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思维新场景

2024-02-28贺文萍刘诗琪

对外传播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思维非洲

贺文萍 刘诗琪

【内容提要】人文交流合作是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非人文交流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科教文卫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非友好的民意基础不断夯实,但仍面临美西方利用话语霸权抹黑制约、中非双方了解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挑战。进入新时代,需要以新思维提振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坚定文化自信,重视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同时,通过在优势领域深化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和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密切中非青年群体交流和鼓励中非人民成为人文交流合作的场景构建者等方式,开辟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新场景,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人文交流 中非合作 非洲 新思维 新场景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传统友谊历久弥坚。自本世纪以来,双方并肩携手,推动了中非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和非洲重视人文交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知,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进入新时代,需要以新思维和新场景推进中非人文交流这一系统工程。

一、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新进展

人文交流合作是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非人文交流经过多年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科教文卫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非友好的民意基础不断夯实。但同时,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也面临西方利用话语霸权抹黑中非合作、中非相互了解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挑战。

(一)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快速发展

首先,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围绕人文交流合作,中国与非洲相关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共同发力,与现有全球或区域国际组织机构加强合作,构建了一系列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一是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中非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中非开展集体对话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是中非各方共商共建共享人文交流合作成果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近些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与“一带一路”实现了理念与机制上的对接,拓展了中非人文交流的合作领域,中非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媒体、旅游、青年、智库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二是2017年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建立,开创了中非人文交流的新时代,对于加强中南关系、深化中非合作、推动南南合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三是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品牌项目,如“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青年大联欢”“中非科技伙伴计划”“中非智库论坛”“万人游非洲”“中非影视合作论坛”“中非文化交流周”等等,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中非友谊的民意基础越来越巩固。

其次,科教文卫合作不断深化。在科技方面,科技创新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新亮点。中非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中国科技公司争相进入非洲。截至2020年,整个非洲大陆的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为非洲带来了新技术。在教育方面,自2005年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肯尼亚成立,至2022年初,中国已经在非洲46个国家共设立63所孔子学院、486所孔子课堂,非洲成为孔子学院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在卫生方面,卫生健康合作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中国已帮助18个非洲国家建立20个专科中心,同40个非洲国家45所非方医院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为非洲各国培训各类医务人才2万人次。在文化方面,除了汉语汉字为载体的中国语言,歌舞、武术、杂技、中医、饮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在非洲也广泛传播。2023年8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斯瓦希里文版首发式在肯尼亚举行,让非洲读者得以直观阅读、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认识。

再次,非洲对中国的认可与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非人文交流活动的持续推进,使非洲国家和人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理念,并认可中非合作。2021年,非洲知名民调机构“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发布报告显示,63%的非洲人认为中国给非洲大陆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中国位列对非洲大陆具有积极影响的国家名单之首。中国的发展模式被22%的非洲人视为首选,在这一指标上仅次于美国(32%)。2022年6月,非洲伊奇科维茨家庭基金会(Ichikowitz Family Foundation)发布的覆盖非洲15个国家的《2022非洲年轻人调查》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非洲青年群体心中对非洲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国家,76%的受访青年认为中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凸显了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声音在非洲的强劲影响力。

(二)中非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与美西方的干扰为中非的高水平人文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当前,世界进入一个动荡变革期,霸权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暗流涌动,美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污名化不断增多。在西方仍然掌控全球话语霸权的背景下,中国在非洲的正常经济活动被歪曲为“新殖民主义”,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被抹黑为“债务陷阱”,这些言论历时久、范围广、烈度强,严重影响了非洲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并且,出于历史原因,许多非洲国家的现代新闻传媒行业受西方影响大,例如,南非、尼日利亚等拥有发达的传媒业的国家,其本土媒体与西方媒体有着紧密联系。而且,在西方引导下的议题设置中,“民主”“良治”等西方概念逐渐成为非洲精英广泛接受的价值观。①西方媒体广泛传播中国负面刻板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非洲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很多非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存在一定偏见,对中国在非发展持审慎态度。

第二,中非文化存有差异,且非洲大陆各国情况不同,中非间的相互了解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演进中,中国和非洲都孕育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明。中非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在整体形态与精神气质上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在性格和气质方面,中国人内敛、含蓄、保守,而非洲人外向、开朗、张扬;在行为方式与金钱观上,中国人注重节俭、储蓄、自我克制,非洲人生活在当下,对未来的规划和金钱的用度较为自由、洒脱;在国家观和民族观上,中国推崇国家的权威和国家的观念,齐家、治国、平天下,非洲则有着浓厚的家族、族群观念,而国家观念、国家情感相对薄弱;中国得益于儒学的长期发展,形成了系统化、体制化的精英文化,非洲主要以部族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精英文化欠缺。②因为这些差异,中非人民在交往中的摩擦时有发生,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仍然有待深化。而且,非洲有54个国家,分为中非、东非、南非、北非和西非五个次区域,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语言各不相同。因此中非合作不能一概而论,应注意对非洲国家的异质性分析,针对不同区域特性以及重点国家的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人文交流合作。

第三,中非人文交往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实质。以中非人文交流中的重要内容文艺展演为例,更偏向于“展示”“宣传”而非“交流”,注重“文化”而非“人与人”的交流。非洲人民在整个过程中以“看热闹”或感受氛围为主,难以达到深层次的人文交流。这样的文化交流方式使中国文化的传播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将代表着中国核心价值观和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内容传递给非洲人民;二是单向式的输出为主,互动性不足。中国艺术团、影视剧走进非洲的数量要明显大于非洲走进中国,中国媒体落地非洲的数量要远远高于非洲常驻中国媒体机构,中国交流的人员和机构数量更多,中国出资、筹措的项目数量更大,以及中国的文化产品销往非洲的数量远多于非洲销往中国的现象,这都表明了中非人文交流需克服互动性不足的问题;三是重政府主导,轻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中非人文交流大多由官方主导,内容与大众流行文化相距较远,且刻意设计的形式感较强,普通民众容易对此产生距离感。

二、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思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非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正发生重大变化。外部来看,大国对非合作格局正从差异互补转向竞争分裂,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比以往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来看,中非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持续增加,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需要。③中国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重视文化文明力量。以新思维提振中非人文交流合作,需要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坚定文化自信,重视求同存异、相互学习。

(一)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上下功夫,彰显中非的共性

文化、思想和理念认同能构建个体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能够左右其基本认知、理解、判断或选择,对于塑造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决策和社会交往起到关键作用,是人文交流合作的深层目标。因此,中非人文交流合作需首先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上下功夫,在双方共同认可的理念下深化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虽然在历史、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有差异,但双方在价值理念、家庭伦理、传统习惯等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双方均强调集体主义、敬老尊贤、平等相处、宽容待人,这让两方相处起来有一种文化和认识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④非洲学者梅茨认为,儒家文化与非洲文化都崇尚人的社会性,“和”与“孝”是重视社会关系的表现,这与西方社会强调独立、自由、自我表达等不在乎他者存在的行为方式区别很大。⑤乌班图(Ubuntu)哲学存在于南部非洲,即认为个人的存在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实现,大方、平和、谦卑、尊重是优秀品质。它重视人的道德责任,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陌生人照顾的义务。儒家与乌班图的相似性颇为明显。⑥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趋向为中非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有利于中非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中非人文交流的本质

人文交流(people-to-people exchange)的本质是“人之间的交流”,重点在于“人”。在此意义上,人文交流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交流活动。⑦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人文交流合作的本质属性。应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人文交流的根本在于人民,主导力量也来自人民,其目标更是服务于人民。随着中非关系发展,双方人文交流合作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多领域的惠民项目。两方人民之间的互动交往,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在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中要继续激发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的积极性,发挥高层引领和高级别机制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现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更贴近民众,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秉持以人为本、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原则,为人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文交流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提升中国和非洲广大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以确保两国人民共享合作带来的成果,在感受不同文明魅力的过程中促进相互了解,深化友谊。

(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发掘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的独特魅力

自古以来,文化交往扮演着密切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联系的重要使者角色。文化不是一个单一领域或要素,通过了解和认知对方文化,不仅有助于双方从文明演进背景上来理解对方的发展道路选择,还推动中非在政治、经济、教育、媒体等其他领域的系列发展变化。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类文明代表,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也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可以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有益启迪,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源泉。对非洲来说,在过去曾遭受奴隶贸易摧残、殖民主义肆虐,并受制于各种不利的国际环境。正如非洲学者萨迪·阿沃尼伊(Sunday Awoniyi)所指出,“非洲人需要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解放”,非洲必须努力维护非洲的历史传统,重新致力于珍惜和发展非洲的文化资源和价值观。⑧对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来说,珍视并传承本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挖掘本国珍贵的历史资源,对自身传统文化加以维护和继承,广泛传播中非双方文明精华和文化精髓,增进民众之间的认知和理解。

(四)重视求同存异、相互学习,推动非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每种文明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非洲有54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14多亿人口。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56个民族、14亿人口。中非的交往是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的交往,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深化交流的过程。非洲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领域拥有璀璨的成果,在社区共建与社会团结、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社会包容和民主价值观推进等方面进行过许多有益尝试。中华文明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经验值得与非洲国家分享。充分尊重各国的文化多样性,欢迎非洲文化和非洲人民的“走进来”,推进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民“走出去”,在双向交流与互鉴中汲取双方文明的精华和养分,突破片面性与局限性,在承认并欣赏中非文明差异化的同时,做到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通过中非人文交流,使当代中国人更好地观察和欣赏非洲文化艺術的天然品质与本真美感,形成更全面的世界文明眼光、更均衡的全球文化视野,培养出对人类多元文化的普适性关爱情怀。⑨

三、中非人文交流合作的新场景

(一)突破人文交流领域的文化界限,在优势领域深化中非人文交流合作

人文交流合作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文化界限,拓展到环保、减贫、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要避免把人文交流变成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附属品。⑩目前,中非合作为世界发展与合作树立典范,在南南合作、全球治理和构建公平正义国际秩序等层面已经有深厚的合作共识与基础。中非的人文交流合作应该与这些优势领域合作整体推进,促进人文交流合作可以与其他领域的合作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一是在减贫领域推进人文交流合作。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最容易在思想和理念层面达成共识的领域。尤其对非洲国家来说,发展和减贫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2022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率约为35%,为全球最高。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受到非洲的关注和赞誉,可以通过人文合作助力非洲各国的减贫努力;二是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安全领域推进人文交流合作。当今世界和平赤字不断加深,发展赤字持续扩大,安全赤字日益凸显,治理赤字更加严峻,全球治理正面临很大挑战。对于中国和非洲来说,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问题、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和全球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等是共同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通过人文交流合作,为这些领域合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意基础,为观念、制度、平台的建构扫除政治障碍。

(二)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和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开辟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新场景

数字化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文化数字化建设、培育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全面部署推进,为推动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新格局提供了强劲的数字动能。第一,加速数字化应用,丰富中非数字化人文交流内容。把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赋能中非文化交流产品,丰富数字视听、数字藏品、数字文创等内容产品;把中非人文交流的场景引入到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中,依托现实空间开发数字博物馆、孪生剧场、虚拟社交空间等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第二,打造中非数字化旗舰项目领航示范。促进数字资源在全球文明互鉴和文明对话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依托中国和非洲相关国家博物馆资源,凝聚全球研究和技术力量,将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埃及古物博物馆等代表了中非璀璨历史文化的资源库数字化、形象化,并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观赏、文物视频名片等。还可以在影视方面加强中非联合制作、拓展影视合拍领域,用最新动画技术对中非的古典神话、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解读,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中非故事;第三,挖掘数字化资源,为中非教育合作提供助力。鲁班工坊是中国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中非“八大行动”倡议中能力建设合作的一部分。自2019年3月非洲首家鲁班工坊落地吉布提,中国已在非洲建成十余所鲁班工坊。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优势,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仿真实验课程,推出“技术+人文”线上课程,建设数字化立体教材体系,将中国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等在授课中重点呈现,构建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载体、展示文化传承为内容、融合技术应用和人文价值的中国故事数字资源库。

(三)密切中非青年群体交流,发挥青年的独特价值

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人文交流合作中极富创造力和活力的群体,尤其是青年正在成长为改变国际传播格局的原生力量,其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会影响国家间文化交往的走向。因此,中非人文交流要重视青年的力量。应进一步增大“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等的覆盖范围和实施力度,为非洲的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创造条件推进中非青年交流,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领域加强活动供给,为中非青年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搭建国际性青年交流平台,让国际青年广泛、切实参与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论坛,加强与青年接触与沟通的方式;广泛开展青年交流和对话项目,拓展非洲青年了解中国的渠道,增强青年的体验感、参与感和主动思索,增进不同文明背景、不同职业背景青年英才间的相互理解借鉴;为非洲青年提供在华实习实践机会,培育其客观理性的中国观;非洲青年中存在着一批关心中国、具有较高理论基础并主动传播中国声音的知华友华群体,根据这部分海外青年群体的需求提供一些涉及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多语种资料,以帮助对方加深相关认知,配合上述青年在部分国家举办一些相关议题的研讨活动,进而推动形成更好的社会舆论效应。

(四)推动中非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往,鼓励每个个体成为人文交流合作的构建者

从根本上来说,促进人文交流靠的是中非两国人民的实体接触与虚拟空间中的交往,以及他们在交往中展现的友好姿态、树立的良好形象、共建的美好事物。在非洲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非洲人就是实现民相亲、心相通的关键桥梁。引导中非民众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提高自身素质,不管是在实体接触还是虚拟空间中都不发表影响中非友谊的过激言论,秉持友好交往、相互学习的理念。鼓励中国人、中资企业和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坚持经贸与人文同行,将人文交流融入中外民众的日常交往中。可联合非洲当地的华侨华人社团、商会等组织,共同建立各种双方交流平台,使来到非洲的华人或企业与非洲当地社群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接触和交流,以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同时,应设立冲突与矛盾解决机制,应对双方因不同的文化、工作理念或习俗而产生的意见不合或摩擦。例如,成立由中非双方共同组成的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解决华人与当地社群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通过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接触,中非双方的人民才会对彼此知根知底,不只接触到对方对外所展现的恢宏与华丽的那一面,也能了解到最底层的、最本土、最具特色的那一面,在看过好与坏、优点与弱点后,双方才能学会处理遇到的摩擦和问题,最终实现个体间和最基层层面的民心相通,筑牢中非人文交流场景的最坚实基础。

贺文萍系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诗琪系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周瑾艳:《自主性视角下的非洲国家智库与中非智库交流》,《阿拉伯世界研究》,2021年第4期,第132页。

②周海金、刘鸿武:《论文化的互通性与差异性对中非关系的影响》,《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44、45页。

③周玉渊《:大变局时代中非合作的新征程与新思考》《,西亚非洲》2023年第3期,第9、10页。

④李安山:《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相似性——兼论中国应该向非洲学习什么》,《西亚非洲》2014年第1期,第52页。

⑤Afolayan A.,Falola T.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frican Philosophy//Metz T. Confucianism and African Philosophy, Palgrave:2017,207,208.

⑥Bell D., Metz T. Confucianism and Ubuntu: Reflections on a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African Tradi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011,38,81[S].

⑦庄礼伟:《中国式“人文交流”能否有效实现“民心相通”?》,《东南亚研究》2017年第6期,第68页。

⑧李安山:《论非洲共享价值观的源流、内涵及其实践》,《西亚非洲》2022年第6期,第24、25页。

⑨刘鸿武、林晨:《人文交流推动中非合作行稳致远》,《西亚非洲》2020年第2期,第27页。

⑩孙壮志:《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人文合作:成就与前景》,《欧亚经济》2023年第2期,第10页。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新思维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行记(三十四)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初中历史教学介入“让学引思”新思维
用新思维打造老媒体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光的反射教学新思维
传媒新思维 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