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

2024-03-07刘芳芳

中国经贸 2024年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资产

刘芳芳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背景,并且说明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要点和难点,进而提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有效措施,通过研究为商业银行加快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提升资产管理效果提供参考。

当今时代背景下,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而且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增多,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大资管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自身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此应对大资管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银行正常发展秩序以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对银行生存和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资产管理问题,积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工作。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背景分析

其一,外部因素需要从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资产收益率、资本约束以及金融脱媒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商业银行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导致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收窄,银行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存贷款业务生存和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需要依靠高资本消耗产生的存贷净利差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收益也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项目比较多,但是类型相对较少,主要还是集中在收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方面,无法产生较高的附加值,而且需要投入较多资源,无法支撑银行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市场竞争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且给客户带来的利润逐渐下降,部分银行甚至面临生存难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银行客户如今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多,已经突破银行单一融资渠道的局限,例如客户可以选择发行债券或是商业票据,也可以选择其他投资产品,这样的多元化选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无法具备足够的对抗优势导致其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目前商业银行正在想尽办法争取优质大客户,希望通过积累优质客户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在资产收益率方面,当前商业银行虽然规模有所扩大,但是整体资产收益率并没有显著提升。根据几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显示,这几家银行资产收益率并没有明显提升,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而且中间业务一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导致商业银行找不到利润增长点;在资本约束方面,商业银行面对的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银行很难凭借外部融资和内部积累资本的方式摆脱发展困境,承受的资本约束逐渐变大,导致银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契机;在金融脱媒方面,商业银行受到金融脱媒的影响自身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一方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导致银行存款流失,而且也会提升银行的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得不到足够的存款。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也会导致银行贷款客户逐渐减少,尤其是一些优质大客户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的生存困境。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适当降低贷款利息,但是效果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导致银行总体收入下降。

其二,内部因素需要从资产战略、资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资产战略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新形势下出现的机遇,不断深化自身经营管理模式,改善经营环境。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较为单一,而且收益率得不到保证,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为此,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适应资本市场的变化,采用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方式完成管理战略转型工作;在资产经营方式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改变之前单纯依靠信贷资产和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开展战略转型工作,确保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元化、金融脱媒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尽快实现战略转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自身资本收益结构,借助资产经营方式转型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要点

其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需要从资产产品和理财产品转型的角度入手开展工作。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正视自身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资产产品和理财产品转型解决银行之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不断丰富银行产品结构,确保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借此吸引更多优质客户。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改变之前侧重于预期收益类产品的发展格局,将目光放在净值型组合投资产品上,通过产品组合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并且帮助客户有效分担投资风险。考虑到银行结构型产品的收益稳定性比较好,而且抗风险的能力也比较高,因此银行需要立足于结构型产品创新产品架构,完成银行资产管理業务转型,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提升自身经济效益。银行应当针对优质客户推出一些新产品,包括股权和其他投资产品等,借助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实现差异化管理,借此提升产品的抗风险能力。

其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需要从投资和销售体系转型的角度入手开展工作。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虽然产品很多,但是从性质上讲并没有满足多元化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银行内部构建一支高素质团队,全面分析客户的需求研发不同性质的金融产品,实现跨领域资产运作投资。此外,银行需要及时转变销售体系,改变之前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替代品的错误理念,从多个角度强化金融产品的价值,重点关注产品收益、投资范围、投资理念以及投资风险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拓展销售渠道,吸引更多优质大客户。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的有效措施

构建资本管理体系,及时优化资本经营管理理念和资产评价机制 首先,银行需要坚持经济资本配置的目标,借助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展资本管理工作,尤其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构建资本管理体系。考虑到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目标、业务资源和盈利能力有所差别,因此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持有资本数量,避免出现资本回报率下降的问题。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银行需要认真研究资本总量,在监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范围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资本总量区间以及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并且结合资本工具的特征、资本总量、资本质量以及成本等因素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及时优化资本经营管理理念和资产评价机制。银行需要根据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树立集约化资本经营发展的理念,在银行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并且加深对资产管理的深层理解,将资产管理理念全方位融入业务管理的过程中,全面掌控资产管理风险。商业银行借助这种方式在内部形成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并且借助这种模式进一步优化资本配置和资产结构,使得银行资本管理进入到稳定持续发展的阶段,真正实现提升经济收益的目的。此外,商业银行需要利用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评价自身资产管理水平,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从现实情况来看,资本充足率基本上可以贯穿于银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也会影响到银行经营管理的质量。随着银行业务范围和业务项目的不断增加,遇到的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为了有效保证银行稳定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充足率的价值。为此,银行需要按照自身战略目标优化组织架构和内控机制,利用完善的机制全面评价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优化配套机制,做好增量投资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拥有的资产数目比较多,而且种类比较丰富,因此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银行无法按照统一标准对其进行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需要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按照资产的性质进行分类开展管理工作,并且借此完善资产投资配置机制。一方面,银行需要坚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并且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在这方面,银行需要按照资产投资配置规定开展工作,并且定期公开管理成果,避免出现错误,同时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银行需要完善配套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监管机制等,利用配套机制建设完成战略转型任务目标。在这方面,银行需要根据资产管理效果和岗位要求制定完善成熟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且将绩效考核机制和薪资福利机制挂钩,通过管理制度激励银行相关部门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将资产投入到产生稳定收益的行业,借此提升资产投资效益。在此基础上,银行需要明确资产管理的主体,并且根据资产管理效果对主管部门实行激励措施,如果发现主管部门存在管理失当行为需要及时问责。此外,银行需要强化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有关部门在资产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纠正。

加强结构管理,提升投资质量 商业银行需要深入挖掘资产投资潜力,秉持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开展管理工作,实现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標。首先,银行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对闲置资产进行重复利用,并且根据银行下发的指标和任务要求开展工作,根据预算配置、工作评价和经济资本占用等因素评价重复利用完成情况。其次,银行需要强化监管和指导力度,按照规定对闲置资产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管和通报,借助这种方式激励工作人员提升闲置资产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为了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做好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工作,找准自身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转型工作,全面提升自身资产管理能力,解决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银行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资本资产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资本策局变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