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中“隐”空间营造分析
2024-03-09李慧杰
李慧杰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半隐空间,可理解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形制的裁半处理,亦或是如有实无的某些隐形空间。我国古代崇尚中庸之道,其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中国人的“半”字哲学也逐渐发展起来,许多文人以“半”来展现人生百态,如:“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等,他们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我国的中庸之道。
半隐空间,利用裁半处理的方法,加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各建筑、各元素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融合,最终以一种丰富多彩的形制展现出来,形成“亭不是亭,廊不是廊”的形态,给人以非此非彼的感受,这也是我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所在。在《苏州园林》一书中,提到“构筑集萃”一词,这与半隐空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 半亭
古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亭的形态完整程度而言,可分为独立亭和半亭,这两种亭都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亮丽的风景线。在园林中,独立亭通常立于景点中央或假山旁;而半亭,相对于独立亭而言,较为特殊,它以原有亭的多半或一般而得名,通常与园墙相结合,或依附于园内其他建筑,如:半廊等。亭主要起引人驻留的作用,园林内的半亭还给游客增添了遐想,无形中扩大了园林的空间距离,它也是我国古代园林中造型最为丰富的建筑之一。
2 半廊
“廊”因具备线性特征备受人们喜爱,在中国古代园林中较为常见,对于划分园林空间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营造法园》中,提到:“廊为连络建筑物,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内外可窥,恍惚隐约,更觉迂回。”笔者此处介绍的为独立廊(图1),其双面空廊结构,与其他建筑物相隔,但不乏空间美感。与独立相对应的为半廊(图2),它是由独立廊经过裁半处理后形成的,与园林内其他元素相互衬托,相互融合,常与园墙相结合,可灵活地改变园林内部空间的渗透性。“佳则收,俗则屏”所蕴含的便是这一智慧,半廊与园墙巧妙结合,形成了意境丰富、多重形制的虚实复合体。
图1 拙政园 独立廊
图2 北半园 半廊
3 半院
“开门窗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这是《浮生六记》中介绍中国古代园林中另一空间景点——半院。半院,即园林内一部分空间,一眼看去,犹如一个庭院,但也并非庭院,所谓“如有实无”。正如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所提及的“哑巴院”,实际大小仅有几平米,与实际庭院相差较远,可称为半院。
半亭、半廊、半院都是半隐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形制构造而成。半隐空间不仅营造了物质层面的意境,还营造了景区的精神意境。进入景区,游客可以全方位的观赏园中景物,而半隐空间,可以帮助游客实现由物质到想象的转变,对园林中景点意境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
4 洞天之隐
我国古代诸多修士坚守求仙的理想,常常隐居山中,而“洞天”符合这一空间理想,也符合我国传统的空间叙事手法——暗示。“洞天”一词,既有视觉空间的感知体验,也隐含了失真、迷失的隐逸体验。本文主要对“洞天”的观念形成以及空间体验进行了论述,并结合苏州园林中诸多景点来展现“洞天之隐”的内涵。
4.1 洞天的观念
洞天观念形成至今已有较长历史,其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国古代隐士“求仙”空间理想决定了其个性行为,“洞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隐士心理;第二,“洞天”意指仙境组成部分,在道教中较受欢迎,另外,由于自然山水无法移动,只可将其移入园林中进行经营,因此古典园林中的“洞天”亦是一种符合化表达[1]。
4.2 隐士逃遁的个性行为
我国古代隐士常因诸多原因选择逃遁不仕,如:外界压力、仕途受挫等,隐居山水之间,这也是我国古代隐士的个性行为;但实际上,隐士选择逃遁并非完全因为客观因素,其中还夹杂着隐士个人热爱自然、乐山乐水的倾向,他们对自然充满着向往。我国古代隐士选择最初选择逃遁的原因,是为寻找一个封闭性的自然环境,远离人世纠纷,通过群山环绕减少与人的交接,从而达到自身隐藏目的。就我国隐士历史来看,许多隐士在选择隐居后,当遇到官、贵的造访时,常常出现闻风而逃、越墙而逃等情况。隐士逃遁的个性行为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被赋予高尚、清廉的品格,逃遁的个性行为也逐渐发展为隐士建立身份的必要行动。因此,当“洞天”观念融入园林设计时,在空间营造上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隐”的特征。
5 隔世之隐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隐”,表现在诸多细节中,尤其是隔世之隐。在多处景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苏州园林的沧浪亭入口处,园内的叠石造景和园外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突如其来的隔世之感震人心扉。隔世之感并非仅仅由视觉主导,还受人的主体心理所影响,在此情景包围下,这种心理体验油然而生。
5.1 隔世的前奏
园林的入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早之前,园主人就重视园林入口的营造,如《园冶》中:“设门有带来宾,留径以通内室”、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提及为防止宾客干扰到园主自己的家庭生活,可通过增添道路来避开住宅,将其和园林相连,园主可另设入口进入。
园林的入口仿佛是开场白,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是给人们带来隔世之感的前奏,所以在设计入口时,往往会采用预设的方式给人们进行提醒,如将入口处的匾额命名为“探幽”、“通幽”等,给园内景点做好铺设。在苏州园林中,拙政园和狮子林的入口便是采用这种预设的方式,如图3、图4,进入园内,隔世之感逐渐产生。
图3 拙政园入口
图4 狮子林入口
此外,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入口,采用峭壁当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达到障景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给人们带来了自然之意,不由得受其吸引。沧浪亭在空间布局上采用隔水相望得方式,极富隐居之感,同时门前设桥,进一步增添了其隔世之感,给人营造出“隔断尘西世语哗”的意境。
5.2 现实的游离
在我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设计中,大多重视“归隐”,并将其作为园林的主题,在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都隐含了“隐”的思想,如拙政园的“拙者为政”、网师园的“临流筑网,各安天命”等。在古典园林内,每个节点都有其意义,甚至具体到事件、人物、时代背景等,园林内每个独立“节点”都有独特意义,是每个独立意义群体的写照,也是与现实的游离。苏州园林中诸多景点都有独立的节点与意义,如五峰仙馆、远香堂、望山楼等,他们利用山石、水体等焦点,以其为诗意中心,融入园林节点中,将园林空间进行“诗化”,这是苏州园林空间的独特魅力所在[2]。
5.3 园林的非线性叙事
园林的非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纵向维度的历时性;第二,横向维度的复杂多样性。园林的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尤其是在空间设计上,园林空间的无限性大多以非线性表现方式为基础,同时利用人们主观心理感受,最终营造出具备体验感、流动性强的空间。园内设计思维采用受空间流动性影响,园林空间给人的整体感受是由各空间节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生的,并用非线性叙事方式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园区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从而使园区在非线性空间事实上,更贴合于自然状态。
6 隐的启示
6.1 齐物观下的“隐”
中国古典园林令人震撼之处在于,虽为人作,但与自然相融,身临其中,丝毫感受不到造作。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设计上,不乏诗意化处理,在造园观念以及空间配置上等对当今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关怀人本身,可追溯至庄子《齐物论》,将其和园林中诸多景点相连,可探讨园林隐喻机制。
6.1.1 齐物之大小
物质生活局限性和偶然性是“不可必”的,隐士的物质生活也是如此,庄子《齐物论》中的大小之辩便是其合理解释。所以空间相对性也是同样道理,即所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种辩证关系是无差别、超验的造物境界,
因此,空间局限性具备客观性,但其只是相对于主题客观,所以就隐士观而言,空间局限是由自己认知所决定,以辩证的眼光来看,便可以消除空间局限性。在庄子的观念下,世界是无穷无尽的,需要从认识层面出发,而“齐物之大小”的观念可以帮助隐士消除逃逸的距离感,即身处园林与自然无异。
6.1.2 齐物之是非
庄子《齐物论》下还有另一辩证关系,即物之真假,人为制作与自然形成的辨别。在苏州园林中,许多景点为人为,但实际比重不大,处于“可居”地位;而自然景点则是园林空间中的核心地位。相比于自然而言,园林中许多景点较接近半人工化状态,但相对于人工之物而言,这些景点又更贴近于自然,这也是所谓的“自然”区别于真实自然的思辨观[3]。
在苏州园林中,有许多景点将自然和人工相结合,如图5,透过人为之物去观看自然景物,这种空间组合不禁让人陷入思考,在物之是非面前,最好的状态便是保持虚静的心态,即“莫若以明”。试想我国隐士在“齐物之是非”观念的影响下,也会不受外物限制,从而实现自身认识领域的价值自由。
图5 漏窗
6.2 物性之“隐”
园林是物与空间的艺术创作,在“隐”的营造上,采用了幻化的处理方式,物本身便具备了“隐”的某些特性,所以在园林空间中需要引用对“物”的独特理解。首先,物与空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既需注重形式结构,还需赋予其精神内涵,即联系隐士自身;其次,中国从上古时代便有“物”的解释以及哲学命题,在《周易》中便提出人们通过身心感受便可直达“物”;最后,情感之“物”的观念与园林设计紧密相连,古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见“物”是具备情感的,因此园林中的物与园主人情感相通,人们在观赏时,便会超脱客观物质界限,以达到精神层面的享受,这也是人与“物”性情相通的表现。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园林问题研究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造园理论研究和现代园林应用两个方面。但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我国古典园林是富饶的艺术养分,因此必须结合古代文人的隐士思想,并结合中庸思想来分析古典园林在空间上的表达,逐步获取中国古典园林“隐”空间的营造理念,为我国园林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方向,不断推动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