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能力分析

2024-03-04张娟王添一毕娜冷冰刘英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学历辽宁省

张娟,王添一,毕娜*,冷冰,刘英

(1.辽宁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沈阳 110084;2.辽宁省易派环保职业培训学校,沈阳 110084)

结合2022 年辽宁省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两项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员能力、投融资能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成效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辽宁省环保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产业发展能力。

1 劳动生产率

调查显示,辽宁省环保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为86.46 万元。其中,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与咨询服务两个领域人均营业收入不足70 万元,大幅低于环保行业均值。辽宁省环保企业营业利润率均值为9.85%,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利润率仅为3.40%,环境监测与咨询服务利润率仅为4.08%。列入统计的各领域企业人均营收情况见图1。

图1 列入统计的各领域企业人均营收情况

2 创新能力

2.1 研发行为

调查显示,2022 年辽宁省环保企业研发经费共支出18.92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17%,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支出122.85 万元。与2021 年相比,2022 年相同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提高了20.28%[1]。被调查企业中研发人员共有8378 人,占从业总人数的15.97%。列入统计的各领域企业利润率情况见图2。

图2 列入统计的各领域企业利润率情况

2.2 技术进步效率

环保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有极高的依赖性,但与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相比还是存在差别的。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的产品多为有形产品,而环保企业由于其所属产业的特殊性,提供的产品有很大部分是环境服务、环保咨询培训等无形产品,这部分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相对较弱。虽然环保企业不是纯粹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高新技术对环保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022 年辽宁省环保企业专利授权总数为2587 项,其中,发明专利619 项,占比23.93%;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为1.68 项,其中发明专利0.40 项。被调查企业中有218 家企业拥有专利,其中148 家企业拥有1 项及以上发明专利。2022 年辽宁省5 家环保企业主持了标准制修订工作,12 家企业参与了标准制修订工作,共涉及56 项标准。根据统计,大多数企业仍然在进行初级重复生产,不注重技术创新。企业营收规模越大,研发投入越高,其专利授权数及发明专利授权数越高,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的数量也越高。

人均营业收入反映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调查数据显示,2022 年辽宁省人均营业收入为86.46 万元,低于2021 年全国人均营业收入118.9 万元[2]。

3 从业人员能力

3.1 人员数量

2022 年辽宁省环保企业从业人员共52 456 人,平均34 人/企业。其中,内资企业1520 家,从业人员51 154 人,平均33 人/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10 家,从业人员950 人,平均95 人/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0 家,从业人员352 人,平均35 人/企业。

3.2 岗位分布

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中,共有研发人员8378 人,管理人员7742 人,技术人员11 314 人,工人25 022 人,人员占比分别为15.97%、14.76%、21.57%、47.70%,研发、管理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2.30%。

3.3 学历与职称结构

被调查企业中研发人员共8378 人,占从业总人数的15.97%。研发人员中,博士学历109 人,占比为1.30%;硕士学历1493 人,占比为17.82%;本科学历5190 人,占比为61.95%;其他学历1586 人,占比为18.93%。

被调查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数为3027 人,中级技术职称人数为4645 人,初级技术职称人数为4224 人,在全部从业人员中占比分别为5.77%、8.86%、8.05%。

4 投融资行为

4.1 投资状况

2022 年被调查企业年投资总额为10.65 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1.13 亿元、大气污染防治2.16 亿元、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3.79 亿元、环境监测与咨询服务1.43 亿元。与2021 年[1]相比,2022 年相同样本企业的年投资额下降了66.09%。

4.2 融资状况

企业融资能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融资能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投融资方面,辽宁省环保产业资本市场尚未形成,资金渠道窄等因素极大限制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几年辽宁省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保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22 年辽宁省环保企业融资总额为63.35 亿元,其中,银行及信用社贷款额为62.96 亿元,企业债券融资额为0.30 亿元,私募股权融资额为0.06 亿元,财政拨款及政策性贷款额为0.03 亿元,分别占融资总额的99.38%、0.47%、0.10%、0.05%。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环保企业融资依然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

当前辽宁省环保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1)中小企业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资产,融资成本高。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无形资产占有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2)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发展规模还不能达到相关要求,不能参与发行债券与股票这种直接的社会融资。这些因素导致辽宁省环保产业融资压力巨大。根据数据统计,实现融资的企业仅占调查总量的10%,接近90%的企业没有融资,资金的短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辽宁省环保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与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能力指标的对比情况见下表[2]。

辽宁省与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能力指标对比情况

5 高校及科研院所情况

5.1 创新投入

5.1.1 人才结构

辽宁省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从事环保领域的人员共有5355 人,其中研发人员3392 人。从人才层次上看,顶尖人才148 人、杰出人才77 人、领军人才82 人;从学历上看,具有博士学历1408 人、硕士学历1527 人、本科学历3228 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1580 人、中级职称851 人、初级职称287 人。

5.1.2 研发投入

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环保研发经费投入约为22.82 亿元,其中,自有资金1.95 亿元、财政支持13.35 亿元、其他来源资金7.52 亿元。

5.2 创新产出

5.2.1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

辽宁省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环保新技术131 项,其中,自主研发96 项、国内合作35 项;新工艺8 项、新材料14 项、新装备5 项、新产品8 项。创新收入约为1.76 亿元。

5.2.2 专利及标准情况

2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持有环保类有效专利1849项,其中,发明专利854 项、实用新型995 项。共制定标准280 项,其中,国际标准3 项、国家标准147 项、地方标准41 项、其他标准89 项。

5.2.3 科技奖励

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获得环保类科研奖项7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奖项61 项、省部级科研奖项490 项、市级科研奖项181 项。

5.3 创新成效

5.3.1 研发机构建设情况

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有环保类重点实验室25 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2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 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1 个,其中,国家级创新中心1 个、省级创新中心19 个、校级创新中心1 个;工程研究中心18 个,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 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3 个、校级工程研究中心3 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 个,博士后工作站4 个。

5.3.2 创新服务载体建设情况

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有环保专业众创空间2 个,均由沈阳工大蓝金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办,其中,省级1 个、市级1 个。

5.3.3 产学研合作情况

26 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环保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共460 个,其中,大连理工大学259 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0 余项、渤海大学70 余项。

6 结语

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行业格局逐步优化,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充分有力的保障。不足的是,目前辽宁省环保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难与实际应用结合,创新成果无法得到有效推广。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学历辽宁省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知识无力感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