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设施栽培育苗移栽种植技术
2024-03-13周丹婷吴骥飞蔡广州黄锦秋
周丹婷,刘 铖,吴骥飞,蔡广州,黄锦秋
(1.南通市园艺蚕桑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007;2.海安市果蔬栽培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007)
西瓜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水果之一。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专家和生产者通过选育适生品种、优化施肥方式、改进灌溉水平、科学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显著提高了西瓜栽培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日趋扩大,伴随气候环境的不确定性,研究和提升西瓜栽培技术仍具有重要意义。
1 西瓜栽培现状
西瓜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目前,全球西瓜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其中,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是主要的西瓜生产国。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全球西瓜的总产量约为1.2 亿t,我国是最大的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1/2[1]。
1.1 西瓜种植面积
就全球范围而言,西瓜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尤其在我国,西瓜种植面积超过了600 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4 以上。此外,印度、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均有大面积种植。
1.2 西瓜主要品种
根据果肉颜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肉西瓜和黄肉西瓜。红肉西瓜是最常见的品种,果肉呈鲜红色,果皮一般为深绿色或浅绿色相间的花皮类。黄肉西瓜的果肉呈浅黄色,质脆爽口。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西瓜主要品种为早佳8424、美多、苏蜜518 等。
1.3 西瓜栽培技术
在西瓜栽培技术方面,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手段推动了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合理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运输等环节不断创新和突破[2]。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管理应用,使得西瓜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西瓜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西瓜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高效精准的灌溉管理也是种植西瓜需关注的重点。
总的来说,当前的西瓜栽培呈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丰富和产量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加强品质管理和拓宽销售渠道也是目前西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当前西瓜种植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品种现状与市场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1)市场供求判断不到位。种植户对于市场需求的判断还不够准确,尤其在品种结构调优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水平不高。种植户往往根据个人经验或前期销售情况选择西瓜品种,对于新品种的选择判断能力不足,存在信息滞后和不对称等问题,造成了市场供需不平衡。
2)种植利益追求无序化。西瓜属畅销水果,利润空间较大,种植户往往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而尝试种植各类西瓜新品种。此举不仅增加了种植管理难度,品种“多杂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瓜品质的稳定性[3]。
3)引种推广机制不健全。虽然不少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技术推广部门着力选育推广西瓜新品种,但由于各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管理等条件的差异性,导致引进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生情况不一。因此,缺乏统一的品种引进和推广机制也是造成西瓜栽培品种与市场供求不相适应的原因之一。
2.2 质量参差不齐与精优高效发展不相适应
1)种植管理不规范。西瓜作为一种蔬果类作物,对于土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有着一定的要求,但由于一些种植户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或对种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西瓜的质量参差不齐。
2)技术支持不到位。部分种植户缺乏专业栽培技术的指导,对不同品种的西瓜栽培技术要点不了解,导致无法达到预期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欠缺还导致西瓜易受到病虫害侵染,从而降低了西瓜品质。
3)种子选择不严谨。由于部分种子市场不规范,一些种植户在选择种子时未经过充分筛选和鉴定,导致种子的品质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西瓜质量造成了影响[4]。
4)采收包装不标准。西瓜质量受到采收和包装环节的影响较大。一些种植户在采摘时未按照成熟度和规格标准进行采收,同时在包装运输中还存在包装材料、箱体尺寸、运输设备等不到位现象,影响了西瓜的质量,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5)市场监管不到位。农产品的质量监管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但是有的地区相关部门对于果蔬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了市场上的西瓜质量参差不齐。
2.3 低效防治对策与群众切身利益不相适应
由于西瓜的市场需求较大,种植户为了提高产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西瓜规模种植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病虫害在种植区域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为害程度也增加。由于西瓜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于一些新出现的病虫害,种植户缺乏相关的知识,无法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病虫害严重。某些种植户为了快速解决病虫害问题,出现违规使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等问题,导致种植地块的土质日趋恶化,同时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的风险[5]。一些农田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和采用不合理的机械耕作方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并伴随着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减弱了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气候变化和过度灌溉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到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使其为害程度加剧,不利于西瓜生产。
2.4 农业设施水平与标准化执行程度不相适应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灌溉系统、排水系统、交通路网等亟待提升。基础设施不健全,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质量,导致西瓜产业发展受限。
2)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由于部分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在农业设施设备上的投入有限,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使得西瓜的栽培设施难以提档升级,从而影响了西瓜种植的产量品质。
3)标准化栽培的认知执行程度不高。标准化栽培是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但是种植户对于标准化栽培的认知度较低,往往更加注重运用传统模式和经验,而对于科学栽培的规范和要领缺乏系统学习,导致标准化栽培的执行程度不高,进而影响了西瓜的质量。
4)农业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和咨询服务等,能够向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然而,有些地区的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种植户缺乏科学栽培的指导和技术支持,种植户在栽培过程中难以掌握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标准化栽培实施受到限制。
3 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3.1 地块选择
西瓜对日照和温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西瓜栽培的地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日照充足。西瓜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较高,每天至少需要照射阳光6~8 h。因此,应选择没有高大建筑或树木阻挡阳光的地块,确保西瓜能充分吸收阳光。
2)土质肥沃。西瓜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栽培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pH 值和矿物质含量。如果土壤贫瘠,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比如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
3)坡度适当。西瓜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避免积水损伤西瓜根部。因此,选择坡度适中的地块可以帮助积水迅速排出,避免根部泡水。
4)密度合理。充分考虑地块的大小,并根据不同的西瓜品种来选择地块。西瓜的生育期较长,需要足够的空间生长,以确保果实的发育和收获。应充分考虑西瓜的生长需求,预留足够的种植空间,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5)环境合适。选择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的地块,避免影响西瓜的生长和果实的质量。如果周边地区有水源,可以方便浇水和灌溉,确保西瓜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充足。
3.2 肥力管理
西瓜是一种高需养分作物,其肥力管理对于西瓜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肥力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也能防治病虫害。肥力管理方面,需要注重土壤的肥力状况,在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如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西瓜生长。
在施肥前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便于有针对性地施肥。一般来说,西瓜在生长初期对氮肥需求较大,可以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在西瓜结瓜期和膨大期,应适量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以满足果实生长的需求。此外,在施肥时也要注意分次施肥,避免一次性施用量过多,影响西瓜的生长发育。
西瓜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水分过多会导致根部缺氧,影响西瓜的生长。因此,在西瓜生长期间,需要合理调节水分。一般来说,西瓜生长期间浇水频率为每隔2~3 d 浇水1 次,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积水和大面积滞水,防止西瓜根系受损。
3.3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是西瓜种植栽培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培育出优质瓜苗,夯实栽培基础,着力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西瓜播种育苗技术要点有以下几方面。1)选用优良品种。选择优良西瓜品种是播种育苗的基础,一般来说,要选择果型规整、抗病虫害、耐高温干旱的品种作为播种育苗的种质材料。2)选好播种苗床。播种床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床面要完全平整,宽度通常为1 m 左右,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定。3)准备育苗基质。育苗基质可以选择沙土、腐殖土和蛭石的混合物。将基质堆放在准备好的播种床上并进行平整,厚度一般为5~6 cm。4)播种育苗管理。将选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要求来定,一般播种8~10 g/m2,拍实种子使其与基质紧密接触。播种完成后及时浇水,水量要适宜,一般来说,以保持基质适度湿润为宜。在播种后5~7 d 内,定时通风,防止苗床湿度过高引发病害。5)移栽时间。在移栽前,需要挑选和整理健壮苗。通常情况下,移栽后约30 d 左右,苗高达到5~6 cm,并且有2~3 片正常叶片的瓜苗时即可移栽。6)移栽注意事项。将育苗床上的健壮苗挖起,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在移栽的过程中,根部要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晒伤。移栽完毕后,及时浇水,保持湿度适宜。
3.4 灌溉要求
在西瓜的栽培过程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西瓜的生长和产量。灌溉的时机要把握好,一般来说,西瓜在生长早期需要比较充足的水分来促进其生长,要在播种后3~4 d 进行初次浇水,之后根据实际土壤湿度和气象情况定期浇水。在早晨或傍晚浇水,水分不容易蒸发,灌溉效果较好。
同时,西瓜生长需要良好的水分环境,但过量的水分会导致根部缺氧和病害的滋生。一般来说,每次浇水量应使土壤湿润透亮,但不要过饱和。应根据天气、土壤状况和植株生长状态调整浇水量,避免水浸泡在根部,造成根部窒息。还要避免干旱引发的植株萎蔫。
此外,灌溉的频率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西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求根系保持适度湿润。在干旱季节或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周浇水2~3 次、每次浇水15~20 mL/穴为宜。对土壤的湿度情况进行观察,适时调整浇水频率。针对西瓜的特点,采用滴灌、喷灌、冲施等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确保水分能够均匀地渗透到根部,避免植株根部局部干旱。
3.5 病虫害防治
西瓜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天然敌害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以白粉病为例,可以使用白粉病杀菌菌剂喷雾,或者使用白粉病的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西瓜的常见虫害有蚜虫、斑潜蝇等。针对这些害虫,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杀虫剂、驱虫剂来杀死或驱赶害虫。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药剂的说明正确使用,并遵循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西瓜栽培地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防止地面水积聚和病菌传播,可以在栽培地周围设置排水沟,保持地面干燥。同时,定期巡查,若发现有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阻断害虫和病菌进一步扩散。在选择西瓜品种时,要考虑抗病虫害能力。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所不同,选择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 结束语
研究结果对西瓜生产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广大种植户、农业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提升西瓜栽培技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而有效推动西瓜栽培在优质种选育、标准化种植、品质化贮运等方面提档升级,为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