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肾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终末期肾病临床研究

2024-03-07李红帅徐菲秦雪娟

新中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肾功能证候血液

李红帅,徐菲,秦雪娟

1. 开封市中医院透析室,河南 开封 475000;2. 西安市高陵区医院内分泌肾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终末期肾病(ESRD)为各类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血液透析为ESRD 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清除血液内毒素,延缓肾功能衰退,改善临床症状[1-2]。ESRD 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多存在高凝状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增加继发病死率,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西医治疗多选择抗凝、降压及营养干预等[3]。ESRD 属中医溺毒范畴,中医认为,脾肾功能失调,升降开合失司,水谷精微无法正常摄入而外溢,水湿排泄阻滞而潴留体内,产生浊毒,故治疗以益肾固精、补气健脾、清热解毒为主。固肾解毒汤有清热利尿、解毒利湿的功效,在ESRD 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4]。本研究观察固肾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ESRD 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考《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5]中ESRD 的诊断标准。血肌酐、血尿氮素水平上升,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24 h 尿量≥200 mL,肾功能尚未完全丧失;D-二聚体与血液流变学均存在异常。

1.2 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与《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7]辨证为湿毒潴留、脾肾阳虚证。主症: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畏寒肢冷,呕恶纳呆,气短懒言;次症:脘腹胀满,腰部冷痛,皮肤瘙痒,夜尿清长,大便不实,衄血或便血;舌脉象:舌质淡有齿痕,苔浊厚腻,脉沉弱或滑数。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血液透析时间超过12 个月;40 岁≤年龄≤80 岁,无性别限制;近30 天内未接受抗凝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加入研究。

1.4 排除标准存在继发性肾脏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慢性感染性疾病等;近3 个月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认知与意识障碍者。

1.5 剔除标准无法坚持完成本项研究,中途退出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无法继续参加研究者;疗程不足3 个月或中途接受其他方案治疗者;无法完成随访或中途失访者。

1.6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8 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110 例ESRD 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 例。研究组男36 例,女19 例;年龄40~78 岁,平均(61.49±12.32)岁;透析时间15~24 个月,平均(19.62±3.17)个月;基础疾病:高血压21 例,糖尿病26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21 例;年龄45~80 岁,平均(62.79±13.23)岁;透析时间13~22 个月,平均(18.58±2.46)个月;基础疾病:高血压18 例,糖尿病27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开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kfszyy Ⅱ-2023018)。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选择TR-8000 型血液透析仪(仪器由日本东丽公司生产)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液为碳酸氢钠,浓度为140 mmol/L,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面积为1.3 m2,透析液温度为37 ℃,血流量为200~300 mL/min,超滤系数为5.4 mL/(h·mm Hg),每周血液透析2 次,每次4 h。患者进食以优质蛋白、低脂低盐为主,阿司匹林肠溶片(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5901)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0 mg;坎地沙坦酯片(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16)口服,每天1 次,每次8 mg,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增加药量至16 mg;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1),于血液透析治疗时静脉注射,每周2 次,每次1 000~4 000 单位。

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肾解毒汤治疗。处方:生地黄25 g,黄芪、淫羊藿各20 g,薏苡仁、生槐米各15 g,麦冬、葛根各12 g,当归、苍术、怀牛膝、甘草各10 g,山茱萸9 g,水蛭6 g。随症加减:长期蛋白尿加菟丝子20 g,黄芪加至30 g;血尿者加茜草炭、白茅根各12 g;湿热者加连翘12 g,车前子、泽泻各20 g;每天1 剂,水煎取汁400 mL,每天2 次,每次200 mL,均于早晚饭后温服。

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中医证候评分。将主症(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畏寒肢冷,呕恶纳呆,气短懒言)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 分,次症(头晕耳鸣,腰部冷痛,皮肤瘙痒,夜尿清长,大便不实,衄血或便血)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 分。③肾功能。治疗前后抽取2 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15 cm,2 500 r/min 转速离心处理15 min,分离血清再低温储存,以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四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定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④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2 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15 cm,2 5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5 min 后,分离血清再低温储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⑤随访。治疗结束后实施为期1 年随访,统计2 组1 年生存率及病死率。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30%≤中医证候评分降低<7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或恶化,中医证候评分降低<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74.5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腰膝酸软4.12±0.64 1.58±0.42①②4.03±0.70 2.29±0.49①疲倦乏力3.54±0.71 1.32±0.38①②3.62±0.79 2.05±0.51①畏寒肢冷3.51±0.78 1.15±0.32①②3.47±0.80 1.69±0.46①呕恶纳呆3.15±0.69 0.97±0.21①②3.26±0.78 1.43±0.24①气短懒言2.91±0.58 0.86±0.23①②2.98±0.56 1.14±0.20①头晕耳鸣1.35±0.25 0.43±0.12①②1.47±0.33 0.87±0.20①腰部冷痛1.64±0.42 0.52±0.17①②1.79±0.46 0.86±0.21①皮肤瘙痒0.92±0.24 0.38±0.12①②0.95±0.30 0.59±0.15①夜尿清长1.38±0.35 0.43±0.10①②1.32±0.31 0.78±0.17①大便不实1.14±0.27 0.47±0.13①②1.08±0.22 0.69±0.17①衄血或便血0.85±0.16 0.37±0.09①②0.90±0.20 0.58±0.14①

4.4 2 组治疗后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SCr、BUN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Cr、BUN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2 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 SCr(μmol/L)279.36±33.19 191.37±21.58①②281.51±35.37 224.68±29.73①BUN(nmol/L)10.23±2.14 5.17±1.71①②10.86±2.95 7.64±1.82①

4.5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血清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2 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5 55 55 55 IL-6(ng/L)324.18±32.25 173.91±21.97①②325.64±35.62 224.37±27.34①TNF-α(μg/L)8.83±2.52 4.26±1.37①②9.24±2.46 5.95±1.41①

4.6 2 组预后比较见表5。2 组治疗有效患者随访1 年。研究组1 年生存率为87.76%,病死率为12.24%;对照组1 年生存率为70.73%,病死率为29.27%。2 组1 年生存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 组预后比较例(%)

5 讨论

ESRD 患者肾功能随病情进展而呈进行性下降,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与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不断累积后对全身脏器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血液透析可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净化血液,改善机体状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透析治疗时易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发不良反应[8]。坎地沙坦酯片可调节机体血液循环;阿司匹林肠溶片及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ESRD 属于中医学溺毒范畴,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阳虚为本,以浊毒为标。因脾肾阳损,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及气机升降受阻,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肾元衰败,溺毒蕴结于内而弥漫脏腑经络,致肾衰病。脾肾二脏失司,脾失统摄,清阳不升,肾失封藏,浊阴不降。脾虚不能制水,肾虚无能行水,久则湿浊之邪滞留,酿为毒。“清阳不升”,则疲倦乏力,腰膝酸软;“浊阴不降”,则头晕耳鸣,畏寒肢冷。以脾肾阳虚兼溺毒为主要证型。故以益肾固精、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固肾解毒汤中生地黄清热凉血;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淫羊藿滋补肾阳,共为君药。薏苡仁清热祛湿、解毒散结,与黄芪配伍,健脾补中、利水渗湿;生槐米清热解毒;麦冬润肺清心,与黄芪配伍,药性平和,不热不寒,补气养阴、生津止渴;葛根解肌退热;共为臣药,助君药固肾利湿、清热解毒。当归补血活血,配伍黄芪,补气补血,以补气行气而生血,并强化补气;怀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苍术燥湿健脾;甘草清热解毒,与生地黄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山茱萸补益肝肾,与生地黄配伍,清热凉血;与黄芪配伍,补肺气、益卫气;共为佐。水蛭为使,引药入肾,可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全方共奏益肾固精、补气健脾、清热解毒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固肾解毒汤有利于提高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

血清IL-6 与TNF-α 均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可介导炎症反应,并参与内分泌及免疫调节,而ESRD 患者多伴微炎症反应,机体内血清IL-6、TNF-α 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故降低肾病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至关重要[9]。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Cr 与BUN 为临床判断肾功能的主要指标,SCr 上升时,易致钠钾离子与水离子失调、血压上升;BUN 水平上升时,患者内分泌系统失衡,肾血流量减少、血容量不足则致患者尿少,最终损害肾脏[1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活性成分多糖、三萜、黄酮等,可增强血清白蛋白水平,促进水钠排泄,改善高凝状态,以减轻肾损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11];葛根中的葛根素可改善肾小管重吸收率与肾小球滤过率,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肾脏组织的作用,且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 水平[12];苍术挥发油可降低促炎因子IL-6、TNF-α 水平,有显著的抗炎效果[13];牛膝多糖有较好的抗炎活性,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抗炎效果[14];山茱萸提取物可抑制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15];水蛭含水蛭素、蝶啶类、甾体类等活性成分,可降低SCr、BUN 水平,改善肾功能[16]。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固肾解毒汤中的生地黄、葛根、苍术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患者尿量,促进尿液排出,以排出毒素,降低机体内有害物质浓度;同时固肾解毒汤清热解毒、固肾利湿,可促进代谢失常所致的浊毒瘀滞排出,以增强排毒解毒能力,且固肾解毒汤中的黄芪可提高肾血流量,起到恢复肾脏功能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1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固肾解毒汤可清除患者炎症介质,改善肾脏结构,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更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固肾解毒汤有利于减轻ESRD 患者临床症状,通过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反应以提高临床疗效,且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肾功能证候血液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