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下一个“中国”,在中国
2024-03-11姚咏梅
姚咏梅
很多外资企业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替代中国体量、中国效率。
2023 年11 月27 日,“2023 麦肯锡年度媒体日”活动在北京举行。麦肯锡分享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新洞见:回望过去,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球和中国企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增长机遇;展望未来十年,放眼全球,寻求经济增长点,依然不能忽视中国。
下一个“中国”在哪里 ?
麦肯锡认为,在时代新章下,中国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从过去的“贝塔(beta)” 转向“阿尔法(alpha)”,即通过精耕细作创造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增长。以2021 年GDP 实际总量为基数,未来中国GDP 如果以每年2% 的速度增长,到2030 年中国GDP 累计增长总量将与今天印度的GDP 相当;如果以每年5% 的速度增长,到2030 年中国GDP 累计增长总量将相当于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总和。2023 年中国经济大约占全球GDP 的18%,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于2023 年初在瑞士达沃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家关心并寻找下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在越南、印度尼西亚, 还是印度?经过调查研究有了答案:下一个“中国”(下一个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实体), 依然在中国。
生成式AI 是当前最重要的赛道之一
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的体量和效率可以替代中国供应链的位置,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如何才能实现5% 的增速?麦肯锡认为,通过对过去十年的研究发现,企业要获得成功,选对“战场”是最重要的战略, 生成式AI 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赛道之一, 它将对所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高科技、零售、银行这三个行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中国企业是在数据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也是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在数字化领域成就世界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化的经营方式将助力中国企业比世界很多其他企业做得更好。因此,麦肯锡研究认为整体生成式AI 应该是最重要的赛道之一。
从“贝塔”走向“阿尔法”
很多外资企业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替代中国体量、中国效率。麦肯锡认为,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他国家不可能以今天的性价比、效率、成本来替代当下中国的供应链,除非消费者愿意承担更高的成本。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从“贝塔”转向“阿尔法”。
为什么会认为中国企业要从“贝塔”走到“阿尔法”?麦肯锡表示在经济学里,“貝塔”是大势, 反映的是大盘的表现情况,“阿尔法”是在大势的基础上超出市场的表现。企业在“贝塔”这个大势里如果可以跑赢大势,就会产生一个“阿尔法”。在过去的20 年,中国企业基本上是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参与市场竞争。比如,当年投资房地产,最重要的是选择在上海、北京买房,具体选择哪个区、哪个楼盘的影响不会很大,有“贝塔” 的带动已经足够了。如今,中国企业须重构商业模式,过去敢参与、随大流、快复制、跑马圈地、规模为王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面对“阿尔法”市场,企业要做什么?麦肯锡认为,今后要更注重修炼内功,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增强研发能力,打造真正的技术优势和差异化能力, 深耕细分市场,有的放矢,追求盈利性增长、现金流生成和高质量收入。那么,当经济增长从“贝塔” 走向“阿尔法”,企业要面临哪些难点,麦肯锡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沿用固有战法。中国企业家在过去的20 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未来20 年的制胜因素与过去的成功因素明显不同,过去的打法、认知、技巧,已经不再适用。第二,缺少未来思维和人才储备。部分企业“白手起家”,在从0 到1 的时候,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缺少面向未来做出改变的思维模式和人才的储备,“下命令、强管控”的领导风格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下需要进行调整。第三,创新成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新业务没有形成体系,短期内无法产生影响, 使得各项创新变革半途而废,或在阻力增大时被叫停。第四,变革的勇气不足。任何转型都需要勇气和韧性去探索未来,知易行难,但不破不立,企业家要接受挑战,主动寻求破局的方法。当前,中国面对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机会,还是非常乐观的。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经济从“贝塔”走向“阿尔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麦肯锡表示愿意助力企业抓住机遇顺利转型,获得成功。
(稿件来源:《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