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改性碳纤维吸附水中污染物影响因素分析
2024-02-29赵云
赵 云
(辽宁省大连水文局,辽宁 大连 1160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流湖泊等水体水质受生活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影响较大[1-2]。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种污染物是造成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3-4]。因此,加强水污染治理,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系统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工作尤为重要[5-7]。
下文对磷酸改性后的碳纤维吸附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进行研究,考察浸渍时间、改性剂浓度和浸渍温度对碳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针对不同污染物,探究出磷酸改性碳纤维吸附的最佳改性工艺[8-10],找出一种合适的,吸附性能较优的改性方法,降低水中超标因子的浓度,使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水域排放标准,为碳纤维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借鉴。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1.1.1试剂
本文涉及的实验原料及试剂: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吉林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氢钾、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磷酸、氢氧化钾(均为AR,天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2 溶液配制方法
(1)模拟COD标准样品(1500mg/L)母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32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
(2)模拟氨氮标准样品(500mg/L)母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48g氯化铵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
(3)模拟总磷标准样品(50mg/L)母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2g磷酸二氢钾溶于蒸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
(4)不同摩尔浓度的磷酸溶液配制:准确称取85%的磷酸溶液115.30g在烧杯中稀释,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使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配成1mol/L的H3PO4溶液,分别加倍磷酸质量配制成2和4mol/L溶液。
1.2 实验设备与检测标准
(1)实验设备与仪器包括:SKALAR连续流动分析仪;DHG-905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F-020S超声波清洗机;AL204电子天平;SEAL AutoAnalyzer 3连续流动分析仪;SXL-1200C型1200℃箱式实验电炉;Typ 3704型气泵。
(2)采用的检测标准:COD采用重铬酸盐法;氨氮采用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总磷采用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3 碳纤维改性方法
(1)前期准备:改性前,需要对碳纤维进行清洗。超声波清洗是为了去除碳纤维表面的杂质,防止材料表面的杂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清洗烘干后的样品,用于后续吸附性能的测试。
(2)化学浸渍改性方法:将碳纤维放入一定浓度的磷酸溶液中,进行超声浸渍,设定浸渍温度和时间,到一定时间后取出碳纤维,并标记编号。
(3)后续储存:将原料置于烘干箱中40℃干燥24h,取出装袋。
1.4 碳纤维吸附性能计算方法
用天平称取碳纤维原料,配制一定浓度的待吸附水样,将碳纤维投放到水处理净化装置内进行吸附实验,到达指定时间后对水进行取样,根据各自的检测方法,检测含量并计算去除率。
3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1)
(2)
式中,η—吸附效率;co—初始浓度,mg/L;c—平衡浓度,mg/L;q—吸附量,mg/g;V—溶液体积,L;M—材料投加量,g。
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浸渍时间对碳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对碳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渍,相关改性工艺参数为:改性剂磷酸溶液浓度为1mol/L;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20、30、40min。
由图1可知,不同浸渍时间条件下,碳纤维对污染物有不同的去除率,随着浸渍时间由20min延长到40min,碳纤维的污染物去除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部分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去除率仍是浸渍时间为20min时最高。可能是在浸渍时间为20min时,磷酸已经完全腐蚀表面的孔道,使得孔隙发育,比表面积增大,介孔及微孔数量增多,若继续延长浸渍时间,会造成碳纤维的孔壁破损,或者孔道融合甚至被破坏,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使得去除率下降。
图1 不同浸渍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率对比图
2.2 磷酸浓度对碳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将不同改性剂浓度对碳纤维进行改性,相关改性工艺参数为:改性剂磷酸溶液浓度分别为1、2、4mol/L,浸渍时间30min,浸渍温度40℃。
图2为酸改性后碳纤维在不同磷酸浓度下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对比图。当改性剂磷酸的浓度由1mol/L增大到4mol/L,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呈现先降低后增长趋势。说明适当的磷酸浓度有助于碳纤维对污染物的去除,有可能对应的微孔及介孔的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图2 不同磷酸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对比图
2.3 浸渍温度对碳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择不同浸渍温度对碳纤维进行改性,相关改性工艺参数为:改性剂磷酸溶液浓度为1mol/L,浸渍时间30min,浸渍温度分别为20、40、60℃。酸改性后碳纤维在不同浸渍温度下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对比图,见图3。随着酸改性过程中的浸渍温度由20℃升高到60℃,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浸渍温度为40℃时,改性后的碳纤维对于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00%、62.45%、52.70%,相较于其他浸渍温度,40℃时去除率最佳,单位吸附量也最大。
图3 不同浸渍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对比图
3 正交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正交实验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组合,研究碳纤维不同的改性工艺,采用3因子3水平的正交方法改性碳纤维,共9个实验。3因子3水平浸渍时间分别为:20、30、40min;酸的浓度分别为:1、2、4mol/L;浸渍温度分别为:20、40、60℃。在多因子多水平实验中选择了几个实验点,将酸正交改性的碳纤维依次命名为:SZJ-1、SZJ-2、SZJ-3、SZJ-4、SZJ-5、SZJ-6、SZJ-7、SZJ-8、SZJ-9,详见表1—3。
表1 正交实验的COD吸附结果
表2 正交实验的氨氮吸附结果
表3 正交实验的总磷吸附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极差和因子水平的分析,以碳纤维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作为衡量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得出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酸的浓度大于浸渍温度大于浸渍时间。吸附污染物COD的最佳磷酸改性工艺组合为:浸渍时间为20min、磷酸浓度为1mol/L、浸渍温度为20℃。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渍时间大于酸的浓度大于浸渍温度。吸附污染物氨氮的最佳磷酸改性工艺组合为:浸渍时间为30min、磷酸浓度为2mol/L、浸渍温度为60℃。各因素对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渍时间大于酸的浓度大于浸渍温度。吸附污染物总磷的最佳磷酸改性工艺组合为:浸渍时间为20min、磷酸浓度为2mol/L、浸渍温度为40℃。
4 结论
文章主要研究了酸浸渍改性效果及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碳纤维在较短时间内、较低浓度下的磷酸浓度下,可完成快速吸附,吸附性能随着浸渍温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污染物的最佳改性工艺组合。其中,吸附污染物COD、氨氮、总磷的各个指标数据,最佳浸渍时间分别为:20、30、20min;磷酸浓度分别为:1、2、2mol/L;浸渍温度分别为:20、60、40℃,3种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9.52%、64.23%、64.62%。
研究采用了化学改性法对碳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采用磷酸作为改性剂,对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磷酸改性的碳纤维有效地降低了水体中COD、总磷、氨氮的含量,为水污染应急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等提供技术参考,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和显著社会效益。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实践,对磷酸改性碳纤维吸附水中污染物影响结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