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良习惯“害”了留守儿童
2024-03-08岳莹莹
岳莹莹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6周岁及以下,因父母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由于缺乏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往往存在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小梁就是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是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可招人喜欢了。爸爸妈妈为了给小梁更好的生活,双双出门打工,把小梁交给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对小梁百依百顺,只要是他想要的,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他。即便小梁犯了错误,爷爷奶奶也总是以孩子年龄小为借口,不去教育。
例如,一天早上,奶奶送小梁来幼儿园,可小梁怎么都不愿意进园。老师看得一头雾水,跟爷爷奶奶沟通后才知道,原来爷爷奶奶为了让小梁来上学,答应给他买个玩具,结果玩具店里没有小梁喜欢的玩具。
于是,小梁就不愿意进园了。最后,老师和小梁沟通了许久,他才愿意进园。
再如,上午区角游戏时,小梁把班里小朋友玲玲的玩具偷偷装进了自己的书包。玲玲发现自己的玩具不见之后,哭闹了好一阵,后来才知道是小梁把她的玩具偷偷放进了自己的书包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从上述事例中我发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爷爷奶奶又对他们百依百顺、过度溺爱,导致他们养成了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时,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及时进行引导,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
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
其一,情感交流缺失。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他们进入幼儿园时,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再加上环境陌生,其内心或多或少会产生害怕和不适应。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然而受家庭条件以及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陪伴在他们的身边,这导致他们在教育、生活方面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父母认为不能在情感上给予孩子关爱,就在物质上满足其更多的需求,因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所需,却缺少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导致孩子的物欲越来越强。
其二,隔代亲属的过度溺爱。留守儿童每天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爷爷奶奶由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进行干预、引导,而是任其发展。
长此以往,孩子便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比如,晨晨小朋友就有这样的坏习惯,当他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后,爷爷奶奶从不与老师沟通。平时晨晨做错了什么事,他奶奶也是宝贝长、宝贝短地给他找借口,说什么“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从来不教育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晨晨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
其三,尚未形成正确的认知。有些孩子喜欢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好玩的东西便想据为己有,再加上孩子的思维总是被想象所左右,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偶尔抱着尝试的态度拿了一次别人的东西,没被大人发现,孩子就会非常高兴,这也给了孩子一种“拿别人东西很正常”的错觉。
可见,形成坏习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自身没有建立正确的认知。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如物权观念。为此,我发动家长给孩子带一个纸箱子,然后将其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简易柜子,里面装有孩子们的水彩笔、橡皮泥和自带的玩具等,让孩子们自己收拾、整理柜子里的物品,帮助其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没有经过他人同意不可以随意乱拿乱翻他人物品。
晨晨在此过程中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还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体验自己丢失东西后着急的心情,感受不经同意、随便偷拿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和痛苦,以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
另外,还要积极关注孩子发展。
积极关注是指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利用自身的积极因素带动孩子进行改变。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的补位。光靠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家园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和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渗透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然而,父母对儿童养护和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无法受到完整、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也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孩子的父母,要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地减少隔代教育、旁亲照顾;如果实在做不到,外出的父母也要经常打电话给孩子或和孩子视频,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最后,家長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或长辈),所以父母要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还就这一点和晨晨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沟通,晨晨的爸爸妈妈也和爷爷奶奶通过电话,现在他们再发现晨晨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时,会带着晨晨及时将东西送还给主人,让晨晨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生长轨迹,他们就像美丽的花园里摇曳多姿的花朵,即便生长在同一片沃土下,却有的是耀眼的牡丹、玫瑰,有的是默默的车前草。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热爱着花园里的每一个生命,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芳草,我也要用阳光般的爱温暖他的心,让他有机会迎着太阳绽放。虽然我没有办法改变社会现状,但是我能用我虔诚的心,在幼儿园里陪着孩子们游戏,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生活。
我还想做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鼓励孩子和家长心贴心地交流,让留守儿童像花园里的美丽花朵,尽情地绽放在和煦温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