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LR、PLR和SII对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辅助诊断价值

2024-02-26王海明刘倩倩韩书光鲁作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4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中性感染性

王海明,孙 力,刘倩倩,韩书光,鲁作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135

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威胁儿童健康[1]。轮状病毒可引起病毒血症,浸润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局部炎症。轮状病毒还可引起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炎、皮疹、转氨酶升高、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等。因轮状病毒感染多发于秋冬季节,因此,又被称为秋季腹泻。血常规检查是儿科急诊最常见的检测方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对设备与技术要求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是血细胞计数中的重要细胞类型。近年来,与血常规相关的新型炎症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被发现能有效反映炎症状态和疾病进展[2-4],但目前这些炎症指标与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早期发现轮状病毒感染对及时启动支持性治疗、尽快识别并发症,以及将患儿转诊至合适的医院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NLR、PLR和SII变化及其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辅助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1例5岁以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腹泻患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组,其中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龄(2.77±1.46)岁。另选择81例5岁以下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的腹泻患儿为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其中男50例,女31例;平均年龄(2.69±1.55)岁。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诊断符合《内科学》(第9 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原发性免疫缺陷、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先天性疾病、营养不良、慢性胃肠炎的患儿。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患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GLYY1S-2023-051)。

1.2仪器与试剂 使用主要仪器为XN-350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ASTEP全血C反应蛋白分析仪(深圳国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校准周期为6个月,确保每日质控在控,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成绩优良。使用主要试剂为Sysmex公司提供的血细胞分析配套试剂,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由深圳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 采集患儿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全血4 mL,使用XN-35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计数(MO#)、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NLR=NEU#/LYM#,PLR=PLT/LYM#,SII=(PLT×NEU#)/LYM#。采集患儿EDTA抗凝静脉全血4 mL,在ASTEP全血C反应蛋白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血常规相关指标及CRP比较 轮状病毒感染组LYM#、LYM%、CRP水平明显低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轮状病毒感染组的NEU%、NLR、PLR、SII水平明显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相关指标及CRP比较[M(P25,P75)]

2.2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纳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其中LYM%、NEU%、为常用变量不纳入),参考LYM#、CRP正常参考范围上限值,以及其他指标的cut-off值对变量进行赋值LYM#≥3.2×109/L=1,<3.2×109/L=0;NLR≥1.66=1,<1.66=0;PLR≥103.70=1,<103.70=0;SII≥414.06=1,<414.06=0;CRP≥10 mg/L=1,<10 mg/L=0。以是否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影响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2.3NLR、PLR和SII辅助诊断轮状病毒感染的效能 NLR、PLR、SII和CRP辅助诊断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9、0.693、0.646和0.602。见表3,图1。

图1 NLR、PLR和SII辅助诊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

表3 PLR、NLR和SII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辅助诊断价值

3 讨 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胃肠炎的最常见原因,在5岁以下儿童尤为常见,且男性患儿占比比女性患儿高[5-6]。这可能是由于5岁以下的儿童会将手放进口中,手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增加了轮状病毒感染的机会。与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胃肠炎不同,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似[7]。

近年来研究发现,NLR与全身性炎症、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有关[8-12]。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群中血常规相关的炎症标志物NLR和PLR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细菌性感染中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13-14]。SII可反映全身免疫炎症状态[15],顾杰等[16]研究发现SII升高是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报道,轮状病毒感染可激活编码趋化因子的基因,炎症介质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有关,NEU#升高还可能与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延迟有关,LYM#降低与感染等生理应激导致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和细胞凋亡增加有关[17]。WANG等[18]研究显示,淋巴细胞的减少主要是由于T淋巴细胞的明显减少,病毒感染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存活所需的重要分子的表达,从而导致LYM#的降低。病毒感染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由储存池释放到外周循环池,导致NEU#升高[19]。随着NEU#的增加,LYM#的减少,NLR增加。在本研究中,轮状病毒感染组NEU%高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LYM#低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NLR增加,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9-20]。

血小板在局部和全身性的感染,以及免疫和其他生理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释放的炎症因子可引发特异的疾病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在大多数病毒感染的过程中非常常见。有研究报道,EB病毒(EBV)感染通常表现为PLT轻度下降,抗血小板抗体的存在通常与EBV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对应[21]。本研究也观察到轮状病毒感染组PLT略低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PLR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可以反映多种疾病的严重程度[22]。本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感染组的PLR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和PLR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SII是一种新的全身性炎症指标,综合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信息,可更全面地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程度[23]。SII对不同类型的血流感染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24],金明等[25]研究发现,SII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有一定预测价值。本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感染组的SII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可用于儿童轮状病毒感染辅助诊断,SII较高者轮状病毒感染可能性更高。

炎症标志物CRP更多应用在细菌性感染等引起的腹泻,而非病毒性原因引起的腹泻。CRP不推荐用于病毒性胃肠炎急性期,因为其在后者诊断或治疗监测中效果有限[26]。本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感染组的CRP水平明显低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NLR、PLR和SII作为易获取、简单、经济的指标,对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中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英文的中性TA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