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2024-03-09沈梦佳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沈梦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态过程。[1]在新时期,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多重发展道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问题。所以,必须从理论上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途径等基本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真理。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犹如一轮明月,为人们探寻历史规律,寻找自我解放之路洒满了清光。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旗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用和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将有益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一)深深扎根土壤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而形成了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表现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是因为它与各国的特殊国情、各国的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使被压制国家和民族获得解放,使国家富强,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并与时代同步创新更迭。在国破山亡的战争年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2]。根据这一情形,中国共产党人在诸多理论道路中找寻到了马克思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对如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以及如何扭转中国人民的悲剧命运这一时代主题作出了正确的回答。邓小平指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式,这是我们从过去的总结中总结出来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统筹全局,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百年奋斗的第一个目标,使遭受磨难的中国人民有了振兴的希望。与此同时,对于新形势、新问题,也有很多创新性的见解,科学回答了一系列的难题,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奠定基础的理论逻辑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以及英法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得以发展起来。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对自然及其社会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入揭示,从而为人们认识、改变这个世界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与过去的剥削阶级的价值观念不同,他们的立场是坚定的站在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的一方,公开宣誓共产党人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以指导全世界工人阶级运动和争取无产阶级解放为目标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强烈的真理动力。这个“真”不仅是“马克思能”的基本属性,而且也是其诞生与发展的必然根据。

(三)影响深远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门书斋里的学问,它一直都在关注着人类社会的实践,把目光放在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际,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的关键。实践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对其进行指导的理论必须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源泉,它对实践的指导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唯有实践,方能发展,方能验证真理正确与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把它们的理论称为“持续发展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以实践为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回应时代关切、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丰富和创新。如今,中国正处于一场最大的变革之中,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更加繁重、艰难的国内环境。应对这些问题在古典作家的理论著作中,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简单地套用其他国家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世界潮流的引领下,创新出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科学理论。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4]。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的深刻理解,是对其自身使命和责任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必须弄清“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根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道路上的探索。

(一)根本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用以科学态度

“态度”是“结果”的基础,“态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中国才从近代以来的没落到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永恒的、具有科学性的真理,并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推陈出新。毛泽东曾指出:“马列主义至今变。……至于马克思、列宁关于个别问题的结论做得不合适,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例如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西方几个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结论”[5]。毛泽东的这个论断,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就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经典著作论断之中,而是要在保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已经改变的情况,打破一些已经过时的个人观念,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新的结论。邓小平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6]。由此可见,我们必须以发展的思维看待中国面临的现实情况,以革故鼎新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7]。因此,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科学,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根本途径: 在“两个结合”中推动进程

习近平在河南安阳视察时,就提出了“两个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两个结合”的论述明确地指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实现路径。首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有机地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上长久存在的奥秘。虽然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般真理,但却只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对事物进行观测与思维的世界观与方法。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这一科学理论来解决各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问题时,一定要立足于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对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8]。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继续拓宽和深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之路。其次,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颗“思想种子”能够在中国扎根,并展现出旺盛的活力,其原因不仅是其本身散发出的真知光芒,更是因为其本身具有与中华文化相容的内在基因。马克思主义既要解决怎样才能在中国扎根,又要解决怎样才能长盛不衰的问题,这就需要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并从中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只有坚定推进“第二个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根本遵循: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至今未曾改变,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尤其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理论经过历史和实践的验证,被证明是科学的。在新时期、新起点上,必须立足于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一百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使中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贫穷、弱小、被压迫的落后中国,通过解决“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三大难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奇迹。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信心,并且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在历史的、辩证的、系统的和创新的思维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结语

实践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也是不会停止的。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变革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空前繁重,各种矛盾与风险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亟需解答。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发展时期的新任务和新需要,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的理解,只有如此,我们的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推进,才能更好地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力量之源。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