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中意象学习任务群设计初探

2024-02-29刘岩

新校园 2024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内涵

刘岩

一、诗歌教学困境与突围

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多次遇到这样的教学困境:同一位作家创作的诸多作品分散在不同的册书中,每一次教学诗词都要重复介绍作家的生平经历;同一个朝代的作家,作品也是分散的,相似的创作历史背景在课堂上也是被多次提及。重复的教学内容会消解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先行,心存热爱,才会生成学习的内驱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稱《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这就为古诗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方向。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进阶式任务引领学生思维不断生长直至完成学习主题,这些进阶式任务又彼此关联,形成学习任务群。

二、《探究古诗词中的马意象》教学设计分析

(一)确定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的确定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息息相关。孙绍振教授认为:“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奥的情意。”笔者就从意象着手,整合部编本教材中的古诗词。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动物类意象出现的频次较高,其中马意象更是反复出现。

从意象入手,可以关联更多的诗歌,延伸学习的广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主题要有强大的黏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使得学习内容紧紧地围绕在它身边。本次教学设计的学习主题确定为解密古诗词中的马意象。其中关联的马意象诗歌见表1:

(二)创设学习情境

确定好学习主题,教师可以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学习情境的创设既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为学习提供依据。《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彼时校园正举行励志活动,于是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学校正举办为初三学子送祝福活动,请你探究马意象的内涵,并运用马意象的内涵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写一段寄语,并拍摄一段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进行展示。学生将书本上习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设计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围绕解密古诗词中的马意象这一学习主题,笔者设计了意象归类、主题聚焦、成果展示三个学习任务。这三个学习任务之间的是递进式逻辑关系,即完成前一个任务的学习才能有效开启下一个学习任务。三个学习任务组成了马意象的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意象归类。

六首诗词中的马意象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运用归类思维从不同角度将马意象分类。

学生在分类之前可以用一个词语修饰马意象,分别概括出这样六个马意象:瘦马、铁马、猎马、老马、班马和战马(的卢马)。接下来学生可以思考从哪些角度将这些马意象分类。从外形角度分类有强壮和瘦弱之分,从年龄角度分类有壮年的马和老年的马之分,从马对人类的用途角度可分为战场上的马和生活中的马。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角度要包含这六首诗歌中的马意象。如此本教学设计中的马意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在战争背景中起到武器的作用,铁马、战马和老马(战马老了);另一类是用在平时的生活场景中起交通作用,瘦马、猎马和班马。

任务二:主题聚焦。

意象归类这个任务完成之后,要进阶完成主题聚焦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展开,是本课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从什么角度思考会探究出更多的马意象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巧妙地在第一个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作为完成任务二的学习支架。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三个学习活动探究马意象(见表2):

活动一:选一匹英雄的马。将战马还原到历史的情境中,从而探究战马矫健勇猛、赤胆忠心、气吞如虎的特点,关联南宋历史知识,可知这铁马与战马的意象只是诗人的一场大梦,就理解了诗人在整首诗词中抒发的壮而悲的情感。当战马老了,不能驰骋沙场,依然不改壮志雄心。这正如曹操笔下的老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马有着君子般的品德:志存高远,老当益壮,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品质,正是诗人曹操的写照,马意象寄予了诗人想要一统天下、实现人生理想的豪情壮志。

活动二:悟一匹平凡的马。生活场景中的马,作为交通工具,在古诗词中常常伴着人物出现,于是瘦马伴着断肠人漂泊天涯,猎马随着猎人外出打猎,班马似离人哭诉着离愁别绪。结合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境遇,“马”不仅可以表达万丈豪情也可以表达千种悲情。就似瘦马,一个瘦字有着无穷的意蕴,是羁旅在外长途跋涉而瘦的马,更是隐喻怀才不遇志向渐瘦的诗人。猎马带禽归,看似在田园中洒脱肆意,但还原历史情境可知诗人因黑暗的社会现实避居山林,表达诗人避世隐逸的愿望和孤独抑郁的心情。李白笔下的班马,离群后悲啸长鸣,与友人送别时,从马的悲鸣中听到了离人的难舍难分与悲痛。

活动三:追溯马的文化源头。马多次出现在典籍中,《诗经》中涉及马的诗作多达五十一首。孙会芳在其论文中这样总结,《周易》中将马作为力量的象征:“乾为马”“乾天 …… 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 …… ”,而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因其善奔、外形强壮等特点,而被取为“乾 ”之象,代表着奔腾不息的力量。笔者认为,从“龙马精神”“天马行空”等成语来看,马还和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自强精神成为曹操、陆游和辛弃疾等的英雄本色,也经过千年的文化沉淀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任务三:成果展示。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结合学习情境和学习主题,完成核心任务——运用马意象的内涵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写一段寄语,并拍摄一段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进行展示。学生将探究到的马意象的内涵用到语用实践中,可以鼓励同伴像老马般自强不息、志存高远;可以赞颂同学似战马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可以同班马般难舍同窗之情;可以如黑马般一鸣惊人等。拍摄的视频,不但可以用在交流环节,也可以提交给校园活动设计者作为礼物送给初三同学,还可以将其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

在交流展示中有同学用了很多和马有关的成语典故等,这又激发了学生们讨论学习的热情。学生将语文学习的外延无限拓展,继续探究马的文化意义。

三、思考引领行动

古诗词教学中马意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在设置情境和任务驱动中完了学习主题,解密古诗词中的马意象的多重内涵。任务完成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探究马意象内涵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合理归类,品析意象的特点,领悟诗人的情感,明晰意象的文化源头,梳理意象的脉络发展。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其他动物类意象的探究学习,如探究古诗词中禽鸟意象,还可以探究古诗词中自然景观中的云、日、月等意象。

从古诗词的学习中,探究生命的文化内涵,一匹马,一只鸟,一朵花,一片云,一轮月,都有它们独特的意义。在学习与探究中爱上古诗词、涵养自己的文化品格,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样教师所探究的一切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陆渡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意象内涵
踏青古诗词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