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
2024-03-02王尚坤
王尚坤
妙笔生花、乐观豪放、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些都是后人对李白诗歌的赞誉,也是我喜欢李白诗歌的原因之一。我时常沉浸在李白笔下的山水风景中。这不,借暑假父亲去安徽宣城出差的机会,我踏上了寻找李白足跡之旅。
宣城是敬亭山的所在地,李白曾七次登临,在这里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敬亭山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但拔地而起,60余座山头如百鸟朝凤般簇拥在一峰周围。矫首遐观,满目苍翠,云雾缭绕;凝神细视,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渲染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意境。
山峦绵延、水光潋滟、山花绚烂、流云悠闲,这充满诗意的敬亭山,就像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李白,那时的他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或是“感慨天门山,抒情峨眉月”的游客。在游山玩水、走亲访友中,李白度过了最为惬意的青年时光。
敬亭山上的亭台楼阁、摩崖石刻因风吹日晒,更因兵燹之祸而毁坏,幸存的建筑寥寥,山山水水中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如同中年时的李白,看不惯朝廷中那些谄媚的小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腐败的黑暗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歌的主题也越发厚重,真是“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穿过门坊,但见仰望青天、仙袂飘摇的李白塑像静立在昭亭湖畔。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兜兜转转中,登临太白独坐楼。回忆老年时期的李白,隐居庐山,不问世事,却因曾被犯上作乱的永王李璘招为幕僚一事受到牵连被流放。后虽得赦免,但李白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一想到此,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站在敬亭山顶,极目远眺,南漪湖烟波浩渺,水阳江蜿蜒曲折,恰如历史的波涛,滚滚而逝。
走访敬亭山,我的脑海里始终都有李白的影子,其一生的遭际无不影响着他的诗风,无不影响着他处世的态度,就像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敬亭山,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所在一样。
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
【陕西西安市滨河学校】
◆点评
习作最大的特点是把游览敬亭山和回顾李白的人生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欣赏了山水风景,增添了习作的美感;另一方面,李白的人生经历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增加了习作的厚重感。全文语言典雅,让人阅读之余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