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生态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3-14张连霄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家禽沼气种养

文│张连霄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现如今,家禽养殖一般是规模化养殖方式,不但能控制养殖的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规模化养殖也有许多弊端,例如家禽产生的粪便会污染大气环境,散发的异味也会使附近空气质量下降,同时还面临过度用药、防疫不当等问题,给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关注,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强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观念,对于养殖产业的未来发展,也提出“生态养殖”新方式,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家禽生态养殖中面临的常见问题

1.缺少种养分离多样化方式。因有机肥料有间接性、见效缓慢、收益较低的弊端,而无机肥料有着直接性、见效快速、收益较高的优势作用。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无机肥料较少,有机肥料较多的实际现状,导致土壤有机化与地力持续减少。加之因生态养殖模式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促使当前农业生产依然面临种养分离的局面,家禽养殖废物还田难度非常大。

2.种养行业土地消纳不均衡。现阶段,许多家禽养殖户都面临养殖面积和种植面积不相符、种业与养殖存在季节和非季节性问题,促使固定的土地难以持续降解最大储量的粪污。

3.废弃物料资源利用率较低。现如今,因家禽养殖业没有实现规模化、一体化发展水平,许多中小企业缺少粪污干湿分离等粪污处理的先进仪器,中小型家禽养殖行业废弃物想要实现大批量处理与科学利用难度较大,且大型企业为了避免疫病肆意传播,粪污处理只能自给自足。经过数据统计表明,我国2021年粪污产量达到30.5亿吨,但是实践层面的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比较低,粪便氮、磷还田施用量只达到排泄量30%与48%,粪便肥料有效商品率只有6.2%。由此可见,直至目前,我国对家禽养殖粪污所形成的重金属污染与抗生素残留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4.国家政策监督管理与从业人员环保观念不强。现阶段,各个部门对于家禽养殖业废弃物管理标准没有达成统一共识,政策制度落实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国务院与农业农村部门对畜牧业环境污染整体利用率要求超过75%,而生态环境部门要求超过70%。除此之外,国家有关政策制度建立不完善,没有家禽养殖企业的补给,政府对中小型散养企业监管力度较低,促使有关从业人员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未能深刻认识到家禽养殖废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危害性与严重性。

二、解决家禽生态养殖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家禽生态养殖建设中,对于家禽养殖废弃物需从源头与终端入手,尽量减少其产量,现阶段我国家禽废弃物资源主要在肥料、饲料、能源以及其他方面,强化家禽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控制终端的排放总量。除此之外,国家还利用宏观政策调控的方式,在源头上控制家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1.控制终端排放的污染。

(1)加强肥料化建设。现阶段,我国有机肥源十分丰富,可利用堆肥腐熟、干湿分离等方式,将家禽粪污肥源中的有害物质彻底杀灭,从而将其作为宝贵的肥料资源,提高土壤的品质,通过农作物的生长,其效果势必好于无机肥料。长期对生长牧草土壤施以有机肥料,能够使土壤对于磷元素的吸收率大于无机肥料。除此之外,在家禽生态养殖建设中,当前种养结合较为完善的区域为天津市,该地区通过加强集污沟、集污池、硬化路、堆粪棚、附泵运送车的建设,并推进三改两分工艺技术,在源头与终端环节控制家禽养殖粪污的排放。此种生态养殖方式在当地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提高农户的整体经济收入。为此,其他地区可借鉴效仿此种改善方式,为家禽养殖企业匹配相契合的土地面积,增强土地消纳能力,从而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家禽生态养殖重要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加强饲料化建设。家禽养殖户可利用生态养殖方式,利用家禽粪便中氮含量较高的特性,除去将其作为土壤肥料,还能用于腐生生物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养殖所需附属物等资源,利用附加养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农村家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废气污染较为严重,仅有的耕地面积如若只通过种养结合方式,难以消耗大量的家禽废弃物,所以可运用生态养殖方式,减轻部分家禽废弃物的处理压力。例如,家禽粪便运用粪尿干湿分离技术,饲养蚯蚓,使盐含量减少50%左右,粪便中无机碳、总氮水平进一步升高,使蚯蚓成活率得以保障,促进蚯蚓的快速繁殖。又或者,牛粪、锯末和土壤根据相应的配比相互混合,饲养蚯蚓,可使氮磷钾的含量升高。由此可见,蚯蚓堆肥不但能饲养蚯蚓,还能利用蚯蚓养殖,强化土壤的质量,而蚯蚓也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商品价值。

因家禽消化道比较短,对于饲料无法完全吸收消化,粪便中含有许多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所以利用家禽粪便加热干燥与风化干燥、酵制剂、微生物菌剂发酵、化学处理等先进技术,将微生物病菌彻底灭活后,能够把其当成牛、猪等禽类与养殖水产蛋白饲料的部分代替物。例如,西方国家将微生物经过灭活处理后的鸡粪便和垫草相互混合,进行奶牛饲喂,其喂养效果与豆饼基本相同。国内部分地区将鸽粪便加入猪饲料中,可促进生猪的生长效果。

(3)能源化建设。因反刍动物粪便有较高的粗纤维与热能值,所以将其经过风化晒干处理,可作为重要的燃料资源。现阶段,在我国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动物粪便也成为人们重要的燃料资源。例如,把20%的家禽粪便和工业垃圾燃料混合物相互融合,其沉积物会进一步减少,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降低,由此可见,家禽粪便不但可作为宝贵的燃料资源,还能降低其他燃料排放有害气体的含量。

沼气发酵要通过有害生物资源进行无害化处理、多层资源利用等环节,对改善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沼气发酵也存在投资成本高、回收率较低的弊端。例如,某奶牛场干湿分离之后液体部分通过沼气发酵处理,每年2万吨牛粪可形成沼气20万立方米,通过计算只给企业带来1万元的利润收入,而仪器设备投入要花费几十万,可见沼气发酵在当前依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效益率比较低,使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为此,国家在粪污沼气发酵中,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对沼气发酵设备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给。在技术研发层面,增加沼气发酵多样功能的催化剂研发力度,通过完善发酵技术,使沼气发酵收益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家禽养殖企业对于粪污的处理效率,将家禽粪污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

现如今因家禽疫病持续蔓延发展,产生许多家禽尸体废弃物,家禽养殖企业常用直接填埋的方式处理家禽尸体,但是由于土壤清解能力相对有限,容易形成许多有害物质,所以家禽尸体脂肪肥料在柴油生产建设方面引起社会大众高度重视。研究学者尝试把牛脂、猪油、羊脂、鸡脂等家禽脂肪和羽毛粉废弃物当成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利用物理预处理技术,把可用脂肪进行回收,并实施化学处理技术,将游离脂肪酸含量进一步控制,通过反应与酯化环节,使生物柴油相互混合而成,通过均相和非均相催化方式,对其展开客观评定,可以证实此种技术所生产的生物柴油有良好的性能属性。

(4)家禽粪污其他方面建设。家禽粪尿利用干湿分离晒干处理技术,可将其当成奶牛等禽畜的垫料,取代传统的糟糠、细沙等垫料,控制家禽养殖户的经济成本。

2.控制源头污染的排放。现阶段,我国对于家禽废弃物未能实施统一规范化的归类机制,促使政策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难度进一步升高。为此,政府部门可对家禽养殖实施科学归类,通过差异化政策宏观调控、财政补给、监督管控等方式,从而合理干预家禽养殖户对饲料原料、养护仪器的选取,在源头上控制饲料废物的排放。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不断强化家禽生态养殖从业者的环保意识,颁布相应的法律制度,对从业者的行为加以约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进一步带动家禽养殖企业创新发展,因在家禽生态养殖中存在缺少种养分离多样化方式、种养行业土地消纳不均衡、废弃物料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实际问题,导致家禽养殖业发展受阻。为此,应该从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方面入手,控制家禽废弃物的排放量,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加之,政府部门也要制定有关制度体系,颁布有关政策制度,对源头与终端的家禽污染排放加以控制,才能推动家禽养殖业实现生态化、绿色化建设目标,满足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家禽沼气种养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