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4-03-06梁叶华
梁叶华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的开展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对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然而,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和理论讲解,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兴趣,德育生活化教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的阶段。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而对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实际经验却更为感兴趣。因此,借助德育生活化教学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通过将德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接触到各种与道德相关的情境和事件,例如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遵守规则等。参与实际生活,学生可更直观地理解道德規范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此外,德育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道德相关的情境时,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并采取行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同时提高自主性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借助德育生活化教学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提高德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德育生活化教学注重将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情境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德育效果,实现德育目标。
3.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人。因此,借助德育生活化教学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德育生活化教学注重将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德育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些素质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德育生活化教学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控制能力等非认知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4.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德育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培养,将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了解国家的基本政策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5.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德育生活化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德育生活化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减少不良行为和问题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许多小学已经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德育生活化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是当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过于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规范的讲解,而忽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种教学方式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德育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只是简单地讲解教材内容,而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单一的教学内容不仅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如果只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规范的讲解,学生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和发展。因此,为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摒弃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注重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陈旧
许多小学的德育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一些教师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单调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师素质不足
一些小学的德育教师素质不足,缺乏对德育教学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兴趣,也难以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和研究,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丰富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是提高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现代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和时事热点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礼仪等思想,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第二,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和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效果,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音频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例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利用网络资源,展示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思考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选取生活中的案例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此外,还可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有助于让教师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其重要作用。
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理解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专业素养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培养教师的师德师风,让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
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和实效性。采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模拟场景等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让实践活动更加科学和规范,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想提高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关键环节之一。评价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同时,评价目标还要具体、可操作,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第二,评价内容全面,包括学生的各个方面,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要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评价方法多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观察、作品评价、口头表达等。在多种评价方法中,教师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评价主体多元,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的参与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第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在反馈中,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反馈结果还可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改进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为此,必须在小学时期强化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学人员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措施,有效地提高小学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海.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教育,2021(29).
[2]丁琦.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07).
[3]薛陈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