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中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2024-03-13杨玉菊高炳彦
杨玉菊,高炳彦
(1.辛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大理 671502;2.鹤庆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大理 6715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实现农业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以科学种植、综合管理和病虫害防控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艺措施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在基层农技推广中,应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关键要素分析
1.1 品种选择
在基层农技推广中,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对于实现高产高效至关重要。优质水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生长势旺盛、产量稳定等特点。基于农民对品种的认可和接受度,推广具有较高产量潜力和良好品质的新品种是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水稻的生长周期、抗逆性、品质特点、产量潜力以及适应性等因素。通过与农民沟通和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从而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此外,对于不同种植区域,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种植制度、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种植习惯等因素[1]。
1.2 土壤改良
基于基层农技推广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选择耕作制度等。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施用绿肥可以通过提供有机物质和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来改善土壤结构。合理选择耕作制度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1.3 施肥技术
基于基层农技推广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施肥技术的关键在于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调配肥料种类和调整施肥时间。常用施肥方法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底肥是在播种前或移栽前施用肥料,目的是为种子或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追肥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按需补充养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施肥。叶面喷施可以通过叶片吸收提供水稻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养分利用效率[2]。
1.4 病虫害防控
科学的病虫害防控策略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控的关键在于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包括合理轮作、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和推广、定期监测和预警以及及时防治等。通过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作用机制研究
2.1 光合作用与产量
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光合作用与产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1)光合作用能够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能量。光能通过叶绿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供给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光合产物,如葡萄糖、淀粉等,为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从而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2)光合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体现在光合产物积累上。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如淀粉、蔗糖等,在水稻中积累形成籽粒,直接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光合作用的强弱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量,从而影响水稻产量。3)光合作用与水稻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密切相关。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和茎叶运输,为水稻提供能量和碳源,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光合产物可被转化为有机酸和激素等物质,调节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分配,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践中,通过合理调控光照,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量,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例如,适宜的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质条件能够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灌浆期合理光照管理可以增加籽粒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水稻的籽粒产量[3]。
2.2 土壤养分循环与吸收利用
水稻作为营养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土壤养分循环是指土壤中各种养分元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土壤中的养分来源包括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损失则主要包括水分排失、氮素挥发和淋失等。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基础。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是指水稻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水稻根系通过根系毛细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养分元素。不同养分元素对水稻的吸收利用具有差异性,如N、P、K 等主要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控土壤养分循环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是提高水稻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合理施肥和应用有机肥,调整养分供应的时机和剂量,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如采用合理调整耕作制度、绿肥种植和土壤保护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2.3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强调的是在水稻生产中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管理和调控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相互关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关注土壤健康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通过科学施肥和土壤改良措施,维持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同时,注重保护和恢复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强调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综合利用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等,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通过推广生态防控技术,增加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病虫害有效防治。
3)农业生态系统平衡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通过合理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管理,减少养分和水分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分管理,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4]。
2.4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是指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保持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农业生产是实现绿色水稻种植的重要目标,涉及多个方面。
1)可持续农业生产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通过采用土壤肥力管理、水肥一体化管理和节水灌溉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水和养分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2)可持续农业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通过综合病虫害防治、生态防控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外,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3)可持续农业生产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通过科学施肥和使用农药,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风险,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 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措施
3.1 提高产量
通过应用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1)品种选择是提高产量的基础。合理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稻种,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
2)土壤改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施肥和养分管理,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促进植株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合理的施肥方法包括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合理施用有机肥等。优化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进而提高产量。
3)科学的水分管理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合理灌溉和排水,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可以保证水稻在关键生育期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同时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
3.2 改善品质
品质改善包括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提升,对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1)优化农艺措施。合理施肥是关键步骤之一。科学施肥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使稻谷生长均匀,减少营养不良引起的病害和畸形现象,保证稻谷的完整性和外观美观。同时,科学防治病虫害也是提升外观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巡查、监测和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侵染,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稻谷的外观和品质。
2)注重田间管理。适时灌溉是关键措施之一。科学的灌溉管理能够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获得适宜的水分供应,提高水稻的口感和风味。此外,科学施肥也是提高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平衡供应N、P、K 等营养元素,提高稻米的口感和风味特性。
3)适时收获和储存技术也对保持水稻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收割时机,避免稻谷过度老化或未充分成熟。采用科学的稻谷干燥和储存方法,控制稻谷的含水量和贮存温度,保持稻谷的品质和营养成分,避免霉变和虫害,确保稻谷的食用安全和风味品质。
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涉及水、肥、光等多个方面。
在水分管理方面,科学的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是关键。合理调控灌溉量和灌溉时机,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在肥料管理方面,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是关键措施。科学地评估土壤养分状况,合理制订施肥计划,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合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
光能是水稻生长的重要能源,优化光合作用效率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合理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例如,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和行距,调整种植时间和方向,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4 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不仅关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注重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应用科学施肥、精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评估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调配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减少肥料浪费和损失,降低施肥成本。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促进生长发育,还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收益。通过科学管理农田,如合理耕作、适时除草、灌溉管理等,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降低劳动投入成本。
此外,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业链优化也能增加农民收入。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和种植规模。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和推广,提高水稻附加值,增加销售收入;优化产业链,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协调,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和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4 结束语
分析了基层农技推广中应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