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崴脚了怎么办
2024-03-14赵鹏
赵鹏
运动中崴脚的主要原因
第一,踝關节的结构,让踝关节在起跳落地时容易出现崴脚。
第二,运动前准备不足。首先是体力上、精神上准备不足。体力是完成技术动作的保证。当一个人疲劳体虚或精神状态不佳时运动,不但不能完成技术动作,而且注意力也不集中,时间感、空间感差协调力降低,运动力下降,随时都有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其次是运动装备准备不足。运动装备包括服装、鞋和护具。在损伤调查中,由于装备不适合而造成损伤的情况也不少。还有一些运动者本身己发生过踝关节损伤,存在踝关节不稳。这类运动者运动时若不采用护踝用具,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较大。最后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一般分为热身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两部分。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兴奋性不够,会导致肌肉黏滞性过大。如果准备活动缺乏针对性,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就没法充分活动开,也会增加发生崴脚的可能性。
第三,运动中技术性动作不合理。这表现在起跳后没有建立良好的落地缓冲,着地时间感差。还有是自我保护意识差却要盲目运动,如飞身冲抢,身体重心失去控制;随意切入腾空队员下面,造成腾空队员落地不稳。
崴脚后的正确处理
崴脚后及时正确的处理,直接影响恢复时间及预后。在损伤的早期,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伤势持续加重。科学治疗,才能阻止损伤加重并缩短病期。
崴脚后要立即用拇指压迫痛点止血,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如果当时没有条件急救,就系紧鞋带,等有机会再行处理。1至2天后,可进行手法按摩,可点按解溪穴,按摩昆仑穴、悬钟穴、阳陵泉。以上述穴位按摩均以有酸胀感为度。伤后要用绷带包扎固定,包扎时注意绷带行走方向,使受伤韧带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单纯的踝关节扭伤,急性症状减退后,应尽快在保护带(弹力绷带、护踝等)固定下进行着地行走活动。约两周后,可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练习,如踝关节抗阻力活动,即在松软的地上进行一些较慢的跑跳练习。
伤后24小时内,由于软组织撕裂和断裂,会出现水肿、血肿,发生反应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局部肿、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胀、镇痛及减轻炎症。
在踝关节扭伤后24~48小时,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可以配合按摩、针灸或外用活血药物,理疗可用微波、激光、磁疗。
伤后一周左右。损伤组织基本恢复,但功能尚未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
如何在运动中预防崴脚
第一,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一些如踮脚尖跳、脚掌相对、内翻静立等准备活动,同时拉伸踝关节周围肌肉群,增强关节韧性。
第二,训练比赛中使用护踝支具保护。实践表明,应用肌效贴、弹力绷带和各类护踝支具等可显著减少踝关节损伤。其中肌效贴效果好、应用方便,使用率最高。但使用肌效贴要注意:影响血液循环时应立即拆掉、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宽度要适宜、缠绕时不能打折、严重过敏者慎用。
第三,增强踝关节的力量。踝关节力量的大小体现在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力量的大小上。如果关节力量薄弱,就无法阻止关节过度内翻,损伤可能性较大,因此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力量可减少损伤发生。
编辑|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