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研新样态 促进教师新发展
——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本教研创新探索
2024-02-29陈坪
陈 坪
一、研究背景
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建设高质量教研体系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校本教研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保障,是实现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指导下,广东省校本教研基地广州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构建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体系与机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1〕。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校为本组织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研训活动,旨在促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校本教研应建立学校行政班子统筹领导,教研处(教导处、科研处等)为业务指导,学科组为工作主体的专门组织管理架构。新时代背景下,校本教研不应局限于校内教研,而应立足学校发展,建立开放型教研体系和机制,广泛引用外部教研资源,促进校内研修,解决学校个性化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问题。
二、新型校本教研体系建构
广东省校本教研广州基地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聚焦育人根本问题,服务支撑人才培养战略,围绕广东省及广州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结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实施深入推进,立足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效能,努力构建“一高、两核、三大”的校本教研体系,倡导无问题不教研,无教研不教学;强调问题引领、主题驱动,强化机制保障,促进教师发展、教学改进与质量提升(见图1)。
图1 “一高、两核、三大”的校本教研体系
(一)“一高”: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本教研
好的教育教学生态需要好的教学研究机制、好的师资培养提升、好的学习指导促进、好的质量监测诊断、好的督导评价保障,这些都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教研体系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研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是学校校长、教师、教研专业人员要共同面对、思考和谋划的重要课题。
高质量的校本教研体系包括高质量的教研内容、资源平台和实施机制。教研内容要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新要求,有效发挥校本教研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教研资源要更好适应学校办学模式变革新需要,有效发挥校本教研服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功能。教研机制要更好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有机联动,有效发挥校本教研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校本教研要“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2〕。
(二)“两核”:学习型课堂模式构建和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
1.学习型课堂模式构建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核心是让学习真实地在课堂发生。基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视角,校本教研应立足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时代特征和提升路径再作思考,引导教学设计最终由教师如何教的设计走向学生如何学的设计。
学习型课堂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课程育人为核心要义的质量提升(课程教学既要立足启智增慧,更要落实培根铸魂);二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学业基准的质量提升(教师需要适应新课标与新教材蕴涵的学科内容体系变化);三是以“五育”并举为显著标志的质量提升(教学要从突出学科的刷题“育分”变为课程的完整实施和全面育人);四是以创新素养为主要内涵的质量提升(教育要改变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标准轻创新、重课堂轻实践等现象,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习型课堂就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就是基于课程,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学教评一体化系统的具体体现(见图2)。
图2 学习型课堂模式
2.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相较于新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高级阶段,既有教师角色本应拥有的教育信念、教育视野、教育实践等,又体现出“研究”特色,追求研究与教学的统一。教师通过研究见证自己理念、能力的提升及其伴随而来的教学成果,通过研究重新评估自己拥有的经验,通过实证检验自己的经验,不断完善提炼更加科学理性的实践成果。学校要鼓励教师本着“问题就是课题,现象就是对象,工作就是研究,效果就是成果”的思维,在理论张力与实践张力的互动之中,将教师研究的无限意义融入学校所有的时间、空间,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三大”:大课程、大教学、大教研
1.构建“大课程”
新课标的大课程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构建课程形态既要考虑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 也要研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容。深入落实国家课程,积极研究匹配国家教育方针的校本课程,用课程引领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要基于“大课程”观,建立“大课程”体系,丰富“大课程”活动。
2.推进“大教学”
新课标提倡大单元、大概念教学,就是要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变革。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在这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中得以养成,具体体现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真实世界能得心应手地生活。”〔3〕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实施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教学评新生态行动,以深度学习为抓手,推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深度协调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以情境学习为抓手,重点突破学科知识结构化、学习认知情境化、知识建构实践化、学习过程合作化、教学评价问题化等课堂教学改革难点;以智慧学习为抓手,创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这种“大教学”理念是建立在促进教学评新生态建设的整体思路上的。
3.开展“大教研”
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呼唤教研工作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进行系统化转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通过教科研重心、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实现教研从专业引导走向方向引领、从学科指导走向专业支持,实现中学教师、省市教研员与高校专家从相互隔离走向双向融通,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构建全方位覆盖、多主体协同、跨学科学段融合的“大教研”模式。
三、新型校本教研的实践创新模式
(一)构建主题融合式“四元整合”教研实践新模型
为了聚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探索新教材教学,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培养教师的课改能力,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在全市层面建立了“1+3”主题式融合大教研机制。针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学重点、难点,每学期(约四个月)统筹设计四个大的全市教研主题,每月围绕一个教学研究核心主题,并分解为若干个小专题,以教研榜单的形式面向全市公布,市教研员组织1次全市教研活动,各区、各校单独或分别以区与区、区与校、校与校等联合揭榜的形式,承担另外3次的全市教研活动,做到全市一盘棋,市、区、校三级联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教研”的全市立体大教研格局。这种新型的教研体系和实践范式,有效促进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在新课程推进实施过程中,广州市探索构建了促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四元整合实践模型”:以市、区、校联动的融合型教研为核心,促进新课程深度实施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完善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型教学资源,打造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学习型课堂(见图3)。
图3 “四元整合”教研实践新模型
(二)构建校本教研新样态新机制新体系
在新的时代发展促进下,新型的校本教研具有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更加有利于构建多元共建、创新发展的校本教研体系。
多元的校本教研新样态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科教研(个人和学科团队研修等)、年级教研(学段跨学科研修等)、学校教研(校内整体设计、机制研究、制度保障等)、校际教研(学校之间(含集团校)融合联动机制创新等)、院校教研(教研机构联合学校顶层设计、机制创新、资源共享等),进一步拓展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课堂改进、质量提升,形成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基地,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研修体系,创新教研机制,共筑“双新”课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见图4)。
图4 多元的校本教研新样态
结合“双新”实施契机,组建各级层面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更新课改理念,准确理解课程改革举措,分析掌握学科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实施建议,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研讨活动;以提高学科教学铸魂育人质量和教研驱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聚焦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提升目标,加强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新范式探索,开展大单元、任务群理念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等实践探索。
实践证明,多元联动的新型教研有力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带动了一批学校更新了校本教研理念,优化、完善了校本教研的模式。如广雅中学“学习·合作·研究”型校本教研模式(见图5);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基于信息化的校本教研模式;广州市铁一中学的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校本教研模式;花都邝维煜实验中学的“双微”驱动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等,都具有实操性和代表性。
图5 “学习·合作·研究”型的校本教研体系(广雅中学)
四、新型校本教研的多元协同范式
校本教研不是置身于区域教研之外的独立存在,应立足学校发展,建立开放型大教研体系和机制,广泛引用外部资源,促进校内研修,解决学校个性化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问题,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思想、新机制、新技术和新内容。新型校本教研应突破传统校本教研的本校校内教研的认知苑囿和固有模式,更加主动、积极融入区域教研,外引内建,共同构建市、区、校协同联动的大教研生态格局,共谋课堂共建、教研共享、课题共研、专业共进。因为引入了各级多方的教研力量和资源,新型校本教研站位更高,眼界更广,具有高位引领、统筹谋划的特点。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基础上,真正达到开放融通、外联内建、沉浸研修的目的和效果。我们提倡无问题不教研,无教研不教学,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构建教研学习共同体,促进问题引领、主题驱动,配套完善的教研机制保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改进,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新型校本教研聚焦教学热点、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设置教研主题及研修内容,借力协同教研模式组织开展校内外、跨学科协同教研。一是借力高校资源,构建“双高”(高中—高校)协同教研模式;二是借力省、市教研机构,构建“省—市—校”院校协同教研模式;三是借力省内外重点中学,构建跨省校际联盟协同教研模式;四是借力学科融合,构建校内跨学科融合教研模式。
(一)“双高”协同教研模式
探索高等师范院校和普通高中学校相互融通的教研形式,从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的不同视角处理教材,探索新课程理念落实真实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激发教学思想火花,丰富新型校本教研实践思路。如广东广雅中学(项目基地学校)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开展“高校与高中双导师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跨学科主题联合教学研讨活动,为高校与高中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富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实践。
(二)院校协同教研模式
借力省、市专业教研机构力量,深入探讨“双新”背景下促进课堂深度变革的教学范式,开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为大背景的校本教学研讨活动。如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九大学科教研员与广东广雅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大单元·项目式·主题化”教学改革主题,以同课异构、接力课、合作课等形式,开展课例研讨和展示交流活动,邀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科教研员参与听课议课评课等活动,通过省—市—校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创新方式,开展校本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为发挥校本教研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组构建了“1+3+N”的教研模式。其中“1”指的是项目牵头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3”指的是三所国家级示范高中项目基地校(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N”指的是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属或乡镇学校(如本项目组中的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及各基地校对应的定点帮扶学校)。通过牵头单位的专业引领和专家指导,基地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影响,带动相关薄弱学校校本教研的高质量发展。
如项目组开展以“探索教学评校本教研,促进高品质新生态课堂”为主题的“一院四校”(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联合教研月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等10个学科通过同课接力、同课异构、同课同评、专家引领等方式,围绕“教—学—评”进行深度教研,活动依托中国教研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同步直播,教研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各地近20万教师共同在线观摩,广受好评,有力推动了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研究,促进了研究型教师专业发展。
(三)校际协同教研模式
借力校际联盟,广泛开展跨校的联合教研活动。基地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基地学校开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同课异构,共同探索“双新”背景下不同学校高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实施路径。如基地校先后承办了北京—广州京粤名师教学同课异构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联合湖南长郡中学、江西九江一中开展省际三校同课异构活动;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郡中学、石家庄二中开展省际四校同课异构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实践。
(四)跨学科协同教研模式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4〕,这体现了新课标对于跨学科学习的高度重视。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它超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解决实际问题或深入探究某一主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跨学科融合教研已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内容和形式。
如广东广雅中学鼓励教师成立教学合作共同体,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学科间知识统整和学段间知识的统整,建设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新形式,融合课程融合了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借助知识的互联互通实现思维的互联互通,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提升跨学科综合学习的能力。脑洞大开的融合课程是一程精彩的“发现”之旅。目前已在基地校开发了《向西:中国发现世界》《伟大的大航海时代》《人类能最终战胜病毒吗?》等课程。在这里,知识没有边界,因为多元的学科知识在这里交汇;在这里,思想没有局限,因为新的思维方式在这里创生。
广州的实践探索经验表明,新时代校本教研创新探索有助于校本教研新样态的建立,有助于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加有力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