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中部地区为例

2024-03-06古兰君祁让坤刘艳艳

中国储运 2024年2期
关键词: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竞争力

文/古兰君 祁让坤 刘艳艳

本文采用2010—2019年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模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产业集聚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未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提高了市场竞争,而过度的市场竞争不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降低了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水平。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提高了生产成本,进而使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一、引言

202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特别表示要以实体经济作为建设重点,提升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将中部地区打造为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而产业集聚是工业生产活动最为突出的空间特征,尤以浙江省的“块状经济”、江苏省的“苏南模式”以及珠江三角洲的IT、家电等产业集聚区最为明显。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充分带动了区域间上下游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文献回顾

关于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魏后凯(2003)考察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创新环境、合作竞争等条件,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1]。周材荣(2016)、谢子远和鞠芳辉(2014)、杜庆华(2010)、焦百强和张曙霄等(2016)学者基于中国多个制造业部门,实证发现产业集聚水平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正相关关系。也有学者基于部分区域或制造业部门展开实证研究,胡效芳、焦兵和张凡勇(2011)基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部门进行研究[2]。高艳、马珊和张成军(2019)[3]、沈倩岭和王小月(2018)[4]分别基于河北省和四川省展开研究。现有研究多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对中部地区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缺少两者的传导机制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中部6省的24个制造业部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并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传导路径以及产业异质性。

三、模型、变量及数据

(一)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传导机制,设定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其中,i,j,t分别表示地区、产业和时期。αi表示个体效应,εijt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及数据

1.被解释变量:分别选取制造业及其三类细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量其中,E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出口额,Ewj表示世界各国j行业的出口额。

2.核心解释变量:对应选取制造业及其细分产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并采用区位熵进行测算,LQij=,其中,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年平均从业人数,Qj表示全国j产业的年平均从业人数。

3.中介变量:(1)技术创新(TCR)。TCR=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专营业务收入;(2)市场竞争(MAP)。MAP=;(3)生产成本(PRO)PRO=工业企业主管业务收入/主管业务收入。

4.控制变量:(1)外商直接投资(FDI);(2)人力资本(HC);(3)研发投入(R&D);(4)工业化水平(IND)。IND=工业总产值/IND;(5)政府支持度(GOV)。GOV=1-(税收收入/GOV)。

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EPS数据库以及各省的统计年鉴等,对于少量缺失数据采用了均值法、线性拟合法等进行补充。

四、实证分析

通过F检验和Hansm an检验显示4个模型均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再通过w ald检验表明4个模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接受了不存在时间效应的原假设。因此,需要在中介效应模型中加入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下表2(列2、列3)。制造业集聚提高了技术创新水平,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则降低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产业异质性的检验结果,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与整体制造业一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创新升级与更新,往往会导致更多的模仿现象,从而加剧企业间竞争。竞争一方面会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挤出国际市场,另外会导致企业采取低价策略从而遏制企业的创新投入,长期将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列(3)未通过Sobel检验,产业集聚提高了技术创新水平,但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创新资本投入往往较大,并且回报周期较长,这就导致在企业的创新成效在短时间内不显著,从而导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不显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系数β1的P110.536,中介效应检验终止,故下文不做探讨。基于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列4、列5),在整体制造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中,系数β'和λi均至少有一个不显著,且未通过Sobel显著性检验,但系数β'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产业集聚提高了市场竞争,但市场竞争未能作用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列5通过了β'显著性检验,说明产业集聚强化了市场竞争力度,而过度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从而导致产品的附加值降低,长期将引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降低,并且导致生存能力较弱的企业退出国际市场,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在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检验中,系数β'和λi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说明产业集聚降低了市场竞争,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规模经济特性使其在集聚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企业兼并、重组的行为,导致集聚企业的数量下降,进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降低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出口规模,进而促进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基于生产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列6、列7),整体制造业未通过Sobel检验,但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说明由于制造业集聚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不显著。产业异质性检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造成了生产成本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提高的现象,中部地区此类产业集聚程度增长较快,但同质企业的过度集聚,容易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促使企业采取低价策略,商品价格的降低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在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从而导致此种现象产生。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使其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而产量的扩大同时会提高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相应的随着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多,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也逐渐增大,从而也出现国际竞争力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的现象。

表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测算2010-2019年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未能有效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提高了市场竞争,而过度的市场竞争不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降低了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出现了生产成本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提高的现象。根据前文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避免过度同质集聚,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应该稳步推进集聚,吸引东部及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应避免企业在集聚过程中的过渡兼并、重组和垄断等行为,引导集聚区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容量相匹配。第二,积极引进各类学科的知识技术人才,从而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积累。同时也要重视本地区的人才培养,加强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福利待遇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累积。第三,合理规范集聚区企业的发展环境,通过在集聚区内完善物流园的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增设营业网点以及建设交通资源等便利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上下游厂商入驻集聚区,进一步扩大集聚区的外部效应。

猜你喜欢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竞争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碎片化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大国雁阵模型可分析我国产业转移吗?
日本竞争力
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Appearance of a neural bypass between injured cingulum and brainstem cholinergic nuclei of a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follow-up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