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季棉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2024-03-13董公山王丹丹

种子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除草病虫害种子

董公山,王丹丹

(嘉祥县满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400)

短季棉在我国棉花栽培中占据重要地位,种植早熟的短季棉品种能够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适当推迟播种期,能够避开病虫害高发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用药次数,有利于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另外,优质的短季棉生育周期短、株型矮小和紧凑,可集中结铃,便于采收,能够与大蒜、油菜和饲草等作物连作,有着较高的种植效益,能够为棉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可以推动短季棉产业可持续发展。

1 短季棉栽培优势

短季棉是棉花的主要栽培种之一,具有生育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在大蒜、小麦等作物收获完成后,可以采用免茬机械直播短季棉,实现1 年2 熟。与传统棉花种植相比,短季棉种植更加省工和省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适当延迟短季棉播种期能够错开病虫害的高发期,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和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短季棉栽培技术

2.1 选择品种

在短季棉栽培过程中品种的选择很关键,选择植株矮小和紧凑型的品种,生育周期控制在105 d 左右,短季棉生长态势好,产量较高。短季棉对纯度、净度、发芽率有一定的要求,其中纯度大于95%、净度大于99%、发芽率大于80%。如果选择单粒穴播,发芽率高于90%,种子含水量低于12%。通过田间研究表明,当前常种植的短季棉品种包括鲁研棉54、豫棉5 号、鲁研棉19,其生育周期在110 d 以内,具有吐絮集中和便于机械化收获的优点。

2.2 处理种子

2.2.1 挑选种子

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将干瘪和质量差的种子剔除干净。

2.2.2 晾晒种子

在播种前3~5 d 做好种子晾晒工作,将其平铺在木板或者苇席上,禁止将其直接放在水泥地或者砖地上,晾晒4~6 h/d 即可。合理晾晒能够预防苗期炭疽病和角斑病。

2.2.3 杀菌处理

当前一些棉农选择浓硫酸对短季棉种子进行脱绒以及包衣处理,实现对种子表皮的杀菌,处理后的种子表面光滑,有利于机械设备播种,并且可以增强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种子出苗率。要严格控制好浓硫酸的用量,每100 kg 短季棉种子需要浓硫酸12~15 kg,加入浓硫酸时动作要缓慢,并且持续搅拌,让其与种子充分混合均匀后堆闷2~3 min。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逐步加水搅拌,然后使用清水冲洗,晾干,准备播种即可。

2.2.4 药剂拌种

可选择药剂拌种处理,每100 kg 短季棉种子需要40%甲基异柳磷2 kg,兑水2 kg,对准种子均匀喷洒,堆闷4 h 后播种。

2.3 选地和整地技术

2.3.1 选地技术

短季棉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养分含量的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者轻壤土,以满足短季棉生长对土壤的需求。

2.3.2 整地技术

选好地块后做好整地工作,深翻土壤,深度控制在25~30 cm。整地过程中遇到的大颗粒土块应及时打碎,提高土壤疏松度,并且形成上松下实的土壤结构,有利于短季棉生根发芽,提高短季棉出苗率。另外,在播种前要将杂草清理干净,防止杂草与短季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有利于后期田间管理。

2.3.3 施基肥

在前茬作物大蒜和小麦收获后,可以选择机械设备直接播种,在播种过程中施入基肥,主要选择三元复合肥,其中施用氮、磷、钾肥6 750~9 000 kg/hm2,ω(N):ω(P2O5):ω(K2O)=15:15:15,并搭配施用尿素2 250 kg/hm2,可以在整地过程中一次性施肥,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种子发芽率。

2.4 播种技术

2.4.1 准备农业机械设备

在使用播种机械设备前做好检查和维修工作,保证行距、播种深度、施肥深度、种肥间距适宜。通常情况下,行距65 cm 左右,播种深度3~4 cm,施肥深度10 cm,种肥间距5~6 cm[1]。

2.4.2 播种时间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因季风造成植株倒伏的影响,应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播种期。田间播种时间表明,最适合的播种期在每年6 月10 日前,最迟不能超过6 月20 日,尽量坚持早播,保证苗全和苗壮。

2.4.3 播种量和播种密度。

为了促进短季棉生长,要控制好播种量和播种密度,留苗密度控制在7.5 万~10.5 万株/hm2,采取一次性定苗措施。

2.4.4 播种质量

要结合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及时播种,如果土壤墒情差,在播种前要做好造墒工作,满足短季棉对土壤肥力的需求。如果选择精量播种方式,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保证秧苗成活率。短季棉生长周期短可以合理密植,种植密度控制在112.5 万~157.5 万株/hm2,并且采取等行距或者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大行和小行分别为90 cm 和60 cm。如果选择机械播种方式,播种量控制在22.5~30.0 kg/hm2,1~2 粒/穴,播种深度为1~2 cm。

2.4.5 封闭除草

在短季棉播种后、出苗前应封闭除草,可以选择二甲戊灵29.25~33.75 L/hm2或者48%氟乐灵乳油22.50~33.75 L/hm2,兑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能够消灭多年生和1 年生杂草。

2.5 田间管理

2.5.1 查苗和补苗

在播种完成后,及时观察短季棉出苗情况,待短季棉出苗后观察是否整齐,要及时查苗补缺,结合短季棉品种控制好留苗密度。通常情况下,短季棉3 叶期时可以结合栽培密度定苗,保留大苗和壮苗,去除弱苗和小苗,保留秧苗1 株/穴,幼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 cm 左右。

2.5.2 中耕

2015-2016 年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口服用药使用分析 ……………………………………… 李 晶等(2):191

在短季棉4~5 叶期进行第1 次中耕除草,深度控制在5~7 cm,能够起到提高地表温度和土壤保墒的作用,促进根部下扎。在短季棉现蕾期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进行中耕、培土,中耕深度控制在8~12 cm,培土高度控制在10~12 cm,可以降低棉田内湿度,更好地促进根部生长发育,防止短季棉植株倒伏。

2.5.3 化学除草

在播种短季棉后可以喷洒乙草胺封闭除草,防草效果显著。开花期一旦出现点片杂草,可中耕除草或者喷施草甘膦,在喷药过程中要配戴口罩,应紧贴杂草喷施,保证药剂喷洒均匀一致,提高除草效果。

2.5.4 打顶

在短季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打顶,通过打顶能够集中供给养分,在打顶过程中要配合采用化学调控措施,将植株高度控制在85 cm 左右,不能太高或者太低,有利于后期机械化收获。

2.5.5 化学调控

结合短季棉生长状况和气候情况适当采取化学调控措施,选择的药剂应该一次性配制完成,不漏喷和不重喷。如果在打顶前出现连续降水天气,要结合短季棉生长情况合理采取化学调控措施,可以喷施缩节胺,防止短季棉后期徒长。短季棉生长时期不同采取的化学调控措施不同,在短季棉生长前期不能采取化学调控措施。短季棉蕾期生长旺盛,需要结合田间短季棉长势和天气情况科学开展化学调控工作,短季棉长出6~8 片真叶喷施缩节胺112.5~225.0 g/hm2,兑水375 kg/hm2喷洒防治。短季棉花铃期,在观察苗情和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化学调控1~2 次,当短季棉长出12~15 片真叶选择缩节胺450~675 g/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短季棉打顶后的7 d,可以选择缩节胺450.0~562.5 g/hm2,兑水450 kg/hm2混合均匀喷洒,能够减少无效花蕾数量,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5.6 灌溉和施肥

在短季棉整个生长发育期间,一旦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尤其在出苗前后要做好防旱工作。出现大范围降水后,及时排出棉田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短季棉盛蕾期不浇水,在开花期至吐絮期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60%,一旦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严格控制好灌溉量,坚持隔行沟灌的原则,灌溉量为6 750~11 250 m3/hm2。

在短季棉栽培的过程中,要做好田间施肥管理工作,控制好底肥施用量,底肥效果比追肥效果要好。在播种的过程中,采取种肥同播技术,施用复合肥7 875 kg/hm2、磷酸二铵1 125 kg/hm2、钾肥1 575 kg/hm2以及尿素1 350 kg/hm2,以促进秧苗健康生长。盛蕾期至开花期,施入氯基缓控释肥1 125 kg/hm2、磷肥1 800 kg/hm2、控释氮肥1 350 kg/hm2、钾肥1 800 kg/hm2、速效氮肥1 800 kg/hm2。如果选择小型机械设备施肥,施肥深度为16~20 cm。

另外,结合土壤肥力适当增施硫酸锌450 kg/hm2和硼肥112.5 kg/hm2。为了促进短季棉多结铃,可以适当喷施叶面肥,主要选择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6 750 kg/hm2均匀喷施即可[2]。

2.6 化学催熟

针对一些贪青晚熟的短季棉,可以采取脱叶催熟技术。短季棉吐絮率达到40%~60%时可以喷施生长调节剂,选择乙烯利33.75 kg/hm2或者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5 kg/hm2,兑水喷雾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喷药后12 h 遇到降水天气要重喷,提高催熟效果。

2.7 收获短季棉

及时收获能确保短季棉质量,结合气候条件和短季棉成熟度来控制收获时间。选择人工采摘的方式,摘取完全张开的棉铃花絮。当短季棉脱叶率达到95%、吐絮率达到90%以上时可以采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择小型机械设备采收,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效率。

2.8 主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2.8.1 短季棉黄枯萎病

做好种子选择和处理工作。可晒种,消毒种子,温水浸泡种子,选择20%甲基立枯磷乳油拌种处理,预防该病的效果显著。合理轮作,选择短季棉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增强短季棉抗病能力。化学药剂仍是主要的防治方法。出现病害后,选择70%甲基托布津1 500 倍液灌根处理。

2.8.2 短季棉立枯病

在种植短季棉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能够消灭病菌,提高短季棉抗病能力。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 d,水温控制在35 ℃左右,捞出后沥干,然后选择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g 拌种100 kg,在完成后堆闷,能够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在秋季做好土壤管理工作,通过深翻将枯枝、落叶和病菌翻入到土壤深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3]。

2.8.3 棉盲蝽

短季棉苗期至蕾铃期田间会出现棉盲蝽,要及时用药喷洒防治,选择啶虫咪、溴氰菊酯、50%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 375 g/hm2、25%噻虫嗪2 700 g/hm2、10%联苯菊脂6 750~9 000 mL/hm2。通常情况下,选择9:00 前和17:00 后用药,保证叶片正面和背面喷洒均匀。

2.8.4 烟粉虱

烟粉虱是短季棉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可选择吡虫啉或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选用25%噻虫嗪4 500 g/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 375~4 500 g/hm2喷雾防治。在短季棉吐絮期,选择24%阿维•矿物油11 250~16 875 mL/hm2,兑水喷雾防治[4]。

2.8.5 红蜘蛛

红蜘蛛会为害短季棉,当病叶率达到20%时可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9 000~11 250 g/hm2或者15%哒螨灵6 750~9 000 mL/hm2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短季棉现蕾后会出现多种类型害虫,一旦混合发生,要交替轮换用药防治,并且要控制好用药量和用水量,蕾期需水量为9 000~11 250 kg/hm2,花铃期需水量为13 500~18 000 kg/hm2,坚持统防统治的原则能够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短季棉的产量和质量。

3 结束语

经过多年种植试验表明,短期棉栽培优势明显,其生育周期相对较短,在完成前茬作物收获后可以实现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具有省工和省时的优点,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投入,增加棉农经济收入。为此,应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积极推广短季棉栽培与管理技术,帮助棉农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推动短季棉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除草病虫害种子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除草新招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