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看之道》

2024-03-09邵雨萌聂棚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苏珊娜伯格约翰

邵雨萌 聂棚

一、观看先于言语

约翰·伯格(1926—2017)是英国艺术界的杰出人物,身兼多种角色,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评论家、作家、画家。尽管他以多方面的贡献而闻名,但他更愿意被人们称为“讲故事的人”。

《观看之道》是他著名的作品之一,虽然属于艺术批评类著作,但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晦涩难懂。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部纯学术性的研究作品,而是基于约翰·伯格于1972年在BBC做的纪录片节目Ways of Seeing的解说词扩展而成的一本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小书。

全书包括七章内容,其中四章文字与图像相结合,剩下的三章则仅使用图像和影像来进行阐述。他在這本书中以尖锐的观点揭示了艺术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颠覆了传统对视觉艺术的思考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对观看艺术的传统理解,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观看之道》所探讨的不仅仅是艺术本身,而是挑战了人类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思维定式。

在纪录片Ways of Seeing开篇,约翰·伯格以小刀将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名作《维纳斯与马尔斯》中维纳斯的头像切割下来。他试图通过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来质疑“有关欧洲绘画传统的那些习以为常的观看形式”,他所提出的质疑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我们所观看它们的方式”。

在《观看之道》这本书中,以七个部分逐一探讨了在“机械时代下的原作与复制品”“裸像与女性”“艺术财富”和“广告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对欧洲传统油画观看方式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变化中所面临的挑战。

二、一幅油画和一张照片的区别在哪里

在第一章中,约翰·伯格借鉴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思想观点。当艺术作品通过彩色印刷技术被复制并广泛传播时,这些作品失去了原本时代特有的特性,如局限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独特性,取而代之的是展示性的价值,赋予了它们全新的生命和意义。摄影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艺术作品通过透视技巧所产生的观看方式,使观者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作品本身的内容,而是意识到所见事物取决于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摄影技术所产生的作品扩展了并分散了原始作品的含义,复制品能够从原始作品中分离出独立的意义,其意义或多或少也会发生变化。

“观看先于言语。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世界的位置,我们却用语言和认知来解释这个世界。而知识或者信仰会影响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观看之道》)伯格认为观看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美感、真理、社会地位、形式等,甚至团体知识和信仰也会塑造我们的观看经验,引发我们对正确观看方式的思考。作者举梵高自杀前的最后一幅画作为例子,表明文字能够重新定义一幅画,每个人对一幅画的理解和意义各有不同。若加入文字描述,可能会使这幅画的意义更易被误解,甚至音乐也会影响人们对画作的感知。一旦绘画具有传播性,其意义就容易被改变和操纵。

也许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观看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在观看时不应受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作者提到:“许多看法都不再适用于世界本身,世界本身并非仅为客观现实,还包括意识。这些看法既同当今格格不入,又使过去模糊不清;它们非但不能起澄清作用,反而造成神秘感。”(《观看之道》)作品不再仅是艺术家特定视角下对世界的理解,时代在不断发展、更迭,因此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也持续变化。随着相机的发明,绘画的意义转变成了信息,开始传播,复制品无处不在。原作品的价值逐渐偏离其内容和意义,转向稀有性和市场价值,但绘画本身是静止且无声的。

三、“女性被男性观察—将自身转化为独特的视觉景观”

作者说道:“女人总是分裂的,把自己分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观察者身份用的眼光是男性的;被观察者则是成为男性眼光对象的女性。”在一个由男性凝视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生存在其中,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蓬勃发展,她们被迫更加关注自身外表的美丽与否。在第三章中,约翰·伯格探讨了欧洲油画传统中女性裸体形象的演变过程,并向我们诠释了在那个时代欧洲油画中被男性凝视束缚的女性形象。

自文艺复兴以来,裸体女性画作大量涌现,而《苏珊娜和长老》的故事更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丁托列托、伦勃朗、凡·代克等众多画家都创作了这一经典圣经故事的作品。苏珊娜是巴比伦巨商约基姆的妻子,她的美貌引来当地一些男子的觊觎。两名长老趁约基姆外出时窥视苏珊娜沐浴,被苏珊娜发现后,却被指控其通奸罪。在苏珊娜即将被处死前,先知但以理出现并揭露了真相,恢复了她的名誉,最终这两位长老被处死。

以艺术之名,却进行窥探之实。在以这个故事为题材的众多作品中,大多数强调的并非两名长老的邪恶,也不是苏珊娜的悲痛,而是突出她身体的性感暴露和长老们赤裸裸的欲望。长期以来,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被强暴被描绘为暧昧、诱惑、欲拒还迎;而女性视角中的女性被强暴却呈现为痛苦、恶毒、以死抗拒的形象。

在欧洲的裸体艺术中,画家、观众以及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所描绘的裸体往往是女性。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西方文化中,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大部分女性的心理状态。如今,油画所呈现的性别不平等关系仍然在我们的文化中不时显现,塑造了我们对女性的许多观念。对于创作这种不平等裸体形象的思维方式,仍然在当今大众媒体中存在,伯格尖锐地指出“观看女性的基本模式,以及女性形象的基本用途,依旧未发生变化”(《观看之道》),这正是他揭示给我们的,现代女性意识与传统女性裸体形象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差异与冲突。

四、在没有摄影之前,油画就是财产的证明

为何肖像画和商品油画如此逼真?在第五章中,约翰·伯格详细探讨了欧洲油画传统中物品的呈现方式,以及其与收藏者和观赏者之间的关系。富有的油画收藏者通过画布上真实再现的奢华物品来巩固自己的财富—富人精心准备并等待被画,希望画中所呈现的奢华事物仿佛近在眼前,以显示自己的财富。他们通过绘画静物、广阔土地和建筑、家畜等来彰显自己富裕的生活。有趣的是,有些人选择将自己描绘在历史场景或表现美德的画作中,以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和高贵品质。将自己描绘在历史中,仿佛是拥有了历史;将美德挂在墙上,仿佛成了圣人。“占有”是整个欧洲油画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些画作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富人所拥有的东西。这些油画实际上是收藏者用来展示阶级优越感的,通过绘画来赞美他们世代相传的权力和财富。就像以前的人们要拍全家福一样,这并不像现在那样简单,他们会穿上最好的衣服,展现最佳的形象,赴影楼拍摄,充满着一种“仪式感”。

“油画的模式并不十分像窗框中开向世界的一扇窗,倒像是嵌在墙上用以收藏景观的保险箱。”(《观看之道》)油画传统的写实和立体感受到后来印象派和立体派的影响,导致人们观赏油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当今市场的影响下,绘画的价值已经变得难以捉摸。因此,现阶段的绘画到底具有何种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

五、传统油画被打破,广告、摄影崭露头角,不再主导当代艺术

在第七章中,约翰·伯格对广告宣传与艺术展开了讨论。“油画画的是你现在所拥有的东西,而广告呈现的是你还没有的东西,未来要有的东西。广告不会告诉你现在拥有什么,而是你还缺少什么。广告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承诺,而不是一个现在的见证。”(《观看之道》)油画与广告图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许多广告图像直接借鉴了过去的艺术作品,有些以某种方式进行复制,有些则将艺术元素融入广告图像中。广告图像“引用”艺术作品具有双重效应—艺术作品既代表着财富和文化权威,广告图像正好从中受益。广告掌握了油画艺术作品及其观赏者即新主人之间的奥妙关系,并将其运用到讨好观赏者、消费者之上。因此,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你被你所拥有的事物决定”。

對于观看广告图像,需要考虑的是观看对象是谁,而答案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伯格指出,广告的存在也是为了那些认为自己缺乏魅力的人,他认为羡慕和广告之间存在联系。“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观看之道》)但实际上呢,即使我们穿上了耐克,我们仍不能凡事鲁莽地去“just do it”(放胆去做);即使我们脚上蹬着鸿星尔克,我们仍不是No.1(第一);即使我们喝了脉动,我们也不能在状态不好时立刻恢复元气,“随时脉动回来”。尽管我们对广告的期望常常未能实现,但广告从未失去其魔力。广告展示了那些生活已因消费而改变的人们,他们因拥有而引起他人的羡慕。这种令人羡慕的状态恰好构成了魅力,广告正是塑造这种魅力的过程。

整体来看,《观看之道》一书从欧洲油画传统的考察开始,一直延伸至广告的观看方式,为我们勾勒出一条理论脉络。约翰·伯格提出在诸多方面继承油画的观看传统的现象,但也对其进行了批评,并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不仅探讨了绘画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而且这些观点令人深感启发。正如书末所言:“让读者续下去”,更多关于“观看”的门道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探索。

最后,以约翰·伯格在BBC电视纪录片的最后一句话来结尾:“我所展示的一切,和其他通过现代复制技术展示及谈论的东西一样,必须由你自己来评判。”

猜你喜欢

苏珊娜伯格约翰
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来了
约翰·科林斯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挪威死海杀人谜案
试论印度影片《七宗罪孽的救赎》中人性的贪婪
分析《七宗罪孽的救赎》中的人物悲剧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