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结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4-02-29郑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5期
关键词:硬化斑块血压

郑伟

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卫生院全科医学门诊,莆田 351168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临床高发的慢性疾病,两者合并出现时,会提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临床研究显示,两病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当合并发病时,可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脂质等黏附聚集在血管内皮上,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也是临床防治的重中之重[2]。临床上在两病的治疗上不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而且要重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预防药物,对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良好效果[3]。阿托伐他汀是重要的调节脂质药物,具有多重治疗作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有积极意义[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120 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5]和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6]中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经血压、血糖等检查明确诊断;③颈动脉超声检查存在动脉粥样硬化;④既往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治疗;⑤年龄范围在35~80 岁;⑥临床资料完整;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恶性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④合并其他神经内分泌疾病;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⑥精神、认知异常;⑦已出现严重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并发症。

1.2 方法 将所纳入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严禁烟酒;口服降糖药物,重视日常血糖监测,每日在餐后1 h 进行中度有氧运动;使用ACEI/ARB类药物控制血压,如服用厄贝沙坦片150 mg/次,1 次/d。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口服100 mg/次,1次/d,连用6个月。观察组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 次/d,连用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测定糖代谢指标,用血糖仪测定指尖末梢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获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HOMA-IR;②测定血脂指标,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③用水银血压计测定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用测量1 min 的脉搏数量作为心率(heart rate,HR),均测量3 次,取平均值;检查颈部超声,测定粥样斑块(IMT);④测定各项生化指标,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获取血清,用放射比浊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获取24 h 尿液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尿白蛋白(mALB);⑤临床疗效:血压、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动脉粥样斑块缩小>80%为显效;血压、血糖均明显降低,动脉粥样斑块缩小50%~80%为有效;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动脉粥样斑块缩小<5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用SPSS 21.0 软件版本,以±s、n(%)代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方式分别为t、χ2,P<0.05 即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共纳入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120 例,两组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和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糖代谢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G、HbA1c、HOMA-IR 均低于对照组,FINS 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对比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mmol/L)

2.4 两组血压及粥样斑块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及粥样斑块指标水平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DBP、HR、IM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压及粥样斑块指标水平比较

2.5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Hcy、UAER、MAL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2.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9 例(48.33%),有效28 例(46.67%),无效3 例(5.00%),有效率57 例(95.00%);对照组显效15 例(25.00)有效32 例(53.33%)无效13 例(21.67%)有效率47 例(78.3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212,P=0.007)。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严重的慢性病,发病机制均很复杂。长期血压升高,可损伤全身大、小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长期高血糖,可引发糖脂代谢紊乱,导致小动脉管壁纤维化,诱发血栓形成,两者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7]。两病合并时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累及的血管,此处血管壁易于硬化,脂质更易沉积而形成粥样斑块[8]。因此,抗动脉粥样硬化是两病治疗的关键之一。

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首选的二级预防药物,能不可逆性抑制合成环氧合酶,明显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9]。但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无法改善脂质代谢,而阿托伐他汀是代表性他汀类药物之一,能发挥强效调脂作用,抑制内源性TG 合成,增加肝脏表面LDL 受体数目,降低LDL 的生成,加快LDL 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清TG 和LDL-C 水平[10]。同时,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避免氧化还原敏感通路激活,提高胰岛素传导通路的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传导,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辅助降糖作用[14]。此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等多重作用,从多途径拮抗动脉粥样硬化。两药协同使用,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等作用,稳定并缩小动脉粥样斑块,抑制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对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12]。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两药能协同保护靶器官,提高对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效果,有助于提升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G、HbA1c、HOMA-IR 水平低于对照组,FINS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药合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脂质代谢,并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机体敏感性,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两药协同能更好的调节血脂,从多途径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改善糖脂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对抑制大小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R、IM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证实两药可改善血管顺应性,减轻血管硬化,降低血压,并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HR,还可稳定并缩小动脉粥样斑块,降低IMT,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观察组治疗后CRP、Hcy、UAER、M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病均可引发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CRP、Hcy 等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增加对血管、组织器官的炎症损害[13]。而两药联合应用后,CRP、Hcy 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有助于提高对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另外,UAER、MALB 是反映肾功能的敏感性指标,两者下降提示可提高肾保护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对抑制肾功能损害有重要作用。因此,两药联合对高血压伴糖尿病能更好的控制血压及血糖,减轻机体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功能及肾功能,抑制粥样斑块。

综上所述,两药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效果确切,能有效调节糖脂、血压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

猜你喜欢

硬化斑块血压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稳住血压过好冬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