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词文本的北京西山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2024-02-26谢恬子傅凡郑德昊李鑫玉
谢恬子 傅凡* 郑德昊 李鑫玉
北京西山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颇丰,集聚大量人文资源,寺庙、传统村落、皇家园林等历史古迹数不胜数,因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早期关于西山文化景观的研究多聚焦于三山五园景观[1]或京西稻[2]、西郊水系[3]、京西古道[4]等某一景观类型。2018年《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带动了学术界将研究视野放大到西山全域,其中部分研究以永定河文化带[5-6]为切入点,探讨西山整体文化景观资源;还有部分研究直接对西山文化景观的发展历史、分布情况等内容展开分析,如王长松等[7]对北京西山文化景观的形成与演变展开全面分析,充分肯定了西山整体文化景观的研究价值。
西山作为北京历代游览胜地,众多文人雅士前往游玩,美景激发出创作灵感,留下大量西山记游诗词(简称西山诗词),以记录旅游所见所感。与历史文献相比,诗词虽然具有主观性,但作为主观情绪的载体,其中不少涉及创作者对地理环境的感知与塑造[8],是探究城市景观的重要史料。国内以诗词作为地理景观研究素材最早出现在人文地理领域,早在《汉书·地理志》中班固就通过《诗经》的引用来辨别古今地名方位。王岷等[9]结合诗词景观信息讨论旅游地理意义;而后随着学术界对历史城市景观格局的关注,不少学者开始深入挖掘历史文学作品中的景观要素和地理信息,如张建立等[10]、何捷等[11]的多项研究表明对文学作品进行空间可视化的可行性;随后,李春玲等[12]、苏逸轩等[13]通过诗词剖析不同地域的景观特征;章政等[14]、刘滨谊等[15]基于诗词提取时空维度信息,并制作文学地图来讨论景观分布,解析诗词由此成为探究城市景观空间的一种新角度。
目前为止围绕北京西山自然、人文景观诗词作品的大部分研究属于文学维度的鉴赏分析,以诗词为素材的西山景观空间维度的研究较少,所以基于西山诗词展开景观格局探析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文本挖掘和空间分析法,从西山诗词中充分挖掘京西文化,探索西山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特征,以促进西山文化景观遗产资源的整体保护利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西山即明清时期北京城以西顺天府境内所有山区,属太行山的余脉,北以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西至北京市行政区域界线,东临北京小平原。根据当前行政划分,涉及辖区有昌平、海淀、石景山、丰台、门头沟和房山六区,总面积约3 000 km2。永定河、拒马河和沙河构成了西山水系网络,其中永定河从西北向东南穿过西山,流经北京城西的山麓平原,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图1)。京西古道是来往于北京城与西山的古代道路统称,主要包括西山大道、玉河古道、芦潭古道3条主线及支线道路[4],是古代北京西山地区内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进了文化传播、商业交流,推动了具有西山地域特色文化景观的形成。
图1 研究区域Research area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从中选取有效信息,最终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是历史景观研究的基础,史籍文献中的描述性信息为空间化和量化研究提供了资料[16]。诗词作为一种文献,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并存的特点,能够反映景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也包括文人对文化景观的主观评价。
1.2.2 文本挖掘法
文本挖掘是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为技术支撑,利用关系表的储存结构,通过文档预处理、特征信息提取、数据挖掘3个环节,从大量文本数据中寻找潜在联系、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取和组织有价值信息的过程[17]。本研究利用ROTS CM6对获取的西山诗词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出诗词中的景观地理信息进行量化研究。
1.2.3 空间分析法
在历史景观研究领域,空间分析法是应用ArcGIS平台,从研究对象的空间特征出发,探寻点群空间布局的常见方法[18]。本研究通过西山诗词建立景观地理信息数据库,使用ArcGIS 10.7分析西山景观分布特征,从而得出西山文化景观空间结构概况。
1.3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涉及的历史文化景观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古籍丛书》①,共包含北京西山从唐代至近代记游诗词共1 639首,据此得到西山地区的文化景观点260处,在景观尺度不一的情况下采用近似替代定位法[10],以特殊意义点代替线状、面状景观,最后整理出与诗词相关的地点坐标、年代、作者及其他附属信息;古地图信息来源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北京城郊图集》(电子图档)、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文本结构化数据基于人工筛选整理的古诗样本,并通过ROTS CM6软件统计分析得到;西山范围内行政区划矢量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地形数据(SRTM DEM)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空间分辨率为30 m;ArcGIS软件使用过程中高分辨率DEM数据和景观点位数据均采用UTM投影下的WGS84坐标系统[19]。
2 西山文化景观的时空分布分析
2.1 总体空间分布
西山文化景观点多分布于缓坡地区,平缓的地势有利于道路的铺设,也有利于大体量、密集的景观空间营建。京西古道贯穿西山地区,与地形紧密结合,横跨山川河流,连通各村落及山谷、古刹、城关等,串联西山地区丰富的景观和人文资源。诗词中的西山文化景观点沿古道分布,与京西古道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且唐代至近代西山文化景观点的分布具有一定聚集性。通过ArcGIS平台平均最近邻工具计算得到最近邻点指数R=0.11<1.00,进一步说明了西山文化景观呈聚集性分布。聚集趋势最突出的是三山五园地区及周边区域,而其他景观大致在南、北、西向散落分布。总之,西山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以三山五园地区为核心聚集,整体沿京西古道路走向线性分布的态势(图2)。
图2 京西古道与北京西山景观空间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West Beijing Ancient Roads and landscape in the West Mountain of Beijing
在西山不同地区的文化景观点所统计出的诗词总数差异明显,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影响,为探究其中具体联系,本研究运用ArcGIS 10.7核密度分析工具对西山文化景观点和诗词分布密度分别进行运算。根据景观核密度分布可以看出:西山文化景观点仅在三山五园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单核心聚集性,与前文总结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图3-1);诗词涉及的文化景观点的核密度(简称诗词核密度)分布表现为多核心聚集的特点,除了三山五园地区,还有居庸关、卢沟桥等展示出一定的聚集趋势(图3-2)。可见居庸关、卢沟桥是重要道路节点,它们在诗词数量方面的优势体现了兼具美学价值和交通功能的景观对文学产生的正面影响。从核密度数据结果看,相同参数设置下西山景观核密度值范围是0~1.2,诗词核密度值范围是0~14.3,诗词核密度最高值约为景观点核密度最高值的12倍,说明景观分布集中的地方相关诗词更为聚集,两者呈正相关。北京西山自唐代至近代历经营建,积聚众多风景名胜,尤其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瓮山)等所在位置成为西山景观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于清代建成的三山五园最终汇聚了143处景观,占全部景观数量的55%,总计诗词858首,约占诗词样本总量的52.3%。三山五园以突出的景观资源和文化象征成为无数诗人挥墨之处,一代文人为名胜古迹留下绝唱诗赋,又一代文人慕名而来,如此循环往复,可见文化景观点的影响力和文学作品的传播相辅相成,持续相互影响。
图3 西山景观、诗词、道路密度分析Density analysis of landscape, poems regarding and road in the West Mountain3-1 西山景观核密度分布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landscape in the West Mountain3-2 西山诗词核密度分布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poems regarding the West Mountain3-3 西山道路线密度分布Linear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West Mountain roads
为了进一步探析西山文化景观点的分布与京西古道的关系,本研究运用ArcGIS 10.7线密度分析工具进行运算。道路线密度反映了交通建设的程度,突显了道路系统的重要节点(图3-3)。沿河城、斋堂镇等是京西古道上重要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功能远大于景观功能,故四周景观点稀少。整体来看道路密度高的区域为主道经行处,主道主要发挥交通功能,不直接连通景观点聚集处,而由四通八达的支路网络连通散落的景观点。文徵明曾游京郊作诗十二首,《早出阜城马上作》《登香山》《宿弘济院》等诗作按照往返路线展现了京城、香山、玉泉山、瓮山这一游线上的西山近郊景观。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皇帝在巡游中题作《夏日同大学士明珠暨诸侍卫过黑龙潭途中作黑龙潭》《由广泉寺至卧佛寺》《驻跸碧云寺》等系列诗,诗中路线贯通了黑龙潭、卧佛寺、碧云寺等文化景观点,又沿着芦潭古香道串联戒坛、潭柘寺,形成一条宗教文化游线。由此可见,西山通达的道路串联北京西山近、远郊的整体景观,为京城与西山之间的出游活动提供了路径基础。
2.2 景观要素分布
除了从全局视角对西山文化景观格局进行探析外,本研究还从集中性视点[20],即景观要素出发进行解析,将西山诗文中出现的260个景观点整理并划分为山岳、水系、建筑3类景观要素,具体讨论不同类型景观点在西山的空间分布特点(图4)。利用ArcGIS 10.7的平均最近邻工具计算得到山岳、水系、建筑景观分布的最近邻点指数值R分别为0.82、0.76、0.42,表明3种景观要素的分布趋势均为集聚型,且聚集程度依次递增。
图4 景观要素核密度分析Kernel density analysis of landscape elements4-1 山岳景观核密度分布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mountain landscape4-2 水系景观核密度分布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water system landscape4-3 建筑景观核密度分布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结合前文地形坡度情况(图2)和山岳景观核密度分布(图4-1)可知,西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衔接东部北京小平原,在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形成高程分界线,山岳景观沿该分界线呈现多核心结构分布,散落在京西古道3条大道之间,通过游赏路线和进香路线实现路径连接,以仰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马鞍山最为明显。东部三山五园地区山势平缓,与京城交通往来便利,仰山、马鞍山均为宗教圣地,吸引大量游人,因此成为西山山岳景观营建的三大主要阵地。西部远郊山势险峻,主要发挥御敌防守作用,故而景观营建较弱。
水系景观沿水系走势分布,从水系景观的核密度(图4-2)可以看出景观除了散布在沙河、永定河、拒马河几大主要水系及其分支周围,还在三山五园地区呈现小范围集中态势,原因在于皇家园林在选址时倾向于水源充足之处以满足造景需要。清乾隆(1736—1796)时期,三山五园修建完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西山水系的疏浚[21],使三山五园地区与京城之间的水路联系愈加紧密,推动了清代西郊舟游文化的兴盛。尤其是玉河(长河)水路游线,是皇家去往清漪园的御用河道,沿途有倚虹堂、福荫紫竹院、广源闸、万寿寺等名胜,乾隆皇帝写有《过广源闸换舟遂入昆明湖沿缘即景杂咏》《玉河泛舟至昆明湖》《玉河》《由玉河复至玉泉》等诗作。水系景观纵向分布使西山文化景观结构愈加明晰,三山五园水路游线的连通促进了西山文化景观格局的形成。
建筑景观核密度分析结果呈现单核心分布特征,且核密度数值的集中程度远高于山岳和水系景观(图4-3)。清王闿运《圆明园诗》曰:“十八篱门随曲涧,七楹正殿倚乔松。轩堂四十皆依水……甘泉避暑因留跸……纯皇缵业当全盛,江海无波待游幸。”[22]为了满足清代帝王的游幸、驻跸需求,从西直门出发并贯穿三山五园的御道交通系统逐渐完善,皇家园林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西山皇家文化迅速发展的标志。
2.3 时空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叙事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不仅描述了地理信息、时间脉络,还阐释了社会结构和文化[23-24]。根据诗词中文化景观的位置坐标数据,通过标准差椭圆工具计算出中心坐标,即区域景观重心点的位置,据此从时空维度结合地理叙事分析不同时期文化景观的分布变化情况。将1 639首诗词按朝代划分,结果显示诗词年代主要分布于明、清两朝,包括明代诗词1 033首,清代诗词483首,其余123首诗词零散分布于唐朝至近代期间其他各朝代。由于《北京古籍丛书》中收录的古籍多编纂于明代和清代中期之前,此后的古籍偏少且收录的西山诗词不多,所以诗词数量以明代居多。但是如果考虑明朝国祚276年,清初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仅经历约160年,明清西山诗词的创作效率大体类似②。
因此笔者运用ArcGIS标准差椭圆工具分析明清两个时期西山诗词的分布方向(图5),并得出与诗词相关的景观点的重心位置,从重心点在空间上的偏移和时间上的变化和特点可以看出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播趋势和延续情况。从重心点的偏移情况来看,明代至清代西山诗词分布重心偏移不明显,重心点几乎重合。明代的标准差椭圆与清代相比长短半轴的差距较大,扁率较大,诗词南北方向分布趋势较为明显。昌平、房山属于京城远郊,散布着居庸关、朱怀珪墓、贾岛墓、石经山、沙河、琉璃河等京西名胜;近郊地区如海淀、石景山则由于环境清幽、交通便利,吸引大量明代士人、内臣高官在此建造园林别墅和寺庙景观,因此明代西山景观分布虽呈现南北方向特征,但密度较为均匀,无明显景观聚集区。在此基础上,清代自康熙时期开始兴建西郊皇家园林,推进了水陆交通的完善,增强了西山道路基础建设,并在当时掀起一股造园风尚,因而带动周围府邸园林、私家郊园的兴建,如太傅明珠的自怡园、和珅的十笏园、纳兰性德的渌水亭等。因此清代西山景观分布的方向特征减弱,即离散度下降,空间聚合度上升,海淀地区也成了西山文化景观的聚集地和文学创作中心。
图5 明清西山景观诗词标准差椭圆分析Elliptic analysis of standard deviation in landscape poems regarding the West Mounta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为了解时空维度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变化,按明清两代诗词描写的景观对象分为河湖潭泉、洞窟、园林宅邸、陵墓祠堂等9个类别(图6)。可以看出明代西山文化景观类型多元,寺庙观阁、桥关驿道、山水地理景观尤为突出;清代西山诗词整体数量减少,但其中园林宅邸类诗文数量却增势明显,其原因在于清代皇帝居园理政,进而带动宗室、官员来西山地区建园、游赏,以及促进相关的交通道路建设。
图6 明清时期不同景观主题的诗词数量统计Bar graph of ancient poems with different landscape them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建筑在西山开始出现,如潭柘寺、龙溪寺(已毁)、木岩寺(已毁),此后寺观庙宇数量不断增加,西山宗教活动愈发活跃,多数宗教建筑也成为游览之所,故而在西山诗词中也有所体现。明清两个时期诗词的共有特征是描写寺庙观阁类诗词数量占比较高,可见从明代至清代,西山宗教文化的传播依旧占据主流地位。明代关于寺庙观阁类景观的诗词数量最多,这与明代太监的养老制度、墓葬文化息息相关。正如王廷相在《西山行》诗中所写:“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间内臣作。”[25]西山山水条件优越,富裕的太监往往就此修建庙宇养老,死后葬在庙中,因此建造了大量庙宇建筑,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宗教景观。清代西山诗词总数虽比明代少,但不同景观主题的诗词数量比较均衡。乾隆十九年(1754年),京城及城外15里(7.5 km)的寺庙开展了大规模整顿拆除、修缮工作,由此京城寺庙总数不断减少[26],西山寺庙数量也因此下降,部分寺庙景观的延续受到影响。但同时期西山地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景观逐渐丰富,宗教景观以外其他景观也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从而改变了明代原有的以宗教为主的景观格局,西山文化景观多样性开始显现。
3 西山文化景观的文本画像分析
本研究通过ROST CM6解构西山诗词[16],以中国古典园林基本要素为分类标准,对不同类型的景观名词进行词频排序(表1),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展开西山诗词景观画像分析,从而感知西山文化景观的具体特质。
表1 高频景观词汇分类Tab.1 Classif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landscape words
在山岳要素词频排序中较靠前的是西山和青山,其余词汇也以泛指性山岳名词居多,可以看出诗人对山岳景观的记录多为大尺度观察或概括性描写,说明将西山景观作为整体概念的讨论更多。例如乾隆《德胜门外其一》中的“西山新翠叠云峦”等诗句记录了他在德胜门外看到的景象[27],从宏观视角描绘了北京西郊地区的群山万壑之景。就具体名山而言,玉泉山、香山词频较高,是因为二者地处西郊出游路线的绝佳视野范围。明代袁宏道《高梁桥游记》曰:“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28]明末清初文人出西直门,过高梁桥,西郊玉泉山、香山山景就映入眼帘,也因而成为景观焦点。
在山水形胜的人文景观中,水系是重要交通途径。水系景观中桑干、西湖的出现频次最高。桑干河古称漯水,是永定河的上游,卢沟河是北京境内永定河的古称,高频词表中桑干、卢沟词频数相加为57,足以说明永定河是西山地区重要的水系;瓮山泊在明代称西湖,清代沿用此称,乾隆皇帝扩挖西湖为昆明湖,最终词频数量相加为43,可以认定西湖(昆明湖)也是西山一处热门景观;就不同水景形式而言,河、泉、湖、溪在西山景观中均有所体现,尤其根据流泉、流水、泉声、清泉等词汇可以推断出西山泉水众多。
植物高频词汇中芙蓉、杨柳、桃花较突出,这些植物观赏价值高,在诗词中多具有丰富的正面寓意,是西山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诗词中关于植物的描写没有山水景观的宏大叙事感,却往往细腻入微,且多与道路景观相结合。例如“绿柳阴中界道宽”“岸边杨柳瓢香絮”等都是对行道植物场景信息的细腻描写。
建筑高频词汇体现了居庸关作为道路节点的关键性。居庸关位于北京与关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在军事防御、商贸路线上都承担了重要功能。明代楚石梵琦《居庸关诗》曰:“力排剑戟三千士,门掩山河百万重”[29],揭示了居庸关军事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清代张佩纶《居庸关诗》写道:“八陉列戍风云阔,重驿通商锁钥开”[30],说明了清代居庸关重视驿站建设,促进商贸往来。此外,古寺、招提泛指宗教建筑,出现频次较高,反映西山地区寺庙众多,且是主要的游览场所,在其他景观要素中的声景类词汇钟声、钟磬的高频次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根据高频词汇将西山道路景观具象为交通方式、道路形制、往来人群3个方面来分析。由车马、石桥等词汇可看出西山交通方式主要有乘骑和行舟2种,石桥作为高频词汇也反映出道路对于西山景观的重要性;卢沟桥、青龙桥处于连接西山与京城的主要道路上,其词频分别高达12次和10次,与重要交通功能形成呼应;石蹬、鸟道、曲折等词汇补充道路的形式、宽窄、曲直特征,丰富的道路形制增加了西山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在景观语境中,游人是西山交通的主要往来人群,侧面说明西山景观的吸引力。
4 西山文化景观格局特征
4.1 西山文化景观格局的形成与人文地理背景密切相关
就空间角度而言,西山景观以三山五园为核心聚集,整体沿古道线性分布。景观营建倾向于选择地势平缓的丘陵地带,并受到古道建设难度和建设水平的影响。景观影响力与诗词创作正相关,文学积淀深厚的区域景观建设水平突出。正如陈从周先生所说“园之存,赖以文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31],在景观高度文本化的审美系统中,景观遗产价值与诗词文学价值相互依存。就时空角度而言,时代人文环境是文化景观格局变化的催化剂。在明清两代西山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中,景观的密集程度加强,交通线路逐渐完善,文化景观多元性显著,西山文化景观遗产群族的价值因此得到升华。
4.2 不同景观要素共同塑造西山文化景观格局特征
诗词文本画像分析结果显示出以西郊群山和永定河为骨架的西山景观山水格局。“西山”不仅是地理名词,还是一个文化意象,是西山区域所有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集合体;永定河将京城与西郊分隔开来,并且是大多数郊游路线的必经之地,见证了西山文明的发展,由此成为西山诗词热衷讨论的对象。植物和建筑在此山水格局之上细化了景观本身的特征。植物兼具观赏价值和美好寓意,奠定了西山景观的情感基调;不同类型的建筑是西山军事防御、交通要塞、宗教文化功能的具象化存在。同时,京西古道发挥串联作用,融合在整个西山景观格局中,使山水胜景变得可观可达,还以多样的形制和功能丰富了西山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在京西古道网络之上,西山文化景观整体呈现集聚性分布,空间上形成以三山五园为核心,沿南北长轴和西部短轴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山岳景观纵向排布和西向延伸决定了西山景观的基础结构,水系景观的南北走向强化了西山文化景观的轴线结构,建筑景观的集中营建巩固了三山五园在西山文化景观格局中的中心地位。
5 结论
基于对诗词文本的深入探析,可知北京西山地区山、水、植物、建筑交融,形成了群山带水、诸园蓊郁的格局特征。在此文化景观格局之下,沿着西山文化景观的印迹,以三山五园为核心,从空间要素、时空维度等多方面构建景观游线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通过特殊线路联动各区景观遗产和文化现象,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旅游及经济发展,由线及面地实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发展效益最大化。如此既能放大西山地区的景观特色,又能解决西山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使西山景观重新焕发昔日风采,让国内外更多人意识到西山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领略西山景观魅力。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其中图1~5的底图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图1~4涉及明清水系、京西古道的部分均参考清朝光绪十二年北京城郊图集、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北京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