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伯海学术年表

2024-03-12

名作欣赏 2024年3期
关键词:月间唐诗文学

1935 年

生于上海,且终身定居上海。

1941 年

入中西女中附属小学(现名“江苏路第五小学”)就读。

1947 年

考入圣芳济中学(1951 年改名“时代中学”)就读。

1953 年

以第一志愿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得许杰、徐中玉等老教授授课,尤醉心于文艺理论问题的思考。

1956年

受学界“美学大讨论”启发,尝试写成第一篇习作性论文《美感和美》,后改题《人格的美学》,于次年春提交全系学生科研成果交流会讨论。

1957年

5月间业师钱谷融先生《论“文学是人学”》一文发表并遭批判,本人在全系教师学术研讨会上挺身为之辩护。

9月初分配至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中文系任助教,编入外国文学教研室。12 月间应国务院号召,作为第一批“下放干部”到宝山县工农乡从事劳动锻炼。

1959年

7月底结束“下放”,回上海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当助教,受老专家朱雯先生指导。一年间读遍能借阅到的欧美文学名著,写下两本札记,给专科生试教“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节获好评,另草就《关于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一文初稿。

1960年

4至5月间列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以“重新评价18—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文学”为题的扩大会议,就“彻底批判”后如何看待“继承”的问题试做大会发言并询疑,后奉令调离高校。

9 月初来长宁区教育局报到,分配至区教工红专学院(现名教育学院)工作,主要负责教师进修,先后开设过“文章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

12 月间《文学评论》1960 年第6 期上刊出于师院期间所撰《关于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问题》一文,是本人正式发表的首项科研成果。

1964年

9 月起始奉调参加上海市社教工作队下乡搞“四清”两年,先驻奉贤,后转南汇。本人分配在大队部材料组工作,白天跑各生产队搜采信息,晚间回队部整理材料,利用闲隙时间系统研读马、列、毛著,特别究心于导师们对革命辩证法的阐释和应用。由此联想到如何运用其方法论原理来解析文学现象,并初步形成以“三对矛盾”“一串圆圈”来解说文学发展动因及动向的理念,也曾考虑到或可尝试以一段较完整的文学进程(如唐诗)来验证此一构想,这或可视为我后来倡扬宏观文学史学和唐诗学的最初发端。

1966 年

7 月底奉调回校参加运动并接受教育。

1969 年

9 月初宣布红专学院暂停,人员分散安置,本人抽调至区属娄山中学任教。此期间曾写下有关唐诗研究初步构想的札记。

1970 年

暑期暂回红专学院,旋即改编为区“教改联络组”,在区教委直接领导下从事相关的调研与教改试点活动。

1972 年

7 月起始,红专学院复校,“教改联络组”回归院部,继续从事教师培训与教改联络工作。晚间闲暇时则多用于阅读唐人作品,遍读李、杜、韩、柳诸大家文集和李贺、李商隐诗集并写下札记,为日后研究唐诗打下阅读基础。

1977 年

7 月底接教育部调令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统编工作。个人同时被评为长宁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市教育界先进工作会议。

1978 年

全年在北京继续编教材,跑遍各大图书馆搜采有关唐诗总集和代表性别集的论评资料,分档整理备用;且开始尝试撰写有关李商隐的系列论文,首篇《略论李商隐的政治诗》刊见年底出版的《文学评论丛刊》第1 辑。

此期间上海师范学院来长宁区商调回归师院复职,秋季办妥转离手续。年底结束编教材任务返回上海。

1979 年

年初去上海师院中文系报到,改入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臆造的公式和科学的方法》一文刊见《上海师院学报》1979 年第1 期。

1980 年

参加中文系组织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编写工作,任编委,负责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条目编写(书稿于1981 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秋季开始,协助马茂元教授培养唐诗专业的研究生,任教学辅导。是年评定讲师职称,并受任教研室副主任。

应《上海文学》编辑部约请,撰成《破人性之禁域 探艺术之奥区——重读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刊见该杂志当年11 月号,为新时期以来重新发扬文学领域中“人学”观的首篇专论。同年还发表《怎样看待李商隐的〈无题诗〉》(《文学评论丛刊》第5 辑)、《曹丕的文学批评标准及有关问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 辑)、《李贺诗歌二题》(《上海師院学报》1980 年第4 期)、《古代文论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80 年第3 期)诸文。

1981 年

6 月起始,借调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在副社长王元化先生直接领导下,以“责任编辑”名义(后改任全卷编委及“隋唐五代文学分支”副主编)参与其所主持的《中国文学卷》编撰工作。

当年发表论文有《李商隐和晚唐咏史刺政诗》(《社会科学》1981 年第3 期)、《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学评论丛刊》第9 辑)、《韩偓生平及其诗作简论》(《中华文史论丛》1981 年第4期)、《李贺与印象派》(《上海师院学报》1981 年第4 期)。

1982 年

全年继续在大百科分社工作。5 月间曾带领马先生的两位研究生赴西安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会后同赴敦煌千佛洞进行学术考察。9—10 月间,作为上海市高校交流学者派赴日本大阪、京都、东京等地进行访问讲学约3 周,应邀于大阪府立大学和大阪女子大学就“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做专题演讲。本人亦于该年经评审破格晋升副教授。

是年2 月间第一本个人撰著《李商隐诗选注》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当年发表论文有《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艺术》(《齐鲁学刊》1982 年第1 期)、《说“兴趣”——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82 年第2 期)、《国内唐诗研究近况》(《文学评论》1982 年第6 期,并收入1983 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1983 年

上半年仍留大百科分社,暑期后调回上海师院任教,继续参与大百科《中国文学卷》扫尾工作。全卷于1984 年底竣工,1986 年正式出版,共两卷350 万字。1983 年发表论文有《论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形象的典型意义》,系原从事外国文学时的旧作改写,刊《运城师专学报》1983 年第1 期。另有关唐诗鉴赏文章18 篇及应邀撰写的“唐诗书目”简介载《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年12月版(后亦有多篇鉴赏文字分载“宋诗”“元明清诗”“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及其他鉴赏文集中,不一一注出)。

1984 年

经长期酝酿后,正式开始筹划“唐诗学”建设工程,初步确立以目录学、史料学和理论总结三方面内容相结合以形成系列丛书的基本构想。9 月初受任学校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兼带硕士生,即着手将《唐诗书录》《唐诗汇评》及《唐诗论评汇编》三个项目同时推上马。国庆前夕奉调来上海社科院,12 月正式受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但仍兼上海师院古籍所副所长并续抓项目。

在唐诗学工程上马的同时,为探讨文学发展规律性的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亦开始启动,尝试撰写的《民族文化与古代文论》一文,刊《文学评论》本年度第3 期,并于年底获评中国社科院颁发的“《文学评论》优秀论文二等奖”(次年又获评上海市首届社科“优秀论文奖”)。该年发表论文尚有:《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中华文史论丛》1984 年第1 期)、《宏观世界话玉谿——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4 月版)、《〈锦瑟〉诗与朦胧美》(《唐诗探胜》,中州出版社1984 年7 月版)、《严羽身世考略》(《上海师院学报》1984 年第3 期)、《〈文心〉二题议》(《文心雕龙学刊》第2 辑)。

是年经推荐加入上海市作家协会,入古典文学组。另受聘为上海市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且于夏季在兰州召开的唐代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当选理事。

1985 年

在社科院领导的关怀与文学所两位老所长的支持下,年初确定本所今后一段时期的科研发展当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上海文学研究和文艺新学科研究为主攻方向,并与各室成员分头酝酿所能承担的重要课题,初步形成后续五年(“七五”期间)的科研规划。从此,抓科研规划的制定、实施与检查成为所内的一项中心任务。

个人为倡扬文学史宏观研究,于《文学遗产》1985 年第3 期上以《宏观的世界与宏观的研究》为题正式向学界提出建言,并应邀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开设的首届全国高校助教进修班上做系列讲座,为此后多篇专论打下基础。该年发表论文尚有《“妙悟”探源——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二》(《社会科学战线》1985 年第1 期)、《马克思主义与理论创新》(《文艺理论研究》1985 年第3 期)、《文艺方法论讨论中的一点思考》(《上海文学》1985 年第3 期,《新华文摘》当年11 期以“关于文艺研究的思维方式”为题予以节录转载)。

是年,本所与相关高校发起组织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本人当选副会长。另自该年起,受聘为华东师大中文系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招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又于春季赴浙江参加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当选常务理事。

1986 年

应聘担任国家及上海市社科“七五”规划学科评审组成员,参与全国及上海市年度规划课题评审工作,并延续至“八五”“九五”任满。本年度评审中,文学所获国家课题2 项、上海市课题3 项,此后历年亦时有新的斩获,个人主持的“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与“唐诗学研究”被分别列入国家重点与上海市重点项目。

经本人建议,文学所在原有各研究室体制下,增设文艺新学科研究室,另成立近代文学小组(附古代文学研究室内),以研究上海近代文学为首要抓手。

5 月间,赴洛阳参加唐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年会,就建设“唐诗学”提出倡议,并向大会提交题为《唐诗学史之一瞥》的长文(刊学会专刊《唐代文学研究》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属“唐诗学”一说在学界的初次亮相。

6 月间,文学所老所长姜彬先生告退,调徐俊西同志来所主持工作,次年转任所长。本人继续担任副所长兼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分管科研。

该年发表论文有:《关于东西文化比较的随想》(《社会科学战线》1986 年第1 期,并辑入市委宣传部所编《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中国社会与文化传统的再认识》(《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86 年第1 期)、《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文学遗产》1986 年第3期)、《中国文學史之鸟瞰》(《文学遗产》1986 年第5 期)、《从通俗文艺兴起想到的》(《社会科学》1986 年第7 期)、《新时期文学观念中的“互补”原理》(《上海文学》1986 年第12 期)等,多属此前系列讲座中的讲题。

1987 年

上海市社科系统解除一段时期以来对职称评审工作的冻结,经评审,本人由副教授晋升为正研究员。

3 月间,上海市召开科技战线表彰先进大会,本人得列名受表彰,并获奖励晋升工资一级。

所撰《严羽和沧浪诗话》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当年发表论文尚有《文学动因与三对矛盾》(《文学评论》1987 年第1 期)、《论当前文艺观念的一种走向》(《文艺理论研究》1987 年第1 期,《新华文摘》当年5 期转载)、《艰难的转折——19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反思》(《上海文论》1987 年第2 期)、《文学史上的“圆圈”》(《中国社会科学》1987 年第3 期)、《唐代文人的生活道路与诗歌创作》(《学术月刊》1987 年第9 期刊出,次年获评上海市社联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论唐诗》的长文亦由《中华文史论丛》于1987—1988 年间分3 期刊出)。

是年,文学所与相关高校发起组织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本人当选副会长;另于该年举行的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年会上被选为学会常务理事。

1988 年

经申报与评审,文学所于原有以姜彬先生为带头人的现代文学硕士点的基础上,增设文艺理论(徐俊西带头)和古代文学(本人带头)两个硕士点,次年起开始招生。

6 月间,原所长徐俊西奉调市委宣传部就职,本人受任主持文学所工作,至次年1 月正式宣布就任所长。

专著《唐诗学引论》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作为对唐诗学基本原理的概括,十年间重印4 次,印量达2 万余册,并于1994 年获评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后又得韩国学者李锺振译成韩文,2001 年于韩国“人与书”出版社刊行,并获韩国学术院奖。同年,与朱易安合撰的《唐诗书录》亦得齐鲁书社出版。

是年发表论文有:《唐代社会的思想潮流与诗歌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88 年第1 期)、《文艺新学科建设之我见》(《文学研究参考》1988 年第1 期)、《千古绝唱话〈离骚〉》(刊人民文学出版社《楚辞鉴赏集》,1988 年1 月版)、《论民族新文化主体意识的探求》(《上海文学》1988 年第2 期),《文学传统与唐诗的创新》(《江海学刊》1988 年第2 期)、《中国文化精神之建构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 年第4 期,并刊其1990 年第2期英文版)、《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上海文论》1988 年第5 期)、《诗的语言和诗的文化——汉语及其文化功能浅探》(《中国韵文学刊》第2—3 期合刊,1988 年12 月版)等。

经全院科研人员评选,个人于是年荣获上海社科院首届“精英奖”。另8 月间赴太原参加唐代文学学会第四次年会,当选常务理事。

1989 年

年初,上海市作家协会改组,本人当选理事。

4 月间,为纪念五四运动70 周年,院部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个人以《“五四”与新人的发现》为题提交论文并做主题发言,文载《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89 年第2 期(《文汇报》5 月5 日稍加压缩转载),并收入会议论文集做打头文章正式出版。

11 月间,本所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合作发起的文学史料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大陆及台港学界30 余人参加。次年于北京成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个人当选为副会长。

是年发表论文尚有《“士”的巡礼》(《上海文论》1989 年第3、4 期)、《困惑与求索》(《文学角》1989 年第6 期)。

1990 年

应院部压缩编制需求,将所内原有文艺理论、外国文学及文艺新学科研究室合并为文化研究室,开启了文学所研究工作拓展与转向之先声。本人亦应院部需求兼挂社科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9 月间,应聘受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所长,任期4 年。

11—12 月间,受派遣参加夏禹龙副院长率领的上海社科院人文学者访问团出访美国,为期18 天,历经夏威夷、洛杉矶、圣路易斯、旧金山诸地,与相关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个人也应邀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分别做有关中国文化发展思考以及国内古典文学研究动向的专题发言和演讲,并与本院派出的访问学者及研究生交流信息。

是年发表论文有:《文化与传统》(《上海文学》1990 年5 月)、《“文化热”过后的反思》(《文汇报》90 年10 月31 日、《新华文摘》1991 年第1 期转载)、《中国古文明生成路线测源》(《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0 年第4 期,并收入1992 年出版的《上海社科院论文选》英文版)。

1991 年

以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名义(且得市委宣传部支持),于市文化界组织有关莫扎特逝世200 周年纪念活动,有专题报告且放映電影,颇得好评。

论文集《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是年4 月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另有论文《文学史动力结构刍议》,刊《江海学刊》1991 年第2 期。

1992 年

再次以“文化中心”名义组织美国作家赛珍珠诞辰100 周年纪念活动,并向驻沪美领事赠送其代表作中文版《大地》。

个人“七五”期间承担的“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结题完工。鉴于此项研究所涉内容多限于对民族传统的把握,尚未明确揭示传统文学与新文学的内在联系,遂起意邀集所内研究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各专业领域的学者,以“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为题,会通古今,梳理自晚明以迄当下文学演化之轨迹,再度申报国家“八五”重点课题并得立项。

专著《中国文化之路》是年4 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揭示“文化即人化”的理念与探讨“五四”新人的标志性内涵,曾引起学界关注,有关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叙述亦曾得《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报道。该年发表论文尚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2 年第1 期)、《山水文学与山水意识》(《古典文学知识》1992 年第4期)、《期待更高的综合》(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2 年12 月号)等。

本年度起始,作为“有特殊贡献专家”,领受国务院津贴。

1993 年

鉴于市场经济大潮兴起后纯文学研究面临的困境,在与文学所领导班子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向全所提出及时调整办所方针的建议,由以往偏重理论研究转为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举,由全力从事文学研究转为文学与文化研究并举,更以上海文学与文化的系统梳理和开发性调查为关注重心。这一新方针的提出为文学所工作的转向打下基础,经后续领导班子大力推进而愈显实效。

9 月间,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董乃斌等联合发起“文学史观”专题研讨会于福建莆田举行,有各地学者30 人参加,就文学史研究目的与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辩。本人在总结发言中努力折中各家意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且以此推动个人关注点由文学事象的进程转向文学史观和史学的构建上来,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主编《唐詩论评类编》一书1 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1994 年1 月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又与袁进合作主编并有文学所近代文学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上海近代文学史》,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亦于次年获评上海市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该年另发表论文有《中国传统文学史观述略》(《社会科学战线》1993 年第1 期,《新华文摘》当年第5 期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7 月全文转载),《寻求宏观与微观的会通》(《古典文学知识》1993 年第1 期),《中国近世文学史观的变迁》(《文学遗产》1993 年第3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7 月转载),《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他》(《文汇报》1993 年5 月21 日,《新华文摘》当年第7 期转载),《关于文学史进化的探讨》(《文学评论》1993 年第6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4 年1 月转载)等。

1994 年

上海市社科规划办恢复中断已久的学术评奖活动,且定制两年一评。因鼓励所内人员积极报评,每次均有斩获,大大提高了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10 月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上海举行年会,本人参会并当选学会理事。提交论文《对话·交流·会通——兼论中国诗学的现代阐释》,是个人就古文论创造性转化问题初次发表意见(当时学界尚未对有关问题开展大辩论),见学会会刊《中国比较文学》1995 年第1 期。

当月另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小型研讨会,本人于开场致辞中强调应从多角度(不限于“反映论”,还可有“生产论”等)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对文艺思想发展的指导意义,颇得与会者赞同。

个人将年前于莆田研讨会上的小结发言整理成《文学史观念谈》一文,刊《江海学刊》1994 年第6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5 年4月转载);又有《东方文化与现代社会》之论,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 年第6 期。

1995 年

专著《中国文学史之宏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次年获评上海市社科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另外,本人主编,孙菊园、刘初棠任副主编,且有上海师院古籍所同人合力纂成的《唐诗汇评》一书460 余万字,亦于是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于1996 年获评浙江省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更于1999 年获评全国古籍整理优秀成果二等奖。是年发表论文尚有《宋明文学与雅俗分流及其文化意义》(《社会科学》1995 年第2 期)、《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公共行政人力资源》第4 期)、《“失语”和“失题”——关于“文化霸权”和“民族话语”》(《文汇报》1995 年12 月3 日)。

7 月间应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邀请,赴日本本岛北部海湾从事信仰民俗实地调查,为期一周。

9 月初偕妻蒋哲伦(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同赴新疆乌鲁木齐参加“世纪之交学术研讨会”,并去吐鲁番等地参观。会后独自赴烟台参加全国李商隐研究会成立大会,当选该会副会长。

经本人多次请求并得市领导批准,于年底解除文学所所长职务,仍留所内专职从事研究工作。

1996 年

年初,以编写《中国文学史学史》为题,与董乃斌合作申报国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获批准。此项目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与本所人员共同承担,本所负责第一卷“传统文学史学”部分,个人分工撰写全书“总导言”与第一卷“绪论”部分共5 万字,并通审全卷及参与全书策划。

同年,在上海市社科“九五”规划评审中,本人主编的《上海文化通史》及与蒋哲伦共同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诗学史》亦获立项,前者系邀集社科院各所有关专家学者(包括少量院外人士)共同撰写,后者则应上师大校长约请,由学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同人分卷承包,本人任总体设计、审阅并撰写全书“导言”与“总论”。

年内发表论文有《说“文体”》(《文艺理论研究》1996 年第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6年5 月转载)、《吴文化历史道路漫议》(《上海文化》1996 年第3 期)及《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社会科学战线》1996 年第4、5 期,《新华文摘》当年第12 期转载)。最后这篇系我给《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一书所写“导言”计2 万字,以“人本”及“文本”为支点,就晚明迄今4 个世纪的文学思潮做了简要勾画,以显示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曲折发展路径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论文刊出后,于1998 年春获评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首届“鲁迅文学奖”,并于2004 年收入《“社科战线”创刊25 周年精华集》。

1997 年

应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聘请并经市学位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担任上师大兼职博导,秋季起始逐年招收和培养“中国诗学”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前后共带5 届,至2004 年告结。

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一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于1998 年获评上海市社科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另上海辞书出版社组织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亦于是年隆重推出,本人与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章培恒等共列名总主编,曾举行签名售书活动。该书于1998 年获评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同年获中国图书奖。

是年发表论文有:《东亚文化与文化东亚》(《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 年第1 期)、《漫谈吴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特点》(《江海学刊》1997年第3 期)、《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刍议》(《社会科学战线》1997 年第5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同年12 月转载),《20 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世界意义论略》(刊《学术月刊》1997 年第9 期,《新华文摘》同年12 月转载)。

1998 年

5 月至9 月间,偕妻赴温哥华探望女儿全家,常去当地U.B.C. 大学东亚图书馆阅览海内外学术典籍,对思想界长期争持的“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关系有新的认识,进以萌发自具特色的“新天人合一生命论”理念,成为晚年思考及研究工作的主导思想。回国前夕,接受当地《明报》记者访谈,以《古典文学在现代如何谋生路》为题刊见《明报》(加拿大版)1998 年11 月17—18 日。

是年發表论文有《20 世纪中国文学史学之检讨》(《江海学刊》1998 年第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4 月转载)、《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刊《文学遗产》1998 年第3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10 月转载)。

1999 年

8 月间,应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邀请,赴汉城出席中国诗学研讨会并就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问题做大会专题发言,会后赴大田、全州、南原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历时一周。

10 月间,应新加坡国际汉诗学会邀请,赴新岛参加中国诗词研讨会,做“中华诗词如何面向新世纪”的专题演讲,顺道观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大学,历时5 日。

应《文学评论》编辑部特邀,于该刊本年度第6 期发表《从“清点”到“盘活”——世纪之交古典文学研究的风景线》之笔谈,初步提出用活传统资源以参与当代建设的主张,与此相呼应的尚有《古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阴山学刊》1999 年第4 期)。另《思考上海的历史与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 年第3 期),则系个人为《上海文化通史》所撰“导论”万余字;而《中国诗学观念的流变论纲》2 万字(《中国诗学》第6 辑),亦据本人主编《中国诗学史》之“总论”写成。

2000 年

年初于《文学遗产》第1 期发表《“变则通,通则久”——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之长文,就传统文论为适应当代需要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的问题予以较详尽的阐说,提示了个人进入新世纪后的关注热点。另《中华诗词如何面向新世纪》一文(《社会科学战线》2000 年第2 期),则系据访问新加坡的发言整理而成。

11 月间,应香港科技大学邀请,赴港参加东亚诗学国际研讨会并做有关王国维诗学理论的专题发言,历时3 日。

2001 年

年初以个人计划撰写的“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十五”规划课题并获立项。

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下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配以精美图像出版,举行了发布会并被有些电视台报道。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区域文化史,主旨则在于探索中国近现代城市文明的生长轨迹,于次年获评上海市社科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另《唐诗学引论》则经韩国学者李锺振译成韩文,由韩国“人与书”出版社当年刊行,并获韩国学术院奖。发表论文有《中国文学史学史的建构及其发展》,刊《中国文学研究》2001 年第3、4 期。

2002 年

因年龄超限,于2 月间正式退休,仍常参加文学所活动并给研究生授课。

9 月在美国探亲期间,应南加州大学邀请,赴洛杉矶访问并做讲演,以“‘世纪反思之反思”为题评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文化思潮发展之动向。

与蒋哲伦共同主编的《中国诗学史》七卷本由福建鹭江出版社出版,于2004 年获评上海市社科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另外,本人主编并有上师大博士生多人参与的“唐诗学史稿”一题,获上海市社科“十五”规划批准立项。

该年度发表论文有:《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文艺理论研究》2002 年第1 期)、《20 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概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 年第1 期,并辑入当年10 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上海文化视野中的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研究》第1辑)、《传统文学史学之一瞥》(《长江学术》第2 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3 年6 月转载)等。

2003 年

与董乃斌、刘扬忠合作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学史》三卷本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次年获评中国图书奖。

个人主编并有上师大博士生参与的《历代唐诗论评选》一书亦于是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表论文有《20 世纪唐诗研究述略》(《古典文学知识》2003 年第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4 月转载)、《人为什么需要美——审美性能论》(《学术月刊》2003 年6 月)、《生命体验的自我超越——审美过程论》(《云南大学学报》2003 年第3 期)、《一体两用 感而遂通——审美主客体论》(《社会科学》2003 年7 月)、《美在“天人合一”——审美价值论》(《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 期)、《走向更新之路——唐诗学百年回顾》(《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4 期)、《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5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均于2004 年第1 期转载),另应邀撰写《“学”与“思”——我的学术人生谈》一文同载入该期《社会科学战线》。

2004 年

主编《唐诗学史稿》结题,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当年出版,并于2011 年入选“人民·联盟文库”,由人民出版社与河北人民出版社联合再版。

发表论文有《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性问题探源》(《红河师院学报》2004 年第5 期,并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释“缘情绮靡”——兼论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社会科学战线》2004 年第6 期,《新华文摘》2005 年第5 期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5 月转载)、《越文化三问》(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年11 月版)。

2005 年

专著《中国诗学之现代观》结题,于次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著作意为推动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实践范例,同时加深了个人对民族传统固有的生命论特色的体认,成为新世纪里从事新思考所结出的第一颗果实。

当年发表论文有:《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文学遗产》2005 年第3 期,《新华文摘》2005 年第14 期有“论点摘编”)、《释“情志”——中国诗学的生命本原论》(《中华文史论丛》第80 期)、《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 年第5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6 年4 月转载)、《释“意象”——中国诗学的生命形态论》(《社会科学》2005 年第9—10 期,《新华文摘》2006 年第5 期转载)、《“气”与“韵”——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3 辑)、《“味”与“趣”——试论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东方论坛》2005 年第5 期)、《越俗·越艺·越学》(《中国文化报》2005 年7 月28 日)。

2006 年

在结束原承担各项任务后,一意解脱自身,不再申报课题,凭兴趣从事哲学与美学的学习思考,以札记形式记录下心得体会。

该年发表论文有:《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 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文学遗产》2006 年第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6 年5月转载)、《“生命之树常青”——论中国诗学精神之返本与开新》(《中文自学指导》2006 年第1 期)、《“文”与“质”——中国诗学的文辞体性论》(《学术月刊》2006 年第1 期)、《“体”与“式”——中国诗学的文本范型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 年第1 期)、《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3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 年第4 期全文转载,选入《新华文摘》当年第16 期“论点摘编”)、《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社会科学战线》2006 年第3 期)、《中国诗学的声韵节奏论》(《河北学刊》2006 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2007 年2 月转载)、《释“诗体正变”——中国诗学的诗史观》(《社会科学》2006 年第4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6 年第11 月转载)、《释“妙悟”——论诗性生命的超越性领悟》(《中国诗学》第11 辑)。

2007 年

继续从事哲学与美学钻研,暑期后以“哲思与审美”为题给文学所研究生开设新课,借以深化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且按专题逐一整理成讲稿。

10 月间应邀在上海大学东方论坛做“文学史的哲学思考”专题讲演,尝试就文学史的内涵、目的、动因与动向等问题提升到哲学方法论层面进行探讨。据录音整理成稿的缩写本8000 字刊当年12月2 日《文汇报》学术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8 年1 月转载),全文14000 千字载《中国韵文学刊》2008 年第2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9 年2 月转载),算是个人对文学史学研究的一个收结。

发表论文尚有《“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文学遗产》2007 年第1 期)、《释“和实生物”——兼论当代中国社会理念的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07 年3 月)、《文学转型与传统建构》(《河北学刊》2007 年第5 期)、《興于科教,立于法制,成于人文——现代人格精神建构小议》(收入上海市社联所编《人文教育:文明·价值·传统》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11 月版)。

2008 年

5 月间,应《文史哲》编辑部邀请,赴济南参加有关“失语症”及“话语创新”的专题研讨会,就个人发言撰成《原创性自何而来——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构建之我思》之长文,在回顾近世以来中国话语重构之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立足当代”“兼收并蓄”,通过“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本土化和一个多世纪以来实践经验的理性化三者相结合”以形成民族新文化的建言,于9 月间刊见该杂志本年第5 期,并得《新华文摘》当年第23 期及多种书刊全文转载,后又选入文学所成立40 周年纪念文集《以文培元四十载》,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9 年版。

暑期后,再次开设“哲思与审美”课程,修订、补充既有讲稿,在此基础上开始写作的系列论文陆续发表。

秋季在上海社科院建院50 周年庆典活动中,荣获院部颁发的“建院50 周年杰出学术贡献奖”。

该年度发表论文有:《清人选唐试帖诗概说》(《科举学论丛》2008 年第1 期)、《在互诠互动中确立自我与走向世界——中国比较文学继往开来之思》(《中国比较文学》2008 年第2 期)、《“生生之谓易”——一种生命哲学的存在本原观》(《社会科学战线》2008 年9 月,选入《新华文摘》当年12 月“论点摘编”)、《生存·实践·超越——人的生命活动之链》(《社会科学》2008 年9 月)。

2009 年

集中力量撰写有关哲思与审美的论稿,以单篇形式继续发表并考虑结集成书。

12 月应邀为本院“仲礼人文讲坛”做“东方世界的现代化与东方文化观念的创新”专题演讲,经整理成文,刊于《社会科学》2010 年8 月号。

本年度发表论文有:《生命理念与多重意义世界的开显——生命哲学的价值观》(《上海大学学报》2009 年第1 期,《新华文摘》当年11 期以“生命理念与多重意义世界的开显”为题做了“论点摘编”)、《“唯天为大,唯人为灵”——天人关系的再思考》(《学术月刊》2009 年第1 期)、《“言”与“道”——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09 年第1 期)、《自由理念的衍化与生命哲学的旨归》(《河北学刊》2009 年第2 期)、《“自我”与“非我”——关于主体性的思考提纲》(《中州学刊》2009 年第2 期)、《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江西社会科学》2009 年第3期)、《回归生命本原——后形而上学视野中的“形上之思”》(《中文自学指导》2009 年第3 期)、《再论人为什么需要美——兼探审美的可能性》(《江海学刊》2009 年第3 期)、《释“有生于无”——兼探哲学“形上之思”的逻辑起点》(《社会科学战线》2009 年第7 期)、《“思”与“在”——意识活动探源》(《社会科学》2009 年第9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9 年11 月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0 年第2 期有论点摘编)。

2010 年

汇集、整理既往数年间所发论文及所写讲稿,撰成《回归生命本原——后形而上学视野中的“形上之思”》和《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两本专书,系统表述个人初步成形的“新天人合一生命论”哲学观及“生命体验论”美学观,于2012 年分别由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

当年发表论文有:《艺术与审美——论审美传达》(《文艺理论研究》2010 年第2 期)、《怎样才是“对世界的艺术掌握”——论审美态度及其性能》(《学术月刊》2010 年第8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11 月转载),《“人诗意地栖居”——论审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江海学刊》2010 年第5 期,《新华文摘》2011 年1 期全文转载)、《“肉身”也能“证道”——论审美活动中的身心关系》(《文史哲》2010 年第5 期)、《论美的生成方式与存在本原》(《社会科学战线》2010 年第10 期)。

缘于对美学问题的关注,当年正式申请加入上海市美学学会,参加其各项活动并受任理事。

2011 年

应聘受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承担完成全套“唐诗学书系”的编纂任务,包括修订与增补原有6 种且添加2 种新著,并以“唐诗学建设工程”为题申报上海市“十二·五”社科规划重大课题,经评审获立项通过。

7 月间,以“老有所为”获上海社科院党委给予的“优秀党员”表彰。

该年发表论文有:《琳琅满目的美世界——论审美诸形态》(《上海大学学报》2011 年第1 期)、《中国诗学的尚意传统》(《浙江美术界》2011 年春)、《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文学与文化》2011 年第3 期)、《生命体验和审美超越——论审美体验的由来和演进》(《河北学刊》2011 年第4期)、《论生命体验美学及其当代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1 年8 月)。

2012 年

8 月赴乌鲁木齐参加唐代文学学会成立30 周年庆祝大会,并作为最老的成员应邀在开幕式上致辞。

是年,除交付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关哲學与美学的2 种新著得到出版外,另汇集个人在文学史研究方面既有成果而辑成的《文学史与文学史学》一书,亦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刊行。

发表论文有:《为“意象”正名——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札记之一》(《江海学刊》2012 年第2 期,并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及《新华文摘》纷纷转载)、《在“解构”与“重构”之间——美学命运之思》(《学术月刊》2012 年第3 期,后又收入《“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哲学的“终极关怀”》(《光明日报》2012年6 月12 日,《新华文摘》当年第17 期转载)、《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若干思考》(《社会科学》2012年第7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第11 期转载)。

2013 年

3 月间外出开会时不慎跌断股骨,用人工关节接续,住院治疗40 余天。

9 月,上海市美学协会以“陈伯海先生‘生命体验美学研讨”为题举行座谈会,就本人上年出版的《回归生命本原》及《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二书开展学术交流。

年度发表论文有:《唐诗与意象艺术的成熟》(《江海学刊》2013 年第2 期,获评2012—2013 年度上海市社联推介论文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美学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13 年第4 期)、《唐前意象艺术的流变》(《社会科学战线》2013 年第7期,《新华文摘》当年11 月转载)、《殷璠诗学与盛唐诗风》(《中国文学研究》2013 年第3 期)、《唐人“诗境”说考释》(《文学遗产》2013 年6 月)、《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兼探大历诗风演进的一个侧面》(《社会科学》2013 年第11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4 年3 月转载)。

2014 年

基本完成“唐诗学书系”中个人新撰的《意象艺术与唐诗》以及与李定广合作编写的《唐诗总集纂要》二书稿,并初步审定6 种旧著的修订,准备结项。

另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之约,着手整理旧著,以编辑个人文集。

年度发表论文有:《“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之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江海学刊》2014 年第1 期,《新华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均于当年6 月转载)、《“感事写意”说杜诗——论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 年第2 期)、《“诗到元和体变新”——古典诗歌艺术转型之枢纽谈》(《社会科学战线》2014 年第10 期)。

2015 年

3 月间,“唐诗学建设工程”经上海市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评审结题,获评“优等”。

5 月,《陈伯海文集》六卷本问世,按“唐诗学”“中国文学史学”“古文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哲思与审美”“文艺评论及杂著”分类编排,总270 余万字。文学所与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以“历史传统与当代语境”为题,邀请北京、上海等地专家学者举行发布研讨会,王战院长亲临致辞,并有新闻报道及《文汇学人》以“当代学人如何面对传统”为题的专栏访谈发布。会议资料另加编辑于次年出版,本人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成《历史传统与当代语境——我的探索之路》一文,刊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0 辑(2016 年6 月版),亦收入研讨纪念文集。

9 月,修订版《唐诗学引论》及新著《意象艺术与唐诗》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其余《唐诗书目总录》《唐诗总集纂要》《唐诗论评类编》《唐诗学文献集粹》《唐诗汇评》《唐诗学史稿》等6 种专书亦由古籍出版社于2015—2016 年间陆续推出,总题“唐诗学书系”,共8 种900 万字。

10 月间,《文汇报》“海上家风”栏目对本人及家庭进行专题访谈并加报道。

当年发表论文尚有《从“回归”到“超越”——“五四”新文化运动答客问》,刊《上海文化》2015年第6 期。

2016 年

2 月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上年组织、邀约的古典文学学者个人自选集《一孔斋论学集》问世,选录个人有关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21 篇,以“古代文论的现代观照”“唐诗意象艺术谈”“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标目分成3 编,计30 万字。

6 月,上师大人文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会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等联合举办“唐诗学书系”发布会,邀请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地专家学者就唐诗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取向进行座谈,相关报刊亦做了报道与评议。个人在会上的发言整理成《作为“诗”与“思”的唐诗学研究》一文,刊于《学术月刊》当年10 月号。

10 月间,应《文艺研究》编辑部之约请与安排,接受复旦大学徐俪成博士访谈,从多个方面回顾自己的学术工作与理念,整理成《博采会通,以故为新——陈伯海教授访谈录》的长文,刊于该杂志次年第3 期。

本年度发表论文尚有:《“小康社会”与“信仰困局”》(《上海文化》2016 年第4 期)、《“生命本真境界”缘何而开显——关于“生命体验美学”的备忘录》(《贵州大学学报》2016 年第2 期)、《双重挑战下的策略应对——21 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思路》(《上海思想界》2016 年第9 期)等。

2017 年

为庆祝我的老师钱谷融先生百岁寿诞,应“华师大学报”之约,撰成《“文学是人学”再续谈》一文,于当年4 月刊出,并得《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未料及钱师遽而去世,该文成为追思会上的悼文,并收入该年10 月出版的《钱谷融先生纪念文集》。

应我院为一批老年学者编写口述史的需要,5—6 月间再次约请徐俪成博士来家访谈,先后4次,当场录音,并由徐博士整理成文稿,7—8 月间交本人审读并改定。书稿题名为《在“学”与“思”的旅途中——陈伯海先生口述历史》,以“早年生活”“步入社会”“回归学术”“退而未休”为分章标题,附以“大事年表”和“著作目录”,共14 余万字,且配以多幅照片,足资留念。完稿后,交社科院有关部门审定,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8 月正式出版。

秋季,應上师大人文学院约请,在其为中学骨干教师组织的读书会上,就所著《意象艺术与唐诗》一书做简要介绍,并听取老师们的读后感想与质询。座谈记录整理成“意象艺术与唐诗”的会议报道,刊于《都市文化研究》第16 辑,上海三联书店2017 年12 月版。

2018 年

4 月间,参加上海市美学学会年会,应邀在会上做有关中国美学精神探讨的主旨发言。会后将发言内容整理成《华夏传统审美精神探略》一文,于《学术月刊》2018 年8 期刊出。

本年度发表论文有:《也谈“传统价值”与“花开月圆”》(《上海思想界》2018 年第2—3 期)、《说“天人合一”——兼探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思想贡献》(《上海文化》2018 年第8 期)

2019 年

5 月间,再次参加上海市美学学会年会,就回顾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美学发展进程做大会发言,整理成《巨大的飞跃——新中国70 年感言》一文,刊于《上海文化》2019 年第12 期。

6 月下旬,业师徐中玉先生弃世,在华师大举办的追思会上致以悼言,后整理成《留得正气在人间》一文,收入《徐中玉先生传略轶事及研究》一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 年7 月出版。

年底参加上海财经学院召开的有关“文论话语建构”的座谈会,网上报道后得《学术月刊》约稿而写成《探寻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路》一文,刊于《学术月刊》2020 年第2 期,并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当年5 月转载。

本年度发表论文有:《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总结与出新》(《东南学术》2019 年第4 期)、《说“有情思维”——审美体验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9 年第10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0 年5 月转载)。另《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一书于5 月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重版。

2020 年

年初,应山东文艺出版社之约,将个人有关文艺学的论文选编寄奉。分3 辑:第1 辑“当下观照”录当代评论8 篇,第2 辑“传统回眸”录古代文论7 篇,第3 辑“古今综说”录4 篇,计30 万字,总题《在历史与当代交集点上——陈伯海文艺学文选》,纳入“中国现代文艺学大家文库”,于2021 年4 月出版。

4 月间参加华师大举办的“王元化先生百岁诞辰”纪念会,以《“新启蒙”及其“反思”》为题做发言,就元化先生20 世纪80 年代倡扬“新启蒙”及其与90 年代“反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谈了一些个人的体会,发言提要得“彭博新闻”报道。

10 月间于网上参加上师大与美国学界联合发起的“别现代”国际研讨会,以《“别现代”与文明调协》为题做大会发言,对一些论者以“别现代”为“伪现代”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主张从“后发”与“原生”的差异来把握“别现代”的一些特点与产生根由,并提出相互协调的构想,得到不少与会者的认同,所写文稿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21 年第2 期。

2021 年

年初检点个人文集问世以来新发表文章及所写札记,感觉可编一册新书,遂与上海社科院出版社联系并取得同意,辑成《余思录》一卷交付,收文32 篇,分作“‘存在之思”“审美之思”“艺术人文之思”和“历史社会之思”4 编约30 万字,当年12 月出版。书中所收札记有多篇属未曾公开发表的文字,从不同角度触及有关人文理念的思考,反映个人在《陈伯海文集》出版后的关注所在。

与此同时,女儿于美国柏克莱及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辑得先父20 世纪30—40 年代间留学回国后发表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类文章及报道近百篇复印寄来,亦起意为之编集存念。遂从中选录28 篇,按“教育原理”“教育与中国社会之改造”“教育与抗战兴国”“西方教育及其思想”及“散文杂感”5 辑分编,末附“生平简历年表”与“主要论著目录”,总题《陈科美教育文存》,计26 万字,亦交付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于2022 年1 月问世。

4 月间,应邀出席上师大人文学院举办的首届东亚唐诗学研讨会,以唐诗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身份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就东亚唐诗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略谈个人的一点想法。发言稿刊载《东亚唐诗学研究》第1 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年8月版。

年底,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20 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文学卷》,此书由徐中玉、钱谷融先生生前主编,本人协助负责“隋唐五代文学”分支的组稿与审稿工作,并撰写《20 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20 世纪唐诗研究》两篇概述文字及一些散篇。书稿启动于21 世纪初,于今终得出版。

当年发表论文尚有:《走向“体验美学”》(《江海学刊》2021 年第1 期)、《儒家情性观简释》(《学术月刊》2021 年第9 期)。

2022 年

经社科院与文学所推荐申报及市社科系统评审通过,本人以“推进古代文学与理论研究的创造性转化”的名义,荣获第15 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个人学术贡献奖(同获奖者共4 人)。8 月间得市社联组织采访,并于新建上海图书馆内的社会科学馆举行颁奖大会且播放访谈录像,《解放日报》与《文汇报》均加以报道,更于12 月间分别登载访谈纪要。此外,个人于年底还应《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约请,就自己学术思想发展历程做较系统的介绍,访谈报告1 万多字并配以影像,以《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家陈伯海》为题,于该刊2023 年第2 期刊出。

是年,个人思考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人文理念问题上,写就“意义论”系列札记3 篇,分别以《人文研究之我思》《诠释活动之我见》《符号世界漫步》为题,连续刊载于《上海文化》2022 年8、10、12 月号上。年底更写成《中国人文思想理念的传统与未来》之长文,就中国人文理念的最初渊源、历史承传、近代变革及未来走向等问题加以系统梳理,并提出以“独立自主”条件下的“和协共生”为目标导向,用以调协天人、人际及自我身心之间的诸种关系并体现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算是对多年来人文思考的一个小结。文章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4 月号,即得《中國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023 年

2 月间,接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邀约,将个人著作纳入当年计划推出的“老作家丛书”之中。为避免与既往出版的《陈伯海文集》6 卷本及《余思录》内容重复,决定将历年所写诗歌与散文作品加以最近两三年间新写的札记、随感编集付印,即题《雪泥鸿爪》,以示为平生踪迹剪影留念之意。书稿不满20 万字,由文汇出版社于本年11 月定稿,次年二月正式出版。

3 月间,社科院老干部办公室来电询及年初本人及家属感染“新冠”后的身体状况,建议去华东疗养院休整一段时间,经申报批准,于4 至7 月间偕妻同往太湖疗养,于调剂身心起了一定作用。

年度发表论文尚有:《“风雅比兴”: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精神》(《艺术广角》2023 年第1 期)、《漫议“中国文论建设之路”——从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说起》(《美学与艺术评论》第27 辑)。

编 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月间唐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唐诗赏读
得陇望蜀不满足把钱捞足又砍树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外国学生是如何度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