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 金花盛开
2024-03-14郑畅
郑畅
郑钦文在澳网女单决赛中。
郑钦文走回场边坐下,拿起白色毛巾盖住自己的头,一言不发。1分钟之前,是对手的最后一记回球弹地出场,她救球不及。这是2024年的澳网决赛,她最终以亚军的成绩收场。尽管如此,这已经是2014年李娜之后,中国女选手创下的最好成绩。郑钦文成为这10年以来进入大满贯最高舞台的第一位中国选手。
墨尔本华人众多,他们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或自制的加油横幅,表达对郑钦文的支持。郑钦文用汉语对全场的中国球迷说:“你们给我带来非常难忘的回忆,上面举着的国旗非常好看,祝你们新年快乐!”
这次澳网,郑钦文吸粉无数。不只是中国观众,许多国外媒体也赞赏她的表现。CNN评价她:“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在BBC的报道里,她“闪耀澳网全场”。澳网官方报道更是直接用“女王归来”作标题。
无论输赢,放下球拍,她立马和对手、和裁判谈笑自如,用娴熟的英语接受采访。这个才21岁的女孩年轻自信,张弛有度。她说现实就是如此,这对自己也是一种经历。毕竟,“我真的非常享受在这里比赛。”这种松弛感,正是郑钦文最好的标签。
十年前的故事
2014年1月25日,李娜打出一记正手回球后,对手接球失误。在罗德·拉沃尔球场,她荣膺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那是一份亚洲人此前从未获得过的荣誉。那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五,刚过完小年。武汉市体育局江汉二桥训练基地内,小队员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澳网决赛。一位11岁的小女孩面对镜头说:“我以后也想站上大满贯赛场争夺冠军。”
10年后,恰好也是1月25日,这个小女孩以2比0横扫对手,闯进澳网女单决赛。这便是郑钦文,在21岁的年纪,她成为晋级大满贯单打决赛最年轻的中国选手。
郑钦文晋级澳网16强后接受采访时,李娜的突然出现给了她一个惊喜。两人虽然成长轨迹有着诸多重合,但直接对话还是第一次。李娜猫着腰移动到郑钦文身边,亲昵地拍了拍她的屁股。郑钦文惊讶地张大了嘴,然后给了李娜一个大大的拥抱。“李娜姐姐这么好看”,怪不得球迷调侃郑钦文,在李娜面前,她的声音确实格外温柔。
决赛这天,李娜在比赛现场给郑钦文加油。遗憾的是中国金花捧杯的情景没能在此出现,但郑钦文的表现让人看到无限可能。
这场对阵上届冠军萨巴伦卡的比赛,郑钦文多数时间处于下风。但在第二盘对手发球局拿到四个赛点的时候,郑钦文咬紧牙关一球球往回追,逼得萨巴伦卡也出现了心态波动。郑钦文曾描述李娜对她的影响,说:“娜姐没有赢之前,那个舞台仿佛是不可触摸的。在娜姐打破这层屏障之后,会发现原来那是我们可以达到的。”曾经那一层屏障由李娜打破,如今郑钦文自己也成为努力打破屏障的人。
一路飙升
3年前,郑钦文的世界排名在600位开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选手。从此开始,她的网球生涯一路狂飙。2021年,她获得WTA巡回赛上的第一场胜利。2022年5月,19岁的郑钦文登上法网舞台,迎战世界第一斯瓦泰克。虽然落败,但把自己的世界排名提升到47位,成为进入前50最年轻的中国选手。同年年末,郑钦文获得国际女子网球协会的年度最佳新人奖。2023年的美网,她更进一步,首度闯入大满贯八强。
然后,就是今年的澳大利亚。一路走来,她击败了众多不同背景的强敌: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俄罗斯的……第三轮还上演了中国德比,2比1险胜同胞王雅繁晋级。
许多外国粉丝由于中文“钦(Qin)”的发音颇为不易,便给郑钦文起了个谐音外号,亲切地叫她“Queen Wen( 文女王)”。去年的美网赛后,她接受采访,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个名字,瞬间全场掌声雷动。在“文女王”眼里,无论输赢,今年的澳洲之行,就是一段不折不扣的珍贵经历。
网球梦
郑钦文走上网球这条路,既是巧合,也有必然。2002年,她出生在湖北十堰,父亲郑建坪曾经是田径运动员。家中的氛围让小钦文很早就展现对运动的兴趣。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她哪种都想试一试,哪怕是最简单的跑步。父亲说,很多时候出门,如果路途近,她都不愿意坐车,宁可跑着过去。
6岁的时候,郑钦文第一次接触网球,一下就爱上了这个大开大合挥拍的运动。也许与网球的缘分是命中注定,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进步飞快。
在家乡十堰打网球,平台不大。一年之后,家人决定带她前往省会武汉,接受更好的訓练,这时她才7岁。在武汉,郑钦文认识了两位教练:夏溪瑶和余丽桥,正是她们当年带出了李娜。在夏溪瑶的眼里,郑钦文刻苦、扎实,从不投机取巧。每次练完之后,她都会问教练,自己有没有进步,哪里还能提高。训练中心有许多练网球的孩子,其中不少人同样颇具天赋。不到10岁的郑钦文很多时候会败下阵来。
郑建坪对女儿生活的支持无微不至,但是在网球上,父亲完全不留情面。他对郑钦文说,输了就是输了,既然你这么想打败那几个姐姐,只有再苦练一些。日复一日的锤炼,终于在2014年开花结果。这一年第14届湖北省运动会,郑钦文拿到了2块网球金牌,一颗新星就此冉冉升起。
这一年,前辈李娜在墨尔本以2比0击败齐布尔科娃,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座大满贯。郑钦文和网球学校的同学一起,在电视机前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
在武汉,郑钦文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后来到了北京。这是一个陌生又昂贵的地方,房租、训练费、比赛费,还有不能落下的文化课。在网球学校学习,一年支出五六十万元都是正常的。在北京4年的里,她师从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那是李娜退役前的最后一位教练。这几年,她的网球水平突飞猛进。
郑钦文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在青少年美网、法网都打进过8强甚至4强,她的职业道路逐渐明朗。为了进一步磨练,欧洲成了她和家人的选择,尽管这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付出。相比北京,在国外练网球的各种支出更高,一年就要上百万元。但这也意味着她能够接受最前沿的训练思路,打法更丰富多样的对手,以及更多比赛和切磋的机会。
郑钦文自小就“在路上”,这种生活正是她所追逐的。
师从名帅
本赛季开赛前,郑钦文正经历一次“教练荒”。去年6月,她与西班牙教练佩雷·里瓦在合作两年后解约,之后,她选择了比利时著名教练费赛特,此人曾帮助科贝尔、哈勒普、大阪直美等球员拿到大满贯冠军。从运动员成绩上看,费赛特执教显然比里瓦更优秀。郑钦文2022赛季取得了重大突破,被国际网坛寄予厚望,但是2023赛季一直表现平平,这成了她跟里瓦分手的主要原因,费赛特显然更有希望带她继续向前。
去年9月杭州亚运会上,郑钦文获得女单冠军,赛后她透露,费赛特已毁约,转去执教复出的大阪直美。之后,郑钦文与中国教练吴迪短暂合作,直至今年的澳网,佩雷·里瓦又重新出现在她的教练员包厢内。
实际上,里瓦是郑钦文职业生涯中非常关键的教练。2021年4月,正与一名运动员合作的西班牙教练里瓦接到朋友的电话,问他是否对一个“WTA排名184,挺有潜力的中國女运动员”感兴趣。里瓦在电话里得知,郑钦文对当时的教练不满意。但里瓦因为有其他合约,便拒绝了。没想到,8月份里瓦又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当时我跟那名运动员的合作提前结束了,正在度假。电话里我才知道,钦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教练。”
9月中旬,里瓦第一次见到了急切寻找教练的郑钦文母女。“那时郑钦文身体状况不佳。她因为受伤,已经很久没参加欧洲的锦标赛了,看起来整个人很失落。”
此时已是郑钦文留在欧洲训练的第三个年头。2019年,她像往常一样去欧洲参加赛季中密集的比赛,或许是疫情的原因,之后她留在了欧洲,没回湖北省队训练。在外人看来,郑钦文在海外可以继续比赛,让很多因为疫情无法出国的运动员羡慕不已。在湖北省队教练叶飞看来,郑钦文出国前期发展得并不顺利,“她出国以后参加了国际网球联合会很多青少年比赛,这是好的一面。但应该有教练帮她规划,从16岁开始逐渐增加成人赛的比例,因为成人跟青少年的打法是完全不同的。青少年比赛拍数少,打法简单。成人比赛需要很强的相持能力,技术要更细腻。以前经常跟她一起参加青少年比赛的高芙,比她还小一岁,已经拿到了法网亚军,成人比赛的经验比郑钦文丰富得多。”
郑钦文与里瓦的合作在两周试训之后开始。里瓦发现,郑钦文正处于瓶颈期,“她的基本功不错,但是现在被困在很多细节上,需要有效的训练计划。”里瓦率先帮她调整正手技术,重中之重是解决发球的难题。以往,郑钦文的发球不算理想,失误较多。另外,还需要帮她提高训练的强度。“西班牙的运动文化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走出了很多网球名将,尤其是男运动员,并不是因为他们天分有多高,而是他们足够努力。”
新的网球赛季即将开战,里瓦从一开始,就给郑钦文安排了早晨7点开始的高强度训练,既是日常,也是考验。“很多运动员不愿意大早晨训练,但郑钦文从来没有任何抱怨。尤其是前四天,我给她安排的训练量特别大,她一声不吭地完成,我再给她加量,她还能接受。那时我就对她心里有底了,如果按照这个节奏继续练下去,她一定会成为世界顶级球员。”
如今,里瓦的预言已经实现,郑钦文还将继续前进。
责编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