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青春
2024-03-13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附近一处铁轨,随后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一夜之间占领了整个沈阳城。东北危急!华北危急!烽火连天,国土沦丧,国难当头之际,有这样一群女学生,她们或是富家小姐,或来自中产之家,或是平民家庭,她们的青春热血为爱国热情和革命理想所鼓舞,毅然冲破家庭束缚,历经曲折,奔赴革命根据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于蓝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生,辽宁岫岩人。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抗大和女子大学学习,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东北文工团、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实验话剧院、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的影片有:《龙须沟》《林家铺子》《在烈火中永生》等。
九一八事变时,10岁的于蓝和继母正在沈阳祖父家寄住。尚且年幼的她只记得这一天夜里,炮声隆隆,第二天清晨人们惊恐相告,日本人炮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不久,于蓝随继母乘火车逃往关内。火车上挤满了逃难的人,于蓝只能睡在座位底下,这次逃难的经历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国破家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于蓝正在北平家中过暑假。日军入城式这天,她在家门口亲眼看见铁甲车上载满日本士兵,杀气腾腾地驶过北平街道。车轮碾轧在马路上,就像碾轧在每一个爱国百姓的胸膛,于蓝再次体会到了亡国之苦。
1938年春,好友王淑源找到于蓝,告诉她平西就有抗日的队伍!在王淑源的带领下,于蓝在天津见到了姚依林。姚依林倾听了她们要求抗日的申述后,对她们说,欢迎你们到根据地去,那里青年人多。
回到北平后,于蓝住到了新街口长途汽车站附近的平民小学,以便就近上车去往平西根据地。恰逢雨季,当年北平柏油马路很少,“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一碰到下大雨长途汽车就要停驶,接连不断的雨天使她们没有走成。真是夜长梦多,在等待的日子里,于蓝和王淑源不幸被巡逻的警察发现了形迹可疑,带去了看守所。在警察搜身前,她们机智地说想去个厕所,趁机把缝在袖口内的密码撕碎销毁。警察搜查书包时,发现里面有两本言情小说。其实,言情小说里是写有密码的,为免于落入日寇手中,二人假做难为情的样子说“别带这书了”,将书扔掉。之后她们又被送去宪兵队,虽然受到了一些惊吓甚至是鞭打,但好在“证据”已经被销毁,于蓝她们也算是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
从宪兵队回来,于蓝只得再次回到家里等消息。8月下旬的一天,平西情报联络点的联络员找到于蓝,表示从根据地来的黄秋萍约她第二天在北京图书馆白石桥栏杆旁会面,见面后于蓝再次强烈表达了要奔赴根据地的决心。虽然哥哥受父亲之命监视于蓝,但是却同情和支持她。在哥哥的协助下,于蓝从家里顺利逃出,出西直门后坐上一辆黄包车直奔温泉镇到达指定地点。
几天后,黄秋萍带着于蓝离开温泉镇,他们一路跋山涉水,骑过自行车,也坐过人力车、马车乃至驴车,但是更多还是依靠步行。就在精疲力竭之时,在一条芦苇丛生、杂草掩盖的小河边,见到一只小船,船上一个农村男孩对他俩说,“同志,路条!”听到这声“同志”,于蓝的眼睛潮湿了,心也放下了,终于到了渴望久已的抗日根据地!
经过短暂休整后,9月初,来自四面八方的投奔革命的同志们组成了一支精干的队伍再次出发,奔赴延安。一路上,大家机智地穿过敌人各个封锁区,走了一千多里路,终于在1938年10月24日到达了延安。
蓝文长
1928年生,江苏吴江人。儿时就读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志成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市第35中学)。1945年7月,蓝文长奔赴晋察冀解放区,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蓝文长的父亲蓝公武,抗战时期是中国大学教授,因为在课堂上宣传抗日爱国主张,咒骂汉奸和日本人,被日本宪兵队抓走坐了近10个月的牢。从宪兵队放出来后,蓝公武失去了工作,加之又被日本人监视,只好举家搬到乡下。一家人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国民党也曾用重金收买他,都被蓝公武拒绝了。
蓝文长的四姐初中一毕业就去了根据地,之后,二姐也去了根据地。蓝文长被她们的革命热情感染,1945年6月,高三一毕业,就在组织安排下奔赴了根据地。联络员给她买了火车票,送上火车并交给了定县一位农村大娘。这位大娘是根据地的交通员,她告诉蓝文长,到了检查站什么也别说,如果有人盘问就说是来定县探亲的。二人在定縣下车后步行到管头村交通站。在交通站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清早在交通员的护送下,蓝文长到了阜平。
根据地的一切都那么新鲜,在这里,蓝文长脱下了城里女学生的衣服,换上了又肥又大的土布衣服,吃的也是再简单不过的凉开水泡大麦米捞饭。因为天气炎热,她还在老乡家的房顶上睡了一觉,半夜醒来一睁眼,看到满天的星星。尤其是过滹沱河时,光着脚踩着石头过河,这是从小生活在北平城里的蓝文长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终于到晋察冀城工部所在地——康儿沟。在这里,蓝文长学习了《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著作。那时听课的情况也很有意思,听课时,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布帘把自己遮住,彼此之间谁也看不到谁,上完课大家就各走各的,互相之间也不交流。因为学习结束后大家还是要回到城里从事地下工作,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暴露身份。学习结束后,蓝文长被分配到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二班学习,1945年底调入晋察冀军区通信联络处工作,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蓝文长考入清华大学学习,毕业后从事雷达工作。1975年调入海军工作,参加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舰载电子设备——5型舰艇雷达声呐产品的齐装配套,为我国海军电子装备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谷平
原名胡京芝,1923年生,北京人。1936年考入北平市立女一中,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1940年到平西根据地,在《挺进报》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到1957年在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工作,1961年至1982年任铁道部科技信息所所长,1982年任铁道出版社党委副书记至离休。
谷平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经在河北井陉煤矿当技师,七七事变后当上了日本伪实业科科长。谷平和姐姐多次劝他不要为日本人做事,但他说这样做也是为一家人的生计着想。
上中学前,谷平已经跟随堂兄和姐姐参加了一些中学生中的进步活动,虽然别人也都知道她父亲在替日本人做事,但因为对她们比较了解,知道她们思想进步,所以并没有排斥。开学后的第一个月,经同学介绍,谷平加入了民先队。民先队员的身份是秘密的,队员经常把写有时事政治和社会动态的纸条藏在糖纸里,互相传阅,了解时局变化,然后再把这些消息传达给周围的同学。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影响,日伪政府派训育主任在校内渗透日伪思想,学校也有一些亲日活动,同学们很是抵触。
谷平家庭条件很好,在北平衣食无忧,但她不甘心在沦陷区当亡国奴,毅然决定去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一天,谷平趁着母亲去天津走亲戚的当子,离开了北平的家。谷平一行三人徒步走到妙峰山交通站,头回爬山体力严重透支。
交通站的大婶很热情,给三人做了白面馒头吃,这在当时当地算是很不错的饭食了。不过农村卫生条件很差,谷平记得锅盖刚一掀开,馒头上立刻趴满了苍蝇。即使做好了根据地条件艰苦的思想准备,但是看到此情此景,谷平还是吃不下去。没想到,这些事情在以后的生活里确实家常便饭了。由于吃不习惯,谷平经常拉肚子。
根据地洗澡也是件困难的事儿,男同志有时候还能去河里洗洗,女同志就更不方便了,只能擦擦身上,长虱子更是平常事。谷平的堂哥也在平西参加革命,一次,到涞水看望谷平,一边说话,一边看着谷平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只虱子顺手扔在火盆里。
谷平被分配在《挺进报》社工作。1943年,因为平北的对敌斗争比较艰苦,为响应宣传阵地要到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机关和报社搬到了平北。平北属于游击地区,日本人实行三光政策,一年有八个月在扫荡。反扫荡有时候一天,有时候两三天。扫荡久了,大家总结出一套对敌斗争经验,敌人来了找不到什么东西也就走了,等敌人走了,同志们再回来继续工作。当时敌人的据点距离报社只有20多里地,负责侦察的哨兵一看到敌人有行动就打枪,听到枪响大家就赶紧撤退。当时稿件、文件都装在公文袋里,谷平负责一有情况就把公文袋捆身上,避免日本人放火烧房子的时候把文件也烧了。有一回村里杀了一头猪炖肉给大家吃,编辑部也分到了一大碗豬肉,刚要吃饭就听到枪响。谷平撤退前慌忙找个东西把碗盖上,放到屋子外面大石头底下的缝里。敌人走后,再去大石头底下一摸,碗还在,就又把肉拿出来和大家接着吃。
在根据地的生活危险、紧张,也充满了乐趣。1945年抗战胜利后,谷平先到山西搞土改,后去了张家口。在张家口,《挺进报》更名为《察哈尔日报》,谷平继续做编辑,1949 年解放后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北平。
于蓝、蓝文长、谷平这些爱国青年,本该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享受校园生活,他们却在民族危亡之际,冒着危险奔赴前线、奔赴根据地。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一个人肩上就是一座大山。在这样一段硝烟弥漫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挥血洒汗的经历改变了每一个人。她们的事迹,述说着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至暗时刻迸发出的撼人心魄的伟大力量,也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时常揽镜自照,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