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山寻松
2024-03-07徐军
徐军
小隐山,在富阳城北。
北宋年间,文学家谢绛在小隐山居住,将书房前的亭子取名为双松亭,还写了《双松亭》一诗:“筑居喜物外,披径穷本末。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发。芬芬山蜜熟……望远孤兴发。何必较万殊,吾自师吾达。”
我在想,谢绛当年将亭子取名为双松亭,一定有他的理由。亭子所在的位置,有两棵高大的松树,那是一定的。古人建亭,讲究画意。松与亭的组合,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美感自生。在这样的亭子里喝茶望江,自然会超然物外。不过,谢绛将亭取名双松亭,应该是表现了他的精神追求。松树,自古以来就被文人所称道。“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事实证明,谢绛这位富阳文人,确实有如松的品性。史载,谢绛性格耿直,敢于进谏。宋仁宗天圣年间,各地水旱蝗灾频发,黄河又于河南段决口。谢绛时任常州通判,上书直陈时弊,建议皇上下诏引咎自责,“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敛”,以休息天下。谢绛曾多次进言,指谪朝廷“号令屡变,政出多门,宫廷侈靡,赐予无度”等弊病;他还写了《理治箴》五篇,谏阻宫中不时之需。
当然,谢绛以双松名亭,还寄寓了他对自己几个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像松树那样出類拔萃,有傲岸之姿。谢绛有幸,他的期望没有落空,谢绛的三个儿子谢景初、谢景温、谢景平后来都中了进士,尤其是谢景初,继承其父的风范,体恤百姓,为民请命,刚直如松,工作之余,竟还研制出了“谢公笺”,大大提升了富阳元书纸的品位。
只是,当我们沿着小隐山西南面的石径一直往东北面的山上行进时,未见一松,漫山遍野的,只有樟树,遮天蔽日,绿树成荫。香樟树主宰了山林。在山顶,我们倒是见到了一个木结构亭子,有古朴之意,但我知道,这绝不是谢绛笔下的双松亭。更为遗憾的是,亭子周围也没有一棵松树。我们在山上找不到一点儿历史遗存了。曾经那么辉煌的一个家族,曾经那么高光的书室、松亭,如今湮没无迹了。
正当我们满怀遗憾于北坡下山时,却见到了几株跻身于其他树木中的松树,在傍晚的寒气中,苍劲有力地挺拔着,一如当年。在那一瞬间,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啊,松树!”我们终于在小隐山发现了古人笔下的松树。
我们走近古松,抚摸着粗糙的树干,感叹造物者的神奇。我在想,民国时期郁曼陀来到小隐山,所遇见的,会不会也是这几棵松树?郁曼陀当年在小隐山读书,除了喜欢小隐山的安静外,会不会也是被这里的松树所吸引?这位像松树一样宁折不弯的大法官,最终倒在了汉奸特务的枪口之下,成了人人敬仰的烈士。“双松挺秀意如何?仿佛眉山有二苏。况复埙篪同殉国,天涯海角听相呼。”郭沫若当年为郁曼陀、郁达夫兄弟写的这副对联,将郁氏双烈喻为双松,把他们与苏轼昆仲同列,是对郁曼陀和郁达夫的赞许。
跨越千年,从小隐山到鹳山,我与“双松”一词意外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