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理念的本科“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4-03-04李加林曹罗丹沈晴天徐文杰
李加林,应 超,曹罗丹,沈晴天 ,徐文杰
(1.宁波大学 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嘉善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嘉兴 314100;3.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学,浙江 宁波 315202)
一、引言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强调将思政渗透至课程,引导树立正确三观[1],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贯通思政工作体系和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因此,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重点和关键[3]。
成果导向教育(OBE)注重能力培养与提升[4],即回答:期望取得什么成果?为什么要取得成果?如何高效取得成果?如何评价成果?其先进教育模式引起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大学英语[5]、电力工程[6]、智能控制[7]课程。
“科研论文写作”是培养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大部分高等院校均有开设。该课程既涉及学术规范,又体现学术道德,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同时,能够运用于实践,提高钻研、探索和终身学习能力,“科研论文写作”蕴含丰富思政资源和教育功能。虽然已有学者在课程思政进行研究[8-9],但大多集中于现状和问题解决,很少设计课程思政融合。因此,亟须以科学教育理念为基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运用于教学。
二、课程思政融入“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科研论文写作”课程为核心选修课,34学时、2 学分,修读对象主要为大三学生。根据OBE 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找准思政元素与价值目标的有效结合点,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并融入教学。该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教师筛选思政知识点进行着重讲授,并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优化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思政元素与自身感悟结合,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达成全面协同育人。
(一)理论层面
“科研论文写作”包含大量思政元素和典型案例,如:利用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案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科研报国的理想信念;利用科学家刻苦钻研、艰苦奋斗案例,促使学生养成科学家精神;通过否定抄袭论文、一稿多投等行为,提高学生诚信水平和道德素养;在论文选题上,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等。在教授知识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从知识点发散到思政元素。部分课程思政元素如表1 所示。
表1 “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
(二)实践层面
在课程实践层面,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根据兴趣参与教师课题,并合作完成论文撰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论文写作基本过程及规范,也有利于实践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碰撞(表2)。同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达成知识育人、理念育人、以德育人。
表2 实践过程中思政元素挖掘
三、基于OBE 理念的“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OBE 理念将教学划分为五个步骤,包括依据目标成果确定课程目标、基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依据课程体系设定要求、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果评价、明确更高层次目标。基于以上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将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结合,达成全程育人。
(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目标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首先,制定以学生为目标,将育人理念体现于培养目标;其次,以成果导向反向设计,支撑人才培养。同时以教学大纲为抓手,将思政贯穿教学阶段,以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建立“知识—能力—思维”三位一体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首先,系统介绍研究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使学生能选择合适方法开展研究。其次,重点阐述文献综述、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化表达,使学生具有完成论文的能力。再次,论文写作需要技术与工具支撑,因此握技术与工具也是必要要求。
2.能力目标。论文写作具有实践与理论融合特点,应以实践和理论作为观测点,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设定能力目标,包括文献检索能力、材料甄别能力、阅读与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专业研究能力。
3.思维目标(思政目标)。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是将思政目标贯穿“科研论文写作”全过程。梳理后将思政培养目标划分为指导思想、人文素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建课程目标中的思政元素体系(见表3)。
表3 课程目标中的思政元素体系
(二)基于OBE 理念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作为学科专业的内容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10]。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安排等。将“科研论文写作”课程设计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阶段(图1)。以目标作为顶层设计起点,在分析阶段依据思政目标、专业目标和培养方案目标确定课程目标;在设计、开发阶段,重组、优化和拓展教学内容;在实施阶段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和实践与理论混合的教学形式,开展多元化思政教学;在评估阶段,开展“知识—能力—思维(思政)”三位一体评价、多元主体评价和过程与终结性评价。同时,根据评价反馈持续改进以实现课程教学体系闭环。
图1 “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体系
(三)优化重组以OBE 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
目标成果必须以相应教学内容支撑,因此在“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目标,重新建构课程教学内容,以论文撰写程序为教学主线和以“爱自己—爱专业—爱学校—爱祖国”为德行教育主线编排教学内容。经过参考文献和案例研究,深挖课程思政教育切入点,归纳、总结、凝练、形成思政素质培养体系:一是时代责任感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以及社会服务意识;二是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职业责任观,加强个人修养,塑造良好道德品质;三是诚信培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提高学术诚信;四是科学家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科研报国的高尚品德。思政元素要与教学知识点逐一对接,通过递进式思政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达成教育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总目标。
(四)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学习成果是OBE 理念导向,教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关键,与学习成果密切相关。在课堂上,通过宣讲形式开展思政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仅停留在表面,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造成深层次影响。因此,需要改革传统教学形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包括理论与实践混合教学形式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
1.理论与实践混合教学形式。“科研论文写作”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特点,混合教学形式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在理论教学上,将传统讲授方法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论文和项目案例调整教学重心和强化学生写作能力。此外,根据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开展模块化教学,并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主动进行探索学习。
在实践教学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兴趣和时事热点为选题,完成相关小论文撰写任务,将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带入课堂,培养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具体教学过程如图2 所示。
图2 “科研论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过程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相继开展在线课程,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加深和拓展知识面。因此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课件、教学课程视频、参考资料、实践任务指导书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上形成以资源为核心的学习交流活动。课前利用平台上的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并思考,在课中根据教师所讲发起讨论,在课后提交作业、完成教师考核;而教师也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备课、引导、考评。在线下课堂中,教师根据线上预习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进行不同程度的知识延伸,促进学生成长。课程团队之间也要实现共同备课,一起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更加符合课程目标的育人体系。
3.期末课堂讲座教学形式。知识经过内化总结后,更容易吸收并形成知识体系,因此如果能把思政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中复习,会有更佳的育人效果。学生往往崇拜名校教授,如果期末能邀请名校教授通过讲座形式引导学生,课程思政会更加深入学生头脑。同时也能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深化“科研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
(五)优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
传统课程考核评价以教师为中心,利用学生出勤状况、作业完成程度和期末大论文评价学生,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以及合作和学习能力。在OBE 理念下,将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聚焦于学生学习成果,更多关注情感参与、学习方式、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思维(思政)的掌握情况。因此“科研论文写作”课程在每个维度评价中采取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以及理论和实践考核结合的评价方式(图3),由教师、学生、学习平台多方进行考核。同时强化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将各维度思政考核凸显于评价体系中,提高思政教育的考核权重,做到专业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
图3 “科研论文写作”课程评价体系及其权重
(六)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完善教学过程
根据OBE 理念在教学评价结果反馈基础上,明确更高层次目标成果,引领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阶段性访谈学生、借助问卷开展调查或通过活动得到教学效果反馈,从而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是否具有前瞻性,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合适,都需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来修订和完善,最终到达更高层次。
四、结语
“科研论文写作”作为培养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思政资源丰富特点,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深挖思政元素,以专业教学为依托,融入科学家精神、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制定符合培养要求的课程目标,构建科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等多种形式,利用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评价,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当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思政元素挖掘与深入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间合作,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完美融合专业与思政课程,达成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