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2024-03-04陆非童梅阳倩妮佳奕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淅川县高质量发展

陆非 童梅 阳倩妮 佳奕

摘要:为探索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路径,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通过在全县范围内选取3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分析示范村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全县层面提出“双核两带,四区多点”的县域乡村振兴空间格局,将全县划分为香九厚片区、县城带动区、荆寺西片区和环库发展区四大片区,进而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人才建设5个方面提出具体思路,为库区及移民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靠范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划;高质量发展;丹江口水库库区;淅川县

中图法分类号:D63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4.02.011

文章编号:1006-0081(2024)02-0064-06

0 引 言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淅川县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丹江口库区移民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针对库区的研究多针对后续帮扶政策研究和落实、移民生产生活状况评估,部分研究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出发,提出生产安置、搬迁安置、后续发展等方面的措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分学者關注到规划滞后是制约库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规划层次、内容和主体等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提出长期工程效益分享+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后期扶持的新时代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创新。部分学者将产业发展作为移民安置规划的内容,将移民安置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水库移民安置需求,或从移民安置前期规划、产业发展创新、移民增收渠道、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水库移民后续发展的思路。部分学者以三峡和丹江口水库为例,关注了库区整体发展环境对移民安稳致富的影响,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提出对策。然而,以库区乡村为对象,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实践、探索库区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大县,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搬迁移民共16.79万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影响区,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淅川县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探索库区县域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按照“自然禀赋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村庄布局合理、建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乡风淳朴、村庄整洁、村班子战斗力强”的标准,在全县15个乡镇精心选育38个类型多样、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优先规划布局,在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呈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特色,逐步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线成片、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本文以河南省淅川县为研究对象,介绍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单元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经验。

1 规划概况及现状问题

1.1 规划概况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与陕西省、湖北省相邻,属西北突起向东南展开的马蹄状地形,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县域面积2 820 km,辖17个乡镇(街道)、469个行政村(社区),2020年底总人口72.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7.86万人。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县丹江口水库管理范围面积501.78 km,保护范围面积205.11 km。

38个示范村涉及15个乡镇,分别为九重镇7个村(邹庄村、张河村、唐王桥村、桦栎扒村、陶岔村、武店村、张家村);香花镇2个村(柴沟村、何家沟村);厚坡镇4个村(饶西村、陈庄村、马王港村、柴沟村);金河镇3个村(彪池村、蒿坪村、袁家村);上集镇4个村(关帝村、草庙沟村、板桥村、张营村);老城镇4个村(冢子坪村、岵山村、官福山村、险峰村);毛堂乡2个村(银杏树沟村、店子街村);荆紫关镇1个村(庙岭村);寺湾镇1个村(黄楝树村);西簧乡1个村(卧龙岗村);马蹬镇1个村(苏庄村);大石桥乡1个村(郭家渠村);滔河乡2个村(朱山村、周营村);盛湾镇1个村(瓦房村);仓房镇4个村(刘裴村、磨沟村、仓房村、侯家坡村)。

38个示范村中,原贫困村有19个,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有35个(初期工程移民村34个、大坝加高工程移民村20个),共辖377个村民小组,村域土地面积1.993万hm(29.90万亩),总人口13 761户54 929人。根据淅川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地形地貌特点,将38个示范村所在片区划分为荆寺西片区、县城带动区、环库发展区和香九厚片区(图1)。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38个示范村现状进行分析。

1.2 现状问题

1.2.1 乡村产业方面

(1)产业发展缺乏定位引领。部分示范村对于自身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清,对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挖掘不足,频繁调整种植品种,缺乏长远目标指引,主导产业没有经年坚持,难以形成“久久为功”的效果。

(2)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示范村普遍面临发展资金缺乏、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和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许多示范村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田间道路不完善、灌溉及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3)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目前以农为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全县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山区乡村发展情况不如县城周边和南部香九厚平原地区乡村,边远山区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4)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示范村主要集体收入来源是资产出租,缺少经营性收入,38个示范村中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有28个,大部分收入来源为固定资产出租受益,对上级政府的投入依赖度较高,资产运营效果一般,部分投资存在闲置、浪费情况。

(5)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弱。县级公用品牌“淅有山川”产品有限,对于淅川本地优势资源挖掘利用不足,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品牌附加值不高;其他农产品品牌如“仁和康源”“榴博士”等规模较小,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6)尚未形成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获取收益,大部分示范村没有建立与村民的利益共享机制;部分农业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佳,土地流转经营规模不高,村民对于产业发展的参与度有限。

1.2.2 乡村建设方面

(1)基础设施有待提升。部分示范村存在道路设施欠缺、村庄亮化不足、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损坏的问题,如老城镇3个村对外路路况差,仓房镇4个村高泉引水矿物质含量高、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量不足,蒿坪、朱山、周营等3个村缺少排水管网,许多村天然气管网入户但使用率极低等。

(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人口较多的示范村缺少养老服务设施和快递点,许多居住人口较多的分散自然村落缺少文化活动场地与设施,如侯家坡村小学现有一栋教学楼是危房,亟需改造,邹庄、陶岔等能辐射周边的示范村需要增设幸福院。

(3)人居环境普遍存在短板。生活垃圾方面,部分村垃圾桶与收集设施需要增设或升级替换;生活污水方面,部分示范村全村或部分自然村需要增设或修缮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比如蒿坪、袁家、关帝、侯家坡等9个村;厕所革命方面,大部分示范村已全面完成旱改水,部分村尚未完成或供水配套有待提升,比如仓房村,一些村现状暂无公共厕所,比如张河、唐王桥等8个村;村容村貌方面,大部分示范村风貌较为杂乱、缺少特色,亟需提升。

1.2.3 乡风文明方面

由于村庄普遍存在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较高,留村人口以老弱妇孺为主的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宣传教育方面,部分示范村存在宣传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活动形式、覆盖面不足的情况;在文明创建方面,大部分乡镇都存在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制度建设方面,部分示范村在乡规民约、制度规范等方面仍不健全,难以形成规范性的样板。

1.2.4 乡村治理方面

部分示范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带头人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党组织管理松散;由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部分示范村的治理主体缺失,留村人口的能力不足,村庄缺少服务性、公益性的农村社会组织;部分示范村存在决策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村民对决策过程参与度不足,参与机制和民主决策仍不充分。

1.2.5 乡村人才方面

通过现场调研,38个示范村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的50%,“空心化”趋势凸显,劳动力素质有待提升。留村人口以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为主,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外出人口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留守老人比例高于留守儿童。村庄劳动力以传统种植、养殖、林果业为主,农业技术欠缺,部分依托县城和周边城镇从事服务业和加工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高。

2 规划思路

2.1 规划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淅川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文件精神,淅川县38个示范村乡村振兴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乡村建设规划、乡风文明建设、社会治理规划及人才建设规划等5个部分内容。

(1)产业发展规划。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立足示范村的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贯穿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型产业链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落实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培育淅川特色生态产业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及影响力。

(2)乡村建设规划。以生态为本,把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结合起来,按照“不搞大开发、不大拆大建”的原则,查漏补缺、提质增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村庄空间集约化以及村庄建设差异化发展,增强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3)乡风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把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起来,从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开展文化宣传活动3个方面,重塑乡愁的力量,打造文化名片。

(4)社会治理规划。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形成共建共享新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5)人才建设规划。着眼于重构乡村建设主体,分析研究示范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依据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四大板块对人才的需求,培育生产经营、二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科技人才等五大类型人才,增强乡村发展动能。

2.2 规划结构

规划结合《淅川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5年)》《淅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15—2030)》和《淅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初步方案)》等规划要求,考虑到淅川县的近期发展重点,将示范村空间结构细化为“双核两带,四区多点”的空间格局(图2)。

(1)双核:指上集镇关帝-草庙沟城郊农业副中心和九重镇邹庄村红色旅游副中心,是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样板点。

(2)两带:指环丹江口水库发展带和高速沿线城镇发展带。环丹江口水库发展带充分发挥丹江沿线旅游、文化等资源的效力,结合两线(X011和库岸线)建设,带动沿线城镇发展,未来能够成长为县域最具活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带。高速沿线城镇发展带是4条高速线路形成的贯穿淅川西北及东南城镇发展轴,是淅川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轴。

(3)四区:指沿着西北—东南城镇空间发展轴划分的区域。在示范村自身资源禀赋和所在乡镇功能定位基础上形成的四大片区,将38个村划分为香九厚片区(九重、香花、厚坡)、县城带动区(金河、上集、老城、毛堂)、荆寺西片区(荆紫关、寺湾、西簧)和环库发展区(马蹬、大石桥、滔河、盛湾、仓房)等4个区域。

(4)多点:指38个示范村。

根据全县总体布局,将四大功能片区的定位确定如下。

(1)香九厚片区。片区西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生态地位突出、农业基础条件良好。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抓手,以打响丹江湖旅游金字招牌为重点,打造集高效种植业、高效养殖业、特色乡村旅游业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高效农业和乡村农旅融合示范片区。规划定位: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环丹江旅游带核心区、全县乡村振兴先行区。

(2)县城带动区。县城带动区位于县城周边,受县城带动作用明显,休闲农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做强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县域范围内集生态文化、休闲体验、农业科技、高端服务等复合功能的县城带动区。规划定位:休闲农业集聚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融合地。

(3)荆寺西片区。位于县域北部,是县域“荆寺西”发展组团,拥有荆紫关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林果业、中药材产业基础良好。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和历史文化资源,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区内特色林果业、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片区。规划定位:林果业、中药材生产基地,安居乐业新农人,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村。

(4)环库发展区。环库发展区位于县域中部、丹江口水库沿岸,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强化片区生态涵养功能,筑牢丹江口水库的绿色防护带,以环库生态旅游为重点,以特色林果业和绿色加工业为支撑,构建环库绿色经济体系,打造环库绿色经济示范区。规划定位:生态经济新高地、产村融合新样板、特色文旅示范地。

2.3 规划措施

2.3.1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村产业振兴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贯穿一、二、三产业的生态型产业链条,打造淅川特色生态产业品牌,提升淅川产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力,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新产业、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品牌建设等具体措施(图3)。

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包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两部分,按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要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打造稳定可靠的高产高效农业基地。

特色农业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依托示范村优势特色农业基础,将示范村打造成为优质、特色、精品、有机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农业项目包含生态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两类。

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效益的重要内容,规划加快在农业生产集中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促进以林果、蔬菜、中药材等为重点的鲜活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包括农产品加工、手工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三类。

乡村休闲旅游是示范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已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为此规划了“农事+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3种模式。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三类。根据示范村现状条件,发展乡村新产业,拓展示范村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村民收入,包括光伏产业和物业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保护村庄环境、提升乡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湿地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两类。

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包括农业品牌创建,推广宣传现有区域公用品牌和建立完善新的农业品牌。

2.3.2 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保证。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融合山水田园”本底,以基础设施强根基、公共服务设施强保障、人居环境强增效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上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治提升人居环境,重塑乡村风貌特色,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示范村,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供电设施、网络设施、防灾设施和燃气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物流服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包括环卫工程、污水处理、景观环境、建筑风貌。

2.3.3 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巩固农村主流思想阵地;加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阵地;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争创“三面红旗”、“五星”支部等文化宣传活动,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示范村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具体措施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供给和文化宣传活动。如针对留村人口以老弱妇孺为主的情况,规划提出可以运用新媒体手段激活农家书屋、村史馆等资源,深入挖掘鄉村民宿文化、节日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

2.3.4 社會治理规划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夯实基层党组织“地基”;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完善村民自治,促进乡村治理有力;强化法治建设,以法律规则约束主体行为,保障乡村治理有序;提升德治水平,以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乡村治理有魂。

具体措施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自治、加强法制建设、提升德治水平和平安乡村建设。如对村干部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其政策理论水平,做到“政治强”;提升农业科技与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做到“业务精”;同时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2.3.5 人才建设规划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准对接示范村发展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一批能够带头富农兴农、懂生产经营、管理乡村建设的村级适用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促进示范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和联动外部人才。如吸引外来人才可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抓好“招才引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同时吸引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新创业,让人才和资本要素在农村广阔天地发挥作用。

3 结 语

“十四五”时期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部分库区还存在经济发展速度过缓、移民发展诉求强烈的问题。本文以丹江口库区移民县为例,以实现库区移民村乡村振兴为目标,对库区县域层面乡村振兴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因乡村振兴规划涉及内容较多,县域层面乡村发展存在问题复杂,并未就具体措施进行深入讨论,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补足。

参考文献:

[1] 尹忠武,杨荣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续发展帮扶研究——结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践探讨[J].人民长江,2019,50(4):212-216.

[2] 袁媛,李鹤,刘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饮水安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7):10-12,21.

[3] 胡君杰,朱宏宇,何仕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J].云南水力发电,2020,36(8):26-29.

[4] 刘胜.丹江口库区移民后续技能培训建议与思考[J].中国水利,2020(17):63-64.

[5] 陆非,郭伟鹏,胡涛.水利工程城镇迁建规划创新性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9):5-8,29.

[6] 汪奎,席景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点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2(11):87-89,116.

[7] 谢宇鹏,郭立明,白宇恒,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2(4):94-96

[8] 水利部关于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9(3):1-4.

[9] 陆非.水利水电工程库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路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12):18-23.

[10] 康敏.新时代大型水利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模式[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100-104.

[11] 蒋建东.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体系探讨[J].人民长江,2022,53(7):232-236.

[12] 王秋儒,谢骠仕,汤煜.乡村振兴背景下水库移民后续发展思路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23,42(2):58-60.

[13] 瞿志斌,王浠浠,李晖,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方式[J].江苏水利,2022(8):13-15.

[14] 潘惠,杨荣华,潘菲菲,等.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思路与对策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23,44(6):124-129.

[15] 逄智堂,谭振江,岳朝俊.丹江口水库移民规划与实践[J].水利水电快报,2023,44(5):112-116.

[1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淅川县示范村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5年)[R].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2022.

(编辑:李 晗)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LU Fei,TONG Mei,YANG Qianni,TU Jiayi

(Changjiang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unty level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taking Xichuan County,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selecting 38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n the whole county,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demonstration villages,and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we propos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whole county level of "two cores,two belts,four districts and multiple points",and divided the whole county into four major areas,namely,Xiangjiuhou District,county-driven districts,Jingsi West District and Huanku Development Zone,and then the specific idea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rural construction,rural civilization,social governance and talent construction,providing a reliable mode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immigrant villages.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high-quality development;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Xichuan County

猜你喜欢

淅川县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办理汇民意——河南省淅川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