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康复的影响

2024-02-26肖晖霞吴安林刘爱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4期
关键词:盆底穴位阴道

肖晖霞,吴安林,刘爱华

江西省抚州市中医医院:1.妇产科;2.急诊科;3.护理部,江西抚州 344000

子宫脱垂是目前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的一种临床妇科疾病,其很大程度上与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同时与阴道分娩、难产、多产所致盆底支持能力减退等原因有关[1],大多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然而由于易受到多种因素作用,子宫脱垂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对患者及家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经济负担[2],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子宫脱垂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越来越受到护理科研人员的重视。近年来,关于热敏灸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3-5],另外,有相关报道发现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提高子宫脱垂患者的术后疗效,促进其康复[6-7]。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照临床妇科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原则,诊断为Ⅰ~Ⅱ度子宫脱垂。排除标准:(1)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或严重衰竭;(2)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而无法积极有效配合完成本研究;(3)合并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年龄37~64岁,平均(49.12±7.03)岁;子宫脱垂Ⅰ度21例,子宫脱垂Ⅱ度29例;孕产次1~4次,平均(1.93±0.62)次。对照组年龄35~62岁,平均(48.68±6.57)岁;子宫脱垂Ⅰ度23例,子宫脱垂Ⅱ度27例;孕产次1~3次,平均(1.62±0.56)次。两组年龄、子宫脱垂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相关监护人知晓本研究且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研批第(2023003)号]。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和神经肌肉刺激仪常规干预。(1)盆底肌肉锻炼包括肛提肌肌肉群收缩锻炼与骨盆肌肉锻炼。①肛提肌肌肉群收缩锻炼:告知患者集中注意力,引导其掌握主动收缩锻炼肛提肌肌肉群方法,保持深慢呼吸,使其经深吸气后按顺序收缩肛门、尿道至产生盆底肌上提感觉,持续3~5 s后进行呼气放松,进行循环组锻炼,各组锻炼时长为30 min,1周5次。②骨盆肌肉锻炼:告知患者采取平卧位后将双腿伸直,使其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自然吸入空气后用力收紧下腹、会阴等骨盆处相关肌肉,屏气憋住呼吸5 s后,再呼气使下腹放松,此过程维持时长5 min,每天3次,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而后合并屈曲两膝,左右来回往复摆动双腿5~8次后,将双腿伸直,通过右手将右膝牵引弯曲至胸部,左手轻轻握住右脚踝后轻轻摆动右膝,而后交替循环锻炼双腿,此过程维持时长10 min,每天3次。(2)神经肌肉刺激仪常规干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仪)。患者排尽大小便后取半卧位,将盆底生物反馈仪电极置入其阴道内进行电刺激,每次电刺激时长30 min,每周2次,此过程持续时长为3个月。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炙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热敏炙治疗:热敏点灸选取神阙、子宫(双)、脾俞(双)与肾俞(双)穴,选取型号为18 mm×200 mm热敏灸条。告知患者首先采取仰卧位,使其充分暴露局部皮肤,灸完腹部穴位后重新改变为俯卧位,灸背部相关穴位。开始时寻找热敏穴,选择已燃热敏灸条于神阙、子宫、脾俞、肾俞穴附近范围距皮肤2~3 cm处采取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若患者开始发生透热、扩热、传热等灸感反应,则可确认为热敏穴;寻找到热敏穴后,对患者进行不断地温和灸治疗,待其灸感完全消失为止。隔天治疗1次,治疗3周。(2)穴位贴敷治疗:①穴位升提贴配方。将黄芪30 g、升麻6 g、柴胡6 g、党参15 g、枳壳20 g和巴戟天15 g研磨成粉末状,加适量水将其调制为糊状,而后制成药膏状,分为2.5 g每份备用。②贴敷用物准备工作。选取型号为6.5 cm×7.0 cm穴位贴敷胶布。③取穴。取神阙、子宫(双)、维胞(双)、肾俞(双)穴。④贴敷发热步骤流程。将已制成的药膏在所选取穴位进行贴敷,每次贴敷时长为1 h,贴敷结束后使用湿毛巾对贴敷部位进行常规清洁,从早晨7点开始,总共2 h,每天1次,连续敷5 d。⑤药膏贴敷产生的不良反应。咨询患者被敷贴皮肤处是否存在瘙痒、灼热等情况,观察皮肤表面是否存在水疱、渗液等过敏情况,若出现相关异常反应,需及时轻柔取下药膏,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并停止本研究。

1.3观察指标 (1)盆底肌力改善情况:采用多功能神经电生理定量诊断仿生治疗仪检测患者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和盆底肌收缩力(通过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体现)[8]等指标;(2)气虚证症状评分[9]:包括气短、神疲、乏力、懒言、 面色少华,按4级记为1、2、3、4分。(3)临床症状缓解情况[10]:子宫恢复至正常位置,且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情况为临床治愈;宫颈和宫体出现向上回纳情况,而尚未恢复至正常位置为有效;子宫位置和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未发现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大于干预前,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大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2.2两组子宫脱垂患者气虚证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气短、神疲、乏力、懒言和面色少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气短、神疲、乏力、懒言和面色少华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脱垂患者气虚证症状评分比较分)

2.3两组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见表3。

表3 两组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子宫脱垂通常为女性阴道分娩、难产及多产等原因所致,可引起患者盆底肌肉支持能力的下降,此外,绝经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也可促进子宫脱垂的发生,出现腹部下坠与腰酸感,此症状在患者下蹲与步行时表现更明显[11]。女性产后出现子宫脱垂的状况与妊娠、分娩及其孕期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出现异常有一定关系,轻度子宫脱垂患者通过平卧休息后便能够使脱出物自行还纳,而重度子宫脱垂患者脱出物无法自行还纳,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孕期进行Kegel锻炼可增加会阴体组织弹性,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12];围绝经期女性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补充营养并定期体检。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与身心健康[13]。

热敏灸作为腧穴热敏化艾灸的新疗法,针对不同的个体施以饱和消敏灸量,可大幅度提高疗效,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科室。热敏灸治疗“虚”“瘀”共存的子宫复旧不全病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穴位贴敷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主要采用贴敷药物与身体相应接触而刺激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功效。穴位敷贴可调动胃肠经络,行气消滞,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菌的免疫抵抗力,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同时,研究表明子宫脱垂应用穴位贴敷干预,可改善临床症状,使其阴道内压与盆底肌肉收缩持续时长均得到明显改善[15]。既往研究表明,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疗效,另外,周杰等[14]及王丽莉等[15]的研究发现,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对原发性痛经类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症状缓解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试验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气虚证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缓解气虚证症状,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与进一步康复,为中医临床促进子宫脱垂康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盆底穴位阴道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保留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临床体会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