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2024-03-02王鹏飞

党员生活·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遗留问题普法精准

王鹏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抓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历史遗留问题普遍时间跨度长、牵扯范围广、处理难度大,成为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要想解决,必须立足城市发展定位,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实事求是、多措并举,把诉求清单、问题清单变成了满意清单、实绩清单。

用心攻坚克难,主动扛牢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担当。只有敢于向困难叫板、向问题亮剑,才能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当下、化解在当前。攻坚要有决心。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要拿出“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坚定信心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决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攻坚要有恒心。历史遗留问题经过时间沉淀、各种因素交织,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始终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保持历史耐心、树立长远眼光,推动遗留问题妥善化解。要攻坚有细心。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化解难度大,直接原因在于在时间的沉淀下群众利益交织,这要求我们细心细致梳理好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化解信访积案上,全面推行“浦江经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

用力组织推进,持续铆足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干劲。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始终抱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注重方式方法,科学研判、精准发力。扎根一线用实劲。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历史脉络,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讲究方法用巧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破除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带着解决事情、取得成效的目的谋划思路、创新方法。尤其是当前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加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会用全新的方式处理矛盾问题。

用情化解矛盾,切实减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阻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尽心竭力办好每件事。要有热情。我们常思责任使命,深怀感恩之心,以反哺之情关爱群众、以火热之心对待工作、以赤子之情服务发展,把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把为民谋福作为回报组织、社会的责任。要有激情。激情不是兴之所至、心血来潮,而是来源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始终保持执着干事创业精气神,在前行中有担当、挑重担,以开拓进取的工作状态、一往无前的创业激情开创工作新局面。

用法规范行为,全力规避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干部能力有高低,但在遵纪守法上必须过硬,这个不能有差别。”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利益诉求交织,更需要以法治方式来协调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学法。尊法学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持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自觉以法治思维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在政府决策中用法。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遵守工作程序,重大事项的决策、行政许可、执法办案、项目审批等,都必须按照程序進行。在服务对象中普法。聚焦普法受众细分,建立“精准化”普法模式,分层级分类别精准划定普法对象,普法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根据遗留问题中群众诉求,精细化精准化制定“普法菜单”,开展“滴灌式”宣传,党员干部化身走街串户、村口树下“普法员”,用“身边事”讲“身边法”,面对面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教育,减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阻力。

(作者系襄阳市樊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猜你喜欢

遗留问题普法精准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探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公公正正解决闽浙赣省委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深远
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信访遗留问题分析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