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2024-03-01景亚军
景亚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应用的价值和必要性.考慮到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征及学科教学注重实践探究的特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来提升教学效率,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重点关注的教研问题.本文先简要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立足教学实际对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探讨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已成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学科教学提质增效的必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仅局限于教学资料的呈现,未能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建构工具,导致其教学优势和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效果不够明显.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对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这对于学科教学的提质增效及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1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有助于教学容量的扩充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可为多样化数字资源的引入提供载体和技术支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快速检索与课程主题或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依托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中创设出虚拟化的教学情境和实验情境,以此打破时空因素和物质条件因素对课程教学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其接触更多的学习内容.可见,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使教学容量得到扩大.
1.2 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讲解
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受心智发育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事物的认知更依赖于直观感受,因此传统以图文描述和语言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依托信息技术,可对抽象信息进行直观化、动态化的呈现,使其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运用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有助于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丰富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作为支撑.然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论知识讲解上,以至于学生缺少实验操作的机会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与学习乐趣,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性.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知识呈现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够进行教学情境和虚拟学习空间的创设,显著提升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
2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依托信息技术,助力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前掌握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以此缩减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具备更高的学习效率.通过上述途径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程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可结合课程主题及大纲目标制作包含“学习导案”“基础知识讲解”“典型习题训练”“学习反思”等内容的微课资源,并要求学生结合该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在微课资源的引导下,学生首先会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划分”“噪声的控制”等知识点的学习.然后,通过回忆生活经历、网上搜索等方法,了解“生活中的噪音现象”“生活中防控噪音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生活元素强化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在线上教学平台分享自己收集的趣味资料并围绕课程主题或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微课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驱动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在课堂教学前便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性知识点.这样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只需利用少量时间检验预习效果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查缺补漏,便可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腾出更多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深层化的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2.2 依托信息技术,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质量是影响学科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思维固化、教学素材匮乏是影响初中物理教师备课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大幅度提升备课质量,从而促进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课程教学为例.在备课阶段,教师首先可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第一课件网”“中学课件网”等网站,下载、观看名校名师针对本节课设计的优秀教案或录制的教学视频.从上述优质备课资源中汲取课程设计灵感,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提高备课质量.随后,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和教学需求,在互联网中搜索课程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如,与“光”有关的科学故事、体现“光传播特性”的生活现象、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趣味实验等,以此充实课程内容,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资源支撑.最后,可利用“备课神器”“云备课”等备课APP,进行教学PPT、教学微动画、微课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课件的制作,借助数字化教学课件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3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兴趣是初中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与探究的重要驱动力,当学生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其思维活跃度会显著提升,使得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记忆力得到明显的增强.可见,信息化教学视域下,以学生兴趣特征为导向,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趣味课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例如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生活中的透镜”课程教学为例.在导课阶段,教师可先利用电教设备播放一段有关“相机拍照”的微视频,并结合视频内容提出“相机是如何将巨大的景物缩小并清晰地呈现在相片上的”教学问题.面对该问题,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纷纷踊跃表达自己的猜测和观点,使得课堂上形成了浓郁的思辨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Flash资源中开展“拆解照相机”这一游戏化教学活动,依托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动态演示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了解“透镜的功能”“照相机中的透镜”“照相机成像原理”等知识,使其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述教学过程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微视频展示、Flash资源运用及游戏化教学,实现了趣味课堂的构建,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4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从以往学科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受设备和环境、实验安全性、课时安排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难以开展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往往会通过播放实验演示视频方式来完成实验教学,使得学生鲜有亲手操作实验的机会,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虚拟化的实验空间,以此消除实验教学的限制因素,实现实验教学的优化创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 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程教学为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安装有电路设计软件Multisim的平板电脑.然后,让各小组通过内部讨论针对“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假设,并在Multisim软件提供的虚拟实验平台中,自主设计、操作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在Multisim软件中,不仅包含了电学实验需要的各类实验器材,还具备虚拟实验、电路状态可视化呈现、实验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学生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快速完成电路组装、电路运行状况查看、电路调整、实验数据分析等工作.
上述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可消除设备和环境因素对实验教学的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虚拟化的实验情境不存在安全风险,学生可大胆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此外,依托软件的丰富功能,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和数据处理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2.5 依托信息技术,强化知识讲解
物理学科包含很多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类知识往往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是课程学习的难点.而信息化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在信息呈现方面的优势,对这类知识进行具象化、动态化的描述和展示,使其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此提高此类知识的讲解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课程教学为例.滑轮组的受力分析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因“力”是不可见的,所以遇到受力较复杂的滑轮组时,其受力分析过程往往存在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以至于很多学生难以准确判断具体的受力情况.对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微动画的方式,将滑轮组的受力情况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利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展示某个力存在和消失状态下,滑轮组或受力体的状态变化.以此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滑轮组的具体受力情况并对各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准确的认知,从而强化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快速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扩充教学容量、强化知识讲解、激发学习主动性的突出作用,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依托信息技术,通过微课教学、云备课、多媒体展示、虚拟实验平台创建等形式,助力自主学习、提高备课质量、构建趣味课堂、优化实验教学、强化知识讲解,以此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志鹏.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08):55-57.
[2]周海平.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23,39(14):97-99.
[3]杨再宽.论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創新与实践[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2):92-94.
[4]孟新平.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23(19):58-60.
[5]龙正国.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3):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