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多点发力探索廉洁文化建设新路径

2024-03-10张仁华李菊

廉政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泸州市监委家风

张仁华 李菊

“医院廉洁文化氛围打造得很好,进出口、走廊过道、办公室都有廉洁墙,尤其是门诊楼入口处设置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和廉洁行医大字立牌很有教育意义,每次路过都会警醒我常怀敬畏之心、常存律己之念、常思贪欲之害,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将廉洁两字牢记于心。”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干部职工陈勇感慨。

叙永县人民医院精心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因地制宜在院内展示廉政警句、党纪党规、廉洁自律规范等内容,并组织干部职工作廉洁自律承诺,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廉洁从业理念,营造良好的医德医风环境。

近年来,泸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新思路新路径,加强家风浸润,丰富产品供给,做好文化传承,拓展教育形式,着力打造“清风酒城·廉洁泸州”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不断涵养新风正气。

加强家风浸润,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

“作为一名交警,对任何违反交通规则的人,都必须严肃处理……”日前,泸州市“纳溪故事会”家庭家教家风专场活动温情上演,《忠诚》《温暖》等一系列家风节目轮番上演,给台下观众送上了一道家风文化大餐。

泸州市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政根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立足本地优秀传统家风资源,丰富家风教育载体,聚焦重点精准施教,引导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2023年9月,该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涵清风正气·扬酒城家风”纪法教育月活动,通过开展“最美家庭”事迹巡讲巡展、进行廉政家访、观看家风警示教育片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红军写在我们家和叔公家老房子上的宣传标语,就是我们整个家族传承红色家风的血脉基因。”前不久,龙马潭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中心干部姚艾青应邀为龙马高中400余名家长讲授家风家教。

2023年,姚艾青凭借“治水兴农、耕读传家、廉洁自律”为核心的家规家训获评四川省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在两个小时的讲述中,不管是身为村支书的爷爷带领乡亲们排除万难共克时艰的故事,还是身为乡村教师的父亲在乡村小学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与会听众。

廉洁,是中国家书亘古不变的重要主题,承载家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成为涵養新时代共产党人清正之风的重要载体。

“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情真意切的朗读,来自泸高实验学校“红色家风”廉洁文化主题教育馆,一名共青团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观者朗读革命先辈的红色家书,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2023年,泸州市联动组织“最美家庭”事迹巡讲巡展124场,分级实施廉政家访1851人次,会同相关部门评选全市首批村(社区)家风家教建设示范点10个。

丰富产品供给,涵养崇廉尚德社会风尚

“这期节目令我很受触动,里面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例给我敲响了警钟。”日前,古蔺县某学校一名财务人员观看了纪法教育节目《空手套白狼》后说。

《空手套白狼》是该市纪委监委打造的全媒体说纪栏目“纪法故事汇”第三十六期。该栏目聚焦各地查处的典型案例,在尊重案例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进行合理补充、拓展和深化,重点探寻案中人物违纪违法的心路历程,宣传解读相应的党纪法规。通过向广大观众讲述身边的违纪违法故事,对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对各界群众进行纪法宣传,真正让纪律和法律走进观众的工作和生活。

运用说纪栏目“讲廉”,是该市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创新廉洁文化表达的创新实践。同时,该市纪委监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艺作品为载体,把廉洁文化写进故事,融入作品,通过“酒城清风行”等活动,在乡村大舞台、市民文化广场等场所进行演出,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在润物无声中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涵育崇廉践廉良好社会风尚。

“《心如莲》很不错,小作品里有大道理,而且一点也不刻意!”谈及合江县纪委监委创作并在“荷塘荔色”荔枝文化旅游节表演的特色节目,年轻干部刘舰阳观看后印象深刻。时至今日,他都还能哼两句“看得开生死玄关,放得下心中欲念……”

截至2023年底,该市纪委监委累计制作“纪法故事汇”38期,在廉洁泸州“清风酒城”廉洁文化专栏累计刊播原创视频22期,在全市1386台楼宇电视投放主题公益广告,让廉洁故事火起来、廉洁人物亮起来、廉洁精神扬起来。

与此同时,在四川省第二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期间,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拍摄制作的廉洁文化公益广告《“10000-1=0”》、微视频《大壮与小帅》、微剧本《天算》等18件作品获奖。

做好文化传承,赓续廉洁奉公基因根脉

“过年她到我家来,就拿红包来感谢我,我没要,然后她走的时候,又从车上把红包丢给我,后来我就把红包交给了镇纪委……”日前,泸县毗卢镇下林村村监委主任周丛蓉,在该镇的“青年话廉会”上分享了自己上交红包的心态和经历。

之后,泸县纪委监委根据该案拍摄微视频《从上交的红包说起》,并在视频末尾增加年轻干部“青廉致远建议”。该视频推出后,有多名年轻干部深受触动并主动向相关纪检监察组织上交了收到的购物卡和电子红包。

同时,该市还着手打造“青年说清廉”栏目,注重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挖本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忠正厚道、淡泊名利等廉洁元素,让年轻干部在说中学、在干中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截至目前,已推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等7期“青年说清廉”视频。

“红军长征过古蔺,清廉为民美名扬。四渡赤水出奇兵,军民情深一家人……”在古蔺县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渡口纪念碑巍然屹立,老红军胡敬华老人正向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讲述红军廉洁故事。

该市把廉洁元素和红色革命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廉味十足的红色IP,竭力做好红色文化的赓续传承。统筹整合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泸顺起义陈列馆、护国战争纪念馆等廉洁文化阵地,形成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精品路线。制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VR展厅,在全省首批“云”上廉洁展厅进行展示,拍摄《文物话廉 绝密号谱》,用四渡赤水的历史及其蕴涵的精神激励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此外,泸州还深入挖掘诗酒文化、长江文化等特色地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清廉风尚,从酱油酿制技艺、陶瓷砂锅制作等非遗艺术中提炼廉洁内涵,拍摄制作《守艺更要守心》《石上“廉”花开》等专题视频,推动清廉文化古今交融、廉洁思想代际传承。

拓展教育形式,增强拒腐防变内在自觉

“那一天,我看到阳光照在墙上,我的感触好深,人一旦失去自由,就什么都没有了。”留置室里,川穗粮油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经理田平回顾自己的人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这是获得泸州市2023年度优秀警示教育视频一等奖作品《糧仓“硕鼠”》中的一幕。

拍摄警示教育视频,是该市纪委监委运用身边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对警示教育视频开展评选,则是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推动警示教育深度融入“三不腐”一体推进之中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创新推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案一书一片”工作机制,对查处的每一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均引导审查调查对象撰写忏悔书,组织拍摄忏悔视频短片,分专题、分领域、分岗位进行针对性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泸州市纳溪区纪委监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写“廉”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雷生/摄)

江阳区某国有企业资产部经理张某就是其中一员。“我在庭审现场上了法治课后,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着实羞愧难当。”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张某决定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为了匹配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泸州采取“菜单+定制”模式,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特点量身定制警示教育“菜品”。聚焦年轻干部、重点领域,编印读本《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摄制视频《案鉴》;根据案件性质组织重点岗位干部旁听庭审,现场接受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曝光典型案例,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各区县纪委监委纷纷出实招。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用好“理论课堂、实景课堂、云端课堂、红色课堂”四大学习教育阵地,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古蔺县纪委监委实行分层分类警示教育,综合考虑警示教育的对象范围、行业特点、岗位风险等,采取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方式……

截至2023年底,已组织全市2.5万余人次到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84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旁听案件庭审。

“我们将持之以恒全方位构建具有泸州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持续擦亮‘清风酒城 廉洁泸州廉洁文化品牌,推动党风、政风、 社风、家风一体向好,不断涵养清风正气,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全市良好政治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泸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泸州市监委家风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人民医院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