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4-03-15马琳
马琳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至晚年,写作多拓展到知识人的心灵回溯或人生琐忆,所谓“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回首间是一份深沉的乡愁与厚重的思索。《家乡的水牛》(中国画报出版社,2022年)是恩师王吉鹏的新作,也是先生许多学术著作之外的一份文学收获,书中散文诗歌沉着地书写家乡人事,是难以遣怀的一份乡愁,而那些家乡故事内里却表达着对生命与时间的敏锐沉思。真挚深邃的怀乡情结、家国情思与时代感喟,通过作者精粹简洁、平静平淡的书写得以有效实现。
书集以《家乡的水牛》命名,取自书中《恋乡思源(四章)》中一章,是一首散文诗。文中写道,“水牛浑身是宝,死后全部奉献”,水牛也多是艺术的主角,“牧童骑之,短笛一支,如诗如画”。作者赞美水牛,梦境中幻化为水牛,是恋乡思源,也是对水牛精神品格的向往,几乎可以概括本书主题。“故乡”是《家乡的水牛》的核心线索,更是全书诗文的几乎全部内容。综观书中各篇章,“故乡”作为作者的感怀对象,已然成为作者一生思绪情感的深刻渊源。
故乡,是永远的艺术主题。近年许多创作项目都有关文学与故乡。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别名为《文学的乡愁》,讲述莫言、迟子建、毕飞宇、阿来、贾平凹、刘震云的归乡故事。六位作家从乡村走向城市,所獲得的丰富体验成就了他们日后写作的不竭资源。行走在故乡纵横交错的阡陌上,风土人情、如烟往事,令作家们无限感叹。那些被陌生化的熟悉故事多发生在这里,那些故人也在故事里生动地活着——对于所有人而言,特别是作家,故乡是逃不掉的。2019年,几十位作家应贾樟柯之邀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此为序曲,以18个章节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贾平凹、余华、梁鸿成为影片的重要叙述者,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审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讲述70年间中国人的心灵变迁……故乡与文学的话题不胜枚举。其实作为内容,故乡人事多无大奇,但在不同作家笔下却都摇曳着各异风姿。鲁迅之“故乡”,是对闰土等的无限悲悯;沈从文之故乡,是对“边城”的一腔情愫;萧红之故乡,是对“呼兰河”的爱恨情仇。因此叙事内容或许亘古不变,而趣味则在于书写的艺术。《家乡的水牛》依体例,分散文、散文诗和诗歌三部分,故乡种种多在散文一编。与恩师相识近三十年,求学间偶或听到先生讲起故乡点滴,如今在书中窥得全貌,“百草园”与园中人一一走出,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书中若干篇关于故乡亲人的记述,还原了一个入孝出悌、深明大义的江南之家:继承祖业的父亲饱读诗书,思想新锐,更具勇敢坚毅的品质,所以敢在日本侵略前埋下石狮,敢在给日本人带路时巧妙逃走,更敢于在两党两军交战中收留解放军战士。父亲99岁辞世,经历了一个世纪,公私合营、改革开放,老人家一直是先锋,领先气魄与创新意识也一定在作者心灵中埋下了可贵的种子。先生在后来对学生的教导中,总告诫大家要有时代意识和国际眼光,父亲的胸襟与观念或是前因。在先生的记忆中,母亲最不忍回忆,这不仅因为母亲离世时年仅49岁,先生得知消息匆匆赶回,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新坟一座”是最痛的记忆;更因为在有生之年尤其是嫁到王家后,母亲没能过上一天好生活,对于儿女而言,这份难言之痛无以言表。其他亲人,如小嬢嬢、娘舅等,深情厚义自在笔下。
书中有关故乡人事的怀想并没有拘于家庭亲族,童年记忆里还有新中国的诞生,有家乡小学的诗书传统,有春节的热闹、清明的凄冷与中秋的团圆,还有杨二爹和那些医生,有家乡神秘的鬼神世界……对于一个少年时代即离家求学的书生而言,故乡是空间上越来越远的存在,却又是心灵上越来越近的归属。写不尽的故乡人事,好似琐碎平常,却无处不浸透着深挚情感。走他乡,赴金陵,作者“已经懂得漫漫前路还有新的阳光和风雨,新的关爱和歧视,新的欢乐和忧伤……”那一年,作者17岁。原生家庭是近年热词,对于先生而言,那个充满传统乡贤传统的小镇和那个儒气浓郁的家宅,成为作者的精神底色,深深融进他日后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与行事作风中。
散文、诗歌重在情感抒发,书中诸多篇章读来潸然,但各篇文字却并无大开大合的情感宣泄,无论是缅怀亲人、感念友邻,还是敬奠师长,所到动情处皆显节制简省。作者深谙——洗练是方法,也是意境,所以简省的文字却与读者获得了更深的共鸣。书中篇章最多、用笔最深的是怀念恩师之作。从童年至青年,第一位老师汪琴珍,小学校长翟贻美,私塾先生杨礼明,恩重如山的郭葆立、张洪琛、沈大公等等,他们是引领作者从懵懂走向清朗、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执火者。金陵求学岁月中,更有众多恩师引领作者走进学术深海,从此畅游其间。沈蔚德、周仲器、朱彤、葛毅卿、常国武、唐圭璋等等,诸位先生无论是长篇宏论还是只言片语,都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束束理性之光照亮了作者的求知之路。特别是《致敬导师》四篇,从对恩师屈正平博学与正心正念的人格崇敬,到恩师去世后对其无尽的悼念,点滴追忆处处表达了作者对导师的深情与感恩。末篇《为恩师屈正平先生“烧七”》,是作者与先生的终别对话。49天的送别可谓长矣,但于作者而言,要对恩师说的话却没有尽头。作者评价屈正平“一生献给了鲁迅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呕心沥血,成绩卓著,且默默耕耘,不尚喧嚣,卑以自牧”,如此精神人格也同样是作者的人生写照。吉鹏先生后来成为鲁迅研究专家、硕导博导,一路关怀学生、提携后辈,屈正平先生的人格品行应是其精神动因之一。
如果一部诗文选只在写故乡人事,写故友亲朋,写辗转游历,写求学苦读,写生命点滴,就只能在个体生命间流连。得以提升主题的是,那些一个个人物终将成为“这一个”,并能够得以呼唤你我,并与之共情共鸣。而如能在诗文间满溢家国情思与人性之思,境界则又有升华。在作者笔下,奶奶并非只有对儿孙的慈爱,也有对“好军队”解放军的赞誉有加,何况曾经不畏危险地救助受伤的解放军战士;集中多篇写到父亲,他从来都是时代的先觉者和投入者,在每一个大时代来临时,他都会积极投入,并言传身教;特别是王家的人们在旧式伦理观念中,更融入时代召唤下的立志图强——父亲对“我”每一次求学就职的奔走期许,对孙辈成绩的由衷嘉奖,都体现出这个家历经时代磨难却笃定不改的进取初心……从江南辗转东北,从东北远赴加国,有“家”的厚重加持,有故乡情缘的深厚滋养,作者的行走、选择始终坚定从容。本书绝大多数文字写于加国长女家中,有了现实与审美的距离,作者的书写更多了一份遥想的深情与理性的从容。家国之思也因此更显深沉浓郁。
一部作品的意义生成,当然由作品本身的品相品格所决定,但也需要发现其品相品格的锐利眼光。以纪实为内容的诗文作品,真挚动人是文体的必然要求,但更高的期待则是情感文字间内在的精神质素。散文理论强调“形散神不散”,《家乡的水牛》中不散的“神”是埋在种种故乡感怀中的时代线索。时间观是对文明演进的深邃观察。陆机《文赋》中以“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概括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的基本主题,表达中国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喟叹。四季更迭的循环时间观,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亦有形象表达,《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都深深体现出中国叙事文学对循环往复的时间感知。放眼古代印度、非洲,甚至古希腊文明,以及后来不同文明土壤上生成的各类宗教,也都大体维持了类似的循环时间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线性时间观重建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文化研究”视域中,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不只是如“镜子”般再现“现实”,也不全然像一盏“灯”般照亮现实,更是因为这部作品对一个时代整体意识与精神的揭示表达。《家乡的水牛》用貌似散淡的人生琐忆勾连起一部70年的中国编年史。
从童稚到古稀,作者所写的所有人事中都内蕴着一个绵延不断的时代话题,是为时代画像,更在时代中反思。在作者记事中,我们可以呼吸到不同的时代气息,触摸到由泛黄到鲜亮的时代印痕。书中诸多篇章书写不同时代的身边人事,参与构建着那个时代那些人的精神生活。甚至可以说,纵历70年的时代沧桑,《家乡的水牛》与许多文学作品一样,一直在场。这部诗文集里写到的许多故事都是不同时代生活的生动注脚,是对当时历史现场的有效旁证。写老父亲解放后“当过一段西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作为工商界代表出席过东台县政协代表大会”,并欣喜地说“國旗上还有我们一颗星呢”;写杨二爹“勇敢”地对“堕入困顿”的王家的好;写奔赴金陵的欢喜求学;写无奈的林海十年;有直抒胸臆写出迎来历史转折时代的欢喜;写滨城的有趣故事;写异国的别样风光……故事里的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不同年代间,作者心中积淀了每一个时代社会变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不经意地融刻在离乡回乡所闻所见所历的人群身上,写他们的家长里短、现实周遭,也写他们的命运跌宕,时代就烙印在这些人身上。建国初期胡风用“时间开始了”的激越呼唤,表达对“时间”的敬畏与激情,这里的“时间”远非生活时间,它更是一套全新的现代性话语,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悟思。所以,深度的写作多会表达对时间、对时代的关切与思虑,这样的文学也多是更好的文学。
该书小引写于2020年春,彼时新冠肆虐北美,作者蜗居一室,“回头故乡千万里”“欲将心事付瑶琴”,心境可知。但在作者笔下,却是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气派和风格”的坦然描写,所谓“无聊”情绪代之以对更广阔的自然世界的一往情深。书中三编,无论是记人记事的散文、偶发感怀的散文诗,还是简单自由的诗歌,都将深情与思考细埋在冷静表达中,却时时处处惹人泪湿,引人深思。往事故人,亲友师朋,离别奔走,思念回忆,“诵之思之,其声愈稀”。积淀着古文学修养,又长年浸淫在鲁迅研读中的作者深知写作奥妙,终以“希声”“无形”的写作抵达了内心深处最激越最璀璨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