

一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部分涵盖的行业数字经济比例系数采用关键词搜索法确定(见表2),该方法比较科学有效,需要根据各微观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判断;核心产业中的新闻业(8610)、其他房屋建筑业(4790)、资源与产权交易服务(7213)和众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数字经济比例系数采用德尔菲法、投入产出法或信息化指标法确定,但差异性比较大,不稳定且时效性明显较低。

表2 带*行业的关键词库或处理

(三)四川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变动分析

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变动分析

初步测算,2021 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4012.2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7.5%,比2018 年提高2.7 个百分点(见表3),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表3 2018—2021 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一是态势较好。四川省数字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增加值比2018 年现价年均增速分别达17.1%、13.8%、32.1%、23.0%,远高于GDP 现价年均增速。

二是优势较强。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是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主体,2021 年二者增加值分别为1505.0 亿元和2112.9 亿元,占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90.2%。

三是集中度高。四川省数字经济主要集中在成都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成都、绵阳、宜宾、德阳、南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依次居全省前五,合计占全省的82.0%,其中成都占64.3%。

2.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变动分析

利用四上企业生产制造管理使用信息化比率估计数字经济比例系数,测算发现,2020 年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为5841.68 亿元,比2018 年名义年均增长1.06%,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之比由27∶73 变为36∶64。

利用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估计数字经济比例系数,测算发现,2020 年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为3329.14 亿元,比2018 年名义年均增长4.72%,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之比由40∶60 变为50∶50。

两种方法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前者选用四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估计,显而易见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会明显过高;后者由于企业使用数字化产品的投入并非计入消耗而是计入投资,该方法会低估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综合看,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之比由30∶70 变为40∶60 比较合理。四川省在“十三五”期间积极谋划发展,重点突出发展信息产业,效果明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迅速提高,但众多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转型实践参与度不高,转型步伐较慢,产业数字化发展效果较差。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25∶75到20∶80 的占比相比,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比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发展更为突出,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缓慢,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三、数字经济指数监测分析

(一)构建数字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影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如何更加有效地监测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核算数字经济增加值,还需要随时监测一系列高度相关指标的发展变动,系统反映数字经济发展。遵循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国情和省情,构建四川省数字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程度、数字化创新能力4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43 个三级指标(见表4)。

表4 数字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及熵权

数字化基础设施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软硬件及网络基础,具体包括光缆线路长度、计算机普及率、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等8 个指标。数字化产业发展反映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状况,是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的发展前提,具体包括反映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应用驱动情况共4 个维度18 个指标。产业数字化程度主要反映数字融合发展情况,具体包括反映企业信息化、数字金融和数字政府共3 个维度7 个指标。数字创新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情况,具体包括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和企业孵化服务共3 个维度10 项指标。

(二)数字经济指数测度及分析

基于数字经济监测指标体系,选取2015—2021 年四川省样本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管理平台、《四川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利用熵权法对数字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测度。

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考虑到各指标性质、量纲的不一致性,为使各个指标可相互比较,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数据极差法量纲会出现0,为避免求熵值时取对数无意义,需对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处理。为降低平移对原数据的影响,本文平移0.01。

其中,Xij和X'ij分别表示第i 年的第j 项数字经济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和标准化后的数值,min(Xij)表示第j 项指标的最小值,max(Xij)表示第j 项指标的最大值。

2.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值方法,是利用各指标的具体数值的差异度确定权重系数,客观反映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避免主观赋权带来的人为偏差。因此本文选用熵权法确定数字经济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各指标X'ij在该指标的比重Pij:

(2)计算第j 项指标下的信息熵值Ej:

(3)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Wj:

其中,1-Ej为第j 个指标的差异系数,差异系数越大,则指标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越重要。

3.基于熵权法的指数计算

通过对各指标的综合权重Wj与相对应的标准化X'ij的乘积之和计算综合评价指数Zj:

4.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综合分析

研究发现,近年来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整体水平逐年攀升,数字经济指数从2015 年的8.58 逐步提高到2021 年的93.11(见图1)。主要得益于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创新和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发展也为四川省数字经济的进一步突破提供了基础支撑。

图1 2015 — 2021 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指数变化趋势图

从数字经济4 个一级指标看,各一级指标指数逐年递增,表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程度、数字化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其次是数字化创新能力指数,然后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指数,最后是产业数字化程度指数。

从数字化基础设施看,2015—2021 年,发展趋势平稳增长,发展指数由1.95 提高到13.70。网络新基建效果明显,光缆线路长度、域名数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基本翻了一番,由161.70 万公里、104.40 万个和3117.90 万个分别增加到374.80 万公里、126.21 万个和6708.50 万个。网络化资源的普及和使用迅速提高,家庭互联网普及率由31.65%到接近全覆盖,人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由2.15GB/ 万人增长到150.1GB/万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量由82.87 部增加到111.55部,计算机普及率由35.4%提升至40%。

从数字化产业发展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突飞猛进,2015—2021 年,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由2.22提高到46.44。具体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得分较高,数字制造和数字应用在全国优势突出。四川省逐步成为手机、微型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重要生产基地,2021 年三者产量依次达到13137.21 万台、9751.37 万台和142.53 亿块,占全国总产量的7.91%、20.88%和3.97%,分别居全国第三、第二和第七位。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是四川省发展特色突出的现代服务业之一,2021 年电信业务总量、软件业务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分别达到947.43 亿元、4341.13 亿元、2826.19 亿元,占全国的5.56%、5.21%、4.98%,分别居全国第六、第七、第七位。

从数字化创新能力看,创新动力保障比较充分,2015—2021 年数字化创新能力指数由0.12 提升到26.07。创新活动活跃,企业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经费保障充分,创新成果和应用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参与R&D 活动的占比由9.6%提高到28.70%,R&D 经费由223.81 亿元增长到480.17 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二位。全省R&D 投入占GDP 的比重由1.66%提高到2.26%。技术市场相对活跃,成交额由282.32 亿元增长到1388.69 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位。国内申请专利授权量由64953 项增加到146936 项,全国排名第十一位。

但从产业数字化能力看,四川省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15—2021 年指数由4.31 上升到6.91,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需加深融合,加速实现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生产制造管理等环节信息化普及率不高,数字化销售、支付等应用不足。

四、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第一,产业数字化发展明显不足,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加强。虽然近年来整体信息化投入不断增长,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种类和场景越来越多,2018 年普查数据显示仅在财务管理方面信息化应用程度接近90%,在购销存管理方面接近50%,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信息化应用程度接近40%,而在物流配送管理及生产制造管理方面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程度相对薄弱,不足20%,且在生产制造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数字化转型步伐较慢,数字化水平不高,2021 年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仅为12.6%,需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强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场景应用,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第二,R&D 投入占GDP 比重明显相对偏低,持续创新动力偏弱。四川省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R&D 投入的增加和产学研结合的持续深化,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总体看,R&D 投入占GDP 的比重不高,2021 年四川省R&D 经费1214.5 亿元,全国排名第七位,但R&D 经费占GDP 的比重仅为2.26%,低于全国1.08 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十一位。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看,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创新的动力保障机制,出台政策引导企业重视研发,加大研发投入,保障数字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第三,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中心辐射效应不足,副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全省各地应结合当地产业基础突出优势,发展特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时提高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应用,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贯彻“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切实建成西部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猜你喜欢

增加值四川省核算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