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所精神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研究
——以太原化肥厂为例*

2024-03-12林慧颖韩张晔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废弃地场所景观

林慧颖 韩张晔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 130000)

1 基于场所精神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现状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的推动下,城市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众多城市内的工厂纷纷降低产量、停工或转移,进而引发了众多荒废地的产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导致市民归属感和认同感流失,城市空间的活力减退,以及城市转型的步伐艰难。每个场所都拥有独特的空间构造、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纹理、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人文架构。这些要素共同塑造了场所的“灵魂”。而这种灵魂,被称为“场所精神”,虽然无法目睹或触摸,但人们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工业废弃地的记忆也逐渐被人们遗忘。长期下来,缺乏场所精神的城市工业遗址将与市民之间的纽带断裂,导致城市丧失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灵魂。以下几点是导致城市特色逐渐减弱的原因有:①城市空间的活跃度不够,部分城市的开放空间缺乏人气与关注。②现如今,城市特色成为竞争力的核心,然而太原市在这方面表现较弱。我国现代城市发展受到工业废弃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阻碍,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然而,众多城市中心区域的工业遗址依然具备丰富价值。因此,对城市内部工业废弃地进行高效的景观改造和开发管理,既能彰显城市工业遗址的价值,又可有力缓解现代城市土地紧张问题,提升现代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推动现代城市实现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中场所精神的意义

2.1 保留工业遗产更新遗存功能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废弃地场所精神景观改造设计的理论探索和实例剖析,以场所精神为核心,对太原化肥厂实施妥善保护与创新利用,以达成工业废弃地更新再利用的目标,为我国工业废弃地场所精神景观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太原这座积淀着深厚工业过往的城市,借助昔日工业时代的残余设备进行创新,既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又传达了工业文明的余韵及城市记忆的延续。一方面,我们可以重新启用闲置土地,以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将城市外部资金导入内部消费,从而切实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在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城市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并间接激活周边潜在土地资源的价值。通过研究工业废弃地的场所精神,对残留空间进行建构和重塑,对缺乏场所精神的区域进行详细规划及景观更新设计,从而使城市内部的这类绿地空间得以焕发新生。

图1 太原市工业发展阶段示意图

依据《太原市晋源区招商引资项目册》所载招商项目,晋源区将构建以文化、旅游、休闲等新型产业为核心,其中在休闲公园领域,重点打造太原化肥厂工业遗址公园。太原化肥厂紧邻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晋阳湖。周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晋祠为现存的最早皇家园林;春秋晋阳古城和明太原县城为古城遗址;蒙山大佛、太山景区以及天龙山石窟皆致力于彰显石窟艺术之魅力。太原化肥厂的改造在周边环境优美、人口密集的未来地区,对于推动片区发展具有显著的关键作用。

图2 太原化肥厂旧址地块中的景观元素

2.2 延续工业文化传承工业精神

工业遗址的魅力源于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变迁,此外,还包括实地居住的人们及其活动。众多物质实体,如跨度宽广的厂房、精密的机械加工设备等,都彰显着工业文明的痕迹以及独特的场地气质。基于共同生活经历和社会政治事件时空同步发生的群体工人,所产生的持续性记忆。场所精神包括方向感和认同感。在工业遗址普遍可见流线型生产线建筑,这些建筑道路基本上呈直线分布,从而为工业废弃地赋予了天生的导向性。空间中认同感是指个体发现自身定位,并感受到满足与安全,这是环境精神提升的表现,也为归属感奠定基础。场所精神源于人们对场所的认同,这种认同感逐渐塑造了人们对环境的理解,最终在空间体验中得以体现。位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工厂群体,在吃穿住行方面呈现出大型集体特征,极大地加强了人们的“感知”。在方向感和认同感的促进下,归属感得以更快地形成。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民众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情感价值。这一现象导致工业废弃地缺乏特定场所精神。因此,这些地方独特的空间特征、领域特性以及包含在其中的文化产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为其提供了拓展发展的空间。

2.3 链接场地空间梳理景观结构

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多维度空间尺度的重建和景观元素秩序的重新排列,意味着对其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进行创新规划,以适应现今日益发展的城市和大众需求。提炼出场所精神特质,形成“归”“去”“来”的设计概念,即为“回归”“去向”“未来”。

基于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的精神元素由群体集体记忆与场所精神共同塑造,而在工业废弃地上,狂野的植物与具有时代象征的建筑共同构成了设计的物质元素。我在此提出“砼锚”的设计理念,其中“砼”指的是混凝土,而“锚”则广泛指代钢铁制作的停船器具。“锚固”这一概念由斯蒂文·霍尔原创,意指建筑在周边环境制约下,需与现有场所以及其延伸部分实现融合。地点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特定地域风貌及居民生活习俗。因此,特定的场域气质得以塑造,“砼锚”这个词恰好揭示了场域气质与工业遗址之间的紧密联系,犹如钢筋与混凝土那般不可或缺且互为依存的关联。将原本缺乏特色的废弃地段转变为一个富有方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稳定地带。

(1)方向感。“回归”,历史的残荷为场地带来一定的特色,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工业废弃地的废旧厂房改造作为空间节点,并结合场地气质和场所精神设计笔直的路网形式,直线形道路贯穿并分割整个场地,更加符合工业原始、质朴、直白、简洁的工业风格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可以保留和延续场所精神,更是发扬和补充了场所精神,将新时代的场所精神传递给游览者。让游览者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并将其中的标志性构筑物作为空间标志,与之形成了空间环,在回归自然的基础上,保留历史并与空间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系统,并将厂区现有的荒芜感——野性之美融入空间中,使得体验者拥有多样的感受。

(2)认同感。“去向”,环境荒废与破坏促发我们反思场地,并在发展过程中展望未来。工业遗址中的场地富含历史底蕴、工业回忆和文化内涵。在景观规划过程中,旧有场地布局与新角色之间存在诸多冲突。无论工业遗址内的庞大工业设施、生产设备、遗留物资,还是茂盛的荒草、天空的道路网络、混乱的硬化铺装,都不适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环境。因此,在景观规划中,需对空间的场地布局进行重新划分,以实现承托过去、适应现在的目标。因此,在生态环境重塑和景观规划过程中,我们着重关注空间界限的设定。在工业厂房和节点设计中,深入探讨空间材质和空间形态,既传承了工业遗址的历史底蕴,又打造了适应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

图3 场所精神的构成要素

(3)归属感。“未来”,勾画出废弃工业用地复兴与活力的美好画卷。原先工业废弃地的核心功能在于支持工业生产,其规划和设计皆以确保工业生产的顺畅进行。同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确定合适的设计策略。在进行后工业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各个区域的划分,既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满足人们的聚集和疏散需求,同时也要设计出灵活多变的小空间,以满足人们休闲和放松的需求。其次要结合城市特色及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对建筑的颜色进行了微调,特别重视外观材料的选择,并在空间中种植了各种植物作为过渡,从而将原本坚硬的空间转化为适合休闲的柔软空间。通过将科技元素与设计哲学相结合,并利用新型能源技术,从而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体验。

3 基于场所精神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策略

重型工业设施、生产设备、遗留的物资,或是旺盛的荒草、天空的线条、错乱的硬化路面,都不适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环境。因此,在景观规划中,需要对空间的场地布局进行重新划分,以实现承托历史、适应现在的目标。工厂建筑、结构设备等,皆可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而工业符号亦可化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表达。在重塑工业废弃地时,运用鲜明色彩突出展现工业景观,使其醒目独具,从而将凋敝的工业遗址转变为五彩斑斓的画卷。在另一方面,将五彩斑斓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进行色彩整合,便能使之变得整齐有序。另一方面,基于人类心理特性,借助色彩调控以展现特定主题。

3.1 利用工业废弃物进行景观再创作

主要包括废弃的工业材料、废砖瓦片、停用的生产原料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依托现场资源,将工业废弃物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景观材料。创构出具有工业特色的景象元素,重塑场地历史印记。经二次加工后的废料再度运用,使其原有形态难以辨认。譬如,钢板经过熔化用于制造各类建筑设施,砖块或石头粉碎后充当混凝土的骨料,拆除建筑后的废墟则作为场地填充物等。

3.2 通过生态科技手段恢复受损环境

当工业废弃地的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后,运用生态科技对其环境进行重构。生态技术涵盖了利用生物如植物、动物或微生物降解污水的方法,以及运用景观设计手段,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实现循环再利用等技巧。把工业水渠转变为自然河道,实现河流自然重生,从而增强防洪性能并充实大地水源,同时为生物营造栖息环境和活动通道。增设曝气设备、水源净化设施等措施,也能切实提升水质状况。

3.3 以生物疗法建造景观和辅助研究

并运用生物疗法,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提升土壤的腐殖质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跃度,种植具备吸收有毒物质能力的植物,从而逐步改善土壤状况。诸如白蜡、合欢、枸骨等植物具有适应性,能在如干旱地、盐碱地、含重金属离子的土壤或矿渣矿石等特殊环境中生长。在重建的工业遗址公园里,这些植物可作为优质资源,用于打造花园或营造富有自然魅力的风景。一些植物具有吸收污水或土壤中有毒物质的能力,如刺槐、合欢、紫穗槐、锦鸡儿、金合欢、胡枝子、大豆、豌豆、菜豆和苜蓿等属植物,因此可以借助它们解决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在太原市化肥厂工业废弃地项目中,我们保留了原有工业建筑,并进行更新利用和创新,以形成产业文化特色。此举旨在确保居民正常生活游憩需求的同时,也能吸引外来游客,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整个项目设计力求节约建设资金、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空间利用率,为项目所在地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效益。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提升自身设计思维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在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改造设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废弃地场所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听的场所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金属矿山废弃地分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远离不良场所
矿山废弃地分析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恋爱场所的变化
基于墒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采煤废弃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