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儿养成记
2024-03-14汤佳佳
汤佳佳
家有两儿:大儿十一岁,上小学六年级;小儿六岁,上小学一年级。大儿生性活泼外向,喜欢表现自我,学习、接受能力强;小儿则腼腆内向,学习及接受能力较弱。两个孩子性格、习惯完全不一样,如何教育他们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我不禁想起书中看到的,子路和冉有分别问孔子:“人凡事一听到就付诸行动吗?”孔子给两人的答复不尽相同。问起缘由,孔子分析道:“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
于是,我采用了这种教育方法,针对两个孩子的不同特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大儿子:
少鼓励,正视自身短板
在大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他不到三岁就能流利说出几十个汽车品牌。二十以内加减法,他简单掰一下手指,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掰手指的逻辑在哪,一秒钟后,他即说出了正确答案。这其实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上学后,老师讲一遍知识点,大儿子就能够理解透彻,所以他回到家很少看书。进入高年级,我们发现每次考试,大儿子的语文成绩都会拖后腿,这与他阅读量少有很大关系。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記得有一次我问他:“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复:“《新华字典》。”为此,我给他讲述了水桶效应。我问他:“一个水桶如果要盛满水,是不是所有块木板都要平齐且无破损?”他点了点头。我继续问道:“那如果这只水桶有一块木板短了,或者某块木板上面有破洞,会怎么样?”他脱口而出:“那这只水桶就装不满水呀。”“那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是不是?”他又赞同地点了点头。“如果你是这只木桶,语文、数学、英语等是这只木桶的几块木板,你觉得最短的那块木板是哪一门学科?”他笑着说:“那还用说,语文呗。”“现在你的数学、英语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相当于是你水桶里较长的木板,如果语文成绩也跟数学、英语一样优秀,那么你水桶就能装更多水,你的总分也会更上一层楼。所以,你当务之急是补语文这个短板,让语文成绩跟其他科目的一样优异。”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叮嘱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叫他起床,他要预习及阅读课文。同时,针对自己语文中薄弱的成语、词语,他每天多写、多读,还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些课外书籍。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的语文成绩有所提升,期中考试取得全班第三的优异成绩。他扭着屁股洋洋得意地“报喜”,扭动的频率感觉身后有一条大尾巴在舞动,特别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因为取得好成绩,他开始对语文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劝说很多次,他总是嘟着嘴巴,不放在心上。结果期末考试惨遭“滑铁卢”,语文只考了八十分。
对于大儿子这种性格的孩子,即使他取得好成绩,也不能明显地表扬,要说些带着激励和引导的话,比如说:“这次是考得还不错,但我觉得还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一些基础的、不应该错的题目失分了。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重视语文各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坚持每天阅读。”
小儿子:
多鼓励,引导发挥潜力
我家小儿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远远不如大儿子。记得他三岁时,教他数数,教了几十遍,他从一数到十都不会。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数出来了,过一会儿又忘了。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如果急躁,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更不愿意继续学。我心平气和地跟他说:“没事,你慢慢想,看五后面是哪个数字?”有时他能想出来,有时他想了半天,说:“妈妈,我忘记了。”我继续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教他。教一遍,他忘记了,我就教两遍,直到他记住为止。外出散步时,我让他数沿途的树木;去超市购物时,我让他数食品的数量。总之,利用一切时机,耐心地鼓励他勇于开口数数,哪怕他数错了,也鼓励他思考后继续数。
当小儿子看到哥哥上学写字时,他也要拿笔和纸模仿,其实他就是在纸上乱画,偶尔还歪歪扭扭地写几个数字。但我都鼓励他,从不批评他乱写乱画。看着他对写写画画颇有兴趣,我让他去美术机构试听了一节课。从此以后,他就爱上了画画。每次他拿着完成的美术作品回家,我问他:“画的是什么呀?”他都会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述。有时讲着讲着,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我鼓励他想想再说。讲完后,我还会让他看相关的视频,进一步巩固他的记忆力。
有一次,小儿子画了一幅草船借箭的画,画面上有五个可爱的稻草人和一艘船,船上插着几支箭。大儿子看到后,特别嫌弃地说:“这画的是什么玩意儿?这是人吗?鼻子、眼睛长哪里去了?”听了哥哥的话,小儿子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眼眶里晶莹的泪珠即将溢出。我赶紧打断大儿子的话,仔细地看了看画,赞许地说:“弟弟画得很不错啊,稻草人本来就随意扎出来的,弟弟将稻草人表现得很好,下次如果再关注稻草人的面部特征就更棒了。”小儿子听完,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对我说:“妈妈,你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吗?”“那妈妈不知道哦,你跟妈妈讲讲吧?”我故意表示自己不知道,引导他讲述。他讲完后,我表扬他上课认真听讲,他又开心地笑了。为了增强他的记忆力,我让他观看《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集电视,他看完后,更加深刻理解这个历史典故了。
慢慢地,小儿子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多,能独立背诵比较长的诗句和课文,他的绘画作品也在学校的插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让他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愿意主动学习。
随着国家放开生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步入多孩的行列。家里的孩子多了,如何教育至关重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所长,自信健康地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认真聆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就能感受绽放时的美丽与惊喜。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