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2024-03-11于博
于 博
(吉林师范大学,四平,136000)
0. 引言
德语作为世界重要非通用语种,是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官方语言。尤其德国一直以来是我国的重要国际合作伙伴,自1972年中德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合作关系从“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升级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伴随着中德两国之间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趋势,我国对于德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攀升。德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提供高质量语言服务的德语人才。截至2021年3月,我国共有36所没有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地方高校(简称“双非”地方高校)开设德语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关于德语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总量较少,而且鲜有专门针对“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开展的研究。当前,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德语本科专业的建设现状、德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德语本科专业建设路径等方面。
本研究对我国“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的实然状态进行描述,指出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为“双非”地方高校探寻纾解之策,以突破其自身不利身份地位造成的障碍,从而实现德语本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1. 我国德语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和德语人才的供需形势
1.1 涉德语交流的重要意义
德语是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官方语言,是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从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来看,德语区国家与德国的关系均十分紧密,德国作为德语区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自1990年实现再次统一至今,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欧洲强国,给欧洲乃至世界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德国特殊的地缘政治局势直接影响其外交政策及经济发展,其外交政策始终秉持着东西贯通的原则,充分考虑邻国与伙伴的共同利益,政策责任是保持欧盟、北约、联合国和其他对德国至关重要的多边合作关系尽可能有效,并与伙伴和盟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Maull 2014)。德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睦邻关系及有效的国际秩序,目前德国以其多年来绝对的国内生产总值优势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中国作为欧盟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与欧盟未来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德国迅速发展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经济关系,也可以定义为一种完美的共生关系,即中国需要德国的先进技术,德国需要中国的广阔市场。目前德国是欧盟在中国最大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对华出口近一半来自德国,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近四分之一流向德国。
1.2 现阶段我国德语人才供需形势分析
首先,德语人才需求旺盛,尤其需要懂德语的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探究德语人才的真实市场需求状况,本研究在目前国内最大的招聘搜索引擎“职友集”网站进行了数据检索。在人才需求总量方面,以2023年11月为例,网站上可检索到的日均德语人才职位量达5万余个。从表1可以看出,在人才技能要求方面,德语翻译、德语教师、德语外贸专员、德语客服和德语运营岗位除了对德语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方面有要求外,还有明确的附加技能要求,对德语人才在相关专业知识背景这一部分的技能需求尤其重视。由此可见,市场需要的是掌握特定领域专业知识或拥有相关行业背景的德语专业技术类人才,而非单纯的德语语言服务类人才。
表1 不同岗位对德语人才的技能需求情况①
其次,虽有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德语人才供给,但语言服务类在其中占比过大。我国德语人才培养共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通过分析四个层次德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专科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能够从事德语翻译和相关外事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科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能够熟练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学术型德语硕士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从事德语语言文学研究的研究型人才,专业型德语硕士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能够胜任科技、经贸、商务、法律、文化等方面翻译任务的翻译专门人才;德语博士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学术思维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德语高级专门人才。综上可见,占我国德语人才培养最大比重的专科和本科培养层次均强调培养学生在多领域的德语语言服务能力。
最后,从“双非”地方高校实际来看,供需不对接矛盾凸显。“双非”地方高校占我国开设德语本科专业高校总量的三分之一,应当认为“双非”地方高校能够供给的德语人才占我国德语人才供给总量的较大份额。然而通过分析市场的实际用人需求可见,目前我国市场更需要德语专业技术类人才,而非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德语语言服务类人才。因而从人才结构类型角度而言,“双非”地方高校的德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即供给远远跟不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2. “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
为掌握“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的真实情况,本研究对28位全国“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访谈调查的维度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与合作实践、师资队伍等,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了各校信息,最终总结出如下现实问题。
2.1 德语本科专业定位模糊
下活专业建设这盘棋的前提在于明确的专业定位,而明确的专业定位至少应该包括适时性、合理性以及前瞻性三个特征,适时性体现在专业定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合理性体现在专业定位是否与现有条件相匹配;前瞻性是前两者的升华,即在满足适时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是否为专业发展进行了长远的规划,以永葆其生机与活力。从专业定位应包含的这三个方面特点可以作出判断,目前“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定位模糊。
一方面,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定位。对于德语本科专业的专业定位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德语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中给出了基本框架要求,即各普通高等学校应该在参考《指南》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区域特色和办学定位合理规划本校的德语本科专业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0)。本研究通过受访者和网络渠道了解到,“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的专业定位多数主要参考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市场对于德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极少数参考了所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德语专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国际发展需求。而且各校德语专业定位缺乏独特性,甚至一些高校对于专业定位问题表现出并不明确或颇感陌生的态度。综上,即便“双非”地方高校德语专业定位的适时性与合理性是有所体现,但又颇显不足。
另一方面,专业发展缺乏长远性规划。本研究发现“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的创办动机与现有发展定位不明确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绝大多数“双非”地方高校创办德语本科专业的动机有两个,即是高校觉察到了市场对于德语人才的大量需求,或是为弥补本省对于德语人才培养的空缺。无论是哪种动机均体现了“抢跑式”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谁能够更早地创办德语本科专业,就意味着抢占先机。然而专业建设的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预先关照到专业建设的诸多要素,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的建设过程多为以“复制照搬”为主要途径,并不断进行实践摸索的经验叠加过程,而理应提前展望的专业定位和规划却成为束之高阁之物。可想而知,缺乏长远规划的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必将映射在专业建设的每个环节上,并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师资队伍建设困难较多
首先,优质教师数量不足。本研究搜集并整理了31所“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负责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职称、学历和近五年发表的中文核心以上期刊论文数量。在职称方面,德语专业负责人的职称以中级为主,拥有高级职称者仅10人。在学历学位方面,德语专业负责人虽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但是拥有博士学位者仅9人。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5年(2017~2022)专业负责人所发表的中文核心以上期刊论文数量,最终统计总数为12篇。如上所述,专业负责人作为专业的领头羊,其在职称、学历学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方面的状况尚且如此,由此可以窥见“双非”地方高校优质师资不足的境况。
其次,现有教师难以胜任德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指南》对于德语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德语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应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以及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0:40)。然而根据全国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观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语专业教师没能满足《指南》中对于德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刘齐生 2020)。对于这些自身能力本就有限的“双非”地方高校德语专业教师而言,他们疲于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难以企及的高山,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所进行的尝试仍处于模仿式阶段。
最后,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和外籍教师的招聘较为艰难。解决优质教师数量不足和现有教师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的最直接途径便是教师招聘,但是这对于“双非”地方高校而言却是困难重重的存在。近些年“双非”地方高校对于招聘教师的学历学位有整体部署要求,拥有博士学位是前提条件,但这一招聘门槛的存在导致德语教师招聘岗位长久无人问津,出现“硕士不让招、博士招不到”的窘境。而且“双非”地方高校本身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学校软硬件条件、薪资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高水平教师的吸引力也较弱。此外,外籍教师招聘也成为一项攻坚克难的工程。为招聘到外籍教师各校使出浑身解数,一方面广开渠道,甚至不惜高价通过外籍教师招聘中介推荐人员,另一方面不断降低招聘门槛,非德语母语、不具有相关教育工作经历等外籍人员均可成为德语专业的外籍教师。而《指南》中明确指出,德语外籍教师的聘任应根据岗位需要达到专任教师素质要求条款中的所有使用标准。对于外籍教师的现状,可以总结为“难找、难招、难管”。
2.3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
根据《指南》中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那么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完备关乎着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目前“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进展并不顺利。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松散化。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双非”地方高校的德语本科专业中并未被普遍实行,而且现有合作模式多为松散式的合作,因为双方并未签订实际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确切地说合作协议仅为基础框架,并未涉及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无约束合作的实施必然会导致合作效果大打折扣,最显著的不良效果便是协议双方,尤其是校方处于被动状态。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具有随机性,需要时便会告知学校,一直无需求也大有可能,另一方面学生具有充分实习实践自主性,也就是学生本人如不愿意前往实习实践基地开展集中实习的话,学校也并不会强迫学生前往。那么这种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互无明确约束关系现状的存在使本就松散的校企合作模式愈加“风雨飘摇”,甚至“形同虚设”。
其次,实习实践机会分散化。为便于实习实践管理,集中实习实践是高校的首选,但是实现集中实习的前提是充足的实习基地建设。然而在校企合作模式尚未在“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中普遍实行的情况下,可以窥见现有各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数量不足,即使有,现有松散的合作模式也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集中实习需求。
最后,实习实践管理敷衍化。基于前述校企合作模式松散化所导致的实习实践机会分散化,出现实习实践管理敷衍化结果便是有迹可循的。因为高比例的分散实习本身增加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在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学生分散实习比例越高,实习管理的难度便会越大。因而大多数指导教师由于学生实习地域、实习岗位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在实习实践管理中选择敷衍行事。
2.4 人才产出状况不甚理想
由于“双非”地方高校在上述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许多毕业生的德语专业综合能力不过关。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德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整体通过率不高且优秀率极低。以某“双非”地方高校为例②,该校德语专业成立至今十年,其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50%左右(优秀率在20%左右)浮动,专业八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15%左右(优秀率为零)浮动;另一方面大量“双非”地方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不能也不敢对口就业。“双非”地方高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在德语专业等级考试中的整体表现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德语素质和能力欠佳,这也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也不敢从事与德语相关的工作。仍以该校为例,截至2022年6月,该校全部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有58.7%的毕业生从事着“与德语无关”的工作。
3. “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的纾解之策
3.1 整体思路
通常认为学校发展层次决定了专业建设水平,即“双非”地方高校本身办学层次很难提升的情况下其德语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也将很难提升。但事实恰恰相反,本研究认为造成“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定位不准确,而准确的专业定位既可以促成其专业发展与“双一流”高校之间形成错位发展、避免无效竞争,又可以打破宿命论立场,为“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突破不利的身份地位限制,实现变轨超车。
如果根据每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对目前的德语人才培养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大致分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别。研究型德语人才培养突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属性,注重人文教育和学术能力训练。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更强调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德语人才,特点是突出德语的“工具性”,注重应用性和知识结构的复合。当前“双一流”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基本上都定位为进行复合型德语人才培养,也就是兼具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德语人才。而那些原本就底子薄、困难多的“双非”地方高校,实际情况是他们大多进行着以研究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为辅的混淆培养,这也是办学定位不清晰的体现。相比较那些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基础好的“双一流”高校,“双非”地方高校在进行研究型德语人才培养方面显然缺乏竞争力,而且进行以研究型德语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也并不符合社会对于德语人才的主流需求。
那么为了一方面不与高水平高校之间形成无效竞争,另一方面立足于“双非”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应用型德语人才定位是“双非”地方高校实现错位发展的正确选择。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便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指出我国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而且前文分析到目前我国市场需要的德语人才集中在德语专业技术类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兼具德语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这也正是应用型德语人才的缩影。
3.2 具体实践对策
(1)与德语区高校合作开展“3+2”本硕学位贯通培养
为了“双非”地方高校实现应用型德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创新,并要以“取长补短”为前提。因而“双非”地方高校可以与德语区国家高校合作开展“3+2”本硕学位贯通人才培养。此举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学制、实现资源互补,最终还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3+2”本硕学位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与德语区国家高校联合培养德语人才的模式。具体而言,培养分国内阶段和国外阶段。国内阶段(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就读于“双非”地方高校的德语本科专业,主要进行以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习和训练;国外阶段(本科四年级及硕士阶段):本科四年级学生赴国外高校学习硕士课程,该阶段主要进行应用型方向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2)与外部伙伴共建“德语人才联盟”协同育人模式
“双非”地方高校突破自身不利身份地位限制的直接路径是寻求合作。从合作类型而言可分为纵向合作与横向合作,前文提到的与德语区国家高校合作开展“3+2”本硕学位贯通培养便是纵向上的分段学位衔接合作。横向合作主要指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外部伙伴的合作,三方可共建“德语人才联盟”协同育人模式。
“德语人才联盟”是指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的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协同培养德语人才为目标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的专业定位是由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对于德语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发展现状为前提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上述三个共同发挥作用因素的主体——政府、企业和高校也应该在“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德语人才联盟”中政府作为统筹主体,发挥着引导与协调的职能,主要利用政策优势为校企之间搭建合作机会、创设合作条件;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是该模式的主要参与主体,与学校共同参与德语本科专业的建设全程;高校则是人才的供给方,是专业建设的最重要主体,负责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曹照洁 2019)。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是国内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流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也正是以该模式为主要人才培养途径的。
(3)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持以破解教育教学和师资之困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技术赋能教育已然成为时代的命题,因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已不足为奇。为破解“双非”地方高校由自身身份地位限制造成的诸多发展难题,合理开发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是纾解之策。
第一,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塑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双非”地方高校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拓展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在线课程、慕课、虚拟实验室等云课堂学习方式将国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进来,创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张大良 2022)。第二,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革新实习实践模式。实践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语言技能进行提升与检验的重要手段。前文指出目前市场对于德语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包括德语翻译、德语教师、德语外贸专员、德语客服和德语运营五类。其中大多数德语客服和德语运营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地点要求较灵活,这就创造了线上实习实践的可能性。第三,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外籍教师招聘困境。由于受工资待遇、学校所处地域等方面因素限制,“双非”地方高校外籍教师的招聘频频受阻。据此“双非”地方高校可以灵活应对、打破招聘局限,招聘线上外籍教师。但需要强调的是,高校要保障线上授课平台和网络的流畅运转。
4. 结语
“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师资队伍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一般,许多毕业生的德语专业综合能力不过关,无法实现对口就业。而“双非”地方高校所处的这种相对弱势的地位又导致它无法吸引优质生源、很难招聘到优秀教师,从而无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由此导致了“双非”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恶性循环,形成了一种无法提振专业建设信心的宿命论。本研究提出的应用型德语本科专业建设思路是为“双非”地方高校德语本科专业找到的突破不利身份地位限制从而实现变轨超车的有效路径。但是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性问题,因而此纾解之策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
附注
①本表是笔者根据职友集网站相关信息加工整理所得,数据统计时间为2022年3月,详情可参考网址:https://www.jobui.com/gangwei/deyu/duty/。
②该部分数据根据访谈调查结果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