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信息,“索”路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方法探究
——以《信息的搜索与遴选》一课为例

2024-03-07谢万荣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操搜索引擎大运河

谢万荣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

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要深抓两个关键词,即“实操”和“创新”,也就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技术应用和体验空间,以项目化的方式延伸探究,使学生在实操中积极思考,加深对信息科技的理解。同时,教师要重视原理的讲解与渗透,并对接新时期的新技术,拓宽学生认知视野,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因此,笔者以苏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的《信息的搜索与遴选》一课为例,遵循图1所示的思维路径展开了实践。

● 情境引入,探原理:了解全文搜索,建构工作模型

“具有寻找有效数字平台与资源解决问题的意愿”是信息意识核心素养的突出体现。在《信息的搜索与遴选》一课中,学生需了解搜索引擎的运行原理,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完成预定的搜索,形成模型意识。

1.定位“关键词”,观察搜索结果

“关键词”是搜索的目标,在搜索内容时,需将搜索的内容进行解构,从而提炼关键的信息,再结合关键信息,定位关键词,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应用搜索引擎。为了增加搜索的趣味性,教师可选择生活化的搜索内容作为搜索的目标,并引导学生输入与观察。在观察搜索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提炼关键词的能力。

例如,在本课中,需要搜索的内容与“中国大运河文化”相关。教师可先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引入微课,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对我国的运河以及运河文化形成具体的印象。之后,演示搜索引擎的操作和使用过程。实际上,学生对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比较熟悉的,但并不了解基本的原理,对搜索引擎的种类和结果的认知也不够具体。在此阶段,教师可先从定位关键词着手,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大运河文化”中的关键词,即“中国”“大运河”“文化”,并观察搜索结果。

2.解构“相关度”,分析搜索过程

在观察搜索结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关注搜索结果与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度。一般情况下,搜索结果都会直接包含关键词,但并不是所有的搜索结果都有效,因为需要同时与三个关键词相关才行。这就是一个解构“相关度”的过程,其间可与学生一起分析搜索的过程,借此探究搜索的原理。

例如,在搜索的过程中,可从关键词的角度,输入“中国”“大运河”“文化”。之后,为学生演示当关键词不同时,搜索结果的差异。也就是在此时变化关键词,输入“大运河文化”或者“中国大运河”。此时由于关键词的内容缺失,搜索结果的相关度会下降,出现一些与“文化”或者与“中国”区域范围无关的搜索结果。这样在搜索的过程中即可形成搜索结果的对比,借此引入搜索的原理,并建构搜索的模型(如图2)。

图2

以图2的流程图为参考,在讲解原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检索”和“索引”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基于关键词的相关度,会直接决定最终的搜索结果。同时,这也是将关键词与网络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对比和筛选的过程。

● 多类活动,融操作:体验不同技术,形成搜索策略

在此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拓展实操活动,助力学生自主决策和自主体验,从而对信息筛选的过程形成深刻认知。

1.使用“高级搜索”,变化搜索形式

“高级搜索”与普通搜索不同,其搜索的关键词更细致,或者说存在限定的条件,包括时间、区域或者类型等。此时,搜索环节也会增加,需要学生在操作中观察高级搜索的具体形式。

在引导学生使用高级搜索时,需展开搜索的限定条件。教师可以以百度搜索为例,在“高级搜索”中,引导学生操作,并讲解文档格式的差别、URL的含义等。同时,对搜索结果的“时间”的限制是高级搜索中常用的功能,在课堂教学实操活动中,教师可设置具体的限定时间,进而细化操作的流程。另外,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搜索结果的前后对比,使其认知这种高级搜索的功能性优势。

2.进入“专题网站”,提升搜索效率

在实操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一些专题化的网站。例如,在知网中,学生依旧可以选择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但此时的搜索则具备专题性,也就是可以限定为期刊、论文或者报纸等。同时,从此时的高级搜索模式的角度分析,其搜索的过程也出现了差异。例如,“知识元检索”,其对接的输入入口可以直接为网络上的图片或者百科等数据,此时产生的搜索结果实际上已经区分了类型,是一种针对搜索类型的高级搜索。在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楚两者的差异,引导学生实操,在实操中学会使用不同的搜索模块,并体验不同的高级搜索方法,促使学生在这种专题搜索中学会提升搜索效率的办法。

● 分享总结,引创新:关联人工智能,助推信息交互

1.展示“搜索推荐”,表现智能属性

在教学中,以分享总结为导向,可助力学生持续应用所学经验,去发现新的问题,或者观察到新的现象。在输入关键词后,搜索引擎会提供一些推荐性的内容,包括历史记录以及相关度较高的网络热词等。例如,在搜索栏中输入“运河文化”,会出现“运河文化遗产”“运河文化旅游”等与运河文化相关的关键词,此时即为搜索引擎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的预测,这种预测具备拓展性,可为用户提供参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此角度引入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概念,并分享总结此类技术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特征和原理。

2.结合“人工智能”,获取需求信息

OpenAI模式的人工智能对搜索引擎的影响是直接的,在获取需求的信息时,基于OpenAI,可极大地提升搜索的效率,并且搜索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友好。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将此类内容作为创新类内容进行讲解,但同时也要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搜索引擎上的应用弊端。

例如,在教学中,可将OpenAI的搜索过程(如图3)与一般的搜索过程进行对比,并提示学生关注在AI的参与下,搜索引擎输出结果的环节,从而表现OpenAI的自我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还可利用ChatGPT演示这个过程,或者使用Bing的智能搜索进行演示。以这种技术创新性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分享和总结的内容,不仅可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可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进行持续的探究。

图3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也是对新课标进行解读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还需要根据课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信息科技教学中,需以实操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灵活地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同时还需引入创新性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实操搜索引擎大运河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放歌大运河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Nutch搜索引擎在网络舆情管控中的应用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