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脊柱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
2024-02-27杨德育郑耿阳
杨德育,曹 杰,郑耿阳
人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 医院骨科,泉州 362000
脊柱硬膜下血肿(SSDH)是一种罕见且危险的椎管内血肿,可表现为神经根痛、截瘫、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脊髓横贯性损伤,极少数表现为单侧病变。好发于胸椎,腰椎少见[1]。2021年4月5 日,本院收治1 例自发性SSDH 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 岁,因下腰痛伴双下肢麻痛进行性加重1 周于2021年4月5 日于本院就诊并收住入院。入院前1 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胀痛,伴双下肢麻痛,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为主。入院前5 d出现二便费力,初未在意,后因症状进行性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CT 检查示L5~ S2椎管内占位。为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诊至本院。患者既往2 型糖尿病病史10 余年,经规范治疗,空腹血糖波动范围为4.6 ~ 7.1 mol/L。入院查体:脊柱腰段无侧凸或后凸畸形,腰骶部L5~ S1水平轻压痛,叩击痛(-),腰椎活动良好,双下肢肌肉无萎缩,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70°(-),双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跟部皮肤感觉减弱,双踝关节外翻及双足2 ~ 5 足趾背伸肌力4 级,马鞍区感觉明显减弱,肛门括约肌反射明显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腱反射正常。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为4 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19分[3],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 级[4]。影像学检查:MRI 示L5~ S2节段椎管平面背侧及腹侧沿管壁增厚条索状短T1、短T2信号影,以背侧为主,压脂像信号降低,约5.6 cm(矢状位),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1a ~ c)。根据体征及检查诊断为L5~ S2自发性SSDH、马尾综合征、2型糖尿病。于2021年4月8 日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腰骶椎椎管后路减压、硬膜囊切开血肿清除、棘突韧带复合体回植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见硬膜囊与蛛网膜之间血肿形成(图1d),血肿清除后可见蛛网膜完整膨出(图1e)。术后给予药物预防感染、脱水等治疗。患者术后1 d 肌力、感觉及二便明显改善,术后1 个月恢复正常。术后13 d 复查MRI 示血肿已清除(图1f、g)。术后8 个月复查症状无复发,MIR 示血肿无复发(图1h、i)。
图1 病例影像学资料
2 讨 论
SSDH 发生率低,其主要发生原因:①创伤后损伤椎管内血管出血,进入硬膜下;②医源性(手术或腰椎穿刺)损伤椎管内血管,形成血肿;③自发性出血,包括潜在的血管畸形、硬化或凝血功能障碍[5]。本例患者属于自发性SSDH,其公认的高危因素:①年龄≥60 岁;②接受抗凝治疗,主要是正在使用香豆素类抗凝药[6]。本病发生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主要观点:①胸腹腔内或脊髓脑脊液压力急剧改变,导致椎管内血管破裂出血,特别是位于硬膜下腔和蛛网膜下腔中的根髓静脉;②颅内病变形成的出血,迁移至椎管内硬膜下;③蛛网膜下腔出血,突破蛛网膜,进入硬膜下腔[7]。
自发性SSDH 好发于胸椎(40.0%),腰椎发生率为4.1%[1]。腰部发生率较低的原因:①腰椎血管异常(动静脉畸形)或肿瘤等疾病发生率较其他部位低;②腰椎椎管大,血管粗,缓冲空间大,不少患者没有症状,经常未被发现;③血液重力作用较小[8-9]。SSDH 的运动症状最为常见(89%),其次是疼痛;64%的患者存在感觉缺陷,其中81%有感觉平面;6%的患者以放射痛为主要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截瘫[1]。本病没有特异性症状,需要影像学检查来确诊;CT 检查可显示为边缘锐利的弧形高密度椎管内占位,但并不具有太多特异性;MRI 检查尤为重要,可明确SSDH 的位置、范围、化学状况及脊髓受压情况。
SSDH 需要同硬膜外血肿(SSEH)相鉴别。SSEH 在MRI 上多表现为双凸透镜或豆状,矢状位表现为上下缘逐渐变细,横断位上前缘形态较规则;SSDH 在矢状位MRI 上表现为内凹,在横断位上形态不规则[10]。Post 等[11]认为,MRI 上显示有一层边界清楚的硬膜,将血肿局限于硬膜下,横断位上硬膜外脂肪位置完好,是区分SSDH 与SSEH的可靠依据。典型SSDH 多位于脊髓腹侧,横断面MRI上呈带圈的“Y”字征[12]。本例患者MRI虽无上述典型表现,但MRI 显示血肿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硬膜外脂肪完整,因此,可排除SSEH 的可能,确诊为SSDH。术中血肿清除后,可见蛛网膜完整膨出,支持SSDH的诊断。
广泛椎板切开减压、彻底清除硬膜下血肿是具有神经症状的自发性SSDH 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尤其在双下肢症状进行性加重时[13]。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14],也有学者[15]采用透视引导下的脊柱穿刺将血肿抽出。SSDH 的预后取决于手术时机、术前神经损伤情况及凝血功能。血肿范围的大小被认为与预后并不存在相关性[16]。Vastani 等[9]认为,膀胱功能障碍是SSDH 术后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总结文献,认为诊断包含ASIA 分级C 级、马尾综合征、双下肢症状进行性加重> 48 h 中的任何一点即为手术指征。本例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且已出现马尾综合征,因此,采用腰骶椎管后路减压、硬膜囊切开血肿清除、椎板回植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疗效满意,随访8 个月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