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转让研究*

2024-02-28平,赵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

苏 平,赵 帅

(1.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重庆 巴南 401320;2.重庆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重庆 巴南 401320)

川渝地区作为西南的屏障,在历史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也是大西南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相较于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都市群,川渝地区的经济水平显得更加薄弱。而川渝地区高校聚集着大量技术型高端人才和先进科研设备,科技创新水平蒸蒸日上。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之一,在诸多领域有着突破性进展,但是这些科技成果需要通过转移转化来实现其应用价值。专利转让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知识产权运营最主要的模式之一,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文献综述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果,但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率低的问题。罗林波等[1]认为应该建立“专利布局+运营转化”一体化的专利管理模式,通过高校管理模式来确保专利数量、质量和专利运营效率的有效提升;张严坤等[2]则是在分析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内涵、价值、阻滞因素的基础上,从高校知识产权运营驱动架构、模式、支撑要素、科研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李剑等[3]、吴高等[4]、冉从敬等[5]认为应该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减少信息差,提供面向对象的个性化服务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降低重复研发成本。强化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盘活“睡眠”专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利转让可分为专利申请权转让和专利所有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是指专利申请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专利所有权转让是指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权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事件。专利转让是当前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更深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6]。当前学者对专利转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不同方法研究专利转让,另一方面是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专利转让。钱超峰等[7]通过从市场竞争角度构建研究模型,对2001—2005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遗传距离越远越有利于发生跨地区专利转让;武玉英等[8]采集新能源领域2012—2016 年数据,构建专利转让加权网络,通过熵权法融合网络结构与内容指标,结合网络真实权重与结构权重,利用反向传播(BP) 神经网络预测技术交易机会及其权重;李国良等[9]通过对我国和日本的大学专利转让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大学在实施情况、组织运行、社会效应、人才梯队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栾春娟等[10]利用统计分析包SPSS 23.0 对31 个省区市的高校专利转让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将31 个省区市分为4 档,其中江苏为第一档,四川、重庆为第四档;慎金花等[11]对51 所双一流工科院校的专利转让分析,发现专利申请量在提升,但整体转化率为3.2%且具有时滞性;栾春娟等[12]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0 000 余条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专利转让排名前100 名的转让方网络;谢祥等[13]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区域间专利转让情况构建了网络结构,除了江苏、北京、上海和杭州外,其余地区均处于网络的边缘节点。

大多数高校的科技成果是以专利转让或专利许可的方式来实现其市场价值。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提高高校专利转让效率、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关键。张志华等[14]从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视角出发,提出了利益分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相融合的系统性协同创新体利益分配机制;朱相宇等[15]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和价值形成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TPM 协议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赫英淇等[16]基于美国高校专利运营数据研究,发现一刀切的提高发明者收益并不能很好地提升高校专利运营效率,并提出细化发明者收益的分配方案。

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建立了一些高校专利运营平台,但是运行效果不佳,并没有很好地提高高校专利的转化率。专利转让作为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方式,是衡量高校科研成果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指标[17]。现有学者对专利转让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不同技术领域、工科院校或者不同省份的研究,研究范围较大,并不能对当地高校发展路径和经济建设提供很好的建议。本文选取川渝地区的204 所高校,分析其专利转让的主体特征,并对汇总各高校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换的政策,对其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为川渝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2 方法与数据

2.1 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最初是一种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解释应对社会学领域的一些问题,随后便在情报分析、国际贸易、职业流动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基于数学方法和图论等基础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和规则。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人或者人的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达为基于关系的一种模式或规则,而基于这种关系的有规律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量化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出发点。社会网络分析法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以此来解释一些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问题。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来展示受让方与转让方之间的关系,通过网络密度、平均度数、路径度数、中心性等指标来分析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属性。

2.2 研究数据

IncoPat 专利转让数据检索流程见图1。本研究的数据主要通过IncoPat 对川渝地区的204 所高校进行检索,统计其所拥有的在2022 年12 月31 日之前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和授权发生转让法律事件的发明专利数量,并将专利数据的“名称”“转让人”“受让人”“标准受让人”等指标导出到Excel 表格中。然后,剔除表格中转让法律事件为个人转高校、高校转高校、企业转高校和高校转高校的数据,由于数据量的庞大,本文只选择了专利发明数量排名前50 名的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川渝地区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50 名的高校见表1。将所得的数据转化成Ucinet 可以识别的二模矩阵,通过对网络密度、平均度数、路径度数、中心性等指标的调试,来完成数据分析的演化。

表1 川渝地区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50 名的高校

图1 IncoPat 专利转让数据检索流程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川渝地区高校中电子科技大学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最多,高达15 876 件,但是转让率仅为3.69%,低于全国专利转让的平均水平。转让专利数量最多的为重庆大学,达到了1 096 件,在IPRdaily 中文网发布的2021 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前100 名中,川渝地区有5 个高校位列其中,分别是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相较于江苏、北京、上海、陕西、湖北等地的高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 川渝地区高校专利转让特征研究

3.1 转让专利申请与转让趋势分析

样本专利从申请到转移的平均时间差为

式中:n≤2022;t 为时间,年;kt为第t 年样本专利的转让数量;dt为第t 年样本专利的申请数量。

图2 为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申请-转让趋势图。从图2 中可以看出,样本中专利申请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8 年之间,这6 年的申请量约占样本总量的六成以上,其中2015 年最多,达到了708 件。同时,可以看出,样本中专利发生转让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9—2022 年之间,约占样本总量的六成以上,其中2021 年最多,达到了1 288 件。专利从申请到实现专利转移的过程存在时间差,有学者将其称作“专利转移时滞”或“专利转移速度”[18],专利转移时滞时间的长短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市场环境对高校技术的敏感程度,从高校的视角也体现了科研产出的技术促进社会效益的进度以及与市场环境契合程度的高低。通过式(1),可以得出专利从申请到实现转让的平均时间差为 4.018 年(由于少部分专利存在多次转让的情况,本文将多次转让的情况都计算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环境中,大多数高校的技术产出输入到市场环境的周期较长。

图2 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申请-转让趋势图

3.2 川渝地区高校转让专利技术类型

图3 为发明专利转让技术构成图。

图3 发明专利转让技术构成图

通过图3 可以看出,发生专利转让的技术领域主要有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G01N(除免疫测定法以外包括酶或微生物的测量或试验入C12M,C12Q)、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例如电报通信)、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E21B(图层或岩石的钻进;从井中开采油、气、水、可溶解或可熔化物质或矿物泥浆)、G06K(数据识别;数据表示;记录载体;记录载体的处理)、H02J(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H04W(无线通信网络) 和H01L(半导体器件;其它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等。

3.3 川渝地区高校专利转让网络分析

为了尽可能地呈现高校与机构转让行为的稳定性以及呈现数据更具直观性,在二模矩阵数据中剔除了受让方数量<3 和转让方数量<3 的高校和机构,用NetDraw 绘制初始的专利转让网络图,剔除以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成都工业大学作为中心节点的边缘网络,通过对网络度数、路径度数、中心度等指标的调节,得到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转让主网络图,见图4。从图4 中可以看出,以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为中心节点的网络更加密集,也可以从节点的大小和路径的粗细程度看出其转让的数量多少;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周围也存在着较为密集的机构数量;公司作为受让方,大多数是与单一固定的高校进行转让交易。

图4 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转让主网络图

4 结束语

随着全球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技术转移进度的加快,经济技术合作范围不断膨胀,市场竞争几乎白热化,知识产权成为国家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每年在高校投入的科研经费稳步上升,但是高校技术转化率并未得到实质改善,远低于美国部分高校将近50%的转化效率,甚至低于我国专利转让10%的平均水平。川渝地区高校资源密集,科技转化率的提升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显著性作用。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除了存在转化率低的现象,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专利转移时滞较为严重、高精尖技术领域突破较少、不同高校之间转让差距明显、大部分高校与企业还未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川渝地区的高校与企业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的进展,与市场进行有效结合,将高质量的专利技术转移给企业,从而避免自办企业所带来的巨额投资。

基于川渝地区高校发明专利转让现状,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提升专利转让意识。川渝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专利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专利转让的重要性和流程。同时,加强对高校专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专利管理水平,避免专利流失和损失。二是建立专业的专利转让机构。川渝地区高校应该建立独立的专利转让机构或部门,负责专利的评估、筛选、交易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专利转让机构也应该与产业界和投资机构加强合作,拓宽转让渠道,提高专利的价值和影响力。三是加强专利管理和保护。川渝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明创造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加强对专利侵权行为的监管和打击,保护高校的合法权益。四是拓宽专利转让渠道。川渝地区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各类专利交易会、技术转移机构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活动,拓宽专利转让的渠道。同时,也可以考虑开展专利授权或授权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专利转让服务。五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川渝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专业的知识产权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更多高价值的专利成果。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专利文摘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为“互联网+”护航
知识产权
专利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