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
2024-03-06郑斯扬
郑斯扬
2023年12月15—18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在厦门及泉州举办。本届笔会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公室指导,福建省作家协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厦门市作家协会、厦门文学院、泉州文学院联合承办,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为媒体支持单位。来自两岸的作家、学者和评论家等约80位嘉宾济济一堂,共话两岸文学未来发展。笔会采取大会报告和采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顺应新时代的召唤,继续用文学架设两岸交流的桥梁,分享交流与合作的宝贵省思和建议;一方面让两岸同胞相聚八闽,通过文化地标寻根的采风方式感知两岸血脉同源、文化同根的历史来路,在寻访与畅叙之间凝聚情谊,构建两岸文学融合发展新格局。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欧阳丽娟、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董智颖,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影等出席开幕式。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林丹娅女士主持开幕式。林丹娅在欢迎词中说,海峡两岸文学笔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迄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在这段两岸文学交流互动的历程中,笔会充分发挥厦门对台交流合作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两岸专家、作家朋友们常来常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并肩采风,激发灵感,创作出一批批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期待各位嘉宾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一起回顾来路,不忘初心,共同谱写两岸文学融合发展的光明前景。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林秀美女士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年耕耘,海峡两岸文学笔会已成为福建重要的文学品牌活动。希望两岸作家依托海峡两岸笔会平台,围绕主题,积极发表真知灼见,进行交流,为推动海峡两岸的文学创作和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厦门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春洋指出,随着“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的意见的实施,希望两岸文学界进一步以海峡两岸笔会为纽带,加强两岸文学交流对话,用文学讲述海峡两岸交流的“好故事”,传递两岸协同发展的“好声音”,共同创建海峡两岸文学融合共生的崭新未来。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文学院原院长刘岸指出,要不断增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作家的创作交流、情感联系,共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手让文学在新时代焕发崭新光彩。台湾作家、亚洲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朱振藩表示,希望通过本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深入探讨两岸美食文学的弘扬和传承,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学交流,让两岸美食通过文学让更多人看见。
本次研讨会由徐勇教授(厦门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持,研讨会分为四个议题:两岸关系发展与中华文化传承、美食文化与两岸情感共鸣、两岸情缘与文化图景、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
一、两岸关系发展与中华文化传承
对两岸关系发展与中华文化传承的探讨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程郁缀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其《中华古典诗歌:两岸心灵交融的水晶桥梁》发言中,首先肯定研讨会以“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契合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两岸同胞扎根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具有共同的中华文化精神,而且在长期的交流和交往中不断增强民族情感与心灵契合。同时,他指出两岸风土人情、社会制度和生活理想存在一些差异,有其历史、经验和距离等多种原因,并分析指出中华古典诗歌在助推两岸心灵交融中的“共振作用”。他强调文学中的中华古典诗歌,可以说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交融契合的一座水晶桥梁——水晶是纯净的、透明的、晶莹的、透亮的。构建这样一座心灵交融的桥梁,需要两岸同胞一起努力,相向而行,可以在提高和普及两个层次上开展一些有益的工作。其一,两岸以高等学校为抓手,策划定期开展中华古典诗歌高层论坛。每次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诸如热爱故土热爱故园的诗歌研讨,热爱自然讴歌边塞山水的诗歌研讨,崇尚友道珍惜友谊的友情送别诗研讨,寸草春晖尊长孝亲的诗歌研讨,海枯石烂忠贞不渝的爱情诗歌研讨,等等。通过主题研讨的深入,有计划地出版一套丛书,将研究成果推向海峡两岸,普及到社会民众。其二,两岸的有关媒体部门可以联手合作,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中华古典诗歌演唱会、吟誦会、诗歌名篇名句比赛会等活动,在两岸同胞中营造一种学习中华古典诗歌、诵读中华古典诗歌、欣赏中华古典诗歌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华古典诗歌的普及和传播,提升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感和亲近感、愉悦感。其三,两岸有关出版机构可以联手策划、组织编写、统一出版一组中华古典诗歌普及读物,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进行中华古典诗歌教育,将中华古典诗歌的良种,播撒到两岸孩子们纯真圣洁的心田里,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另外,组织多方面的专门人才,研发和创作带有中华古典诗歌元素的文创产品,立意新颖,格调高雅,形式活泼,朴素美观。产品主要面向两岸青少年,也可以在成年人中推广。通过中华古典诗歌这一桥梁和纽带,融合发展,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前面有看不完的锦绣前程,有望不尽的春光灿烂!程郁缀先生的发言引起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与特殊的情感联结。
洪玉芬女士(台湾作家、华文女作家协会理事)的发言《两岸以华文共同语言与全世界交流》,分析了当前华文教育与各国民众汉语学习情况、多元文化建设和世界人文交流之间的紧密关系。世界各地的华校通过华教中心与祖国大陆的各级学校建立广泛的交流互动平台,不仅组织师生前来祖国大陆进行培训和交流,还在本国或本地区开展各种中华文化类活动。在发言中,洪玉芬女士从她个人近二十年来数次往返祖国大陆和非洲的经历谈起,分享了她对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关系的理解和看法。其一,华文的学习蔚成世界潮流。华文教育已经在世界各地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这既满足了当地主流社会对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了解的需求,又扩大了华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华文教育渐渐融入当地主流教育。其二,华文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多种功能。洪玉芬女士举例指出,各国商人趁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之际,借助学习汉语的机会,了解到如何跟中国人打交道,不但激活了商业发展的动力,还促进了中国的商务发展。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教育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最终和其他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华文教育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逐渐清晰的是从传统静态新闻讯息中的中国到当下交流最简便、回响最及时的中国,日益开阔的将是中国文化纳入世界及人类文化格局的视野。其三,以中文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广泛引领世界风潮。今天的两岸文学应该向更宽广的方向发展,让文学与世界接轨并引起共鸣,造就普世价值。这预示着,两岸以华文共同语言与全世界交流将创造新的奇迹和辉煌。
袁勇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的发言《两岸散文跨文体写作的问题化进程》明确指出,当代散文领域中跨文体写作已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若能从文体研究视角考察散文中的文类互渗现象,并理清散文跨文体写作的问题化进程,就能更好地把握当代汉语散文的发展趋势,也就能更好地推动两岸散文研究的发展。对此他从三个方面展开阐释,其一,散文应当挖掘具有自身文类特性的叙述手法,避免陷入与小说之间的争议,散文创作在消费时代要保持住创作主体的独立性,这是对当代作家的考验。他分析了散文诗化与散文小说化的阅读接受差异,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始终深受“诗言志”的批评传统影响。不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当代散文,中国的文学批评都倾向从创作者的主体性入手。以小说手法写散文的行为,虽以共情的方式将病痛心理写得切肤彻骨,却仍是将想象的翅膀插在他人的故事上,违背了散文创作主体的本真性要求。其二,对中国当代散文的文类文体研究必须立足于我国自身的文学传统。近年来将散文的跨文体研究纳入学理性的系统研究,并具有较突出贡献的当属以丁晓原、王兆胜、陈剑晖等为代表的散文研究专家。研究者们致力于贯通古代和现當代的文体研究,既系统地梳理并继承了传统文体资源,又以现代性视野观察新文学及文体的发展。这些研究证明了跨文体写作是中国现代文学早已有之的创作实践,同时为审视文学现代性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面向。其三,在散文的跨文体研究中,辨认作品内容虚实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往往会引起人们关于作品文类归属的争论。袁勇麟教授以傅德岷、马中欣、林幸谦、陈敢、李仪、陈亚丽等人的观点为例,分析阐释了散文中的真实性问题,细分真实与事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散文真实性问题在中国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同时,他也指出如果过多借助西方叙事学理论剖析散文,那么“不可靠叙述”这一概念极易将所有具备自传性质作品中的“自我”论证为虚构,这是非常危险的。袁勇麟教授提倡两岸研究者要将散文的跨文体写作提到问题层面进行系统的学理分析,立足于自身的文学传统,尽可能贯通历代散文问题,探索符合中国散文文体性的理论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作出努力。
程郁缀先生提出用中华古典诗歌联结和沟通两岸同胞心灵,洪玉芬女士提出借助华文教育热潮推动中文与全球文化融合,袁勇麟教授呼吁研究者探索符合中国散文文体性的理论方法。他们从文学民族学、文化地理学、文化融合三大方面,把汉语传播的凝聚力和跨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不但阐明了中文的流行与中国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关系,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和文化产生的令人瞩目的重要贡献,而且也说明了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上的关注、认同与赞赏。这有助于中国和平友好精神的传播,更有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精神和情感的连接,显现出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
二、美食文化与两岸情感共鸣
就两岸饮食多样化的探讨,引发了与会嘉宾的文化共鸣和情感共鸣。嘉宾们围绕两岸饮食之道和生活模式关系展开探讨,透过美食体悟两岸真情和真味,既加强了对两岸饮食文化源流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又通过饮食文化互相了解和借鉴,展现了两岸饮食素养的好品格和好品味,这也将继续映照我们的今天和未来。
朱振藩先生(台湾作家、亚洲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发言《台湾的饮食与文学》,从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近世台湾饮食观,指出就饮食的多样化及精彩度而言,台湾纳百川而成大海,真可谓“宝岛”。特别是祖国大陆各菜系在台湾共存发展,充分说明两岸同文同种、同风同俗,有一样的美食爱好,一样的文化品味。其一,台湾美食以乡情挂帅。台湾很多外来饮食来自祖国大江南北,掺有浓浓且割舍不断的乡愁。以台北市为例,专卖各地“土吃”(土味)的馆子林立,其特色是空间都不甚大,各卖自己当地的小吃,与家乡的道地做法尚能保持某种程度的神似貌似。这些美食有着丰富的“乡愁”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随社会发展在台湾地区不断传播、弘扬与转化。由此可见,两岸深厚的情感共鸣,是两岸血脉亲情关系最好的佐证。其二,台湾美食以传承为重。台湾很多美食工艺坚持“工匠精神”,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比方说,江浙菜的唐永昌,湘菜的彭长贵,川菜的魏正轩、张伯良、邓九良等,皆为各菜肴的龙头,栽培出的桃李亦多,不仅遍布宝岛,很多向海外发展。其三,台湾美食以民间情怀传递两岸同胞对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过去在祖国大陆时,各帮菜系在不断的交流中,地域的色彩融合,口味遂异中求同,渐有大一统之势。这场大变局似乎臻于混而为一,两岸同胞文化和情感共鸣越加牢固。在集中国菜之大成后,再合创出璀灿光明的新台菜,自成体系、自树一格,造就真正的美食天堂,不仅与世界各国名菜并驾齐驱,更可互争短长,风行全球。
杨明女士(台湾作家,香港珠海学院副教授)的发言《台湾饮食文学的两岸情味融合》,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梳理了台湾饮食文学中两岸情味融合的历史脉络。其一,台湾的美食起源与发展。杨明女士通过对历史传统的追根溯源,指出在1945年台湾地区光复之后,台湾的餐饮环境发生很大改变,祖国大陆各色菜系通过改造汇聚成为“新台菜”。这一时期台湾最流行的台菜馆是南京西路的“蓬莱阁”和保安街的“新中华”。沪式菜馆有忠孝路上的“老正兴”和“状元楼”,虽然店面是简陋的日式店铺改装,但厨师都是上海来的师傅,味道与上海无异,非常地道。衡阳路的“三六九”专售沪式点心。后来“玉楼东湘菜馆”“会宾楼”“平津菜馆”在西门町先后开馆,师傅也都是从祖国大陆来的。川扬“银翼”菜馆开在台北火车站前,林森南路有“岳云楼”湘菜、中山堂外也开了一家“山西馆”,此时的台北几乎祖国大陆各省名菜都有。这些菜馆对战后台湾菜的影响颇深,以至于很多战后的台湾菜馆都在诉说自己与祖国大陆菜的渊源。其二,台湾美食凝聚浓浓两岸情。杨明女士围绕个人成长经历,讲述了一段家族和老店“沁园春”的情感故事。“沁园春”是她儿时亲戚聚会常去的重要餐厅,在品尝无锡排骨、清炒虾仁、雪菜百叶的时候,她总能感受到一种习惯、一种乡愁。这些事物之所以鲜美,甚至每次想起来都感觉温暖,就是因为一道道美食里藏着来自亲人的万千关爱。创立于1949年的“沁园春”,见证了人类族群的迁徙,隐藏着人们的时间记忆,它用美食凝聚两岸情谊、见证历史和当下、生活和幸福、惊喜和感动。其三,饮食与哲学、艺术的关系。杨明女士围绕梁实秋的《面条》、唐鲁孙的《武汉三镇的吃食》、林文月的《佛跳墙》、朱振藩的《麻婆豆腐的前世今生》、焦桐的《大肠蚵仔面线》、韩良露的《灶神在家的滋味》等作品展开分析,将一道道台湾特有菜肴的滋味与故事展现出来,让嘉宾们体验到地道的台湾味道。她指出台湾美食烹饪,不仅是视觉和味觉的盛宴,更是艺术和哲学的盛宴。台湾美食之道,不仅是一门独特的技艺,更是独特的哲学和艺术。每一位品鉴者都可以从中了解台湾美食、历史渊源、多元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属于台湾人的情感。
朱振藩先生指出台湾饮食多样化反映其海纳百川的气度和格局,台湾美食之道在于将壁垒分明的各帮菜系混而为一,形成美食的大融炉。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食哲学和美学,造就真正的美食天堂。杨明女士指出两岸美食具有共通之处,代表两岸人民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代表两岸人民交往进程稳定友好,代表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和追求,是连结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他们通过两岸同源的美食文化呈现两岸人民真诚相待之心,并深入两岸背景和历史渊源,把品尝美食和交流情感联系在一起,细细诉说那份优雅自在又有深度的文化认同自觉,从而寻找到一种充满人间情味、可与他人共鸣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三、两岸情缘与文化图景
与会嘉宾对此议题的讨论站在两岸共同体的高度,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汪舟先生(《两岸关系》杂志社原社长、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的发言《我的台湾情缘》,回顾了个人40年来对台出版工作的历程,通过家族照片和家书,唤起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体认“两岸一家亲”,感悟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其一,讲述家族故事。汪舟先生讲述了曾祖父汪春源用生命捍卫民族国家尊严的故事。面对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时,曾祖父汪春源会同罗秀蕙、黄宗鼎及二名在京任职的台湾籍官员叶题雁、李清琦,联名向都察院上书,慷慨陈情,力主抗日保台,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爱乡赤诚。这份奏书很快就呈交到光绪皇帝御前,后来保存在故宫皇家档案里。汪春源等台湾学子的勇气极大地激发了在京举人的爱国热情,才有了之后的公车上书,所以人们称汪春源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其二,回顾访台经历。汪舟先生回顾了1992年9月首批祖国大陆记者团访台时的情景。他表示自己作为首批祖国大陆记者团的一员,也是台胞,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所到之处受到台湾民众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他还特别指出2013年9月在台南孔庙举办的“清代台湾进士碑帖展”的盛况。来自台南、彰化、新竹各地的民众很有兴趣地观看展览,对自己的乡贤高中进士感到自豪,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历史荣誉感,两岸的历史文化联系由此可见。其三,回顾早期两岸文学交流。汪舟先生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两岸文学交流的一些重要会议和活动,分别是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先生90岁诞辰纪念会、台湾著名老作家杨逵先生纪念会、陈若曦带领旅美台湾作家访问祖国大陆、台湾作家王拓与大陆学者、作家交流会。汪舟先生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自己参加并见证了两岸关系40年来的发展變迁,许多场景和故事令人难忘。两岸笔会是精神交流,也是心灵交流,这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两岸文坛的佳话。
朱双一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发言《宝贵的回馈与丰富》,围绕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展开,分析其中的个性和共性、小传统和大传统、一体和多元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台湾地区以其特殊经验,对中华文化整体贡献了宝贵的回馈和丰富。其一,台湾文学成为包含丰富多元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学板块。台湾光复特别是1949年后,全国各省人员来到台湾,将他们各自作为“一体多元”之一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小传统”带到台湾,并在文学作品中加以生动体现。像朱西宁之于齐鲁文化,司马中原之于两淮文化,於梨华、琦君之于江浙吴越文化,罗兰之于燕赵文化,席慕蓉之于蒙古文化,田原、梅济民之于东北文化,聂华苓之于荆楚文化,谢冰莹之于湘楚文化,苏雪林之于徽州文化,陈义芝之于巴蜀文化,白先勇之于桂北、南京、上海文化……虽然他们所写未必全是台湾在地生活,但所描写的思想、感情、行为方式,乃基于中华民族共同的伦理道德、核心价值观念,为广大台湾读者所熟悉和认可,也就能为其所接受和喜爱。其二,金门是闽台文学交流得天独厚的桥梁。金门文风鼎盛,有着非常优秀的作家和创作成果。更重要的是,金门可说是闽台文学交流得天独厚的桥梁,这在历史上就是如此。金门比厦门开发得更早,很早就号称“紫阳过化之区”(朱熹有号“紫阳”),当厦门还是一个小渔村时,金门就出了几十位进士,甚至“开台进士”——即有史以来台湾的第一位进士——郑用锡,原籍就是金门。福建的文人、作家、作品以金门作为中继站而后传到台湾,历史上屡见不鲜。今日金门的作家们很努力,很优秀,我们可以先推进厦金的文学交流,然后扩大到闽台、乃至整个两岸的文学交流。其三,台湾饮食汇聚了全中国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朱双一教授以杨念慈、杨明、朱振藩、林海音、刘台平等人书写台湾美食的作品为例,指出台湾饮食就是汇聚了全中国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的典型例子。1949年之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带来了各自家乡的正宗美食味道,各地饮食在台湾发展、融合、创新,形成了声名远播的台湾美食,其中有着中华“基因密码”。尽管菜系很多,但台湾的中餐厅很少有坚持某个单一菜系的,通常都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各种菜系和风味在台湾交流、继承、融合,使来自不同省区的祖国大陆游客都能从“台湾菜”中吃到似曾相识的味道。
汪舟先生和朱双一教授,分别在对台新闻出版和文学研究工作中默默耕耘数十载,他们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包含着深深的台湾情缘。他们指出台湾文学丰富多彩,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既是中华文化、祖国大陆文学播迁的结果,又因台湾特殊的历史际遇、特殊的风土人情,以及台湾作家的勤勉和丰富饱满的创造力,而有许多新的创造。这些作品和经验都反过来对于中华文化、中国文学整体,构成一种宝贵的回馈和丰富,值得我们多加阅读、研究和传播,推动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
四、文学的两岸融合与发展
李台山先生和郭艳媚女士的发言都从两岸历史文脉出发,发掘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和人文传统,倡导两岸人文精神和文化情感沟通和共享。李台山先生(台湾作家,《金门文艺》发行人)的发言《金门现代文学与两岸融合的时代意义》,以梳理金门文学的方式重述金门的地方历史,又以回溯的视角呈现百年台湾文学的变迁趋势,展现其中鲜明的历史情怀和历史意识。其一,金门现代文学的特色与现状。李台山先生分析并总结了金门现代文学的特色与现状,梳理了金门文学的历史源流,特别分析了侨乡文学与军旅文学发展过程和写作特色。其二,百年来台湾文学的变迁趋势。李台山先生分别从古典文学、乡土文学、现代文学、网络文学的变迁历程勾画百年来台湾文学的变迁趋势,以近年两岸学界文学史观的对话作为讨论依据,对其中的断裂性与连续性、变动性与经典性、乡土性与现代性等问题作了分析阐释,并指出未来台湾文学融合发展的趋向。其三,共同展望两岸融合发展机遇与前景。李台山先生追溯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源头,分析中华文脉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他倡导两岸作家和批评家要把握历史大势,勇担时代责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希望以文学之光,映两岸深情,共同创造两岸融合发展新美景。
郭艳媚女士(香港作家、记者,香港作家联会理事)的发言《文学的两岸融流、混合与繁荣发展》,聚焦香港文学的融合发展,并把问题放在历史脉络中去分析。其一,从香港文学的起点说起。郭艳媚女士从刘以鬯主编的《香港文学》和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说起,指出香港文学初期发展的移植性现象,以及内地文人与香港文学形成的相互成全的关系。其二,南来作家对于香港新文学的发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八一三事变,大量内地文化人和文学家避难南下,香港由此成为战时文化运动中心。香港文学基本叠合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轨迹之中。南来作家对于香港新文学的发展变得举足轻重。1938年4月,茅盾创办的《文艺阵地》被视为香港文学史上第一本抗日文艺刊物。内容上不但发表理论文章,也推出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战后报纸副刊为作家的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当时以《文汇报》《华商报》影响最大,对香港文学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香港作家群体发生重组,形成香港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当有趣的文化景观。其三,《香港文学》的桥梁作用。1985年《香港文学》创刊,由刘以鬯担任总编辑,《香港文学》成为团结香港各路作家的桥梁。《香港文学》的发刊词强调,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代表某个同人或党派,而是代表整个香港,香港文学可以在沟通中西、联络华文文学方面担当特殊作用。这奠定了香港文学的发展方向。刘以鬯提出要尽量发挥《香港文学》的桥梁作用,为华文文学服务,将各地华文文学结合在一起,当作有机的整体来推动。香港文学多元、包容、世界性的特质渐渐形成。
李台山先生和郭艳媚女士的发言分别指出台湾文学、香港文学的实质是中华文化母体和文学传统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延播所形成的区域形态,是文学的地方特征,而这一特征是历史性的,从两岸文学融合发展的层面来看,呈现这种历史性无疑具有深刻的文化与现实意义。他们相信文学是深入社会和民心的深刻力量,文学固然受制于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但文学又能超越种种限制,潜移默化地参与到日常生活、饮食男女、血缘情感、习俗经验之中。通过对台湾文学、香港文学的历史考察,发掘中华文化构成中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呈现生生不息的两岸文化精神,无疑将大大加强两岸间的文化和文学联系。
本次笔会大家共同回顾了两岸文学交流的丰硕成果,分享诸多令人感怀的两岸故事,并对未来两岸文学的融合与发展提出多样化的建议,为构建两岸文学融合发展新格局作出努力。除了上面提到的,这次会议还有作家们的交流发言,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两岸文学发展的研究,相关问题也会在研究与探讨中获得新的拓展。在笔会期间,两岸嘉宾共同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德济门遗址等地参观、采風、研讨,深入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创作素材。与会者表示,希望两岸文学界进一步以笔会为纽带,互促互进,加强两岸文学交流对话,共同创建海峡两岸文学融合共生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