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程中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4-02-29马志颖路莹静
马志颖 路莹静
2020年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且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标准》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方向与目标,但由于劳动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且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因而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这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生活情况对劳动课程教材进行编写。在劳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中融入地方特色资源,是对地方文化与独特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对促进劳动课程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价值
地方特色资源作为地方资源的一种,更强调地方的独特性与价值,其包含区域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等资源。在劳动课程中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实践,不仅有利于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劳动实践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劳动课程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弘扬地方文化,丰富课程内容
文化育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劳动教育素质培养的应有之义。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地方特色资源中蕴含的独特地方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中融入地方特色资源,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地方化、区域化的演变。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弘扬地方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职能与使命。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颁布为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但并未明确规定劳动课程教材内容。这就要求各地自行对劳动课程的内容进行选择、设计,在设计劳动课程时就地取材,根据学生需要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课堂,这既能丰富当地学生劳动课程的内容,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
(二)增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地在课程内容中设置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规定了劳动课程的基本目标与内容。但劳动作为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其实践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各地在对劳动课程教材进行编制时,需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挑选适合学生参与劳动的活动。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与融入,不仅为劳动课程实践活动添砖加瓦,也为各地编制劳动课程教材减轻了负担。地方特色资源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地方教材编制者对其了解程度较深,更容易从中挑选出适合当地学生进行的活动。在地方特色资源中选取合适的项目进行开发,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日常生活常遇到的特色文化和资源,给学生带来更为亲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开发的劳动教育,就不仅局限于一般性的劳动活动项目,而是更具有独特性与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
(三)促进劳动课程一体化建设
我国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未曾间断,自《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以来,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劳动是世界的根本,它创造了人、解放了人、发展了人。劳动是贯穿人一生的生命活动,而人的劳动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在劳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扮演了连续性的角色,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从地方特色资源的不同角度进行劳动设计。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1〕。根据学生的特性将地方特色资源设计成一个持续性的劳动课程,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任务与操作,从劳动理念、劳动技术、劳动精神等方面逐步加深学生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印象与了解,能有力促进劳动课程一体化的建设。
二、地方特色资源的选择标准
劳动课程是指以劳动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的课程。劳动课程与生活结合密切,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入生活知识与地方特色资源,但在融入地方特色资源时应从劳动素养出发,选择与学生更为契合的课程资源。
(一)以劳动素养为核心
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就是“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是按照课程目标从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中选择出来,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编排而来的知识体系,教科书是其主要表现形式〔2〕。《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劳动课程是围绕着劳动素养来展现课程性质、映射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的,那么在对劳动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也应以劳动素养为核心。地方特色资源作为劳动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进行选择时,要从劳动素养出发,充分研究其中蕴含的精神、能力与所能培养学生的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素养的形成,以达成劳动课程的教育目的。因而地方特色资源选择的首要标准就是要以劳动素养为核心。
(二)指向“可能生活世界”
“可能生活世界”是依据生活世界理论提出的概念。生活世界是指具体的人的现实世界,即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总和;而“可能的生活世界”是指如果某种生活是人类的行为能力能够实现的,那么这就是一种可能生活。显然,实现更多的可能生活意味着人类会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幸福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尽可能实现各种有积极意义的可能生活,否则生活就是有缺陷的。可能生活既然不是给定的生活,就需要创造性。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集中表现,劳动教育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接受未来可能的生活。因而劳动课程内容应当包含使学生能够面对未来生活的部分,推动学生发展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进行选择时,应当考虑资源内容是否能够使学生适应“可能生活世界”,只有指向“可能生活世界”,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与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满足未来生活需要的劳动能力。
(三)与教育对象契合
地方特色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与近距离亲和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亲切感与认同感,增加学生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劳动课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课程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每个处于教育过程中的人。这意味着教育者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要能看到不同个体的个性差异,尊重并促进受教育者主动、能动、自主的发展。劳动课程的目标是围绕劳动素养,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因而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地方特色资源在选择与开发时,应选择既能与该学段教育对象相契合,又能体现劳动课程对应的课程目标的资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程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体会到当地的特色文化。
三、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内容
地方特色资源包含地方文化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地方区域资源等,在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选择与开发时,应充分考虑到劳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分别从地方文化资源、地方自然资源、地方区域资源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劳动课程开发。
(一)地方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一般是指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精神活动痕迹,具有人文价值和传统价值的资源。总体而言,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即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风光等不同类别。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既有物质形式,也有非物质形式。文化的本质是观念形态,属于精神领域,但文化的作用并不限于观念形态、精神领域,人们的经济活动、制度设计、行为方式、日常生活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地方文化融入劳动课程中,是对文化的再次开发利用,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内容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引领价值,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劳动课程,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更利于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与劳动课程性质相符合的内容都可作为劳动课程开发的地方资源,进而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注意其目标指向性、丰富多样性、价值潜在性、差异性、动态生成性与实践体验性〔3〕,具有这些特性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时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二)地方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含范围较广,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劳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练意志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而地方自然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开发利用来促进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对于地方独有的不可更新资源,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知识讲解与现场观测,使得学生对于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开发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地方独有的可更新资源,可以在劳动课程中加入当地特色动植物的种植与养殖实践活动,同时令当地特色动植物的种植与养殖知识得以传播;对于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劳动活动的开发,沿海城市可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劳动课程的开发、高海拔地区可以将太阳能的利用融入劳动课程等。地方自然资源由于形成和发展与当地有极大关联,对于劳动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方区域资源
地方区域资源是指赋存于区域上,在区域生产过程中,有利于经济物品的生产或提高其使用价值或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所有的初始投入。传统的区域资源是指有形得到的物质资源,如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现代的区域资源还包括无形的信息资源。区域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资源,其包含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信息资源等都是劳动课程开发的有利资源。劳动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劳动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地方区域资源中与劳动课程性质相关联的资源开发既可以丰富劳动课程的实践方式,又可以促进学生与当地社会实际的联系。从劳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视之,地方区域资源在劳动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凸显出其独特的意义。例如,不同地域的土地资源的识别与认识融入劳动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当地土地特色有所了解;劳动力资源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对当地劳动与劳动分配的了解;对于地区独有的信息资源,将其融入劳动课程的理论讲解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模式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概念,要求制定和分析学生学习成果。这是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的明确构成设计和评价教授的教育模型〔4〕。基于成果的教育模式体现在四个主要阶段:学习的定义、实现、评估和使用〔5〕,成果导向教育概念的核心是通过学习成果设计,整体过渡到学习活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概念,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由开发价值的论证、开发主体的确定、开发内容的选择、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环节构成,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见图1)。下面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介绍在对宁夏区内的特色资源进行选择与开发时,开发价值的论证、开发主体的确定、开发内容的选择、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环节的开发过程。
图1 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模式
(一)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价值论证:与教育对象相契合
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价值论证,就是要思考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与教育对象相契合,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这一问题。劳动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载体,应当考虑其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的契合度,学生是否需要这样的课程,学生能否学会这样的课程,学会这样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否有帮助。因此,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应进行学生的课程需求论证,其中应包含对学生群体分析、学生家庭群体分析与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学生群体分析观测点包括学生学情分析、学生性格与体质分析,主要是分析劳动课程与学生群体能否适应与契合;学生家庭群体分析观测点包括家庭收入水平分析、家庭教育观念分析与留守儿童比例分析,主要探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否形成合力;社会人才需求分析观测点包括教育方针解读等,其主要探讨劳动课程是否符合未来职业发展方向〔6〕。
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前,应充分了解宁夏区内各项资源的分布、由来及可开发利用的方向,从宁夏区内的特色资源中选择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群体、家庭群体、社会人才需要等方面分析适合该学段学生的课程资源。以宁夏枸杞种植为例,应当思考学生学习枸杞种植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是否能学会枸杞的种植,学生在课后能否自主进行尝试,通过枸杞种植的学习学生能学会什么知识、养成什么能力等。对地方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论证后,即可确定该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并对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实施。
(二)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主体确定:家校社一体协同合作
随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推进,教师参与课程研发已成常态,“人人参与课程研发”成为很多学校的目标追求或有效经验。当全员都可以成为课程研发主体时,自然会推动校本课程建设的蓬勃开展。劳动课程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独特性的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不是某个单一的主体,而是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共同开发的主体,通过协同合作,增强劳动教育合力,强化家庭基础作用、学校主导作用和社会支持作用,形成“三位一体”推进劳动教育局面。
在家校社协同合作的过程中,社会提供可供选择的地方资源,同时对课程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评估;学校对资源进行选择与开发,同时对课程进行编制与实施;家庭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劳动实践开展给予支持与配合。如在宁夏美食烹饪的学习中,学校负责教授美食的烹饪知识、技巧,对过程进行演示与实践;家庭应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能在课下进行练习巩固,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美食烹饪的魅力、提升家庭责任感;社会可以举办美食节或美食论坛,给学会烹饪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场所,既可以展示自己又可以与不同学校的师生进行交流。在学习地方特色动植物的养殖与种植时,学校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与演示,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家庭应提供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可以在课后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更加深刻地了解相关知识与技能;社会与相应公益场所可以进行动植物种植、养殖知识的展览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达到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目标。
(三)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内容选择:与课程理念相符合
一般来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有较为成熟的课程架构,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7〕。但劳动课程因其特殊性,并无成熟的课程架构,也没有规定性的教材,这意味着教师及学校有极大的自主性,可以选择劳动课程的内容。在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内容进行选择时,学校与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劳动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开发与利用的资源须与劳动课程理念相符,能够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及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劳动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宁夏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自然资源。而对这些地方资源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性质与目标,选择符合课程理念的资源进行开发。如在学习日常生活劳动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宁夏独有的特色美食烹饪(如大武口凉皮、烩羊杂碎等)融入课堂,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步骤与知识进行讲授与演示,以培养学生的家庭美食烹饪技能;在学习生产劳动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宁夏特色的动植物的养殖、种植、制作(如甘草、枸杞的种植、岩羊的养殖、葡萄酒的制作等)融入劳动课程,在了解家乡特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服务性劳动时,可以安排宁夏特色风景区(如西夏陵、水洞沟、宁夏博物馆等)的讲解与志愿活动,使得学生在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现代化劳动成果,如宁夏独特地理环境下太阳能的利用、枸杞的开发与利用的新技术、贺兰石及滩羊二毛皮的开发利用等,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对劳动过程及成果的改善与发展。
(四)地方特色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形成资源开发闭环
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质量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一套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估机制。就质量监控体系而言,应考虑有没有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进行开发,或者在开发前有没有预先确定劳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研发时有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每个环节有没有经过审查和评议。就质量评估机制而言,应当贯穿课程开发的整个周期。地方特色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既包括劳动课程学习者的学业评价体系,也包括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本身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学习者评价的课程评估体系标志着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闭环的形成。
评价体系的建立关系着资源开发的质量,应当贯穿整个课程开发的始终。以宁夏美食手抓羊肉的烹饪教学为例,在开发前应确定需要达到的标准,需要教师制定出学习手抓羊肉标准,在正式授课前有详细的计划与步骤,确保其规范性及学生操作安全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操作过程进行详尽介绍,关注到学生操作的每个步骤,对学生与教师美食制作过程中的环节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制作完成后,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并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当之处进行反思总结,反馈到课程资源的价值论证环节,使得课程资源开发形成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闭环。再以宁夏贺兰石的开发利用为例,在对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充分评估该资源是否适合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贺兰石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所有流程进行监管与监督,在课程实施时,对安全性、操作的规范性进行审查,规范学生的操作。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及可能性进行探究与评议,及时反馈与完善。
总之,对于劳动课程中地方特色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应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考虑。通过价值论证、主体确定、内容选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形成地方特色资源开发的闭环,在实施过程中对其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及时反馈,进而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