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
2024-03-11
2023年7月,华语歌坛惊现一首神曲——《罗刹海市》。这首由著名歌手刀郎演唱的歌曲,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歌词,吸引了无数听众。
这首歌曲自发布之日起,便迅速在歌迷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并在11天内就达到80亿次的播放量,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首歌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故事《罗刹海市》。这篇幻想小说讲述了美男子马骥漂流到罗刹国,后又到龙宫的故事。罗刹国以丑为美,以貌取士。美男子马骥在罗刹国被视为异类,只有在抹着锅灰扮作“张飞”之后才勉强做了一个小官。而到龙宫之后,那里的审美才算正常,龙王求他为婿。
罗刹国美丑颠倒、是非颠倒的状态是这篇小说着力嘲讽的对象,也是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刀郎的歌讽喻色彩更浓,一些文字游戏更是增加了嘲讽的“攻击力”。但无论这首歌原意想讽刺什么,里面所描绘的美丑颠倒、价值错位等现象,确实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反映的也许是对于公平公正、善良美好等基本价值的追求,是对于价值混乱、是非颠倒的愤愤不平。对这首歌的解释见仁见智,但对于虚伪、荒诞、价值颠倒的批评和嘲讽,是大众共同的情绪。这其实才是这首歌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它受欢迎的关键。
《罗刹海市》至少表现出社会对于一些风格不同、具备独特思考角度的作品有强烈的兴趣。关于对它的议论其实也是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内里不乏对公平公正等真善美的追求。这种渴望是永恒的,这首歌正是在这一点上触发了人们的共鸣,成为了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
《华西都市报》
20年前,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其代表作还有《冲动的惩罚》《情人》等,曲风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传唱度极高。然而,当年不少音乐人对刀郎的演唱风格颇有微词,不太认同。网络上一直流传,那英拒绝刀郎进入音乐风云榜,汪峰评价他“不是一个好歌手和好的词作者”;杨坤等也对刀郎进行过评价,认为他的作品不足以被称为“音乐”。
尽管刀郎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回应,解释有不少属于谣传或者是节目组的“借口”,但“刀郎与娱乐圈恩怨已久”还是在网络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罗刹海市》里那种极有讽刺意味的歌词,被不少网友进行逐句解读,认为刀郎是在讽刺某些人。
如果把刀郎的《羅刹海市》仅仅看作对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不仅把刀郎作为创作者本人看低,也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
《新周刊》
《罗刹海市》一时间在互联网上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戏:这首歌被寄希望于挑战一成不变的流行音乐,也成为了人们批判社会上蝇营狗苟之流的“正义之歌”。但我们也看到,罗刹幻域中“非黑即白”的评判准则,似乎与现今互联网世界里满屏立场分化的留言如出一辙。
无论争议多么汹涌,刀郎一直保持沉默。这似乎也与《罗刹海市》这首歌营造的氛围感不谋而合,真真假假不可言说,至于人们想要的所谓的“真相”,又何须刀郎说破?
《经济学人》
这首歌可能反映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语言可以扭曲现实。因为,歌词的结尾处突然提到了维特根斯坦——“生儿维特根斯坦/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湖南日报》
在某种程度上,《罗刹海市》这首歌的出现,为网友某种积压多年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才有了网友对歌词逐字逐句的“对号入座”,认为这就是刀郎对当年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一种反击、一种复仇。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觉得这种过度解读可能完全偏离了刀郎本人的真实想法,不但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说网友们对《罗刹海市》歌词的解读属于过度的、无意义的解读?《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的同名讽刺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个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世界,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而刀郎在根据小说创作歌曲的时候,保留了其中的讽刺意义、辛辣味道,仅此而已。但正是这样的讽刺和辛辣,却被好事的网友贴上了“复仇”的标签,认为这是刀郎借歌曲为自己“复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读未免过于牵强,而从刀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读也未免过于狭隘。
《新京报》
“罗刹海市”既是蒲松龄虚构的小说世界,也是刀郎这些年经历的某种现实场景。这一现实里,当然并非几个歌手,其所指向的甚至不只是流行乐坛或音乐圈,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些现象。无论如何,刀郎凭借这张崭新的专辑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公众对刀郎新歌的热议,当然也不完全是出于吃瓜心态,而是因为其中的这份“特别”。这份“特别”,也再次证实了刀郎的音乐才华与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