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投送:媒介化变革与陌生人的交往形成
2024-03-09贺子阳
摘要:【目的】陌生化社交已成为当下新社交流行的新型交往方式。在媒介化不断深化、社会化不断纵深的当下,本研究以隔空投送为中介,尝试探索陌生人的社交需求以及陌生人的交往形成逻辑。【方法】本研究结合关系理论视角,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陌生化社交的形成不仅为满足陌生人的娱乐需求,其互动需求也在互动双反考量的范围内。【结论】研究发现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也许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领域之中,隔空投送双方存在由弱关系变为强关系的可能,也有投送双方互为潜关系的存在。隔空投送开拓了新的社交功能,丰富了新的社交意涵的时候,也许陌生社交的可能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隔空投送;陌生社交;关系理论;媒介化;场景化社交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4)01-073-06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14
本文著录格式:贺子阳.隔空投送:媒介化变革与陌生人的交往形成[J].中国传媒科技,2024,31(1):73-78.
导语
从人诞生的时候起,人就赖以传播和交往而活,人天生是社交动物,社交是人的本能。[1]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虽然技术的精进可以让交流发生在以前不可能发生的地方,在不同媒体中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但是不会改变的是人类的社交本能。[2]从熟人社交的线上转移——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媒介使用,到互动游戏中的关系破冰——MOBA类游戏《王者荣耀》的游戏社交,[3]再到“盲盒”社交的初体验——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交往形成。
隔空投送(AirDrop)是苹果公司iOS系统特有的功能,于2013年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发布,旨在实现苹果设备之间的文件共享功能,即文件传输功能。目前,隔空投送的应用与开发者的初始创作意图发生了拓展,为何隔空投送会出现从文件的物理传输到社交的情感传递?在人人都在称自己为“社恐”的时代,为何人们借助隔空投送这个中介,在地铁等公共场合之中进行“盲盒”式的社交互动?其存在何种互动动机与交往逻辑?本研究将使用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结合关系理论视角,探讨媒介化变革的背景下,陌生人的交往互动逻辑和变迁,并分析陌生人互动的交往动机。
1.表情互动:媒介化交往与符码共建
唐士哲认为,媒介化的表现是媒介形式“介入”了当代生活的不同层面。[4]媒介化交往过程中,媒介在拓宽了交往的边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关系勾连。表情互动是媒介化交往的重要表现,作为符号的表情包不仅表征其表面意义,对于交往双方而言也隐藏着渴望社交的深层动机。基于公共交通的地铁空间,陌生人利用隔空投送的媒介技术,继而达成陌生的社交意愿。本研究试图通过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逻辑与互动动机。
1.1 隔空投送:陌生社交的媒介逻辑
人们将媒体特征视为追求社交和关系目标的资源。[4]隔空投送所进行的社交互动即“盲盒”社交。不同于陌陌、Soul等社交软件,隔空投送并未设置如头像展示、声音识别、照片陈列等相关自我呈现的资料设置功能。在同一空间并不熟识的两个陌生人,仅仅基于手机昵称便进行内容的传递,以隔空投送社交为个案,继而探索陌生社交的媒介逻辑。
1.1.1 矛盾:好奇与防范的动机争夺
这种基于陌生的交流既存在机遇也能带来危险。对访谈者进行了解之后发现,无论是处于隔空投送的接收方抑或是发送方,都会因为社交线索的匮乏导致好奇继而驱动陌生社交。社交线索的匮乏既有可能导致双方重视彼此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有可能是导致欺骗的重大隐患。“(进行隔空投送陌生社交的)动机无非就是喜欢陌生人社交,或者为了寻找朋友或伴侣,再者就是为了诈骗,或是想向陌生人分享自己的表情包,或者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情感、内心的孤独。”(访谈者S4)情感宣泄与渴望交流与当代年轻人的“社恐”宣言背道而驰,害怕社交却又向陌生人进行情感宣泄或渴望进行交流的亲密行为,彰显社交好奇与社交防范的动机矛盾。在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有的陌生人进行隔空投送表露自己的心扉,是为了不想影响(自己的)熟人(朋友)的好心情。又因自己也没有其他渠道宣泄不满,便只能选择隔空投送借助表情包或者是带有文字的图片进行随机宣泄。进行陌生社交的动机远不止因为好奇继而产生陌生社交行为,脱离好奇与防范争夺的向度,也会从侧面彰顯出当代年轻人的情绪宣泄渠道的狭窄。
1.1.2 传输:内容与结果的潜在互动
“在接受他的表情包的时候,可能觉得对方是一个帅哥,或者是我还有点姿色,能让对方和我进行主动搭讪和沟通……双鱼座爱幻想。如果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也会选择添加他的微信或者是至少看一下他的朋友圈,因为还是对这个人蛮好奇的。”(访谈者S1)无论是表情包抑或是带有联系方式的图片都会激发隔空投送的接收方的好奇心;无论接收方是否添加对方为好友,都已经在心理层面上完成了“想要”进行社交的结果互动。传输内容与抵达结果帮助双方进行陌生社交完成潜在互动,继而试图从双方关系状态的无关系过渡至潜关系甚至是强关系。
1.1.3 互动:潜弱关系的层次转化
格兰诺维特于1973年发表的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基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方面尺度将关系区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5]基于虚拟空间的发展,一些学者为了回应对关系动态化和过程化的要求,基于格氏对强弱关系的划分,又提出了潜关系(Potential Tie)与隐关系(Latent Tie)两种概念。[6]所谓潜关系则是关系发展的最原始的阶段,也是到弱关系的必由之路;而隐关系则可以理解为强关系的“待机状态”。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期望之一,便是它能够扩大我们潜在的关系网,并发展新的关系。[2]基于隔空投送的物理空间,潜关系存在的条件已然具备,开始进行隔空投送的行为时,弱关系的沟通渠道已经搭建。如若进行进一步的社交互动,如:添加微信好友,或根据联系方式发送短信,则存在进一步搭建强关系的可能。当最终话题结束或者其他原因不再进行社交互动,则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入隐关系状态。
1.2 表情选择:陌生社交的图像构建
人们通过数字设备,能够帮助自我更好地应对当代生活的多重期望和自我呈现的新的可能。[7]与此同时,个人会将媒体的固有特征与自身任务要求有效匹配。[8]即使是在社交线索相当缺乏的纯文本媒体中,人们也会想尽办法来表现情感和亲近性,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曾试图利用标点符号的组合来表达情感信息[9],更何况利用表情包进行表情的筛选与投递。语言和符号(表情包)的选用会折射投送方不同的情绪状态和继而完成投送方的社交图像构建。如暴走漫画(Rage Comic)中会选择社交尴尬的企鹅来表示年轻白人男性的社交尴尬,而在Instagram上发布的夏季“热狗腿”的照片,则表明了年轻女性使用者在休闲、奢华和身材方面的价值观。[2]
相比于身体接触而言,在中介化传播之中,人们对于他们的受众所知较少。[9]表情包则是中介化传播过程中双方了解对方的有效工具,表情包将由主动进行隔空投送的人认真挑选。在受访者看来,不同表情包的选择将会影响被投方对其的第一印象,比如“恶搞的表情包就可能代表他本身十分开朗和有趣,而进行可爱的表情包的传递,则代表这个人在生活中有可能是一个热爱小动物的(有爱心的人)。”(访谈者S3)当然,也存在相关的表情不经过挑选进行传递,但是在被投方看来,无论如何会通过表情包的选择可以透露这个人的生活喜好,“除了选择带有某些性格的表情包以外,也有可能存在一些比如他所喜欢的元素,如:迪士尼系列之类的,这也能在侧面表现出这个人的生活品位”。(访谈者S3)
交流的必要性激励人们创造性地使用如表情包等符号进行信息的传递,继而能够直接表达感受、开展游戏、进行表演,并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身份、打造新型的陌生社交关系。
1.3“表情”与我:“隔空投送”的交往轮廓
不管是公众的想象,还是互联网学术研究,都聚焦于这样一个话题:在线上相识的陌生人如何发展这种新型关系。《交往在云端》通过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头像抑或是昵称等的自我呈现和社交展示,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有一定自我披露倾向的社交过程。在双盲的条件之下,分析“隔空投送”的交往轮廓,有利于进一步分析陌生社交的交往逻辑。
1.3.1 形成与塑造:陌生关系的初始相遇与自我呈现
人们之间初次见面相识的先决条件已然发生了转变,地理位置在人们交往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产生了“奇异回流”的效果。从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来看,人们的初始相遇在地理位置层面发生了转变,从双方必须同时在同一空间,到双方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对话,再到双方可选择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对话。其交友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回流”到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但是这种时空已然在技术的操纵下发生转变。
在隔空传送的技术逻辑中,人们的初始相遇在线上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们的自我呈现也会在初始相遇的过程中,双方会基于对方技术的使用,从而幻想抑或是根据已有符号信息,搭建对方的意义画像,从而在过程中发展出短暂的友谊。
1.3.2 维持与发展:陌生关系的短暂维持与潜在发展
2013年,美国调查研究显示每个美国人平均在网上认识11.1个素未谋面的人,而最终从网上的友谊发展為面对面关系的数量,从2000年的0.7跃升至3。[10]或许,海顿维特的潜在联结(latent tie)理论可以对陌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进行理论化阐释,所谓的潜在联结就是通过他人可见的好友列表或者网站会自动推送这些潜在联结,这样一来,这些潜在联结就有可能因此被转化为熟人关系。[11]基于隔空投送的界面,双方在选择对方进行投送的开始会有相关的选项,这就是所谓的他人可见的好友列表,而选择某个对方进行传送后,那么也就存在了陌生关系进行潜在发展的可能性。
在任何相处的过程中,最易引发关注的身份是通过交流产生、呈现和重塑。[2]在陌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的过程中,身份通过符号的传递与交流,继而基于被投方在观察符号的基础上理解呈现的表面意义和重塑其背后的深层意义。鉴于符号的多样性、身份的多重性、交流的表层性,陌生关系多是靠无实体的符号(表情包等)进行短暂维持。“如果有幸遇到契合的灵魂朋友他要是和我喜欢的东西一样或者我觉得他比较有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可能会先看看他的朋友圈,比如说近三条内容是什么,如果感觉都还好的话,那我可以加一下他的好友,看看是不是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访谈者S4)
1.3.3 告别与结束:陌生关系的常态告别与永久结束
在数字媒体上,好友匹配似乎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不同的媒体渠道和媒介使用有着不同的需求,人们也许会通过约会网站尝试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也有可能利用短视频平台交流厨艺心得或者护肤技巧,更有可能利用信息网站尝试进行信息的检索与发现。但是,无论何种,人们使用某种媒介都是有“利”可图,而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并非如此。
大多数使用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的访谈者认为,进行隔空投送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出于好奇,抑或是闲得无聊,打发地铁的漫长时光。这与以往人们使用特定媒介满足某种需求有所出入,也正是因为没有所谓的目的性,才会让陌生人之间只是社交,基于文字、表情包之间的交流,恢复了社交的本真与淳朴。“或许我享受这个过程,但是如果真的让我长时间和投送(给我信息的那个)人进行交流的话,我可能会持一种保守的态度,我不知道这个人到底什么样。也许他很幽默,也许他和我有共同语言,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告别应该是常态,而这种告别也就意味着我们永久结束了可能的对话。”(访谈者S3)
2.交往媒介化:“隔空投送”的优化、互动与流通
在第一代传播技术发展之后,人们对于线上交往一直都是喜忧参半。人们担心线上交往会带来现实中亲密交流的疏离,也为线上交往由于缺乏社交线索而带来的潜在危害而惶恐。当原本并非社交功能的隔空投送出现在社交领域之中,人们仍然会诚惶诚恐它的潜在危害性。但是,当把隔空投送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每个参与隔空投送的人不断优化自我的形象,凭借中介技术链接陌生双方,在体验中完成社交建构时,人们乐在其中,并享受陌生社交背后的盲盒惊喜与体验。
2.1 自我优化:陌生社交的印象管理
通过传播,人们赋予技术以象征意义。传播的有关系数的信息是具有自反性(reflective)的,它在透露我们对技术的使用方式的同时,也透露了我们作为传播者的观念。[12]当我们在利用隔空投送进行陌生社交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的印象管理与形象整饰。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由于匿名性所带来的危害,却很少有人能看到正是因为匿名性继而给交往双方带来安全感,从而完成真实的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
虽然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是选择性的、谨慎经营的,但是这并非是虚假的。[13]由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没有通过资料、头像、照片墙等方式进行自我呈现的界面支持,故而在陌生社交的过程中,即便投送的主动方有选择地进行自我披露,也许这并不是欺骗,而是一种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展现。在陌生社交的过程中,也许不经意透露的细节所展现出来的自我,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我的认知本就有限,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就是如此。
我们除了会向他人给予自己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的线索外,也许会不经意地流露一些线索。[14]在进行陌生社交的过程中,也许自己会刻意通过投送表情包、微信等方式给予对方自我身份的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如手机昵称等细节也会不经意透露个人画像。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的可自我呈现的内容十分有限,但是投送方的种种选择和行径最终都会反馈到自我认知中[15],无论是对理想自我的表述抑或是对真实自我的检验,这都是一种自我优化。在一开始或许由于隔空投送的技术限制,难免碍于社交线索的匮乏导致自我不能完整的展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深入,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向彼此展示自己,继而优化最初相遇的自我。
2.2 陌生交互:有中介的“云互动”
福纳斯[15]等人为交互性赋予了多种意义,其中包括技术交互性、文本交互性和社会交互性。社会交互性为陌生交互提供了理论支撑,即媒体促进个人或群体之间社会互动的能力。不仅互联网为交互性赋予了新的可能,[2]技术的演进和软件的更新也丰富了陌生社会交互的手段。以隔空投送为中介的陌生社交,区别于其他社交媒体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基于一对一的关系建立,而一对一的关系建立又为社会网络打下基础,且有助于链接更为广泛的关系网,为更为密切的群组内部联系打下坚实基础。交互的过程中会存在潜在的规范,双方对隔空投送这个中介的社交的共同认可。
在“云互动”的过程中,通过陌生社交拿到成为对方朋友的“入场券”。当互动双方在一起所使用的媒介越多,那么就越会允许对方融入自己的生活,也会形成一种社交习惯,从而越来越依赖对方。虽然陌生交互在一开始我们会选择提防、犹豫,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开始的试探性和小心翼翼的陌生交互,当能维持到一定的时间(6个月到1年)之后,这段奇妙的陌生相遇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2.3 社交流通:体验性中的社交建构
在以隔空投送为中介的陌生社交的过程中,人们彼此互动的对象难道真的仅仅是屏幕,而非彼此吗?[16]已有研究表明,人们在网上尤其是身份线索较少的媒介平台上相遇时,似乎比面对面相见的时候更喜歡对方,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个人传播”。也正是因为超个人传播的存在,所以在社交流通的过程中依靠“想象”和“体验”来建构陌生社交。稀疏线索为呈现自我和想象他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当对方选择利用你所钟爱的表情符号进行信息交换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利用理想的方式来填补他们其他特质的空白。“当我看到有限的表情包的线索的时候,我会想象很多,这当然有可能因为我是天蝎座的原因,我可能会根据投送的表情包想象,他是不是一个很帅的男生或者是一个很有趣的男生。如果,我回复了之后,他对我的投送响应非常迅速的话,那我就会觉得这个男生十分温柔,毕竟是短暂的交流,会用一些自己假想的未来理想情侣来幻想这个主动投送的人。”(访谈者S1)
但在这种陌生社交的过程中,当人们发送的消息,如发送的表情包或是其他图片符号,收到积极的反馈时,他们可能就会发送更多类似的信息,并对他们的回复做出微调,继而让自己变成更有吸引力的传播者。线索虽然单一,但是同步性的媒介可以增添双方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双方可以通过传统的联系方式,将有魅力的网络化身变为实体临近在场,从而在体验中完成关系的建构。
3.空间共存与时间共在:陌生人社交的公共性
时间和空间是双方沟通难以避开的两大线索,而交流的必要性激励人们创造性的认识这些线索。技术的转换与进步带来的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从某种程度上在媒介的加持下是同步的,互动双方的空间存在也是由共存到分离再到共存,互动双方的时间要求从同步到异步再到同步。隔空投送精准贴合空间共存与时间共在,看似在空间与时间层面上又回到了共存与同步的阶段,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的共存与同步是被动的共存与同步,碍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选择空间共存与时间同步,现在的共存与同步则是主动的共存与同步,是陌生社交的新的特征。
3.1 空间共存:陌生“云交往”的实体在场
基于熟人社交的语境下,如果让人们在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和互联网沟通进行排序时,面对面沟通在众多受访者仍然是首选。在陌生社交情境下,本文访谈者优先选择的是互联网沟通。在受访者看来,相比于面對面交流,基于移动媒介的中介话语则被视为一种社会真空(Social Vacuum),在社会真空之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在其中。一方面,披着“社恐”的外衣凭借着中介化的混合交往方式,能顺利开启全系的话题和社交关系;另一方面,利用频繁且多变的图像抑或是表情包可以迅速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在受访者看来,面对面交谈是熟人“谈事”的基础条件,同时,熟人的身份也是面对面交谈的保障。而互联网沟通或许是无实体的“咖啡馆”,在这个空间之中休闲之上而非工作或是交友之上。
虽然由隔空投送作为中介的陌生社交看似缺乏真情实感,或者在技术的背后存在许多陷阱,但是这种有技术中介的互联网社交是避免尴尬的重要技术支撑,继而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情况。陌生“云交往”的实体在场是关系存在转换的必要空间条件,共存则是关系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最初形态,最终隔空投送的契机帮助陌生社交实现关系从无关系到潜关系再到弱关系的转换。共存的空间并非是一个静态的词语,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空间是不断转换的,从关系发展的最初形态“实体在场”,再到关系发展的进阶形态虚拟空间。共存的空间从交友阶段来讲只是陌生社交的一个契机,陌生“云交往”的实体空间,在特定的公共场合之中(地铁)、特定的乘坐情况之下,实体在场与空间共存为陌生“云交往”提供了开始的机会。
3.2 时间共在:陌生“云交往”的时机连接
传播媒体的时间结构非常重要,实时发生的交流被称为同步传播(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反之消息之间存在时间延迟则被称为异步传播(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2]由于隔空投送能完成跨越空间距离,实现信息(文件)的急速传输,不存在消息之间的延迟,所以隶属于同步传播的传播媒体。
在问到有关社交的时间的问题的时候,访谈者谈到“至于微信回复的时间还是要看他和我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和我是很亲近的人,比如我的对象或者什么的,可能我在等着他回消息的过程中就很着急。但是如果是陌生人,就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因为人家没什么义务要秒回你。”(访谈者S9)媒体的出现不仅仅可以让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同时发生,这种所谓的“时间要求”也能被发掘,回复的时间会被看作是关系亲疏远近的一个标志。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因为技术的限制,必须要进行实时的内容投送,从同步到异步再到同步的“奇异回流”带来了新的时间现象。
同共存的空间一般,共在的时间是开始陌生社交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当陌生人没有所谓的熟人的“时间要求”,人与人之间秒回对方的表情符号或表情包时,从另一个角度也为熟人关系的开辟形成了新的可能性。在短暂的地铁旅途之中,有限的时间隔空投送的双方进行你来我往的陌生互动和社交时,陌生“云交往”的时机显得弥足珍贵。
结论:“隔空投送”的媒介化社交意涵
互联网批评家斯托尔(Stoll)认为,与书信相比,电子互动是冰冷的。[17]虽然在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质疑,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基本需求。人们面对隔空投送所产生的恐慌忧虑与互联网刚出现时父母对儿童的互联网使用焦虑如出一辙,都是在理解一种新的文化趋势时,因为仅仅聚焦于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而感到焦虑。[18]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哪怕是出现访谈者所涉及的骚扰、欺骗、杀猪盘等负面社交情况,从技术的角度来操作也可以将其遏制于社交摇篮之中。与其说是对未知陌生社交的后果的担心,不如说是害怕在陌生社交过程中丧失控制权。
我们总是在发问,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有可能使我们在网络社区中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不过,如果数字技术也让我们从具身的本地互动中脱离出来,那么也可能给我们造成真实的威胁。从社交的角度来看,在物理层面数字技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确实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勾连,在心理层面或许会让人逃避到自己的“安全阀”内,逃脱社交、逃脱交流。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也许会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在这个领域之中,大家也许互不认识,只是共同在场的对方进行短暂的表情互碰,也许大家在未来不再相识,只是同步在线的双方进行图片的传递。隔空投送开拓了新的社交功能,丰富新的社交意涵的时候,也许才开始陌生社交的天地。
本研究基于社交媒体的研究却又脱离传统社交媒体的研究,基于数字技术发展的研究却又另辟蹊径试图探索在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基础上进行陌生交互。在社交媒体研究的层面上,学者们着重探索社交媒体中的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的互助支持[19],却未曾发现曾有一块“隔空传送”的陌生社交的沃土等待开发,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关系理论探讨隔空投送的媒介化社交意涵,仍有如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的效果如何等待深入挖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昕. 融合与共在:浅评《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J]. 采写编,2021(11):3.
[2] [美]南希·K.拜厄姆著,董晨宇、唐悦哲译:《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 董晨宇,丁依然,王乐宾. 一起“开黑”:游戏社交中的关系破冰,情感仪式与媒介转移[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4.
[4] O Sullivan P B. What you don t know won t hurt me:[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0(3):403-431.
[5]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6):1360-1380.
[6] McPherson,Miller J,Smith-Lovin,et al. HOMOPHILY I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STATUS DISTA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FACE-TO-FACE GROUP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7.
[7](英)尼克·庫尔德利(德)安德烈亚斯·赫普.现实的中介化建构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
[8] Fulk J,Steinfield C W,Schmitz J,et al. A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Media Use in Organization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7(5):529-552.
[9] BAYM N K,BOYD D. Socially Mediated Publicness:An Introduction [J].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2012(3):320-9.
[10] Sysadmin. USC Annenberg School 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
[11] Ellison N,Steinfield C,Lampe C .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J]. 2007.
[12] NAPOLI P M. Technological visions:The hopes and fears that shape new technologies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3):626-627.
[13] Gentile B,Twenge J M,Freeman E C,et al.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on positive self-view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5):1929-1933.
[14] Goffman,Erving.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6.
[15] J Forn?s,Klein K,Ladendorf M,et al. Into digital borderlands[J]. Linkpings Universitet,2002.
[16] Layne A . 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J]. RHETORIC SOCIETY QUARTERLY,2011(4):390-393.
[17] Stoll C . Silicon Snake Oil:Second Thoughts on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Doubleday,1995.
[18] Cohen S . 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The Creation of the Mods and Rockers[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972.
作者简介:贺子阳(1999— ),男,黑龙江伊春,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责任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