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人发展的“新中文”专业人才结构模型及课程体系建构
2024-03-04胡泽球聂仁发李晓琴
胡泽球,聂仁发,李晓琴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由美国学者 Spady W.D.提出的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教改理念。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将OBE 理念运用于专业认证、课程建设的教改创新方面,运用该理念对国内高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改革创新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国内高校的中文专业素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等学科优势,但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仍存在以下显著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相对薄弱,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明确,毕业要求描述层次模糊、不够细致;二是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因袭传统教学理念较多,创新力度不足,教学实践平台较为缺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缺乏长效的考核机制支撑保障,第三方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很难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的有效闭环。本课题以OBE 理念为宗旨,着重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层面梳理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新文科”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构建基于全人发展的“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模型,并以宁波大学2023 版中文专业培养方案为例,探索体系完备、层级分明、全面支撑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新中文”课程体系。
一、“新中文”人才目标描述过于笼统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党的教育事业的根本性问题[1]。在人才培养上,OBE 理念要求首先“明确地聚焦于最终有意义的结果”,并以学习结果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强调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2]。作为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新时代的中文专业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家张楚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弄明白人是什么,肯定弄不明白教育是什么。”[3]因此,首先要基于OBE 理念来明确描述“中文‘人’”才各项基本素质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厘清新时代中文人才作为完整的“人”应具备哪些基本而专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性、跨学科性和层级性。
2020 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传统人文科学相关专业应致力于培养既坚持固本正源,又能精于求变,既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力量,又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传承人文精神、引领社会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从精神层面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新时代应用型文科人才。
“大学培养的人文应用型人才是融人文性与应用性于一身的人才,是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过一定的工作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从而造福于社会的人才”[4]。也就是说,新时代的文科人才,既能在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传播人文精神、引领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卓越的实践能力,还能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精神层面的改造和引领的使命。有学者认为,“新文科”理念下的中文学科的卓越人才总体须具备五种特质:浓厚的家国情怀,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基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创新思维,跨学科视野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复合视野,出色的中文写作能力[5]。上述对新时代中文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定位还停留在笼统描述层面,流露出明显的经验主义及功利化倾向,本研究认为应基于全人发展理念来建构更为清晰精准的“新中文”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结构,更有利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完善。
二、基于全人发展的“新中文”人才模型建构
全人发展理念认为,只有从“培养完整的人”的角度来认知教育对象,才能准确地把握人才标准的基本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大脑有四个最基本的功能,人的大脑存在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功能系统,即意、情、知、行[6]。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都是由这四大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的结果。“意”是指自我意识和意志活动,包括自我发展能力和信念价值观系统。“情”是指情绪、情感活动。“知”是指认知活动,包括认知能力和知识系统。“行”是指身体行为活动,表现为社会实践能力和习惯养成系统。具体而言,“意”是解决人的价值观即信念问题,即提供“为何做”的深厚内驱力;“情”是解决人的情绪、情感、意愿等问题,即生发“我想做”的欲望;“知”是解决知识问题,即明白“做什么”;“行”是解决技巧问题,即懂得“如何做”。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只有在意、情、知、行四个方面发展齐备,才能成为一个健康全面发展且具备良好行为能力的人才。
从人的大脑的意、情、知、行四项基本功能维度确立对“完整的人”的理解,有助于厘清人才标准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精准把握人才标准的结构特质。在这四个要素之中,由于情绪和情感活动是最易感知最易表现的活动,人们往往较容易把握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价值目标”是意识层面的最高指挥中心,它决定了人们行为活动的根本动力,它由过去人生经验的总和构成,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需要通过人生体验持续内省和后天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为深刻更有价值更趋向精神化的人生信念。一个人的“价值目标”一旦确立,就等同于拥有了明确且稳定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内在驱动力。同理,一个人的“价值目标”转变,即思维观念的转变就会带来行为习惯的转变,由此带来人生的转变。“知识”是一个人精深于某领域的专业认知和经验,它由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得来;“技巧”是一个人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做某事的技能和方法,助力更加高效地实现目标。如果一个人大脑层面的意、情、知、行四要素都已齐备,既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做,也懂得做什么、如何做,那么他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成功。
全人发展教育理念要求把“人才”看成活生生的立体的“完整的人”,从“人”的角度出发认知专业人才必须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满足某些特定要求。知识是根本,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无法提高能力和素质,知识积蓄涵养、生成能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知识唯有外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主体方能具备人才的才能。素质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精神媒介和根本动力,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才自身的素质,汲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依赖于人才多方面素质。
根据以上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前述“新文科”背景下新时代中文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描述,新时代的中文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需具备以下特质。一是跨学科知识结构:以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二是四大核心能力:卓越的汉语言(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语言文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三是两大核心素质: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可以将以上“中文人才”应具备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四大核心能力、两大核心素质的人才结构模型画个像,如图1 所示。
图1 新时代中文人才结构模型
该人才结构模型凸显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多元性、跨学科性和层级性。两大核心素质即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这是中文人才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格局,是中文人才顶天立地的动力源泉,也是中文人才能够坚持精神独立自由,担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精神改造和引领使命的信念保障。四大核心能力包括语言(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分析能力、语言文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这是新时代中文人才安身立命、服务社会、长效发展、报效祖国的能力保障,它如同一个人的双手双腿,拥有了这四项基本能力,中文人才就能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在某个社会领域独当一面,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行走天下。跨学科知识体系是指中文人才除了拥有扎实完备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体系之外,还需兼备信息科技、历史学、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艺术学、社会学、哲学等跨学科领域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方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市场需求,凸显德才兼备、跨界融合、一专多能的新文科人才时代特色。
三、按照人才结构模型精准描述毕业要求具体内涵
基于OBE 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体现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特征,合理分解且精准描述毕业要求,从而体现专业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导向作用。毕业要求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应掌握知识、具备能力和素质的基本描述。“新文科”背景下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强化毕业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毕业要求需要支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结构模型的全面达成,并注重目标设计的多元性与层级性。
宁波大学中文专业2023 版培养方案将本专业毕业要求清晰表述为知识结构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三大层次、六个方面、12 项子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层次要求,毕业要求分别被描述为博学多识、专业扎实、精思善研、传承人文、素养深厚、崇业尚德六个方面。“博学多识”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应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信息技术处理等方面的跨学科知识,以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和跨文化交际要求;“专业扎实”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应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与本专业相近相关的跨专业知识,为毕业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奠定知识基础;“精思善研”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本专业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其他适应社会的各项能力;“传承人文”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分析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素养深厚”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和人文传承理想信念;“崇业尚德”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所具有的深厚家国情怀和高尚道德情操。三大层次、六个方面、12 项子目标的毕业要求全面支撑本专业两大核心素质、四项核心能力、本专业+跨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多元性和阶梯分层特征,有利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精准聚焦。
四、建构“三平台+两模块”综合型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按照OBE 教学理念中“逆向设计原则”把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落实到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中。“一场以新科技新技术为导向、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人才产出为导向、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改革显得格外紧迫[7]。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专业建设管理者应先清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每一门课程的关联度矩阵,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建构起精准聚焦、体系完备、层级分明、全面支撑的课程体系。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正是在精准聚焦“两大核心素质、四项核心能力、本专业+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新中文人才结构模型和三大层次、六个方面、12 项子目标的毕业要求描述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成“理论(专业与跨专业)+实践+综合素质拓展”的综合型课程体系,力争凸显人才培养“德才兼备”“跨界融合”“一专多能”的时代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结构模式,由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文史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课程三个层次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专业教育课平台上安排文学研究和汉语研究两个模块,体现跨专业融合性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特点,全面支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德才兼备、跨界融合、一专多能的新时代复合型中文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凸显出跨专业融合性和理论实践素质并重的特点。文史大类学科基础平台中的跨专业课程为21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中的跨专业课程为4 学分,全校任意选修中还有4 学分为跨专业课程,跨专业课程合计27 学分,学分占比达17.5%,比上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跨专业课程比例提高10%,更加凸显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跨界融合”特征。实践类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合计37学分,学分占比达24%,比上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类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比例提高8%。
为突破专业局限,体现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融合交叉特色,为学生专门开设了传播学、广告学、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逻辑学、教育学等跨专业课程。同时,为强化学生新媒体方面的创新创意能力,开设了创意写作、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文素质拓展等前沿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全面了解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各项指标点的支撑情况,我们根据课程体系矩阵图梳理支撑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各项指标点的课程门数,以便清晰全面地论证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支撑关联。
课程体系中共有111 门课程支撑培养目标中的“四项核心能力”,共有80 门课程支撑培养目标中的“本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共有74 门课程支撑“两大核心素质”,这说明课程体系能够全面支撑起图1 所示新时代中文人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人才结构标准;毕业要求中的“传承人文”这个一级指标点,支撑课程数量最多,有63 门。如前所述,“传承人文”包含的毕业要求主要是指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所具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分析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具备这三大核心能力是新时代中文人才安身立命、服务社会、长效发展、报效祖国的能力保障。这说明本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有强大的课程支撑,凸显了新文科背景下文科人才在“传承人文精神、引领社会文化”方面的时代特色。
“素养深厚”“专业扎实”这两个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点的支撑课程数量也比较多,分别有47 门和49 门,这说明本专业在培养学生卓越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方面有较强大的课程支撑。“崇业尚德”“博学多识”这两个毕业要求的一级指标点也分别有27 门和31 门课程支撑,这说明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跨学科知识融合素养方面极为非常重视,彰显本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德才兼备”“跨界融合”“一专多能”的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